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已成为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曾报道:中国城市人口中每8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MS。而在美国,每4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MS。MS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成年人代谢综合征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2007年"郑州市成年人慢性肾脏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的1 593研究对象进行代谢综合征(MS)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分析,发现MS组白蛋白尿(8.75%/vs 5.34%.P<0.05)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7.22%vs0.30%,P<0.01)患病率均高于非MS组,白蛋白尿和eGFR下降患病率与MS组分数目呈正相关(均P<0.01),提示代谢综合征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城市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辽宁城市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趋势。方法:选取沈阳市体检人群与社区人群(来自辽宁省各城市)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共调查2000人,其中体检人群1000人,社区人群1000人。根据MS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被分为超重肥胖组(460人)和正常体重组(1540人),高血糖组(140人)和正常血糖组(1860人),高血压组(399人)和正常血压组(1601人),血脂异常组(486人)和血脂正常组(1514人),比较各分组间MS患病率。结果: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有441例,即人群患病率为22.05%,男性代谢综合征的有263人,患病率为24.15%,女性为178例,患病率为19.53%,男性的显著多于女性(P0.01)。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超重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MS的患病率分别为42.12%和4.13%;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MS患病率分别为49.47%和5.49%;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MS的患病率分别为38.35%和4.41%,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MS患病率分别为43.42%,3.56%。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辽宁城市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男性高于女性;代谢综合征各分组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以超重肥胖人群和高血压人群更甚。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特点与生活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志金 《内科》2008,3(3):444-446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聚集了一组最危险的心脏病危险因子,糖尿病(DM)和糖尿病前期,腹型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估计全球大约有1/4的成年人患有MS,其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是无MS人群的2倍,患病风险是3倍,而且MS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升高5倍^[1]。因此了解MS的患病率及患病特点,找到可预防的途径,对预防DM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中国人群MS的患病特点及生活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代谢综合征聚集心血管病多种危险因素,是目前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随着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人群很常见,上海市曾调查3575名20岁或以上的成年人,发现其中有486例患有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3.5%,男性与女性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达30%,代谢综合征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德国的老年男性中约有一半患有代谢综合征[1]],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诊断标准,我国成年人MS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6.5%[2],2000年我国6个城市3361例≥60岁的老年人的调查发现BPH总患病率为43.68%[3].目前研究MS和BPH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是一个国际上的学术热点,但既往研究多着眼于MS各组分与BPH的关系,本文拟回顾既往研究中MS与BPH各诊断指标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汇  娄宁  崔莹 《山东医药》2005,45(25):79-7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不断上升。据估计,中国城市中每8例成年人中至少有1例患MS,糖尿病患者中,80%左右合并MS,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及其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MS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干预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中村"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近10年来的变化。 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2013年广州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975人)进行代谢异常患病情况(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调查,并与2002年该人群(639人)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该人群2002年肥胖的患病率为14.7%,标化率为12.2%,2013年为15.3%,标化率为13.1%。2002年该人群MS患病率为32.2%,标化率为30.6%。2013年该人群MS的患病率为32.1%,标化率为31.1%,其中女性MS患病率34.1%,高于男性(27.5%)。女性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腰围、收缩压、FBG、TG和低HDL-C是MS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广州市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状况严峻,与10年前对比其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沈阳市代谢综合征(MS)人群肾脏损害情况。方法:选取辽宁省城市体检人群与社区人群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共调查2000人,其中体检人群1000人,社区人群1000人(来自辽宁省各城市)。根据MS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被分为超重肥胖组(460人)和正常体重组(1540人),高血糖组(140人)和正常血糖组(1860人),高血压组(399人)和正常血压组(1601人),血脂异常组(486人)和血脂正常组(1514人),比较各分组间肾脏损害的患病率。结果:调查人群中肾脏损害患病率为15%,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1。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肾脏损害患病率分别为10%和1%;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肾脏损害患病率分别为10%和1%;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肾脏损害患病率分别为10%和2%;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肾脏损害患病率分别为10%和1%,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辽宁省城市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肾脏损害患病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甘肃省甘南藏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组分的特点,了解MS分布情况,为健康教育路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甘南藏族人群进行代谢综合征横断面调查,计算患病率,检测分析MS相关组分。结果 MS总患病率26.9%,男性(33.6%)高于女性(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8.770,P0.05);39岁以下组、40岁~组、50岁~组以及60岁以上组患病率分别为9.9%、22.5%、27.1%和41.6%,且随着年龄增长呈现递增趋势(c2=83.220,P0.001),分年龄组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但在60岁以上组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3.234,P0.05);MS患者相关组分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75.2%,超重/肥胖患病率为53.1%,TG偏高患病率为93.0%,血糖升高患病率为26.4%,各组分的患病率中均为HDL-C偏低的患病率最低,且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南藏族人群MS患病率高于我国MS平均患病率水平,提示MS已成为影响甘南藏族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超重/肥胖以及TG偏高伴随高血压已成为甘南藏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作为一组症候群,是以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多重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以腹型肥胖和运动减少为始动因素,脂毒性和IR为中心环节,以多个靶器官损害为主要后果.有文献报道[1],MS累及了24%的美国成年人,并预测其发病率会不断上升.在我国,MS患病率为14%~18%,而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MS已成为一个新的慢性流行性疾病,成为对人类健康的新的挑战,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2.
辽宁地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城乡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辽宁地区18岁以上3 431人.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4年的标准,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为19.50%(男性19.79%,女性18.44%).女性患病率农村>城镇>城市;同等收入水平MS患病率男女均农村>城镇>城市.辽宁地区MS的患病率高发正转向发展中的贫穷地区.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过剩、生活节奏的加快、体育锻炼的缺乏等,该病的发病率已越来越高,并成为现代人生命健康的杀手,被称为“世纪流行病”。我国的最近统计资料显示,20岁以上成年人中MS的患病率达9·8%~17·8%,发病年龄已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1MS的定义迄今为止,MS的定义意见尚未统一。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有来自2个领域的标准:来自心血管领域的是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阜新农村6412名高血压成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查。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Ⅲ)标准,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分别为36.2%及25.9%,女性高于男性。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随血压级别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272例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伴随情况及糖代谢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首次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伴随情况,并评价其糖代谢状态。方法对272例冠心病患者测量形体参数及检测血液生化指标,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ATPⅢ)评估代谢异常。结果ATPⅢ定义下该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6.0%,经上海市人口标化后患病率为22.8%,高于中国城市社区20岁以上成年人(10.95%,P〈0.01)。该人群正常糖耐量105人(39%),糖代谢异常者167人(61%)。结论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城市社区人群,多数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佛山市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体检人员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计调查3186人(男2394人、女792人),年龄20~75岁。MS诊断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提出的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将年龄分组归并为青年(20~39岁)、中年(40~59岁)及老年(1〉60岁)三组。结果(1)MS总患病率为14.8%,其中男性16.9%,女性7.3%;在青、中、老年组分别为7.4%、19.5%及34.9%。三组间MS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男女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对MS危险因素的集聚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多项代谢指标异常集聚也增加。(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与PBS、FBS、舒张压、收缩压及LDL—C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而与TG、UA及BMI虽也呈正相关,但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佛山地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呈较高水平。应加强对中年以上人群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早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干预和控制,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代谢综合征(M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共调查668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得出各民族MS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总体人群MS患病率为25.9%,其中苗族、土家族及汉族分别为28.4%、22.4%、26.6%;各民族之间MS患病率及其组分构成比均无明显差异;各民族MS发生与性别、WC、血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有关。结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各民族MS患病率偏高,各民族之间无明显差异,性别、腰围、血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为MS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探讨MS与NAFLD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体检的普通人群共2374例,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检测腰围、体重指数(BMI)、血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尿酸、血脂、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分析NAFLD和MS的患病率及MS相关组分与NAFLD的关系。结果共502人诊断为NAFLD,NAFLD患病率21.15%,男性高于女性。NAFLD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50.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FLD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是甘油三脂、FBG、BMI。结论普通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NAFLD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武进农村35~7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对武进区某农村社区35~70岁的自然人群325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该地区农村居民MS患病率为21.46%,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1.79%、21.2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65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35.48%。结论该地区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MS患病率,应积极加强卫生健康宣传并对50岁以上人群进行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