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的变化,探讨VILI炎症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大潮气量(VT)机械通气建立兔VILI模型。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VT组、损伤1 h组2、h组及4 h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mRNA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MSA)测定NF-κB的活性。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损伤4 h组PaO2较常规VT组显著降低(P<0.05),损伤4 h组W/D较对照组和常规VT组显著升高(P均<0.01)。2)损伤2 h组和损伤4 h组肺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VT组(P均<0.01)。各损伤组TNF-α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VT组(P均<0.01),损伤4 h组高于损伤1 h组(P<0.01)和损伤2 h组(P<0.05)。3)各损伤组NF-κB的DNA结合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VT组(P均<0.01),2 h活性达峰值,4 h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TNF-α升高参与了VILI的炎症反应过程,其升高可能与其mRNA表达增高有关。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高可能参与了VILI时TNF-α的基因转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抑制TLR4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RDS组及TLR4抑制剂TAK242组,ARDS小鼠模型采用脂多糖(LPS)构建,试验组用TAK242进行干预。各组小鼠行血气分析;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TNF-α、IL-6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RDS组小鼠PaO2/FiO2值显著降低(P<0.05),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TLR4、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ARDS组比较,TAK242组小鼠PaO2/FiO2值显著增加(P<0.05),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TLR4、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ARDS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损伤严重,TNF-α、IL-6表达增加(P<0.05);TAK242组小鼠肺组织损伤显著缓解(P<0.05),TNF-α、IL-6表达降低(P<0.05)。结论 抑制TLR4可以抑制下游NF-κB信号通路进而减轻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幼兔机械通气、内毒素及机械通气复合内毒素肺损伤时,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其对TNF-α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普通级幼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MV)、大潮气量组(LVMV)、内毒素组(ENMV)和复合损伤组(EMV)(n=15),检测各时相肺组织NF-κB活性、IκBα含量、TNF-α和IL-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NF-κB活性在NMV较底,ENMV致伤后2 h NF-κB活性达最高,而LVMV通气4 h NF-κB活性达高峰;EMV伤后各时相点NF-κB活性强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IκBα含量在NMV较高,ENMV致伤后4 hIκBα含量降至最低;出现显著下降的时间早于LVMV;EMV在通气后2、4、6 h的IκBα含量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两组(P<0.01).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在NMV较低,在ENMV和EMV肺组织伤后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峰值早于LVMV,EMV伤后2、4、6 h TNF-α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使NF-κB活化,启动致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导致肺损伤.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先后作用于机体对NF-κB的活化可能有相互反应后效应的加强,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NF-κB在机械通气和内毒素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幼兔机械通气、内毒素及机械通气复合内毒素肺损伤时,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其对TNF-α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普通级幼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MV)、大潮气量组(LVMV)、内毒素组(ENMV)和复合损伤组(EMV)(n=15),检测各时相肺组织NF-κB活性、IκBα含量、TNF-α和IL-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NF-κB活性在NMV较底,ENMV致伤后2 h NF-κB活性达最高,而LVMV通气4 h NF-κB活性达高峰;EMV伤后各时相点NF-κB活性强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IκBα含量在NMV较高,ENMV致伤后4 hIκBα含量降至最低;出现显著下降的时间早于LVMV;EMV在通气后2、4、6 h的IκBα含量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两组(P<0.01).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在NMV较低,在ENMV和EMV肺组织伤后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峰值早于LVMV,EMV伤后2、4、6 h TNF-α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使NF-κB活化,启动致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导致肺损伤.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先后作用于机体对NF-κB的活化可能有相互反应后效应的加强,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的表达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关系。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6h组(AEP6h组)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h组(ANP3h)、6h组(ANP6h)、12h组(ANP12h),观察各组血清淀粉酶(Am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大鼠TNF-α、IL-6、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TNF-α、IL-6及胰腺组织NF-κB表达较水肿性胰腺炎增高(P<0.05~P<0.01),6h达高峰,此后下降。结论: 胰腺组织NF-κB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并呈动态变化;胰腺组织NF-κB表达与TNF-α、IL-6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mRNA表达、血清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苓桂术甘汤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心衰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4.375 mg/kg)阳性对照组,苓桂术甘汤低、中、高剂量(生药2.1、4.2、8.4 g/kg)组,另设假手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Western blotting、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NF-κB、IL-1β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蛋白及mRNA表达增强,血清NF-κB、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桂术甘汤及卡托普利均能显著抑制模型大鼠心肌组织TNF-α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NF-κB、IL-1β水平(P<0.05、0.01)。结论 苓桂术甘汤干预慢性心衰的机制与其调节细胞因子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7.
核因子-κB在豚鼠缺血-再灌注耳蜗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恺  董明敏  叶放蕾  刘雅丽 《医学争鸣》2004,25(17):1592-1594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耳蜗组织形态功能变化及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变化,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组织损伤机制. 方法:豚鼠随机分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 h, 48 h)组. 行ABR测试、耳蜗组织HE染色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耳蜗组织NF-κB, TNF-α表达. 结果:①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各组ABR各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阈值升高; ②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各组Corti器可见外毛细胞(OHC)变形,崩解破坏,散在缺失,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数目减少; ③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各组NF-κB,TNF-α在耳蜗血管纹(SV)、内毛细胞(IHC)、OHC、螺旋神经节细胞(SGC)表达逐渐增强,缺血-再灌注24 h组达高峰. 结论:NF-κB与TNF-α共同参与了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炎症反应中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对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两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PEEP组(致伤通气+3cmH2OPEEP)、ZEEP组(致伤通气+0cmH2OPEEP组)和对照组(始终以正常条件通气)。机械通气开始后4h处死动物。采用Westem-blot法检测家兔肺组织NF-κB及核因子抑制蛋白(κB—α)的含量。结果家兔在致伤通气4h后,肺组织NF-κB表达显著增加,而在致伤通气的同时加用PEEP,肺组织NF-κB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加用PEEP可通过减少NF-κB的表达保护肺组织减轻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 mRNA与蛋白表达的作用,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 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C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NF-κB活性抑制剂) + TNF-α组。各组干预48 h后检测phospho- NF-κB p65(Ser536)的蛋白水平。GLUT4 mRNA及蛋白水平。蛋白检测采用Western法,mRNA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 B组phospho- NF-κB p65蛋白水平(71.1 ± 5.9)高于A组(41.3 ± 1.7, P < 0.001)和C组(25.4 ± 4.7, P < 0.001)。B组GLUT4的mRNA水平(0.86 ± 0.14, P < 0.001)与蛋白水平(31.6 ± 7.2, P < 0.001)低于A组(2.01 ± 0.65; 60.7 ± 8.4),C组mRNA水平(0.46 ± 0.12)与B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100),C组蛋白水平(9.5 ± 3.0)低于B组(P = 0.001)。【结论】 TNF-α下调3T3-L1脂肪细胞的GLUT4表达,抑制NF-κB活性后GLUT4表达进一步下调。这提示了TNF-α可能不是通过激活NF-κB而使GLUT4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机械通气肺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选用24只新西兰兔,制作VILI模型,将动物随机分3组:即正常组,传统潮气量组及乙酰半胱氨酸组,在造模结束后6 h收集VILI的炎症标志物BALF中TNF-α、中性粒细胞计数、肺组织核蛋白NF-κB含量,VILI损伤标志物肺泡灌洗波(BALF)的蛋白含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肺组织湿/干比和氧合指数,以及外周血中TNF-α含量、中性粒细胞中NF-κB含量.结果 根据参考文献建立VILI兔模型,与正常组相比,传统潮气量组的BALF中TNF-α、中性粒细胞计数、肺组织核蛋白NF-κB含量、蛋白含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肺组织湿/干比和氧合指数,外周血中,INF-α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后上述指标明显好转(P<0.01).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降低VILI的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活化、从而减少TNF-α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附(Shenfu,SF)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Kupffer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参附预处理保护缺血再灌注损害(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SF组,其中缺血再灌注组、SF组建立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6 h分离培养受体移植肝脏的Kupffer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免疫荧光法、ELISA等实验技术检测Kupffer细胞GR的mRNA和蛋白表达、NF-κB的蛋白表达、培养上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组Kupffer细胞G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NF-κB、培养上清TNF-α表达量(830.19±71.3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F-κB、培养上清TNF-α表达量(65.41±37.63,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F组GR水平明显上升(P<0.01),NF-κB活性、TNF-α表达量(543.59±41.27)明显下降(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Kupffer细胞GR的表达下调,NF-κB的激活;参附预处理可以改善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Kupffer细胞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兔模型TNF-α、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部分阐明ASO炎症反应机制。方法建立ASO动物模型,以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内皮组织TNF-α、NF-κB蛋白表达,RT-PCR方法观察TNF-αmRNA、NF-κBmRNA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指数以及目的基因的相对转录量为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SO模型兔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斑块面积明显增加。模型组兔主动脉内皮组织TNF-α、NF-κB蛋白表达和TNF-αmRNA、NF-κB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 ASO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自主呼吸对照组(A组)、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B组)、机械通气+小剂量(2.5 mg/kg)替米沙坦处理组(C组)、机械通气+大剂量(5 mg/kg)替米沙坦处理组(D组).采用大潮气量(40 ml/kg,2 h)建立大鼠VIH模型.实验中4组大鼠均给予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前30 min分别采用替米沙坦溶液或PBS腹腔注射.实验至预定时间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作Smith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AT1R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及肺湿干质量比值(W/D),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及IL-8含量.结果 实验中B、C、D组pH值呈升高趋势,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CO2)]及氧分压[-p(O2)]呈下降趋势;通气2h后,与B组比较,C、D组MAP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C、D组Smith评分、MPO活性、TNF-α和IL-8含量及W/D比值显著升高(P<0.05,P<0.01),PPAR-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05,P<0.01),AT1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与B组比较,C、D组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其余指标明显降低(P<0.05,P<O.01);与C组比较,D组Smith评分、TNF-α及IL-8含量及AT1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替米沙坦通过调节PPAR-y AT1R蛋白的表达,继而减少肺组织内致炎因子TNF-α与IL-8的产生,减缓肺内炎症反应及肺组织损伤程度,对VILI肺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心房利钠肽(hANP)对大鼠机械通气性肺损伤(VILI)时炎症因子和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气道压机械通气模式制备VILI模型.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V组)、机械通气肺损伤组(HV组)和人心房利钠肽组(HV+hANP组).HV+hANP组于机械通气30 min后静脉注射hANP 0.1 g/(kg·min),机械通气4h时处死大鼠.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TNF-α和IL-lβ的含量;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结果 与TV组相比,HV组、HV+hANP组肺组织TNF-α[(519.22±35.31)、(283.54±24.16)ng/L]和IL-lβ[(751.82±65.35)、(316.29±25.65)ng/L]含量明显上升(P<0.05),NF-κB p65[(238±24)、(178±14)]表达明显增加,肺组织W/D[(9.7±1.2)、(6.4±0.9)]明显升高(P<0.05);与HV组相比,HV+ hANP组肺组织TNF-α和IL-lβ含量明显降低(P<0.05),NF-κB p65表达明显抑制,肺组织W/D降低(P<0.05).结论 hANP通过抑制肺组织NF-κB p65表达,减轻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尿胰蛋白酶抑制剂(UTI)对脓毒症导致的大鼠模型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分为UTI组(30只)、模型组(30只)、假手术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制造脓毒症模型,分别在术后0、12h给予UTI组静脉注射UTI 5×104U/kg,给予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24h测定动脉血气及乳酸(Lac);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化学比色法测定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TUNEL法测定肺组织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UTI组24h存活率高于模型组(χ2=1.669,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急性肺损伤(ALI)评分显著降低(t=5.285,P<0.01);血浆TNF α、IL-1β含量均显著降低(t=8.926,P<0.01;t =10.105,P<0.01);肺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t=5.440,P<0.01),MDA的含量显著降低(t=6.632,P<0.01),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t=7.539,P<0.01),NF-κB mRNA表达降低(t=3.276,P<0.01)。结论 UTI可以通过调控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减轻炎症级联放大效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进而减轻脓毒症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探究双语者对两种语言系统的加工过程,尤其是双语者有效地从一种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即双语语码切换,是双语研 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双语加工尤其是语码切换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对于双语语 码切换的内部产生机制,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从神经心理和影像学角度开展的双语切换研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阐 明双语者进行语码切换的过程和大脑机制,为双语者语码切换的产生机制提供直接的证据。本文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功能性 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脑磁图技术三个方面分析双语语码切换的研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其技术手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炎性介质及其信号通路miR-146a/TLR4/NF-κB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 鼠,随机分为休克不复苏组(SR,n=24),醋酸钠林格液组(AR,n=24)及乌司他丁组(UR,n=24)。通过股动脉放血将3组制成休 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在30~40 mmHg),SR组休克制备成功后不予复苏,并分别于休克后1、4、6 h(若大鼠死亡则大鼠死亡即 刻)取大鼠肺组织;AR组、UR组分别系维持休克60 min后应用醋酸钠林格液、醋酸钠林格液联合乌司他丁进行30 min液体复 苏,并分别于复苏后1、4、6 h取大鼠肺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miR-146a、TNF-α、IL-1、IL-4、IL-6、 IL-10的mRNA含量以及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IκB-α、p-IκB-α、NF-κB p65、IRAK4、p-IRAK4(Thr345、Ser346)、 p-IRAK4(Thr342)、TRAF6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光镜下观察3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休克组相比,醋酸钠林格液组 肺组织炎症浸润程度稍减轻,其中miR-146a、IL-4 和IL-10 的mRNA水平升高(P<0.05),IκB-α、p-IRAK4(Thr342)及p-IRAK4 (Thr345、ser346)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TNF-α、IL-1和IL-6的水平降低(P<0.05),TLR4、MyD88、NF-κB p65、p-IκB-α、IRAK- 4及TRAF6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醋酸钠林格液组比较,乌司他丁组的肺组织炎性损伤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升高了miR- 146a、IL-4 和IL-10 的mRNA水平(P<0.01)及IκB-α、p-IRAK4(Thr342)及p-IRAK4(Thr345、ser346)的蛋白表达(P<0.01),降低 了TNF-α、IL-1和IL-6的水平(P<0.01)和TLR4、MyD88、NF-κB p65、p-IκB-α、IRAK-4及TRAF6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乌 司他丁联合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可能是通过增强miR-146a的表达,负反馈调控TLR4/NF-kB信号通路,进而 调节体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平衡,以达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芪汤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足细胞, 采用30 mmol·L-1葡萄糖干预24 h诱导足细胞损伤, 分别设置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汤低浓度组(10 μg·mL-1)、黄芪汤中浓度组(30 μg·mL-1)和黄芪汤高浓度组(100 μg·mL-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PCR法检测TNF-α、IL-6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 ELISA法检测足细胞上清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TLR4、NF-κB、p-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 < 0.01),足细胞中TNF-α、IL-6、CCL24 mRNA表达水平,上清液中TNF-α、IL-6的含量和TLR4、p-NF-κB/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P < 0.01)。与模型组相比, 黄芪汤组细胞划痕率明显升高(P < 0.01),足细胞中TNF-α、IL-6的含量和mRNA表达,以及TLR4、p-NF-κB/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 < 0.05, P < 0.01)。  结论  黄芪汤能有效减轻高糖对人足细胞的炎症损伤, 增强细胞增殖、迁移能力, 抑制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抑制炎症反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血液和肺组织中IL-6、IL-10、TNF-α、NF-κΒ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抑制炎症反应在治疗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气管内滴入内毒素(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N组)、LPS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组(NAC组)、NAC联合地塞米松(Dex)治疗组(NAC+Dex组),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Β的含量,采用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6、IL-10、TNF-α、NF-κΒmRNA的表达,并采用放免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IL-6、TNF-α的含量。结果LPS组大鼠肺病理可见明显的肺损伤表现,NAC组及NAC+Dex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NAC组及NAC+Dex组肺NF-κB,肺IL-6、IL-10、TNF-α、NF-κΒ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和BALF中的IL-6、TNF-α含量明显高于N组(P〈0.01),而明显低于LPS组(P〈0.05)。结论NAC、Dex等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肺损伤的程度,达到防治急性肺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溃结灵含药血清对Caco-2炎症细胞模型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干预Caco-2细胞,并以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Caco-2细胞建立炎症细胞模型,收集细胞。采用Trans AM核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核蛋白NF-κB p65的含量(活性)。【结果】TNF-ɑ与IL-1β诱导的模型组细胞核蛋白NF-κB p65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溃结灵高、中剂量组,蛋白酶抑制剂组和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组细胞核蛋白NF-κB p65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溃结灵含药血清对Caco-2炎症细胞模型细胞核蛋白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具有一定的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