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微乳在家兔眼部的药动学。方法微透析探针植入家兔眼前房室内,灌流平衡1 h,耳缘静脉注射微乳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然后,LC-MS/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0.5、1、1.5、2、2.5、3、3.5、4、4.5、5、5.5、6、7、8 h)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含有量。结果微乳组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Cmax、AUC0~8 h、AUC0~∞高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组(P<0.01),Vz/F、CL/F降低(P<0.05,P<0.01),这2种成分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90.62±63.64)%、(587.78±148.07)%。结论三七总皂苷微乳可提高药物在家兔眼部的生物利用度,为其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晓丹  杨筱倩  唐三  丁煌  黄小平  邓常清 《中草药》2019,50(7):1649-1656
目的探讨冰片是否具有促进黄芪甲苷(AST IV)和三七总皂苷(PNS)配伍时主要有效成分透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再灌注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冰片组、AST IV组、PNS组、AST IV+PNS组、冰片+AST IV+PNS组,制备MCAO再灌注大鼠模型,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大鼠患侧与健侧大脑皮层、小脑中AST IV和PNS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AST IV无论是单用还是与PNS、冰片配伍,其口服后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尤其是患侧大脑皮层。冰片+AST IV+PNS能使患侧与健侧大脑皮层中AST IV含量显著增加。PNS单用,其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主要分布在患侧小脑。冰片+AST IV+PNS能使患侧大脑皮层中人参皂苷Rb1含量显著增加,使健侧和患侧大脑皮层中人参皂苷Rg1含量增加,使大脑皮层尤其是患侧大脑皮层及小脑中三七皂苷R1含量增加。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AST IV与PNS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b1、Rg1及三七皂苷R1在大脑皮层和小脑均有一定的分布。AST IV单用时,AST IV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PNS单用时,人参皂苷Rb1、Rg1及三七皂苷R1主要分布在小脑。冰片与AST IV、PNS合用后,能促进AST IV及人参皂苷Rb1、Rg1及三七皂苷R1向大脑皮层富集,尤其是向缺血再灌注侧大脑皮层富集;而且能不同程度地促进AST IV,人参皂苷Rb1、Rg1及三七皂苷R1在大脑皮层的吸收,尤其是在患侧大脑皮层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三七皂苷R1脑、血液微透析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考察流速、药物质量浓度、探针使用次数对回收率的影响,并进行探针回收率体内稳定性研究,为三七皂苷R1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透析法和反透析法进行三七皂苷R1脑、血液微透析探针体内、体外回收率的研究,采用LC-MS/MS测定微透析液中三七皂苷R1的质量浓度,计算探针回收率。结果:在流速为1.5μL·min~(-1)时,三七皂苷R1脑、血液探针体内回收率在10 h内保持稳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4.0%和33.2%;恒定质量浓度下,探针体内外回收率均随着流速(0.5,1.0,1.5,2.0,3.0μL·min~(-1))的增加而减小,脑、血液探针的体外正透析法测得的回收率分别为(36.0±1.7)%,(23.5±1.6)%,(14.2±0.5)%,(8.0±0.7)%,(5.4±0.5)%和(61.6±2.6)%,(48.0±4.1)%,(33.0±2.8)%,(24.1±1.2)%,(18.9±1.1)%,正、反透析法所测得的探针体外回收率一致,且体内和体外回收率结果也一致;恒定流速下,三七皂苷R1质量浓度(50,200,500,1 000μg·L-1)对脑、血探针回收率均无影响;使用≤3次的探针,经过恢复处理后,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回收率。结论:反透析法测定的体外回收率与体内回收率一致,且与正透析法测定的体外回收率一致,说明反透析法能够作为研究三七皂苷R1回收率的测定方法;探针体内回收率在10 h内保持稳定,说明微透析技术能够用于三七皂苷R1脑细胞间液药代动力学、血液药代动力学的同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三七总皂苷(PNS)中3种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Rg1)、人参皂苷Rb(1Rb1)和三七皂苷R1(R1)为质控成分,应用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DASS)研究PNS与冰片配伍前后的肠透过规律,并探讨其吸收机制,以期将该系统用于创新中药开发和处方筛选,为传统中药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建立同时测定PNS中Rg1、Rb1和R1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应用DDASS法,考察PNS与冰片配伍前后3种成分的肠累积透过量(Qt)及表观渗透系数(Papp)的变化;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NS单用时Rg1、Rb1和R1的Papp值分别为(0.49±0.09)cm/秒、(0.07±0.03)cm/秒、(0.58±0.04)cm/秒;PNS与冰片配伍后Rg1、Rb1和R1的Papp分别为(1.17±0.08)cm/秒、(0.16±0.02)cm/秒、(1.57±0.50)cm/秒,分别是单用PNS的2.4、2.2和2.7倍;而与外排转运蛋白P-糖蛋白(P-gp)抑制剂环孢素A(CsA)合用时,这3种成分的Papp值分别为(0.62±0.09)cm/秒、(0.12±0.04)cm/秒、(0.90±0.26)cm/秒,与PNS单用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S中Rg1、Rb1和R13种成分均为低渗透性成分;冰片可显著提高PNS的Qt和Papp,促进其口服吸收;CsA对PNS的Qt和Papp没有显著影响,推测Rg1、Rb1和R1不是P-gp的底物,冰片提高其Qt和Papp可能主要受细胞旁路机制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钢  牧磊  张晓  侯世祥  南海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815-1820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PNS)经鼓室给药后人参皂苷Rb1(Rb1)、人参皂苷Rg1(Rg1)和三七皂苷R1(R1)在豚鼠的体内行为,探索中药多种成分经内耳途径转运至脑的可行性.方法:PNS分别经鼓室和静脉给药,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内耳外淋巴液、脑脊液(CSF)、脑组织和血浆,采用HPLC测定各组织中Rb1,Rg1和R1的浓度,计算上述成分在各组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根据各成分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所占比值自定义为权重系数,并进一步估算PNS整合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PNS经鼓室给药,其Rb1,Rg1和R1均能穿过圆窗膜进入内耳外淋巴并转运进入脑部,但3种成分在体内各组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较大.PNS整合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PNS采用鼓室给药能增加进入脑部的药量,提高局部生物利用度,在CSF和脑组织的Cmax分别比静脉给药高1.1,0.4倍,AUC分别增加0.4,0.2倍;并且,PNS在血浆的分布减少,Cmax和AUC分别比静脉给药降低45.9%,33.1%.结论:经耳人脑有望成为中药脑内输送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护肾(Ⅲ)号胶囊给药后大鼠血浆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含量的方法,并对其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SD大鼠灌胃护肾(Ⅲ)号胶囊2 g/kg后按时间点取血,以地高辛为内标,采用UHPLC-MS/MS测定给药不同时点血浆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浓度,并用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7 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3.1%,准确度、回收率及稳定性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体内三七皂苷R1药代动力学参数:T_(1/2)(7.86±1.69)h,T_(max)(4.00±1.04)h,C_(max)(0.23±0.05)mg/L;人参皂苷Rg1药代动力学参数:T_(1/2)(4.58±0.95)h,T_(max)(6.00±0.00)h,C_(max)(0.32±0.03)mg/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HPLC-MS/MS分析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护肾(Ⅲ)号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三七总皂苷油水分分配系数及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测定三七总皂苷(PNS)3种主要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其肠吸收情况。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3种主要有效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3种主要有效成分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及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结果:三七皂苷R1(R1)、人参皂苷Rg1(Rg1)和Rb1(Rb1)的油水分配系数P分别为1.081 4,6.310 4,0.2743;logP分别为0.034 0,0.800 1,-0.561 8;PNS质量浓度0.2 g.L-1组R1,Rg1和Rb1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135±0.006),(0.144±0.015),(0.238±0.013)h-1;0.5 g.L-1组R1,Rg1和Rb1的Ka分别为(0.110±0.002),(0.110±0.006),(0.140±0.008)h-1,1 g.L-1组R1,Rg1和Rb1的Ka分别为(0.095±0.016),(0.099±0.011),(0.137±0.012)h-1,统计结果显示,0.2 g.L-1组Ka与0.5,1 g.L-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0.5 g.L-1与1 g.L-1Ka无显著差异;Rb1Ka与R1,Rg1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R1的Ka分别为(0.030±0.006),(0.033±0.004),(0.033±0.007)h-1,Rg1的Ka分别为(0.032±0.006),(0.044±0.012),(0.044±0.011)h-1,Rb1的Ka分别为(0.042±0.007),(0.065±0.007),(0.044±0.014)h-1,统计结果显示,不同肠段Ka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经典理论,R1,Rg1和Rb1均不易吸收;PNS中3种成分Ka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0.2 g.L-1组Ka高于0.5,1 g.L-1组,Rb1的Ka高于R1和Rg1,PNS吸收除被动扩散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吸收机制;PNS在大鼠小肠各个肠段均有吸收。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5,(12)
目的:优化三七总皂苷(PNS)传递体的处方。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NS传递体。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包封率为指标,考察脱氧胆酸钠用量、胆固醇用量、水化液相对离子强度与p H值各因素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计试验优化PNS传递体的处方,并对优化处方制备的PNS传递体进行初步质量评价。结果:薄膜分散法制备PNS传递体的最优处方为:蛋黄磷脂0.45 g,胆固醇0.05 g,维生素E 0.01 g,脱氧胆酸钠0.119 g,PNS0.1 g,水化液为p H 4.75柠檬酸-磷酸缓冲液(0.1 mol/L柠檬酸溶液与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按合适比例混合,对应离子强度为合适)10 m L。经优化处方制备的PNS传递体平均粒径为(121.8±3.9)nm,PDI值为0.136±0.007,Zeta电位为(-8.24±0.63)m V,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包封率分别为88.0%、98.7%。结论:单因素试验结合均匀设计试验可用于优化PNS传递体的处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参皂苷Rg3和其代谢产物人参皂苷Rh2血浆药物测定方法,探讨它们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采用交叉给药设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Wistar大鼠单次单剂量灌胃人参皂苷Rg3(50 mg/kg)后的血液中人参皂苷Rg3和人参皂苷Rh2的浓度,利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口服人参皂苷Rg3后,人参皂苷Rg3在大鼠体内药-时曲线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81.55±24.57)mg/L,t1/2(4.27±1.35)min,AUC0-t(219.25±81.38)mg·min/L。人参皂苷Rh2在大鼠体内药-时曲线同样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6.17±1.34)mg/L,t1/2(3.25±0.17)min,AUC0-t(11.48±3.72)mg·min/L。结论:人参皂苷Rg3口服灌胃后,虽然在大鼠体内可以代谢为人参皂苷Rh2,但是人参皂苷Rh2在体内的量远小于人参皂苷Rg3。  相似文献   

10.
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的体内外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肠溶微丸在Beagle犬体内的释药行为及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6只健康Beagle犬口服自制PNS普通胶囊或自制PNS肠溶微丸(胶囊型)后,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计算2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生物利用度比较,并对体外累积释度和体内累积吸收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自制PNS肠溶微丸对PNS普通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三七皂苷R1 520.56%,人参皂苷Rb1 367.70%,人参皂苷Rg1251.66%,上述3成分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均延长;R1,Rb1,Rg1的体内外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 9,0.877 2,0.691 2。结论:自制PNS肠溶微丸与PNS普通胶囊相比生物利用度更高,在pH 6.8的缓冲液中R1,Rb1,Rg1的体内外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唐飞  谭玉柱  敖慧  闫洪玲  罗巍  杨琴  胡昌江  彭成 《中草药》2020,51(5):1190-1195
目的研究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茎叶醇提物具有舒张血管活性的苯酞类成分。方法采用MCI、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液相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研究。并比较了苯酞和苯酞二聚体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结果从川芎茎叶中分离出10个苯酞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3-丁烯基苯酞(1)、洋川芎内酯-E(2)、Z-洋川芎内酯-H(3)、(3Z,7β)-3-丁烯基-7-羟基-4,5,6,7-四氢苯酞(4)、新藁本内酯(5)、Z,Z′-3.3′a,7.7′a-双藁本内酯(6)、3Z,3Z′-6,8′,7,3′-双藁本内酯(7)、Z-东当归内酯A(8)、(3′Z)-(3S,8R,3a′S,6′R)-4,5-去氢-3.3′a,8.6′-双藁本内酯(9)、(3Z)-(3a R,6S,3′R,8′S)-3a.8′,6.3′-双藁本内酯(10)。化合物1、6~9能显著降低氯化钾预收缩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张力。其中化合物6~8最高浓度(12μmol/L)舒张率分别为60%、52%、70%,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9.46、11.86、8.73μmol/L。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川芎茎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8为首次从川芎中分离。受试化合物均有舒张血管活性,且二聚体的活性优于单苯酞。  相似文献   

12.
彭姣    卢超    安运锋  祁振强  张国海 《中国药学杂志》2015,50(1):39-44
 目的 研究重组幽门螺杆菌菌毛蛋白FlaA IgY-硫糖铝乙基纤维素微囊对幽门螺杆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小鼠的治疗和清除效果。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蒸发技术制备经硫糖铝处理后的IgY乙基纤维素微囊。模拟胃部环境,检测在不同pH的正常胃蛋白酶浓度(0.02 mg·mL-1)和异常胃蛋白酶浓度(0.04 mg·mL-1)的条件下不同浓度硫糖铝对rFlaA IgY的保护效果。将rFlaA IgY-硫糖铝微囊按0.8、1.6、3.2及6.4 mg·g-1·d-14种不同剂量灌服实验组小鼠,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抗幽门螺杆旋菌抗体水平以及胃黏膜的尿素酶水平,评价不同浓度rFlaA IgY对小鼠胃部幽门螺杆旋菌的治疗和清除效果。结果 结果表明,40%的硫糖铝处理过的IgY在pH 3.0条件下的模拟胃液中能维持77.87%~82.14%的活性达8 h,而在pH 2.0的模拟胃液条件中处理8 h能保持57.76%~63.28%,在pH 1.0模拟胃液中处理8 h能保持21.52%~22.79%。制备的rFlaA IgY-硫糖铝乙基纤维素微囊的包封率为83.79%,5 h体外释放率为95.92%。各组小鼠经rFlaA IgY微囊治疗后血清中幽门螺杆旋菌抗体水平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01)。当使用剂量为0.8 mg·g-1·d-1时,对幽门螺杆旋菌的清除率为50%,当剂量为1.6 mg·g-1·d-1时,幽门螺杆旋菌清除率为70%,当剂量为3.2 mg·g-1·d-1时,H. pylori清除率为80%,当剂量达到6.4 mg·g-1·d-1时,H. pylori的清除率可达100%。结论 40%的硫糖铝对rFlaA IgY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作为rFlaA IgY的保护剂。 rFlaA IgY-硫糖铝乙基纤维素微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经口服对小鼠胃部幽门螺杆旋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和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柳叶绣线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颜世达  姚慧丽  张英华  高华  刘坤  刘洋  董方言  王威 《中草药》2016,47(16):2806-2811
目的研究柳叶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柳叶绣线菊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S,8R-3,5-双甲氧基-4′,7-环氧-8,5′-新木脂烷-3′,4,9,9′-四醇(1)、3β-乙酰基熊果酸甲酯(2)、3β-乙酰基齐墩果酸甲酯(3)、羽扇豆醇(4)、β-香树脂醇(5)、(7R,8S)-5-甲氧基二氢脱氢双松柏醇(6)、8-羟基-7′-表松脂醇(7)、8-羟基松脂醇(8)、fraxiresinol(9)、(+)-africannal(10)、(+)-南烛木树脂酚(11)、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柳叶绣线菊新木脂醇;化合物6、7为首次从绣线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人工产物。  相似文献   

14.
博落回中1个新的6,6a-断苯菲啶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博落回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博落回叶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个生物碱,鉴定为6'-羟基-2',3'-二甲氧基山椒酰胺(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东北岩高兰中查耳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明  黄淑蕾  王丹  李军  王金兰  白丽明  张树军 《中草药》2016,47(24):4318-4321
目的研究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var.japonicum全草的查耳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测试单体化合物对宫颈癌He La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东北岩高兰甲醇浸泡液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3′-甲氧基-4′,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1)、4′,5′-二羟基-2′-甲氧基-3′,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2)、2′,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3)、2′,4′-二羟基查耳酮(4)、2′-甲氧基-4′-羟基二氢查耳酮(5)、2′,4′,β-三羟基二氢查耳酮(6)。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岩高兰素A和B,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王俊林  张炜  尚宇欣  李文博  唐璐  朱怡  赵伟伊  苏艳芳 《中草药》2023,54(10):3049-3053
目的 研究肉果草Lancea tibetica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NMR谱、MS谱等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斑马鱼炎症模型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从肉果草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对新的四氢呋喃型木脂素苷类化合物(1a和1b)和已知化合物肉果草苷(2)。结论 化合物1a和1b为新化合物,是1对能发生差向异构的、不可分的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肉果草苷A(1a)、肉果草苷B(1b),且具有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7.
宋岩  刘美辰  赵雨  赵文学  孙智飏  郑丽娜  王思明 《中草药》2018,49(19):4602-4606,4613
目的探讨人参总蛋白对帕金森病(PD)模型果蝇脑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α-突触核蛋白异常表达的果蝇(PD模型果蝇)分别饲养于正常培养基以及混合0.02、0.04、0.16 g/L人参总蛋白的含药培养基中,研究人参总蛋白对PD模型果蝇的生存状态、寿命、爬行能力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采用TBARS法检测果蝇脑部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DTNB法测定谷胱甘肽(GSH)含量,CDNB法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DNPH法检测蛋白质羰基(PC)含量。结果人参总蛋白能够改善PD模型果蝇存活率降低以及爬行能力异常的状态,并存在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果蝇脑部LPO、GST、PC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人参总蛋白可显著降低PD模型果蝇脑部LPO(P0.01)、GST(P0.000 1)、PC(P0.000 1)含量,升高GSH(P0.000 1)含量。结论人参总蛋白能有效降低PD模型果蝇的病理症状,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压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苦水玫瑰、平阴玫瑰、月季、金边玫瑰、法兰西玫瑰进行DNA条形码序列比对,对苦水玫瑰予以鉴别。方法:对样本的细胞核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和ITS2片段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 Code Aligner 3.7.1软件拼接后,用MEGA 5.0软件进行序列的分析比对,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ITS引物扩增产物中大部分样品的测序结果双峰严重,无法有效拼接,可用数据量低,含不确定性碱基比例高,因此未对该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平阴玫瑰与对照药材均可获得高质量的ITS2序列,且序列完全一致,苦水玫瑰的ITS2序列(序列6和8)与平阴玫瑰及玫瑰对照药材相比存在1~2个变异位点,月季、法兰西玫瑰与平阴玫瑰及玫瑰对照药材相比存在≥2个变异位点。结论:利用ITS2序列能够有效区分苦水玫瑰及其他同属物种样品。  相似文献   

19.
水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谷  黄娟  周应军  丑安  彭电 《中草药》2020,51(19):4902-4906
目的研究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水葱根茎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2′,4′-四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苜蓿素(2)、橙皮素(3)、槲皮素(4)、木犀草素(5)、圣草素(6)、芹菜素(7)、柚皮素(8)、白杨素(9)、5,7-二羟基色原酮(10)、儿茶素(11)、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水葱素;化合物2~5、7~12为首次从莎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藨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灰毡毛忍冬为材料,克隆对-香豆酸3-羟化酶(LmC3H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合绿原酸含量,研究推测灰毡毛忍冬LmC3H1基因的功能。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RACE技术克隆LmC3H1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HPLC分别测定灰毡毛忍冬茎、叶及不同花期花中LmC3H1的相对表达量及绿原酸含量。结果:克隆得LmC3H1(Gen Bank:MN177695)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推测其分子式为C_(2618)H_(4134)N_(718)O_(727)S_(22),相对分子质量为58 005.32,等电点8.92,为亲水性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具有跨膜区域LLLIPAVLFLISLVYPLI,含有细胞色素P450的保守结构域CYTOCHROME_P450(422-433 aa);Real-time PCR结果显示,LmC3H1在灰毡毛忍冬茎、叶及不同花期花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花发育阶段,白色花蕾期相对表达量最高,花蕾初期及白色开花期次之;白色花蕾期花与茎、叶比,花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叶的最低;HPLC结果显示,从绿白色花蕾期到金黄色开花期绿原酸含量呈上升趋势,金黄色开花期含量最高,不同器官中,花中绿原酸最高,茎最低。结论:克隆得到灰毡毛忍冬LmC3H1基因,推测LmC3H1可能参与灰毡毛忍冬花绿原酸的生物合成。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探究灰毡毛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和调节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遗传改良灰毡毛忍冬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