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了解湖北省某山区县城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0-11月采用整群抽样,将该县城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1个幼儿园。对抽中的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半结构化问卷调查,包括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基本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710名儿童中有396名存在感觉统合失调,患病率为55.8%(轻度30.3%,重度25.5%)。男童和女童相比感觉统合失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688,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控制了其他混杂因素后,男童感觉统合失调风险较女童更大(OR=1.636,95%CI:1.177~2.273,P=0.003),膳食情况中吃零食(OR=1.672,95%CI:1.158~2.412,P=0.006)、挑食(OR=1.535,95%CI:1.097~2.147,P=0.012)是SID的危险因素;爱运动是SID的保护因素(OR=0.460,95%CI:0.253~0.836,P=0.011)。随着年龄的增加感觉统合失调的风险越小(OR=0.769,95%CI:0.632~0.934,P=0.008)。结论 本研究显示山区县城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性别、年龄、儿童饮食习惯及运动状况相关,应对不同性别、年龄段学龄前儿童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逆萎益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逆萎益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PGⅠ、PGⅡ、G-17水平、炎性因子IL-6、TNF-a以及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GⅠ、PGⅡ、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a以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疼痛、反酸烧心、便溏腹泻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逆萎益胃方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升高患者血清胃蛋白酶PGⅠ、PGⅡ、胃泌素-17水平,能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IL-6、TNF-a以及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高正加速度( Gx)环境是否造成舌肌病理性损伤.方法 以9只雄性猕猴为对象,按受试Gx环境及持续时间随机分4组,对照组为 1Gx、300 s;实验组为3组,分别为 15Gx、200 s; 18Gx、165 s; 21Gx、140 s.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模拟高正加速度环境下猴舌横纹肌肌细胞组织及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猴舌横纹肌细胞无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对照组舌横纹肌细胞膜c-fos呈弱阳性表达,而细胞浆着色不明显.实验组舌横纹肌细胞膜、细胞浆c-fos着色明显,呈强阳性表达,不同高 Gx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高于 15Gx的模拟正加速度环境可引起猴舌横纹肌细胞c-fos基因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Melanoma Inhibitory Active, MIA)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对比其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标记envision法测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MIA蛋白表达,探究其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癌旁细胞组织均有MIA阳性表达,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阳性染色部分显示为弥漫性分布,包膜胞浆内呈现棕黄和棕褐色团块,细胞核内无分布,癌旁细胞组织阳性染色部分显示浅黄色。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组织内MIA表达和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存在密切相关性(P<0.05);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癌旁组织细胞MIA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期,且非小细胞肺癌MI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高分化非小细胞肺癌、癌旁组织细胞中MIA表达高于中分化、低分化,且非小细胞肺癌MI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MIA蛋白能够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转移和分化,阻断患者肿瘤内血管形成,有利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表达情况与炎性因子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发作期组(50例)和缓解期组(40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的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suPAR表达情况、炎症因子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沉]、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及菌群失调分级情况,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织中suPAR表达情况与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缓解期组和发作期组的suPAR表达情况、IL-6、CRP水平和血沉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中大肠杆菌的菌落数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患者的菌群失调率最高,为70.0%;对照组的菌群失调率对低,为5.2%;缓解期组患者的菌群失调率介于发作期组和对照组之间,为5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suPAR表达情况与大肠杆菌菌落数、IL-6、CRP水平和血沉呈正相关(r=0.631、0.517、0.509、0.524,P<0.05),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呈负相关(r=-0.381、-0.361,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中suPAR存在异常高表达,通过检测suPAR表达情况可为临床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及相关参数情况,比较上海市区与浙江农村地区男性前列腺体积(PV)及其相关参数的差异。方法使用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40~70岁城市及农村男性居民各1000例,获得有效问卷1982份,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估其下尿路症状(LuTs),测量血清生殖激素等相关参数水平,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各径线大小。结果40~49岁、50~59岁和60~70岁3个不同年龄组上海市区中老年男性PV平均值分别为28.74、30.61、35.88mL,浙江农村男性平均值为22.19、25.34、29.81mL;上海市区男性IPS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2.83、3.83和6.04,浙江农村男性平均值为0.59、1.20和2.97;上海城区男性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值分别为25.03、24.78和24.99,农村男性平均值分别为24.06、23.60和23.76。结论中老年男性PV及LUTS症状随着增龄呈现梯度性增加,但上海市区人群前列腺体积与相关参数显著高于浙江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波长设置对含有不同干扰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标本测定的影响。方法对NADH纯品溶液、试剂样本及含不同干扰物的样品进行全波长扫描。依据吸收曲线设定不同的副波长,然后对含不同干扰物的定值血清进行测定,以定值血清所给的值为参照,确定最佳波长组合。结果定值血清测量结果,单波长340nm与双波长(340/380nm,340/404n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和胆红素(BIL)干扰的ALT标本,340/404nm测定结果与靶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0/380nm测定结果与靶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b=2.144,PHb=0.042〈0.05;tBIL=2.453,PBIL〈0.05);血脂(TG)干扰的ALT标本340/380nm测定结果与靶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40/404nm测定结果与靶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P〈0.01)。结论利用单波长即可准确测得低干扰程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标本的活性。若采用双波长时应视标本干扰物的种类而选择不同双波长,溶血、黄疸干扰应选择340/404nm,血脂干扰应选择340/380n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DSSM)对高正加速度(+Gz)重复作用下的大鼠磨牙牙髓的作用。方法:27只 SD 雄性大鼠用随机区组法分为9组,每组3只。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组分别在+5 Gz、+10 Gz 的条件下共离心30 s,每天重复5次,间隔以+1Gz 持续60 s,4 d /周,共3周。实验期间药物组于每次离心前30 min 按剂量腹腔注射 DSSM溶液(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2、6、18 mg/kg),阴性及阳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牙髓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并采用 Real time qPCR 方法测定大鼠磨牙牙髓中热休克蛋白(HSP70)mRNA 相对含量表达的情况。结果:+5 Gz 和+10 Gz阳性对照组大鼠活动程度降低,磨牙牙髓中出现空泡性变,组间差异不明显。HSP70 mRNA 的相对含量比阴性对照组高(P <0.05)。药物组中 HSP70 mRNA 的相对表达量较各自阳性对照组降低,+10 Gz 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z可引起牙髓损伤,+Gz 值的增加与 HSP70 mRNA 相对表达量增加相关,DSSM可能对牙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