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建生  余学庆 《中医杂志》2011,22(21):1805-1809,18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中医药治疗COPD具有明显的疗效,但由于缺乏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从而影响了中医药的推广应用及深入研究。基于近年国内外相关临床试验和诊疗指南,结合国内中医药治疗COPD临床研究现状,就开展中医药治疗COPD临床研究中若干要点进行了讨论,包括研究预期目的和目标的确定、受试者的选择、试验方案设计、给药方案、临床疗效评价的结局及指标、访视与评价时间的确定、吸烟的管理、风险与获益等,以期对中医药治疗COPD临床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生存质量(QOL)评估在多种疾病临床疗效评价中越来越受到关注。阐述了QOL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并对中医药治疗COPD的疗效特点与QOL的关系及中医药提高COPD患者QOL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阐明了研究具有中医特色COPD生存质量量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中医临床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展开讨论。内容主要包括病机研究"正虚积损"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研究的系统评价和疗效的实证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探索,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稳定期模型的优化、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模型建立及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等。文章还就有关COPD研究提出应着重4点:①病机与证候学研究应着眼于基于COPD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辨证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②疗效评价研究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③诊疗指南制定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更新;④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等基础研究应结合中医药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系统评价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疗效基础上评述其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中医药辨证治疗COPD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0篇随机对照试验(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评价指标使用较多的有肺功能、生存质量、临床综合疗效、急性加重次数、临床症状体征、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其余如6分钟步行距离、BODE指数、卫生经济学评价则选用相对较少。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用仍不规范,疗效指标的选择应根据临床研究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另外还应体现中医药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新药研究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作者针对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自己对新药审评的体会,提出了COPD的中药新药研究思路,包括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COPD模型,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点,制订科学的中医证候及疗效评价标准.认为中药新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在防治COPD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又难根治的疾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OPD有了较大进展。中医于急性加重期主要采用清热化痰法、温肺化饮法、活血化瘀法、通阳宣痹法;稳定期主要采用补脾益肺法、补肺益肾法、肺脾肾并补法、益气养阴法。目前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COPD模型,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点,建立疗效判定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结合课题实践,提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因果关联科学假说的建立是临床研究的前提;为验证假说、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COPD有效性"这一命题,应选择符合现代临床科研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作为"金指标"设计方案,并对研究方案设计要点、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数据管理与分析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梳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临床试验文献特征与结局测量现状,为寻求更优化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创新发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助力。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文献的年份、期刊、地区、基金资助、临床试验及结局测量特征进行计量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COPD的RCT文献逐年上升,干预措施类型多样,发表在高质量期刊比例较低,存在地域和基金资助不均衡特点。结局测量指标种类繁多,具备中医药特色结局指标偏少。统计方法以静态的干预前后比较为主,对结局指标动态变化、关联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应用较少。结论:未来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试验在结局指标测量与评价中需注意:(1)关注中医临床研究“复杂干预”“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单一或少数的结局指标难以恰当地反映中医药的整体疗效和远后效应,结局测量时要突出考虑指标的敏感性、发生率和最小临床差异;(2)各结局指标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特征,测量时需分析其数据特点并引...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KOA临床疗效确切,在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对于中医药治疗KOA疗效优势仍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如何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已成为关键问题。本文从借鉴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方法,突出中医证候疗效指标,注重整体生存质量评价3个方面对KOA中医疗效评价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建立客观、真实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总结目前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分析其不足之处,大胆设计改革思路,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设计要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研究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分析在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研究设计中病例的疾病分期不同、疗程长短及疗效判断指标不同的优点与缺点。认为在中医药治疗COPD临床研究中选择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左右的临床研究,以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和COPD预后指标(BODE指数)为观察指标为宜。  相似文献   

13.
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医药疗效评价和机理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和西药两种疗效评价体系各有其优缺点,应当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体系可作为二者有益的补充和借鉴。选择西药无计可施而中医药疗效确切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借鉴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的现有临床研究资料,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数据库,对其中高质量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根据回顾性研究的结果,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设计严格规范的前瞻性临床试验(RCT),以常用西医疗法为对照,从有效性、安全性、卫生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综合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此举将最大限度地展示中医药疗效优势,有助于建立能体现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同时被国际认可的疗效评价体系。经循证医学严格评价确证中医药临床疗效后,充分运用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等现代先进科技手段,探讨中药的复合作用,最终以“国际通用的医学语言”阐明中药、特别是复方中药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胃肠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均以症状学为主。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疗效评价不同于单个功能性胃肠病疾病或单个症状的评价,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临床研究中仍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疗效评价工具。症状群指标已在国内外多个临床研究中使用,它既符合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临床实际,又符合现代医学对评价工具的要求。通过阐述症状群的概念、制定方法以及其应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可行性,进而探讨将症状群引入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提供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学的临床疗效是其长期存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基础。在中医药国际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医药学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深入,中医药学的临床疗效评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相信中医药学的干预手段对治病有效的同时,质疑当前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是否科学。这种质疑已经使中医药学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建立符合中医药学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随之成为当务之急[1]。1建立中医药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难点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不是一个新问题,任何医学治疗手段的诞生之日就必须面对临床疗效的评价问题。“中医药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提出是因为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反映中医药学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而构建中医药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存在着几个难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现状和诸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立较系统和完善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和方法,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评价指标较简单,疗效优势仍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严谨的思路方法,通过引入国内外公认的有关本病疗效评价指标,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可建立较完善的本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利于推广应用。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筛选和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凸现中医干预治疗的优势和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长且难以治愈,并与免疫失衡等因素密切相关。辅助性T细胞17(Th17)作为免疫促进细胞,而调节性T细胞(Treg)起到免疫抑制作用,两者共同发挥维持机体免疫微环境平衡的作用。COPD的病程中Th17细胞比例通常增多,而抑制Th17活性的Treg细胞比例则减少,两者协调平衡在COPD的炎症和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西医临床上主要以鼻吸入制剂和口服药物治疗为主,虽能发挥一定疗效,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较重等问题日益凸显。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多靶向调节的治疗特点,在防治COPD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近年来,中医药领域以Th17/Treg细胞平衡为切入点,开展了大量中医药干预COPD中Th17/Treg平衡的临床和试验研究,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干预Th17/Treg平衡是中医药治疗COPD的重要潜在靶点。该文章主要对前人关于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对COPD中Th17/Treg细胞平衡的干预作用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帮助临床及科研人员更为准确、全面地认识中医药干预CPPD中Th17/Treg平衡的潜在靶点,并推动相关研究为临床合理应用中医药防治COP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要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就需要借鉴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临床疗效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肿瘤的临床实践特点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学有 30 0 0多年的辉煌历史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 ,为中医药事业的研究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场挑战和机遇中 ,努力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是当务之急。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线。但是目前测评的方法还不能反映中医药的本质疗效 ,如何客观测评中医药临床疗效是一挑战性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测量和评价研究的思路方法。1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测评的研究概况几千年来中医的临床疗效主要是通过问诊来测量和评价的 ,医生通过患者对自己主观感觉不适的描述和治疗后的情况反馈 ,经综合分析后来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