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271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联合西药治疗缓解期D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缓解期D组慢阻肺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解期D组慢阻肺患者采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联合西药治疗,整体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使用和进一步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扶正抗癌颗粒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纳入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吉非替尼+扶正抗癌颗粒)和对照组(吉非替尼+安慰剂颗粒剂)。治疗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或死亡。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DCR分别为93.90%和90.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PFS为13.5个月,对照组PFS是11.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皮疹,对照组中8例患者出现皮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抗癌颗粒联合吉非替尼在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PFS,减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CU)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CU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玉屏风颗粒口服,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DLQI)评估生活质量,检测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 E)变化。结果 (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治疗组为90.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瘙痒、风团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两组IL-4、Ig E均降低(P0.05),IFN-γ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应用四维、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探讨其在优生优育指导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孕检并生产的孕妇1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在每次检查中均平行采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检查,根据胎儿畸形严重程度选择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对终止妊娠的胎儿行病理检查,正常妊娠并生产的胎儿出生后行全面检查,诊断新生儿是否出现先天性畸形。以病理检测结果和出生后全面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并比较。随访产检中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及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出胎儿畸形但符合继续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并比较不同方法诊断结果指导继续妊娠后的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引产后病理诊断和出生后全面检查共检出畸形儿88例,畸形率6.47%。二维超声3次检查共计检出胎儿畸形78例(首次检查出胎儿畸形后,未引产者后续再次检出不计算在内),四维超声检查出86例。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出129例。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明显低于单纯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确诊为胎儿畸形并继续妊娠者,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其它两种诊断方法(P0.05)。结论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可有效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灵敏度,但同时也增大了误诊率,指导患者继续妊娠后妊娠结局总体良好,临床应综合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谨慎决策,指导优生优育,提高妊娠结局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评价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1月经后入路行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4例,男2例,女12例;年龄62~81岁,平均68岁。骨折均位于T11~L2,其中单椎体骨折12例,两个椎体骨折2例;椎体高度压缩78.5%~92.4%,平均82.5%。后凸畸形的顶椎均位于胸腰段,其中L1 7例,T12 5例,L2 2例。后凸畸形Cobb角39°~59°,平均45°;脊柱矢状位C7铅垂线偏移距离为0.4~2.8cm,平均1.6cm;腰椎前凸41°~62°,平均58.4°,9例出现腰椎前凸代偿性加大。均有腰背部疼痛及疲劳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8.5分(7.5~9分)。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E级12例,D级2例。其中10例采用注射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强化钉道。结果:手术时间187~221min,平均190min;术中出血量372~463ml,平均420ml。1例术中硬脊膜破裂,予以修补,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术后胸腰椎后凸Cobb角0°~9°,平均5°,平均矫正率达88.9%;矢状位C7铅垂线偏移距离0~0.8cm,平均0.3cm;腰椎前凸角28°~43°,平均37°。随访12~33个月,平均21个月。末次随访时,胸腰椎后凸Cobb角0~11°,平均7°;矢状位C7铅垂线偏移距离为0~1.2cm,平均0.4cm;腰椎前凸29°~45°,平均39°;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E级;腰背疼痛消失11例,明显缓解3例,VAS为1.9(0~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植骨融合及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及拔出,固定邻近节段无继发骨折。结论: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与经椎弓根截骨术比较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当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难以施行椎体成形术时,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处女膜修补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应用三层缝合法行处女膜修补术,术毕处女膜孔径恢复至仅容一眼科镊柄大小,约5-6mm,嘱术后1月复诊。结果:57例(52%)患者术后1月来院复查,其中52例完全愈合,愈合率约为91%,剩余5例中4例裂口裂开但未至基底部,不影响效果,有效率为98%。1例切口完全裂开,应用环形缝线法二次修补,效果基本满意。结论:应用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切口愈合率较高,同时有微型阴道紧缩的作用,更能模拟处女的正常生理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部瘢痕疙瘩和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相关性及处理方法。方法:调查2008-2012年26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人再造的尿道是否出现局部瘢痕疙瘩及相应治疗。结果:26例病人中再造的尿道有程度不等的瘢痕疙瘩者16例,未达到瘢痕疙瘩诊断标准的10例,表达率为61.54%。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病例中再造尿道和局部瘢痕疙瘩有较高的相关性,治疗上需要改进术式避免术后再次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