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性调控作用,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RNA序列特异性转录后的基因沉默现象。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可介导同源mRNA降解。纳米颗粒黏附性强、体积小,可随血液循环进入细胞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纳米颗粒表面整合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小肽配体可增加纳米颗粒与表达整合素的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是构建纳米颗粒的材料。文中利用RGD-PEG-PEI纳米材料构建载有靶向VEGF mRNA的siRNA质粒(psiRNA),并检测其转染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效率。方法制备由U6启动子驱动、可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稳定表达的VEGF靶向性质粒,与RGD修饰的PEG-PEI纳米载体结合后形成纳米复合物。测定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特性,并检测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作用。结果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平均粒径为(142.3±21.6)nm,包封率为(83.5±5.8)%,大部分质粒在2周内释放,转染大肠癌细胞株SW620后72 h转染效率达最高,VEGF mRNA的抑制效率为78.4%。结论 RGD-PEG-PEI纳米基因载体转染效率较高,RGD-PEG-PEI/psiRNA可有效降低大肠癌细胞株SW620中VEGF mRNA的表达量,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晶  童建东  汪竹  袁昕  韩芳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0):1259-1260
目的探讨C-erbB-2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69例结直肠癌中C-erbB-2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C-erbB-2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为37.87%,其表达与肿瘤大小、脉管内癌栓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为59.76%,其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内癌栓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342)。结论 C-erbB-2和VEGF过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45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和切端结肠组织VEGF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切端结肠组织。大肠癌组织中VEGF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VEGF在大肠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血管生成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VEGF可能具有预测大肠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蒲红  王永占 《四川医学》2009,30(8):1213-1215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鼻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结直肠癌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HIF-1α在大多数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HIF-1α的表达和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以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O.01),与结直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O.01)。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n5,P〈Q05)。结论HIF-1α与结直肠癌的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5.
马佶赟  全志伟 《医学综述》2009,15(4):528-531
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持续生长和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特异和最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通过与VEGF受体结合,VEG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在新生血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VEGF及其受体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发展、侵袭及预后有关,可能成为防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靶点。本文就VEGF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定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分析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的含量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作为大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大肠癌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的含量。结果 对39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分析得出结果。血清VEGF平均水平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Dukkes A和B期(356.5±68.5pg/ml)与C和D期(602.3±128.6pg/ml)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淋巴结转移(604.1±127.7pg/ml)与无淋巴结转移(355.2±68.79pg/ml)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远处转移(776.3±72.6pg/ml)与无远处转移(434.9±108.5Wml)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分型:高-中分化27例(427.7±163.3pg/ml),中-低分化(包括未分化和黏液腺癌)12例(579.4±141.2pg/ml),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EGF对大肠癌诊断、分期、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可作为大肠癌诊断、分期、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受体(VEGFR:FLT-1、FLK-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大肠癌及14例正常大肠组织中VEGF和FLT-1、FLK-1的表达,分析大肠癌组织中VEGF和FLT-1、FLK-1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VEGF和受体FLT-1、FLK-1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大肠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和不同的Duke′s分期中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FLT-1和FLK-1在大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457,P=0.000)。结论VEGF和受体FLT-1、FLK-1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VEGF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探讨临床预测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客观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HGFR及VEGF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患者是否发生肝转移癌.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HGFR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401,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X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CXCR7与VEGF的表达.结果 (1)CXCR7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23%,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2)VEGF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3)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29,P<0.05).结论 CXCR7与VEGF在结直肠癌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肿瘤血管形成为肿瘤进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弓唯一 《医学综述》2011,17(4):530-53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由巨噬细胞、基质细胞和视网膜内皮细胞分泌,也可由肿瘤细胞分泌,其主要功能在于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和增长,诱导新生血管形成。VEGF过表达与多种肿瘤的进展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缺氧、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及激素等因素均参与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大肠正常黏膜组织各50例中Livin、EG‐FR、VEGF的表达,并分析Livin表达与EGFR、VEGF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组织( P <0.01);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分期有关,而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结直肠癌组织中 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 P <0.01);EGFR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中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 P <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的Duke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与 EGFR ,VEGF蛋白阳性表达无相关性,而EGFR蛋白阳性表达与VEGF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L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过表达,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组织,推测Livin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EGFR、VEGF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推测EGFR、VEGF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结肠癌肿瘤组织和正常人结肠组织中VEGF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血管计算其微血管密度(MVD),用SPSS10.0软件分析VEGF表达与该肿瘤微血管密度、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40例结肠癌肿瘤组织中有32例(80.0%)VEGF mRNA表达上调,28例(70.0%)肿瘤细胞VEGF蛋白表达阳性;(2)VEGF表达与该肿瘤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7,p=0.007);(3)VEGF表达与该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Duke s分期有关(p=0.011,p=0.006和p=0.001);(4)生存分析显示,VEGF表达上调为预后不良因素。结论VEGF在结肠癌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可能与该肿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肿瘤持续性生长和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因素中,最有效和特异的因子就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VEGF表达对于机体多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与VEGF及其受体介导的血管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就VEGF及其受体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抗转移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肠癌与转移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探讨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15例有淋巴结和肝转移的大肠癌、20例无转移的大肠癌和正常结肠粘膜的石蜡包埋组织的微血管计数(MVD值)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大肠癌和转移癌组织的MVD值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发生转移的大肠癌组织的MVD值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组织;发生转移的大肠癌及其转移癌组织中VEGF阳性组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结论 大肠癌的MVD值和VEGF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ABC 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及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VEGF及KDR的表达。结果VEGF染色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 膜及胞浆,KDR染色性物质主要位于癌组织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大肠癌组织中VEGF和KDR的表达阳性 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1),VEGF和KDR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病理 分型无关(P>0.05)。结论VEGF和KDR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反映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情 况,并作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是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参与肿瘤形成及发展的多个过程。VEGF及其受体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有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心血管生成、升高细胞内Ca2+和磷酸肌醇水平及抑制核因子κB活化等生物学功能。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生物学特性与VEGF及其受体的作用有关。现就VEGF及其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肺癌的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神经纤毛蛋白-2(Nrp-2)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和Nrp-2在大肠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应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VEGF和Nrp-2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是:68.29%(28/41)和78.05%(32/4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20%(2/10)和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Nrp-2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837,P<0.05)。大肠腺癌组织中VEGF与Nrp-2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相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部位、患者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Nrp-2可能与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及淋巴管形成相关,VEGF与Nrp-2协同在大肠腺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与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大肠癌、65例癌旁组织及1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进行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VEGF阴性者(P<0.05);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性正相关(rs=0.410,P=0.001)。VEGF表达和MVD与大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血行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表达阳性或高MVD的大肠癌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VEGF表达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和MVD可作为大肠癌预后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吴金如  郑玉兰  高元勋 《医学综述》2006,12(22):1377-137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与肿瘤关系最为密切的血管生成因子。VEGF对肺癌组织的生长和扩散有重要影响。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已有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可以抑制VEGF的表达,并通过旁观效应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突变型p53则可以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但也有相反的报道。本文就VEGF、p53蛋白与肺癌关系研究的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