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心血管支架作为一种异体物质,置入后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过程,主要表现在凝血系统的激活以及炎性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的显著升高.目的:总结探讨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炎症反应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心血管支架,C-反应蛋白,炎症反应",同时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2009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ardiovascular stent on plasma,c-reactive protein".结果与结论:药物涂层支架以金属支架为载体携带药物到达血管损伤局部,使药物在较长的时间内充分释放到血管壁内,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抗炎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抗迁移、抗增生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雷帕霉素、紫杉醇、放线菌素D等.支持内膜愈合的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雌二醇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可诱导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这对血管内皮的增生与再狭窄有重要影响.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如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对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可显著升高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所以应充分认识炎症反应及血浆C-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防止心血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早进行预防及干预,从而减少再狭窄率,提高介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1994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重症肺炎170例,其中88例合并中毒性脑病,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在我科住院的肺炎患儿,本组共88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出生~28)天17例,3天~1岁59例,大于1岁12例。1.2 诊断和入选标准 本文病例符合下列条件:(1)重症肺炎诊断符合卫生部1997年制定的标准。(2)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应符合下列指标之一:①烦躁、嗜睡8小时以上,两眼上翻、凝视、斜视。②球结合膜水肿,前囟隆起。③昏迷、昏睡…  相似文献   
3.
庞新权  郭鑫  李洁 《中原医刊》2009,(12):30-31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62例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0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PCI治疗后LVED、LAD、LVEDV、LVESV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LVEF和LVFS明显增高(P〈0.01),血运重建时间越早,心功能恢复越好。结论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尽早行PCI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将55例CHF患者分为厄贝沙坦组(28例),服厄贝沙坦75~300 mg/d,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7例),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实验室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厄贝沙坦组显效率50%,有效率43%,无效率7%;对照组分别为37%,41%,22%,两组LVEF,LVEDV,LVESV相关参数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厄贝沙坦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血生化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CHF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们分析了40岁以下与40岁以上两组AMI人群,探讨年轻人AMI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1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IU,Q12h,皮下注射,连用7天,合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口服,连用14天。结果 观察组无一例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未发现严重出血现象及其它副作用,有效率94.1%。对照组2例进展为AMI,有效率7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并改善心肌缺血,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 (早产、受寒、感染 )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本病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 ,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我院自 1997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在采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 ,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16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及分度是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标准。设本组 16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 11例 ,女 5例 ,~ 3天 8例 ,~ 7天 6例 ,>7天 2例。体重 <15 0 0g 4例 ,15 0 0~ 2 0 0 0g 4例 ,2 0 …  相似文献   
8.
背景:心血管支架作为一种异体物质,置入后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过程,主要表现在凝血系统的激活以及炎性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的显著升高。 目的:总结探讨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炎症反应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心血管支架,C-反应蛋白,炎症反应”,同时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2009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ardiovascular stent on plasma,c-reactive protein”。 结果与结论:药物涂层支架以金属支架为载体携带药物到达血管损伤局部,使药物在较长的时间内充分释放到血管壁内,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抗炎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抗迁移、抗增生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雷帕霉素、紫杉醇、放线菌素D等。支持内膜愈合的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雌二醇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可诱导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这对血管内皮的增生与再狭窄有重要影响。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如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对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可显著升高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所以应充分认识炎症反应及血浆C-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防止心血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早进行预防及干预,从而减少再狭窄率,提高介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动脉硬化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可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而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是反应动脉硬化的敏感特异指标,颈动脉IMT不但能独立预测心脑血管病事件,而且还可用于评价各种治疗方法,对动脉硬化的消退或逆转作用。非洛地平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其降压效果明显。本研究在应用其降压作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