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胆固醇结石症患者与正常人胆汁骨桥蛋白(OPN)抑成核活性及浓度的差异。方法  利用超速离心法结合凝胶电泳从胆固醇结石症患者及正常人胆汁中分离、纯化OPN蛋白。通过HOLAN法测定两组OPN的成核时间及成核活性。通过ELISA法检测胆固醇结石症患者与正常人胆汁中OPN浓度差异。结果  胆固醇结石症患者胆汁OPN蛋白较正常人具有较短的成核时间[(17.7±1.07)d vs (20.4±1.90)d],较弱地抑制胆固醇结晶成核活性;且胆固醇结石症患者胆汁OPN蛋白浓度低于正常人胆汁OPN蛋白浓度[(69.60±5.41)ng/ml vs (82.08±5.6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胆固醇结石症患者胆汁OPN蛋白抑制胆固醇成核活性较弱、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胆宁片对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骨桥蛋白(OPN)酶联免疫吸附(ELISA)快速检测法,分别检测正常人群、胆固醇以及胆色素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的OPN浓度。另取60例术后诊断为胆固醇结石患者按随机序贯原则等分为胆宁片治疗组、熊去氧胆酸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胆宁片对患者胆汁OPN浓度的影响。结果  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OPN浓度低于正常人群以及胆色素结石患者(P <0.05);胆宁片治疗2周后,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OPN浓度明显升高(P <0.05)。结论  胆宁片能提高血清和胆汁中抑成核因子OPN的浓度,进而降低患者罹患胆固醇结石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胆固醇对原代成骨细胞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按1×105接种于6孔板上,待细胞融合至80%左右,分别加入0μg/ml、12.5μg/ml、25μg/ml和50μg/ml的胆固醇溶液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成骨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和蛋白激酶B(Akt)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成骨细胞中人白细胞介素1α(IL-1α)、人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信使RNA(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α、IL-6和TNF-α的蛋白水平。结果  胆固醇诱导成骨细胞中NF-κB的增加和Akt磷酸化水平降低,增加IL-1α、IL-6与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高胆固醇可以通过Akt/NF-κB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表达参与成骨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microRNA-21(miRNA-21)和miRNA-98在扁桃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3例扁桃体恶性肿瘤组织,50例扁桃体炎症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miRNA-21和miRNA-98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的表达。结果  miRNA-21在扁桃体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扁桃体炎症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肿瘤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病理分级无关。miRNA-98在扁桃体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扁桃体炎症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扁桃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可能与miRNA-21和miRNA-98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缺氧对细胞膜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降解的影响及其与钙蛋白酶的相关机制。方法  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刺激RAW264.7细胞24 h,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BCA1 mRNA表达水平。生物素标记法提取细胞膜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膜ABCA1蛋白水平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在放线菌酮存在或不存在条件下,TO-901317干预的RAW264.7细胞经过12 h缺氧(1%氧气O2)处理后细胞膜ABCA1蛋白水平,Suc-LLVY-氨基虫荧光素法检测缺氧细胞内钙蛋白酶活性。RAW264.7细胞给予钙蛋白酶抑制剂ALLN干预,检测细胞膜ABCA1蛋白表达及钙蛋白酶活性。结果  TO-901317上调ABCA1 mRNA及细胞膜蛋白水平表达。无论放线菌酮存在或不存在情况下,缺氧均能降低细胞膜ABCA1蛋白水平,升高钙蛋白酶活性。钙蛋白酶抑制剂ALLN能部分逆转缺氧诱导细胞膜ABCA1蛋白水平降低。结论  缺氧可能通过增加钙蛋白酶活性,从而加速细胞膜ABCA1蛋白降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枸骨叶水提物对高脂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及合成代谢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5组,其中3组用高、中、低剂量枸骨叶水提物灌胃30 d后,测其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与辛伐他汀组进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肝脏细胞中3-羟基-3-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的表达。结果  枸骨叶高、中、低剂量组有降低TC的作用(P <0.01),与辛伐他丁组降低TC作用无差异;此外枸骨叶组均可降低HMG-CoA水平,降低肝细胞中p-EGFR的表达。结论  枸骨叶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在清除TC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降低肝细胞中p-EGFR的表达,抑制HMG-CoA活性,进而降低高脂饮食小鼠体内TC水平而发挥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微小RNA(microRNA,以下简称miRNA)-22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索其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miRNA-221表达水平,同时对比结直肠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浆中miRNA-221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细胞采用miRNA-221的mimic及inhibitor分别高、低表达miRNA-221后,采用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的侵袭水平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miRNA-221在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NA-221在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扰结直肠癌HT-29细胞株中miRNA-221后,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均P <0.05),且细胞中EMT相关的上皮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水平降低;而过表达HT-29细胞株中miRNA-221,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加,且细胞中EMT相关的上皮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高表达的miRNA-221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水平来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microRNA-195(miR-195)在患者血清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6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来该院体检的36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以及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miR-195的表达水平,并探讨miR-195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互关系。结果  研究组血清中miR-195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19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iR-195的低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肿瘤部位均无相关(P >0.05)。结论  miR-195在胃癌患者中的低表达可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ABCB4基因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  冯俊  夏先明  李波 《四川医学》2010,31(12):1725-1727
目的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与肝脏组织内ABCB4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选取14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肝组织标本,以10例非胆囊结石患者的肝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应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肝脏组织ABCB4基因的表达强度;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肝脏组织Pgp3蛋白的表达强度,所有检测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ABCB4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1±0.06)和(1.15±0.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gp3蛋白表达量(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80%)(P〈0.05)。结论 ABCB4基因的表达降低使其编码的Pgp3蛋白表达降低,从而可能导致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识别可以作为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标志物的microRNA(miRNA)分子。方法  利用miRNA微阵列方法对2例原发性肝癌及对应的肺转移性肝癌进行miRNA表达分析。将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中表达量有2倍差异的miRNAs作为候选miRNAs分子。在miRNA验证过程中,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37例肝癌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候选miRNAs分子的表达,并将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最终选取8种miRNAs(miR-27b、122、142-5p、196a、223、590-5p、630及944)作为候选miRNA。只有miR-223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有丝分裂指数相关。将肝癌患者分为miR-223高表达组(25例)和miR-223低表达组(12例)后发现,miR-223高表达与较高T分期、淋巴结转移、较高丝分裂指数及较高Ki-67阳性指数相关。此外,miR-223高表达还与总体生存率和无病存活率下降相关(P <0.05),中位随访时间37.9个月[疾病复发危险比为16.267(95%CI:1.732,153.789)P =0.015]。结论  肝癌组织中miR-223异常表达与肝癌患者治疗结束后发生复发转移,以及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率有关,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miR-223 qRT-PCR反应有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肝X受体介导肾小球系膜细胞胆固醇外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X受体在肾系膜细胞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肝X受体两种亚型的表达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迹实验方法证实.ATP结合盒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ABC)A1和G1的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及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研究.胆固醇的外流量用[3H]标记胆固醇方法测量.结果:肝X受体两种亚型在肾、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均有表达.肝X受体人工合成配体TO901317处理系膜细胞后,不仅ABCA1表达上调,而且ABCG1的表达也增高,并导致游离胆固醇外流增加.结论:在小鼠肾系膜细胞中存在肝X受体两种亚型的表达,肝X受体能够通过上调ABCA1和ABCG1的表达,增加系膜细胞中游离胆固醇的外流,减轻脂质负荷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2周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对新西兰兔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基因调节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胆固醇组,分别喂饲普通兔粮及高胆固醇兔粮2周,测定实验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胆汁酸(bile acid,BA)及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al 7α-hydroxylase,CYP7A1)活性及mRNA、小分子异源二聚体伴侣(short heterodimer partner,SHP)mRNA、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mRNA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mRNA、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yl-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mRNA。结果 高胆固醇组TC、LDL、BA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胆固醇组CYP7A1活性及mRNA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高胆固醇组SHP mRNA、BSEP mRNA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胆固醇组ABCA1 mRNA、CETP mRNA均较对照组升高。结论 高胆固醇摄入后肝脏FXR、LXR受体均被激活,CYP7A1活性下降,胆汁酸经典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小檗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佛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经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诱导泡沫化,建立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根据小檗碱干预与否及干预浓度将泡沫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小檗碱(5~20 μmol/L)干预组。细胞经分组处理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AcLDL聚集量;酶法检测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闪烁计数法检测各组胆固醇流出率,同时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GW9662预处理对胆固醇流出率的影响(以吡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RT-PCR检测肝X受体α(LXRα)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内AcLDL聚集量及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而胆固醇流出率上升(P<0.01),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GW9662预处理后,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LXRα和ABCA1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小檗碱可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的流出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途径,增加LXRα和ABCA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是在肝脏合成并促使胆固醇转化成胆酸的限速酶,对维持体内胆固醇代谢平衡起到关键作用.CYP7 A1基因表达受脂代谢相关的多个核因子的精细调控,诸如HNF4a,LXR,FXR,SHP和FGF15/19及相关激素等其他因子,以维持胆固醇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高脂组、脾虚高脂组、香砂六君子汤高剂量组及香砂六君子汤正常剂量组.使用不节饮食加游泳直至力竭的复合方法15 d,建立脾虚模型.随后饲喂高脂饲料10周,检测大鼠血脂水平,确定高脂血症模型复制成功后,香砂六君子汤...  相似文献   

16.
高脂饮食大鼠肝脏脂肪性变及NPC1L1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广星  袁强  王毅军  孟化  夏琳  白飞虎 《医学争鸣》2009,(23):2794-2797
目的:探讨NPC1L1及其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在高脂饮食诱导肝脏脂肪性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普通饮食组及高脂饮食组,饲喂8周后取肝脏组织,酶法测定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磷脂、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含量,RT-PCR检测肝脏组织中NPC1L1,SREBP-1c,FAS及ABCA1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大鼠肝脏组织TC(67.6±3.1mg/gvs31.8±2.6 mg/g,P〈0.01),TG(29.1±2.3 mg/gvs12.5±1.6 mg/g,P〈0.01)及磷脂(23.8±2.6 mg/gvs19.8±2.2 mg/g,P〈0.05)均较正常饮食大鼠增加.高脂饮食喂养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NPC1L1(3.91±0.26,P〈0.01),SREBP21c(2.84±0.23,P〈0.01)、FASmRNA(6.45±0.25,P〈0.0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饮食组,而ABCA1mRNA(0.56±0.18,P〈0.05)表达较正常饮食组降低.结论:肝脏组织NPC1L1表达增加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SREBP-1c,FAS,ABC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肥胖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艾塞那肽对胰腺组织ABCA1表达及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8只,选取部分大鼠通过高脂饮食和STZ药物诱导建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所有大鼠分为4组:正常大鼠注射生理盐水组(A组,12只),正常大鼠注射艾塞那肽组(B组,12只),肥胖糖尿病大鼠注射生理盐水组(C组,9只),糖尿病模型大鼠艾塞那肽组(D组,9只),10周后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油红“O”染色、组织胆固醇含量测定、HE染色等检测艾塞那肽对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胆固醇代谢、胰岛功能的影响。结果 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发现较之SD大鼠,肥胖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降低,油红“O”染色显示胰腺组织出现明显脂质沉积,组织胆固醇含量测定发现胰腺组织胆固醇含量增加,HE染色显示胰岛体积显著缩小,结构紊乱(P<0.05)。艾塞那肽可上调肥胖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减轻胰腺组织脂质沉积,降低胰腺组织胆固醇含量,胰岛数目、体积增多,排列更为规则(P<0.05)。结论 糖脂毒性可导致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降低,胆固醇流出受阻,胰腺组织胆固醇蓄积。艾塞那肽可上调肥胖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egalin基因在胆囊黏膜中的表达和调控与胆固醇结石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29例胆囊胆同醇结石病患者和12例无胆石对照患者的胆囊黏膜、囊壁、胆汁、胆石.测定胆石、胆汁脂质,实时PCR检测胆囊黏膜Megalin、Cubilin基因的表达.在胆囊癌细胞株GBC-SD培养液中,分别给予核受体激动剂T0901317、9-顺维甲酸、鹅脱氧胆酸,检测Megalin、Cubilin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 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和饱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7.98±0.44)t001%比(4.87±0.39)mol%,P<0.01],胆石组中Megalin的mRNA表达(17.27%±3.15%)显著高于对照组(5.84%4±1.25%,P<0.05).Cubilin的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体外给予法尼醇X受体(FXR)的激动剂鹅脱氧胆酸能够诱导Megalin表达的显著上调.结论 胆固醇结石病的胆囊黏膜Mcgalin基因表达增强,有利于胆囊对胆固醇的吸收;Megalin的表达可能受到法尼醇X受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康对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通路的影响。方法:70只ApoE-/-小鼠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AS模型。14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70只ApoE-/-小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高剂量冠心康组(生药浓度为3.456g/mL)、中剂量冠心康组(1.728g/mL)、低剂量冠心康组(0.864g/mL)和西药辛伐他汀组[3mg/(kg·d)]。每只小鼠灌胃0.5mL,每天1次。连续灌胃8周后取材,分离肝脏及主动脉。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α,LXRα)和ABCA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肝脏PPARγ、LXRα和ABCA1mRNA的表达。结果:与C57BL/6J小鼠比较,ApoE-/-小鼠的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高、中剂量冠心康与辛伐他汀在不同程度上下调了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mRNA的表达(P〈0.05),而以高剂量冠心康的作用最为突出。低剂量组无明显改变(P〉0.05)。与C57BL/6J小鼠比较,ApoE-/-小鼠的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各用药组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而以冠心康高剂量组作用最为突出。结论:PPARγ-LXRα-ABCA1通路在ApoE-/-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复方冠心康能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反应的进展,可能与调控ApoE-/-小鼠的主动脉、肝脏PPARγ、LXRα、ABC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