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孕妇251例,回顾性分析孕妇及围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51例双胎妊娠中,围产儿不良结局有87例,不良结局发生率高达34.66%,围产儿死亡21例,围产儿死亡率8.37%。(2)单因素分析结果:受孕方式、绒毛膜性、孕妇合并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有明显差异(P<0.050)。(3)多因素分析结果:剖宫产分娩是双胎围产儿结局的保护性因素(P=0.000,OR=0.086,95%CI=0.023~0.321)。未足月胎膜早破和单绒毛膜性是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0,OR=2.979;P=0.043,OR=5.689)。结论:单绒毛膜性、孕妇合并未足月胎膜早破双胎是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剖宫产术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0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清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82-182,18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80例作为妊高征组,就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同期住院治疗的血压正常孕妇180例作为正常组,两组病例就母婴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的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等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初产妇(OR=1.731,P=0.001)、慢性高血压(OR=1.580,P=0.002)、多胎妊娠(OR=1.320,P=0.043)是综合导致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其和母婴相关并发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母体血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与胎盘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 月~2016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在我院分娩的47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后胎盘 病理结果分为PIR组(238例)和非PIR组(240例)。分别比较两组孕妇晚孕期的几种血清炎症指标(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数、淋巴细胞数、CRP、NLR)水平与胎盘炎症相关性进行比较,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胎盘炎症反应发生独立危险 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记录曲线下面积以分析晚孕期不同血清炎症指标预测 PIR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RP、NLR预测PI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95% CI:0.485~0.766)、0.716(95%CI:0.453~0.783)、0.329(95%CI:0.228~0.431)、0.725(95%CI:0.677~0.765)和0.801(95%CI: 0.742~0.856)。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孕妇早产(OR=2.446,95%CI:1.003~4.590)、胎膜早破(OR= 2.304,95%CI:1.049~4.161)、NLR>7(OR=3.268,95%CI:2.071~6.920)、CRP>15 mg/L(OR=2.137,95%CI:1.412~8.236)均为PIR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孕期NLR增高可作为预测胎盘炎症发生风险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住院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孕产妇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年龄≥35岁(OR=2.22,95%CI:1.07~2.98)、孕前体质指数(BMI)≥28 kg/m2(OR=1.66,95%CI:1.23~2.65)、流产次数≥2次(OR=1.71,95%CI:1.24~2.71)和高血压家族史(OR=1.88,95%CI:1.22~3.31)是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35岁(OR=2.224,95%CI:1.356~3.237)、流产次数(OR=1.308,95%CI:1.025~1.914)、高血压家族史(OR=1.774,95%CI:1.312~3.669)和孕前BMI≥28 kg/m2(OR=1.698,95%CI:1.234~2.564)为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孕期超重、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重点人群应该加强控制,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并分析西藏自治区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和影响因素,旨在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定期产检并分娩的31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7.23%(23/3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5.934,P=0.000)、基础体重指数(OR=3.241,P=0.000)、焦虑情绪(OR=7.457,P=0.000)、抑郁情绪(OR=8.945,P=0.000)和高油膳食(OR=5.596,P=0.000)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每日饮水量(OR=0.033,P=0.000)是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背景 妊娠期总增重与分娩孕周紧密相连,选择增重速率作为研究指标,可以减少孕周对研究结果的干扰。目前有关妊娠期增重速率的既定建议存在争议且很少有研究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对GDM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住院生产并纳入"杭州市母婴健康队列"(注册号:ChiCTR1900026149)的37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推荐的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将研究对象分为增重速率过慢组(n=115)、增重速率正常组(n=152)和增重速率过快组(n=103)。分析三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分娩结局。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661,95%CI(1.291,9.460)〕、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OR=2.288,95%CI(1.090,4.805)〕、高脂血症〔OR=2.085,95%CI(1.656,6.630)〕及分娩巨大儿〔OR=4.591,95%CI(1.238,17.031)〕的危险因素(P<0.05),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分娩早产儿〔OR=0.117,95%CI(0.014,0.959)〕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孕妇妊娠期增重不合理现象普遍,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增加了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脂血症及分娩巨大儿的风险,但降低了发生早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早产及足月分娩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院住院并分娩的GDM孕产妇238例,其中发生早产65例(GDM早产组),足月分娩173例(GDM足月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方法 分析GDM孕妇早产危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既往早产史、IVF-ET、双胎及多胎妊娠、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妊娠期并发症是GDM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既往早产病史(OR=2.318,95%CI为1.096~12.596,P=0.035)、子痫前期(OR=3.597,95%CI为2.308~19.167,P=0.000)、胎膜早破(OR=2.839,95%CI为1.254~6.692,P=0.000)是GDM孕妇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DM早产组和GDM足月分娩组在临床特征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既往早产病史、子痫前期、胎膜早破是GDM孕妇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积极筛查GDM、对GDM孕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尽早发现相关妊娠期并发症是减少GDM早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子代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胎龄34周诊断新生儿低血糖且其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儿共128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未诊断新生儿低血糖但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新生儿128例为对照组。收集纳入病例与母亲的临床资料、生后24 h内血小板参数。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子代发生低血糖的影响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双胎妊娠、初产妇、顺产、孕期血糖控制不佳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例、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院时血气分析pH值、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胎妊娠[OR=5.225,95%CI(1.070,25.527)]、孕期血糖控制不佳[OR=11.751,95%CI(3.775,36.57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8.707,95%CI(1.875,40.439)]、平均血小板体积增高[OR=1.519,95%CI(1.020,2.257)]均是妊娠期糖尿病子代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而顺产[OR=0.480,95%CI(0.242,0.953)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双胎妊娠、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平均血小板体积增高均是妊娠期糖尿病子代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而顺产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海南省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提供科学数据。 方法 对发生先天梅毒的新生儿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调查海南省2007-2014年期间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新生儿,将发生先天梅毒的新生儿作为病例组,将健康生育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探索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共发生53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妇血清TRURST滴度(OR=2.04,90%CI:1.73~2.42)和分娩前未驱梅治疗(OR=1.82,90%CI:1.09~2.42)以及分娩前治疗药物是普鲁卡因青霉素(OR=2.54,90%CI:,1.11~5.82)是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妇血清TRURST滴度每升高一个滴度,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风险增加1.23倍;分娩前未治疗孕妇梅毒较已治疗孕妇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风险高1.09倍。 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危险因素有孕妇血清TRUST高滴度,以及分娩前孕妇梅毒未进行治疗,应加大对这两方面的干预,以期达到控制梅毒垂直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居住地离主干道距离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产检的孕早期孕妇703人的相关信息,根据孕妇居住地与主干道距离将孕妇分为2组,距离≥250 m组共618人,距离<250 m组共85人,随访孕妇妊娠结局,纳入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居住地离主干道距离与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胎膜早盘、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的关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孕妇居住地离主干道距离与新生儿体质量、身长的关系。结果:以孕妇住址离主干道距离≥250 m为对照,在调整了孕妇基本人口学特征后,孕妇住址离主干道距离<250 m不是早产(OR=0.669,95%CI=0.153~2.972,P=0.593)、妊娠期糖尿病(OR=0.784,95%CI=0.454~1.353,P=0.382)、子痫前期(OR=1.650,95%CI=0.454~5.991,P=0.447)、胎膜早破(OR=1.120,95%CI=0.672~1.867,P=0.664)、 低体重儿(OR=1.626,95%CI=0.455~5.809,P=0.454)及巨大儿(OR=1.932,95%CI=0.763~4.890,P=0.165)的危险因素,也不影响新生儿的体质量(OR=0.037,95%CI=-49.746~146.518,P=0.333)和身长(OR=0.009,95%CI=-0.350~0.445,P=0.813)。结论:孕妇家庭住址与主干道距离<250 m不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产胎膜早破影响临产时限的相关因素,旨在确定影响早产胎膜早破临产时限延长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母儿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9-2011年住院分娩孕妇,以孕周小于37周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n=1399)为研究对象,其中孕周小于34周的患者307人。研究临产时限超过24h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早产胎膜早破临产时限延长的相关因素。结果羊水过少(OR值3.041,95%CI:1.43~6.45)、绒毛膜羊膜炎(OR值2.095,95%CI:1.44~3.04)、孕周小于34周(OR=2.402,95%CI:1.336~4.320)是早产胎膜早破临产时限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娩孕周与临产时限延长呈负相关(R2=0.096)。结论羊水过少、绒毛膜羊膜炎、孕周小于34周是造成早产胎膜早破临产时限延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相位角(PhA)与腹主动脉钙化(AAC)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规律PD的178例患者,根据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ACS)分为无钙化组(AACS=0分)92例、轻度钙化组(1分≤AACS≤4分)44例、中重度钙化组(AACS≥5分)42例。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采用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检测仪检测人体成分数据并计算患者PhA。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AAC严重程度及进展的因素。结果3组患者年龄、透析龄、舒张压、糖尿病、ALP、PhA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95%CI:1.020~1.121,P<0.01)、性别(OR=4.340,95%CI:1.565~12.037,P<0.01)、透析龄(OR=1.038,95%CI:1.020~1.057,P<0.01)、合并糖尿病(OR=3.372,95%CI:1.167~9.743,P<0.05)和血同型半胱氨酸(OR=1.074,95%CI:1.030~1.120,P<0.01)是PD患者发生中重度AAC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hA(OR=0.442,95%CI:0.228~0.856,P<0.05)是PD患者发生中重度AAC的保护因素。PhA(OR=0.318,95%CI:0.144~0.705,P<0.01)、合并糖尿病(OR=3.705,95%CI:1.122~12.236,P<0.05)与PD患者AAC快速进展显著相关。结论较低的PhA是PD患者发生中重度AAC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PD患者AAC快速进展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郭翠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495-1496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67例,分析孕妇的临床特征、临床治疗和相关疾病的发生率等,制定合理、科学的治疗措施。结果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生殖器畸形、创伤、性交、宫颈机能障碍以及阴道炎等,而阴道炎的占比最高。比较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发现,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方面,孕28周~33周的孕妇和孕34周~36周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新生儿来讲,孕周不足34周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死亡的概率显著大于孕周超过34周的新生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孕周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中应结合孕妇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31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2.30%。右半结肠息肉(OR=1.83,95%CI:1.26~2.71)、直肠息肉(OR=1.58,95%CI:1.24~1.67)、息肉≥1cm(OR=3.78,95%CI:2.351~5.692)、术中出血(OR=4.37,95%CI:3.192~7.342)、手术方式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OR=1.73,95%CI:1.09~2.21)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OR=2.87,95%CI:1.86~3.14)、患有高血压(OR=4.72,95%CI:2.63~7.27)或高脂血症(OR=2.26,95%CI:1.305~3.524)等基础疾病是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息肉≥1cm、术中出血、息肉位置在直肠或右半结肠、患有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基础疾病、手术方式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患者,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孕妇妊娠呕吐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呕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排除与纳入标准,收集湖 南省长沙市某区3 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13例孕妇资料,回顾性收集其孕前、孕期和分娩情况,运用t检验、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呕吐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该区妊娠呕吐发生率为59.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 析结果显示:女胎(OR=1.404,95%CI:1.035~1.905)、有阴道流血经历(OR=1.513,95%CI:1.062~2.156)和负性生活 刺激量(OR=1.031,95%CI:1.009~1.054)是妊娠呕吐的危险因素,年龄是妊娠呕吐的保护因素(OR=0.798,95%CI: 0.661~0.964)。结论:妊娠呕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年龄、女胎、有阴道流血经历、负性生活刺激量是妊娠期 呕吐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较年轻孕妇的产前健康教育,对应激量较高孕妇的生活进行合适的维护,减少其负性生 活刺激量。  相似文献   

1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中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的部分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国内1995-2008年间关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分析性研究文献6篇,累计妊高征3 034例,正常对照6 861例。结果各危险因素合并比值比分别为:年龄OR=2.29(1.08-4.86),BMI OR=1.82(1.11-3.00),家族高血压OR=3.83(3.13-4.70),基础舒张压OR=1.12(1.02-1.24),文化程度OR=0.78(0.66-0.81)。结论孕妇年龄、BMI、家族高血压史及基础舒张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孕妇文化程度为妊高征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冬  韦安稳  薛丽丽 《浙江医学》2021,43(8):885-887,893
目的探讨妊娠间隔对母体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指导再生育妇女掌握最佳的妊娠间隔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经产妇49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妊娠间隔的时间,将经产妇分为0~2年组690例、3~4年组1180例、5~6年组1083例、7~8年组742例、9~11年组703例、≥12年组530例。比较不同妊娠间隔组孕妇母体及围生儿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妊娠间隔对母体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不同妊娠间隔组孕妇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间隔组早产、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入住NICU、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与0~2年组比较,9~11年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生风险增加(OR=3.08,95%CI:1.15~8.29,P<0.05);7~8年组(OR=2.05,95%CI:1.17~3.59)和≥12年组(OR=2.93,95%CI:1.45~5.96)孕妇胎膜早破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结论妊娠间隔对母体及围生儿结局有重要影响,为了减少再生育妇女的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建议选择适宜的妊娠间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围产期高尿酸血症孕妇和尿酸正常孕妇的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孕妇高尿酸血症的高危因素,减少孕期并发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围产科产检的孕妇6 3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组(n=920)和尿酸正常组(n=5 428)。分析两组的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尿酸组的甘油三酯、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升高情况均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尿酸血症为因变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嘌呤饮食、妊娠期糖尿病为协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甘油三酯[OR=1.118,95%CI(1.053,1.21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1.029,95%CI(1.000,1.052)],妊娠期糖尿病[OR=1.614,95%CI(1.014,2.909)]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甘油三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对孕期高尿酸血症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虹  张宇  苏震 《浙江医学》2018,40(2):159-162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38例,筛选出所有术后发生AKI的患者,以未发生AKI的患者为对照,按1:3配对。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患者共71例,发生率为2.2%。高龄(OR=1.055,95%CI:1.014~1.098)、BMI高(OR=1.384,95%CI:1.147~1.670)、高血压(OR=6.646,95%CI:3.251~13.587)、术前肾功能异常(OR=8.594,95%CI:2.934~25.168)、围术期输血(OR=4.458,95%CI:1.578~12.597)是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高BMI、高血压、术前肾功能异常、围术期输血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应警惕发生AKI,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分娩的单胎孕妇14 87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4 875例单胎孕妇中,年龄28~37岁,平均(32.5±4.1)岁;2 975例(20.0%)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034,95%CI:1.017~1.052,P <0.001)、孕前BMI越高(OR=1.137,95%CI:1.118~1.155,P <0.001)、孕期增重越高(OR=1.050,95%CI:1.039~1.061,P <0.001)、产次越低(OR=0.585,95%CI:0.493~0.695,P <0.001)、辅助生殖技术受孕(OR=2.169,95%CI:1.790~2.628,P <0.001)、妊娠期糖尿病(OR=1.233,95%CI:1.050~1.426,P=0.010)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越高(P <0.05)。结论 年龄、孕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