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韩宏程  胡小蕊  刘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141-1142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方法:选择我科2003年7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行首次24 h动态血压监测后开始服用卡维地洛,初始剂量为12.5 mg,每日口服1次.治疗开始后每日服药前测卧位血压1次,若血压控制不满意,可根据病情增加剂量.4周结束时重复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时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电解质、空腹血糖等检查.结果:经4周卡维地洛治疗后,显效37例(88.10 %),有效4例(9.52 %),无效1例(2.38 %),总有效率(97.62%).治疗后患者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谷峰比值分别为63 %和65 %.结论:本观察发现卡维地洛降压疗效确切,有效率为97.62 %,有满意的谷/峰比值,副作用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法 ,评价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2 0例WHOI~I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经安慰剂洗脱 2周后 ,口服卡维地洛 4周 ,剂量为 2 0~ 40mg/d ,一次服。治疗前后用动态血压监测仪 (Spacelab 90 2 0 7型 )各测 1次动态血压 ,并计算谷 /峰 (T/P)比值。结果卡维地洛主要降低白天血压 ,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分别下降8 2 %和 8 5 %。对夜间血压降压作用不明显 ,清晨血压基本回复治疗前水平。卡维地洛给药后心率减慢 ,降低幅度也是白天大于夜间。 2 0例病例中 ,有效病例 9例 ,SBP和DBP的T/P比值分别为 6 1 3%和 39 8% ,未达到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对每日一次给药的降压药规定的T/P比值标准。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地控制白天血压 ,但在清晨降压作用不明显。建议给药剂量最好每日两次 ,每次 10~ 2 0mg  相似文献   

3.
姜红  谢晋湘  刘力生 《中国医药导刊》2002,4(5):364-367,380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每日口服1次国产卡维地洛的降压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停用所有降压药物7天或未服降压药物的患者20例,服用安慰剂1~#/d共2周,若舒张压在95~114mmHg,进行ABPM;当24小时平均舒张压≥85mmHg,每例均从卡维地洛10mg/d开始治疗。每2周作1次疗效评价,如舒张压<90mmHg或下降>20mmHg进行ABPM;若24小时平均舒张压<85mmHg,维持原剂量不变,否则每2周递增10mg/d,当剂量增加至40mg/d,连用4周后进行ABPM。结果:①卡维地洛明显降低诊室偶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为20.5/14.2mmHg.总有效率为85%,总显效率为60%。②卡维地洛可使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MSBP/MDBP)降低8.2/7.4mmHg,日间血压降低9.6/8.1mmHg,夜间血压降低6.9/6.5mmHg,相应的血压负荷均显著降低(P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 4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厄贝沙坦组和氯沙坦组 ,分别接受厄贝沙坦 15 0mg/d或氯沙坦 5 0mg/d治疗 ,4周后若舒张压≥ 90mmHg ,剂量加倍 ,共 8周。治疗前后测量坐位血压 ,记录所有副作用。另有 2 0例病人行开放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观察厄贝沙坦对血压波动的影响。结果 厄贝沙坦与氯沙坦均能有效降低血压 ,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85 .6 %和 82 .6 % (P >0 .0 5 ) ,两组降压程度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舒张压和收缩压的降压T/P比值分别为 5 6 %和 6 2 %。厄贝沙坦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 厄贝沙坦 15 0~ 30 0mg ,每日一次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符合条件的5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卡维地洛组29例,柳胺苄心定组25例.每日分别口服卡维地洛20 mg和柳胺苄心定100 mg,分二次给药.每周随访1次.2周后,如患者舒张压>90 mmHg,则剂量加倍,即卡维地洛40 mg、柳胺苄心定200 mg.疗程4周.结果:(1)治疗4周末,卡维地洛组降压总有效率79.3%,柳胺苄心定组降压总有效率84.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卡维地洛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下降幅度为12.4%,舒张压下降幅度12.9%.柳胺苄心定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下降幅度为11.8%,舒张压下降幅度11.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卡维地洛组为10.1%,柳胺苄心定组为19.2%,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皮疹、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均较轻.结论:卡维地洛20 mg/d~40 mg/d,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卡维地洛的降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法,评价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20例WHO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安慰剂洗脱2周后,口服卡维地洛4周,剂量为20-40mg/d,一次服。治疗前后用动态血压监测仪(Spacelab90207型)各测1次动态血压,并计算谷/峰(T/P)比值。结果 卡维地洛主要降低白天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下降8.2%和8.5%。对夜间血压降压作用不明显,清晨血压基本回复治疗前水平。卡维地洛给药后心率减慢,降低幅度也是白天大于夜间。20例病例中,有效病例9例,SBP和DBP的T/P比值分别为61.3%和39.8%,未达到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对每日一次给药的降压药规定的T/P比值标准。结论 卡维地洛能有效地控制白天血压,但在清晨降压作用不明显。建议给药剂量最好每日两次,每次10-20mg。  相似文献   

7.
卡维他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卡维地洛 (10~ 2 0mg/d)和拉贝洛尔 (10 0mg~ 2 5 0mg/d) (各 15例 )治疗 10周。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降压有效率和降压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有效率 :93.3%比 86 .7% ,P >0 .0 5 ;收缩压下降幅度 :15 .87%比 15 .97% ,P >0 .0 5 ;舒张压下降幅度 :17.38%比 17.11% ,P >0 .0 5 ) ,两组用药后出现心率减慢、PR间期、QT间期延长 ,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对照药拉贝洛尔相似 ,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吲哒帕胺与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 2 1例进行治疗 ,4周后观察血压、心功能、心率、血脂、血糖、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 4周后观察到血压稳定下降 ,有效率 90 .5 % (P <0 .0 1) ;心功能改善 ,有效率 85 .7% (P <0 .0 1) ;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恢复 ,副作用轻微。结论 :苯那普利和利尿剂吲哒帕胺联合使用 ,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者有降压和改善心功能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 8例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试验组 (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 2 5~ 10 0mg ,qd ,po) 64例 ,对照组 (服用卡维地洛片2 5~ 5 0mg ,qd ,po) 64例。疗程为 6周 ,其中试验组有 3 8例患者完成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rory ,ABPM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80 7% ,服药 6周后平均收缩压 (SBP)及舒张压 (DBP)分别下降1 86及 1 44kPa ,而对照组下降 2 .0 2及 1.49kPa。 2 4hABPM显示 :试验组用药后总血压负荷明显减少 ,各时点血压均明显下降 ,谷 /峰比值大于 5 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 0 % ,服药 6周后SBP及DBP分别下降 2 0 2及 1 49kPa。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 ,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均为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cavedilol)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降压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临床试验,分为随机双盲试验、开放试验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共4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成本研究。结果 对照试验组完成4周观察者共200例,卡维地洛组(100例)总有效率83.0 %;对照药拉贝洛尔(labetalol)组(100例)为75.0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服药4周末,卡维地洛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分别下降2.20和1.83 kPa,拉贝洛尔组相应值为2.36和1.67 kPa。开放试验组完成4周观察者共300例(其中100例观察者同时完成对照试验和开放试验),显效率66.7 %、有效率20.7 %、总有效率87.3 %。不良反应发生率18.3 %,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微嗜睡和头晕。从中选择显效或有效病例共61例进行为期24周的长期疗效试验。24周时, 总有效率仍为100 %,血压和心率给药后基本维持4周末的水平,各项血生化指标无异常。ABPM组共完成20例。卡维地洛对白天血压降压效果显著 (P<0.01),但对夜间平均血压和心率影响较小,谷/峰比值 (T/P) 仅SBP大于50%。结论 卡维地洛降血压作用显著,且能长期稳定地控制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过停药1周、2周安慰剂清洗期后,口服卡维地洛片10mg qd,2周后舒张压≥90mmHg或血压下降<20mmHg,增加剂量10mg/2周,直至10周结束观察。结果:39例患者服药2周末舒张压即明显下降,治疗10周末平均剂量为20mg/日,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19.19mmHg(↓11.9%)和13.69mmHg(↓13.9%),总有效率为74.4%,总显效率为59.0%。服药后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下降3.0次/分,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明显改变,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轻度升高。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头疼、困倦,但均较轻微,停药后消失。结论: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卡维地洛片10~40mg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国产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过停药1周,2周安慰剂清洗期后,口服卡维地洛片10mg/d,每2周增加剂量10mg/d,直到10周结束观察。结果:60例患者服药2周末收缩压、舒张压即明显下降,治疗10周末平均剂量为20mg/d,收缩压降低15.4mmHg,舒张压降低13.1mmHg;总有效率为83.1%,总显效率为63.3%。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4%)、头痛(6%)、乏力(1%)、心动过速(2%)。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3.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76例CHF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应用利尿剂、ACEI和地高辛); 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卡维地洛,卡维地洛从小剂量3.125 mg,2次/日开始,每2 周增加1倍剂量,逐步增加到目标剂量25 mg,2次/日,或达到最大耐受负荷量,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刘莉  李斌  业淑娟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13(6):452-454,456
[目的]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ABMP)卡维地络的降压效果及对谷/峰比值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65例,给予口服卡维地洛10 mg/d开始治疗,每2 w作1次疗效评价,如舒张压<90 mmHg或下降>20 mmHg进行ABPM;若24 h平均舒张压<85 mmHg,维持原剂量不变,否则每2 w递增10 mg/d,当剂量增加至40 mg/d,连用4 w后进行ABPM,疗程共10 w。[结果]治疗第1 w有效率50%,第2 w达67.5%,服药10 w总有效率达80.1%;谷峰比(T/P)SBP78%、DBP77%;对75.38%患者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有逆转作用;不良反应轻。[结论]卡维地洛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赵秋华  蔡志强 《中外医疗》2010,29(10):114-115
目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肾病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随机人选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的高血压患者共3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7.2±9.4)岁(24~69岁)。患者在不停用其他药物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落得,巨能药业生产),从小剂量开始(2.5mg,2次/d)观察疗效,以后每周递增2.5mg,逐步加至靶剂量直至血压控制160/90mmHg以下。结果服药卡维地洛4周后,总有效率79.2%,心率从治疗前(77.5±14.8)次/min降至"(66.7±7.2)次/min;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由治疗前(168.8±21.1)mmHg,(109.3±14.0)mmHg降至治疗后137.9±11.2)mmHg,(89.8±8.7)mmHg,服药8周后卡维地洛总有效率91.7%,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至治疗后(134.1±10.5)mmHg,(85.3±7.6)mmHg,心率平均为(65.4±6.9)次/min。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治疗慢性肾病患者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拉西地平(司乐平)对广西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选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开放法,停用原来降压药物2周后随诊血压(CBP)仍≥160/95mmHg(1mmHg=0.133kPa)者口服拉西地平4—8mg/d共4周,期间不服用其他降压药。结果治疗4周后随诊血压(CBP)降低总有效率为88%,动态血压曲线明显降低,谷峰比值收缩压为65.2%,舒张压为61.1%。结论国产拉西地平4—8mg/d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的降压作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动态血压24h监测观察厄贝沙坦降压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 4 4例 ,厄贝沙坦 75~ 15 0mg ,最大量 30 0mg ,每日 1次口服 ,共用 4周 ,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血压。结果 治疗前后 2 4h平均血压、夜晚和白昼的平均血压及血压负荷值自身对照有显著差别 (P <0 .0 1)。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 /峰比值分别为 0 .6 5± 0 .2 3和 0 .70± 0 .2 4。结论 厄贝沙坦降压效果确切 ,服用方便 ,每日 1次可在 2 4h内稳定控制血压。有较好的谷 /峰比值 ,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监测40例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2、4、8周的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糖及血尿酸等指标。结果 服用北京降压0号1周,血压著显下降,此后随着疗程延长,血压进一步下降,且于第4周舒张压降至正常水平,于第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至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北京降压0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第三代钙通道阻滞剂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3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乐卡地平10mg/d,4周后未达到治疗要求者,加量至20mg/d,再服用4周。分别测量患者基线、第4周和第8周静息状态下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同期空腹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肌酐、空腹及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钾和血钠。结果13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乐卡地平至第4周和第8周时,与基线相比,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由(156.4±11.2)/(98.6±7.6)mmHg分别下降到(142.8±12.4)/(85.4±8.2)mmHg和(140.6±10.8)/(83.2±9.1)mmHg,P〈0.05(1mmHg=0.133kPa)。患者的心率在第4周和第8周与基线相比,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6例(4.61%)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肌苷、空腹及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钾和血钠等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卡地平的降压疗效肯定,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Ithasbeenreportedthatthemorbidityandmortalityofischemicheartdiseasescouldnotbereducedbytheantihyperten-sivemedicines.Forexample,g1ucoseto1er-anceandlipidmetabolismcouldbeaffectedbyusethiazinediuretics(>25mg/day)orcertain5b1ockersusedforcontrol1inghy-pertension['j.Thedisordersofmetabolismnotonlylimittheefficiencyoftheantihy-pertensivemedicinesbutalsoincreasethemorbidityofcomplicationsofcardiovasculardiseases.Terazosinisana,-blockerwithalong-termeffectthatdoesnotinducethedisordersofglucosetol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