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NF-κB与Survivin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胞核因子κB和Survivin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10例正常脑组织Survivin mRNA和NF-κB的表达,用末端转移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并计算其凋亡指数(AI).结果 星形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度恶性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AI在星形细胞瘤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Survivin mRNA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1);NF-κB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Survivin mRNA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NF-κB与Survivin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密切相关,NF-κB的过表达可能通过上调Survivin mRNA的表达抑制星形细胞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幕上星形细胞瘤的凋亡及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幕上星形细胞瘤的细胞凋亡以及p53、bcl-2在凋亡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SP法检测p53、bcl-2,实验数据由SPSS软件包分析处理。结果 细胞凋亡指数(AI)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各级别肿瘤间AI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的AI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I>0.5%组与AI<0.5%组的术后1年生存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I/MI(分裂指数)在高、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中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53阳性组与p53阴性组的AI、MI术后1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bcl-2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I、MI、预后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分组、AI、AI/MI、放疗均与预后优劣相关。结论 AI可以作为提示预后的指标,并对判断幕上星形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分级有指导意义;AI/MI值越小,肿瘤的恶性转化能力越强,预后越差;p53过度表达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AI<0.5%、AI/MI值大的、年龄较轻的、术后放疗病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Moesi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膜结构伸展刺突蛋白(Moesi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56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Moesin和磷酸化Moesin的表达,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分析表达水平与星形细胞瘤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oesin的阳性表达率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96.4%(54/56)和正常脑组织对照组0%(0/10)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Ⅲ~Ⅳ级星形细胞瘤Moesin的强阳性表达高于Ⅰ~Ⅱ级,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3=27.50,P〈0.01),磷酸化Moesin的表达结果与Moesin的结果基本一致。Moesin强阳性表达组患者比弱阳性+阴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5,P=0.000)。结论Moesin的表达水平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Moesin的过度表达对星形细胞瘤发展和预后起重要作用,提示Moesin可以作为反映星形细胞瘤预后的一种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脑星形细胞瘤中survivin、bcl-2和PTEN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探讨其与星形细胞瘤的发展、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标本中survivin、bcl-2和PTEN的表达。结果 survivin、bcl-2和PTEN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增加,survivin和bcl-2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渐增(P〈0.01),PTEN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渐减(P〈0.01)。survivin和bcl-2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survivin、bcl-2与PTEN的表达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survivin、bcl-2高表达和PTEN相对低表达,说明三者可能参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对兔脑组织的NF—κB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纯种雄性新西兰兔18只,分为两组:对照组、高蛋氨酸组(高Met),分别喂以普通兔饲料每只200g/d、普通饲料每只添加0.5%Met/d,喂养6个月,测定血浆总Hcy(tHcy),取兔脑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测定NF—κ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蛋氨酸组脑组织中的NF—κB明显升高(P〈0.01);caspase-3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HcY血症导致核因子NF—κB和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表达增强,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星形细胞瘤及瘤周水肿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及其对瘤周水肿和肿瘤浸润性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析30例星形细胞瘤和瘤周水肿组织中AQP-1的表达。根据MRI结果,采用“多田公式”计算水肿指数(EI)。并以EI评价肿瘤性水肿的程度。结果 AQP—1在低(Ⅰ-Ⅱ级)、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2.76±0.13和6.73±0.18。在对应瘤周水肿组织中分别为4.52±0.08和8.58±0.27,而在正常对照组中几乎无AQP—1表达,三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EI值在低、高级别组分别为1.59±0.40、3.96±0.85,两组相较,差异显著(P〈0.01)。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组织中AQP-1的表达和肿瘤的EI值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AQP—1在星形细胞瘤的侵袭性生长和肿瘤性水肿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STAT3信号通路影响人胶质瘤细胞株存活和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STAT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STAT3通路在胶质瘤细胞株生长、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显示星形细胞瘤手术标本中STAT3的表达情况。用AG490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U87,通过Western blot了解STAT3蛋白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和AG490对STAT3通路的阻断情况。观察AG490作用后胶质瘤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STAT3阻断后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RT-PCR了解STAT3通路阻断后部分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STAT3在星形细胞瘤中有广泛表达,瘤内表达明显高于瘤周组织(P〈0.01)。STAT3在不同病理分级、性别、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490作用胶质瘤细胞株后可使细胞内p-STAT3表达下降,同时肿瘤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肿瘤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AG490对U251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的影响与AG490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在AG490阻断STAT3信号通路的过程中,Mcl-1、Bcl-XL和Survivin的mRNA表达有所下降。结论 STAT3在星形细胞瘤中有广泛表达并与肿瘤细胞生长凋亡的生物学特性有着内在联系,STAT3通路有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有用靶点。  相似文献   

8.
14-3-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4-3-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67例确诊并有随访的人脑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中14-3-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14-3-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14-3-3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而在少数的胶质细胞中仅见其弱表达。绝大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可见14-3-3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Ⅱ级76.5%(13/17),Ⅲ级76.2%(16/21),Ⅳ级79.3%(23/29)。不同恶性级别的星形细胞肿瘤中,14-3-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14-3-3蛋白表达的强度和范围有随肿瘤的恶性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P〈0.05)。52例14-3-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15例14-3-3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结论14-3-3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上凋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14-3-3蛋白有望成为星形细胞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胸苷磷酸化酶(TP)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及其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关系。方法选取病例50例,记录病例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正常脑组织病例5例,鼠抗人单克隆抗TP抗体选取乳腺炎石蜡标本1例(阳性对照)。鼠抗人单克隆抗CD34抗体选取扁桃体炎石蜡标本1例(阳性对照)。将上述符合条件病例蜡块每例切片3张,利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它们TP、CD34的表达。结果5例正常尸检脑组织TP表达均阴性(-);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TP阳性表达率及微血管密度(MVD)值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WHOⅠ-Ⅱ级)(P〈0.05)。且口表达与MVD明显正相关(r=0.692,P〈0.05)。结论TP及MVD可以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病理分级及判定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究人脑胶质瘤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胶质瘤侵袭性生长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脑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中NF—κB和uPA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 NF-κB及uPA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未见表达;在52例脑胶质瘤中NF-κB有41例表达,其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uPA在52例胶质瘤中则全部表达,其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NF-κB和uP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2,P〈0.01)。结论 脑胶质瘤中,活化的NF-κB可促进uPA表达.从而促进胶质瘤的侵袭性和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AP)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8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NC)组、PTZ组和VAP组,PTZ组和VAP组大鼠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PTZ 35mg/(kg·d),直至达到点燃标准.点燃后,VAP组大鼠经腹腔注入VAP15mg/(kg·d),PTZ组大鼠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30min后,再腹腔注射PTZ诱发癫痫发作.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Fas、Caspase-3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PTZ组大鼠海马神经元Fas、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明显高于VAP组和NC组(均P<0.01),Survivin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明显低于VAP组(P<0.01),但高于NC组(P<0.05);VAP组大鼠海马神经元Fas、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明显高于NC组(均P<0.05),Survivin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明显高于NC组(P<0.01).结论 癫痫发作可以导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而丙戊酸钠有对抗癫痫发作导致细胞凋亡的作用,主要通过促进Survivin的表达和抑制Fas和Caspase-3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干预组,参照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干预组大鼠在脑缺血即刻给予胰岛素及葡萄糖腹腔注射,分别在左侧MCAO2h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脑皮质神经元Bcl-2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法来测定,并采用TUNEL法原住标记DNA片段,检测TUNEL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缺血组大鼠脑皮质Bcl-2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1),TUNEL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0.01);给予胰岛素处理后,Bcl-2的表达较缺血组显著增强(P<0.01),TUNEL阳性细胞数较缺血组明显减少(P<0.01),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 短暂的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脑皮质神经元中Bcl-2的表达增加,抗细胞凋亡;胰岛素可上调脑皮质神经元中Bcl-2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级别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57^kip2/p21^cip1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57^kip2/p21^cip1mRNA在68例脑胶质瘤组织和16例非肿瘤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①p57^kip2mR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肿瘤脑组织(P〈0.01),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级别呈显著负相关(rs=-0.495;P〈0.01)。②p21^cip1mR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非肿瘤脑组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级别呈显著负相关(rs=-0.615;P〈0.01)。结论p57^kip2/p21^cip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可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4.
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Fas、Survivin表达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及Fas、Survivin在凋亡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deoxy uridine-5'- triphosphate-X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trept 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 SABC)法检测Fas、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结果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 AI)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P<0.001).AI/PI则随着胶质瘤级别增高而减小(P<0.001).Fas阳性组的AI较Fas阴性组显著增高(P<0.01).Survivin阳性组的AI较Survivin阴性组显著减低(P<0.05).低AI(<0.94)组与高AI(>0.94)组的术后1年生存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的AI差异无显著意义(P=0.34),而两组的AI/PI有显著差异(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理、Fas、Survivin、AI、AI/PI和手术与预后相关(P<0.01).结论 AI可作提示预后的指标,对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分级有指导意义.肿瘤级别较低、Fas 阳性、Survivin阴性、AI<0.94%、AI/PI较大、手术全切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期血肿周围组织中p75NTR的表达规律及与其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右侧尾状核制备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分别于脑出血后6h、24h、72h和10d处死大鼠获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标本,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75NTR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6hpp75NTR蛋白和nRNA表达水平即上升,24h继续升高,72h到达高峰,至10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率的动态变化趋势与p75NTR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一致,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后p75NTR可能参与介导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大鼠海马BDNF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A)、对照+药(B)、抑郁模型(C)和抑郁模型+药(D)组共4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BDNF、Bax、Bcl2、Caspase3mRNA的表达。结果(1)C组海马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细胞凋亡数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组海马BDNF、Bel—2mRNA表达降低,Bax、Caspase3mRNA表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BDNF、Bcl2mRNA表达增加,Bax、Caspase3mRNA表达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行为及海马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海马BDNFmRNA的表达,上调Bcl一2及下调Bax、Caspase3mRNA的表达,从而预防海马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外伤性脑损伤大鼠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r-HuEPO1000U/kg、3000U/kg、5000U/kg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改良的Feeney氏法制作大鼠自由落体脑创伤模型,r—HuEPO干预。一周后麻醉取脑冻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脑组织中NF—κB、C-myc和Fas/Fasl的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中NF—KB、Fas和Fasl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数均有显著减少(P〈0.05),尤其是5000U/kgr—HuEPO组减少最显著(P〈0.01)。结论r—HuEPO可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大鼠NF—KB、Fas/Fasl的促凋亡作用,减轻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质瘤微小RNA-25(mi RNA-25)和核因子kappa B(NF-кB)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手术切除胶质瘤标本29例,其中WHO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9例;选取同期去骨瓣内减压切除正常脑组织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PCR检测mi RNA-25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кB表达水平。结果相比正常组织,Ⅰ级胶质瘤mi RNA-2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Ⅱ级胶质瘤无明显变化(P〉0.05),而Ⅲ、Ⅳ胶质瘤均明显增高(P〈0.01);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其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正常脑组织NF-кB呈阴性表达,胶质瘤组织均呈阳性表达;而且,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其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胶质瘤mi RNA-25表达水平与NF-κB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5)。结论胶质瘤mi RNA-25和NF-кB表达均上调,且随病理级别增高显著增高;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通过慢病毒载体靶向抑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2(AKT2)基因表达对胶质瘤细胞株U87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RNA)干扰载体感染U87细胞株,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株AKT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四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改变。结果转染AKT2-shRNA可有效降低U87细胞株内的AKT2表达。干扰组细胞从第3 d开始增殖明显降低(P0.05);AKT2-shRNA干扰组细胞的凋亡率为11.80%±1.83%,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2.01%±0.20%和未转染组的2.13%±0.32%(P0.05);AKT2-shRNA干扰组细胞周期S期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0/G1期细胞比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KT2-shRNA可抑制胶质瘤细胞株的增殖,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探讨抗Hp治疗对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后1w内住院的TIA患者(TIA组,n=84)和健康查体的离退休人员(对照组,n=78),检测血清HP抗体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Hp阳性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抗Hp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组(n=28)。抗Hp治疗组给予根除Hp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终点事件的发生,复查Hp抗体及CRP。结果 TIA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9.05%vs 51.28%,χ2=5.34,P<0.01)。TIA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90±5.01 vs 1.37±0.89,t=8.17,P<0.01)。Hp阳性TIA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7.37±6.00 vs 2.63±1.82,t=6.94,P<0.01)。抗Hp治疗后CRP显著降低(6.88±6.24 vs 2.81±2.39,t=3.34,P<0.01)。抗Hp治疗组TIA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vs 25%,χ2=4.04,P<0.05)。抗Hp治疗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 vs 14.29%,χ2=4.60,P<0.05)。结论 Hp感染与TIA有关;CRP升高在Hp相关TIA发生中起一定作用;抗Hp治疗可显著降低TIA患者复发率,同时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