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CT与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01月至2018年01月期间收治的5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CT和MRI双侧股骨头扫描,观察分析患者CT和MRI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及CT和MRI的ARCO分期检出结果。结果 53例患者股骨头坏死共累及67个髋关节,患者CT检查结果阳性50例,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74.63%,患者MRI检查结果阳性62例,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92.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T检查确诊股骨头坏死50处,ARCOⅠ期6处,ARCOⅡ期22处,ARCOⅢ期15处,ARCOⅣ期7处;患者MRI检查确诊股骨头坏死62处,ARCOⅠ期10处,ARCOⅡ期30处,ARCOⅢ期15处,ARCOⅣ期7处。结论应用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且MRI能够更有效检出患者早期股骨头坏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临床难治性疾病,由于诊断不及时,塌陷进程快,很多患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结局,寻找科学诊断早期ONFH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 分析国际骨循环学会分期(ARCO)Ⅱ~Ⅳ期ONFH患者的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研究其与ONFH发展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6-12月随机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治疗的ONFH患者为试验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收集试验组患者的影像资料,按ARCO标准分为ARCO Ⅱ期、ARCO Ⅲ期、ARCO Ⅳ期。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AGEs水平,分析两组间、试验组内不同坏死原因、不同ARCO分期及塌陷前后患者的AGEs水平。结果 试验组AGEs水平〔(2.87±0.73)mg/L〕高于对照组〔(2.33±0.94)mg/L〕(t=3.692,P<0.001)。不同ARCO分期、塌陷前后、病因ONFH患者AGE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RCO分期Ⅱ期AGEs水平低于Ⅳ期,创伤性(T)病因患者AGEs水平高于酒精性(AI)、激素性(SI)、特发性(ID)(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GEs水平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rs=0.274,P=0.007)。ROC曲线下面积为0.651(0.567,0.729),AGEs水平切点为2.419 mg/L时,灵敏度为72.45%,特异度为59.09%。结论 AGEs与ONFH的进展过程密切相关,对于诊断ONFH及病情监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陆万里  张坡  周宇  周海洋  王睿 《西部医学》2022,34(8):1152-1156
目的 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Dickkopf-1(Dkk-1)蛋白与特发性股骨头坏死进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特发性股骨头坏死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6例性别、年龄(±1岁)、BMI(±1 kg/m2)与观察组配对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SOST及Dkk-1蛋白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SOST、Dkk-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Dkk 1蛋白表达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呈正相关(r=0.341,P=0.003)。血清SOST与Dkk-1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示,血清SOST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性为51.30%,特异性为70.05%;血清Dkk-1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性为80.30%,特异性为63.90%(P<0.05)。结论 血清SOST、Dkk-1水平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及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粗通道髓芯减压病灶刮除同种异体松质骨粒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分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40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1C期、2期、3A期的患者采用粗通道髓芯减压,坏死病灶清除,同种异体松质骨粒植骨术,术后8周避免患肢负重。随访2~3 a,平均2.5 a。结果ⅠC期、Ⅱ期患者30例(35髋)股骨头无塌陷,可见坏死区域新生骨小梁、骨道愈合,2例(2髋)股骨头塌陷,1例进展为ⅢC期,1例进展为Ⅳ期;ⅢA期患者均在2 a内进展为Ⅳ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ⅠC期、Ⅱ期优良率为91.9%,ⅢA期优良率为0。结论粗通道髓芯减压病灶刮除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C、Ⅱ期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延缓或防止股骨头塌陷,对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Ⅲ期患者无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坏死发展到中晚期,根据症状及影像学检查都能很容易地诊断,然而此时已经难以避免坏死股骨头的塌陷和骨关节炎的发生,丧失了保留股骨头的机会,一般只能采取关节置换治疗。目前根据分期(如Ficat及ARCO分期),只有在早期(股骨头塌陷前期)才有挽救股骨头避免塌陷的治疗机会。因此,早期发现并确诊股骨头坏死对治疗和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X线平片对股骨头坏死ARCO3A期分期的准确性,并分析其误分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同期行髋关节正、蛙式位X线及CT检查,且髋关节CT分期为ARCO3A期的1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14例为双侧ARCO3A期,共计172例ARCO3A期股骨头坏死,F/M=67/91,平均年龄43.7±11.8岁。观察髋关节X线正、蛙式位图像进行ARCO分期并统计结果 。结果 髋关节X线分期为ARCO 3A期139例,误分期为ARCO 2期33例,准确率为80.8%;对照同期髋关节CT图像,X线误分期病例中未发现软骨下骨折6例(18.2%)、未发现坏死区骨折4例(12.1%)、未发现股骨头局限塌陷23例(69.7%)。结论 X线对股骨头坏死ARCO 3A期分期的准确性高,但仍存在误分期的状况。在临床工作中,正位结合蛙式位,仔细观察关节面局部轻微不光整及软骨下、坏死区骨折等征象有助于提高X线平片对股骨头坏死ARCO3A期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介入联合中药保髋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节点的Harris评分改变。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9例(70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微创介入于患髋血管内注入骨肽、血栓通、丹参、尿激酶,术后予以骨肽、葛根素静脉输入1周后出院,门诊继续服中药汤剂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半年以上。以Harris髋关节评分表和影像学检查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例双侧股骨头坏死因一侧治疗1个疗程无效而行单侧关节置换,37例(68髋)获得完整治疗和随访,临床痊愈34髋,有效21髋,无效15髋,总有效率78.57%。治疗前总体Harris评分为72.82±14.59分,治疗后为91.30±8.99分,治疗后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节点Harris评分比较:术后1周、3月、6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的Harris评分较术后1周的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的Harris评分高于术后1周和术后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影像学表现:稳定48髋,稳定率为76.19%;ARCO分期,Ⅱ期稳定率85.71%,Ⅲ期稳定率64.29%,Ⅱ期稳定率显著高于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联合中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对ARCOⅡ期患者在保持股骨头稳定,防止塌陷方面效果较好,能改善ARCOⅢ期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活动功能,在治疗过程中病情虽有反弹,但坚持用药,疾病可获得进一步好转,为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X线与MRI分期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40例(61髋),根据ARCO分期并结合Froberg等分期标准对所有病例的X线和MRI分别进行分期和分型,比较X线与MRI分期的一致性,并评价X线对股骨头坏死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根据MRI分期,Ⅰ期16髋、Ⅱ期22髋、Ⅲ期18髋、Ⅳ期5髋;根据X线分期,Ⅱ期18髋、Ⅲ期12髋、Ⅳ期5髋。评价骨坏死部位、坏死范围、关节表面塌陷与否及塌陷程度的一致者分别为67.5%、62.5%、85.0%、55.6%。X线评价股骨头坏死Ⅱ期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81.8%、66.7%、62.5%、75.0%;Ⅲ期分别为66.7%、100.0%、100.0%、78.6%;Ⅳ期均为100%。结论:X线不能准确判断股骨头坏死关节面塌陷与否,而ARCO分期系统基于X线表现对Ⅱ、Ⅲ期进行评价,其准确性差,且对坏死部位和范围难以客观描述,不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KK-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患者和35例正常人血清中的DKK-1的表达水平,并与常规肿瘤标记物进行比较,探讨其在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DKK-1浓度为(90.44±57.41)ng/mL,而正常人血清浓度为(11.29±9.45)ng/m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若以正常人血清DKK-1浓度95%可信区间上限为界值(14.54ng/mL),则食管癌鳞患者血清中DKK-1的敏感性为66.25%(53/80),特异性为82.86%;血清中的DKK-1的阳性率仅为17.14%(6/3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DKK-1水平与肿瘤大小、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通过与其他标记物比较发现DKK-1的检测对食管鳞癌诊断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常规肿瘤标记物(CEA 39.44%,CYFRA21-1 25.35%,P<0.01),三者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诊断食管癌的敏感性。结论 DKK-1可作为检测食管癌的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对食管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的辅助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独采用常规MRI双髋检查对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治疗随访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37例(180侧),均行常规双髋MRI检查及CT检查。以高年资骨肌专业放射科医师及关节外科医师通过结合MRI和CT影像进行ARCO分期作为标准组,2位中级职称放射科医师(观察者A和B)单独根据MRI影像进行ARCO分期作为观察组。分析评估两者与标准组的诊断准确率及一致性。结果标准组诊断Ⅰ期17侧,Ⅱ期37侧,ⅢA期43侧,ⅢB期33侧,Ⅳ期50侧。观察者A的分期准确率Ⅰ期为76.5%(13/17),Ⅱ期为78.4%(29/37),ⅢA期为93.0%(40/43),ⅢB期为93.9%(31/33),Ⅳ期为96.0%(48/50),总体准确率为89.4%(161/180);观察者B的准确率Ⅰ期为82.4%(14/17),Ⅱ期为86.5%(32/37),ⅢA期为90.7%(39/43),ⅢB期为90.9%(30/33),Ⅳ期为98.0%(49/50),总体准确率为91.1%(164/180)。标准组与观察者A的Kappa值为0.865,标准组与观察者B的Kappa值为0.886,两者一致性好。结论股骨头坏死在不同ARCO分期中有一定的MRI影像特点,利用常规MRI双髋检查对股骨头坏死进行ARCO分期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3.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赞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头孢他啶(泰得欣)应用于普通胸外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观察2005年8-10月96例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泰得欣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 泰得欣临床效果满意,使用安全,值得在普胸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18.
罗岩 《当代医学》2010,16(11):247-248
患者女,19岁,体检发现全身多处固执破坏4个月。影像学检查:平片及CT平扫检查:双侧髂骨、耻骨、股骨颈及股骨上段均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略呈膨胀性,边界清楚,部分可见硬化边。双侧肱骨上段、肩胛骨近关节盂处骨质及股骨下段、右胫骨近端、左腓骨中上段可见多个囊性骨及右侧锁骨亦可见多发局限性低密度减低区、略呈膨胀性(图1、5)。MRI平扫:脊柱可见多个囊状长T1长T2信号,部分略呈膨胀性。(图2~4)  相似文献   

19.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月至1991年6月经内窥镜检查发现胃癌107例,其中100例经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阳性率93.5%,7例阴性者均经手术证实。本文分析了胃癌的内镜特征(中、晚期胃癌、一点癌)和病理特点,并就临床意义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在胃角、胃窦部的溃疡、糜烂、结节状及粘膜粗糙不平应仔细观察并进行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