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梗塞中医各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脑梗塞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三组,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TG、TC以及TC/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另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TG、TC以及TC/HDL水平呈现正相关性;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不同脑梗塞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其水平监测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和痰浊阻络证的血脂代谢差异,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81例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67例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患者的TC、TG、LDL、HDL进行测定.结果 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患者(1.69±1.17) mmol/L的TG水平显著高于阴虚血瘀证患者(1.36±0.6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2,P=0.039);而两组在TC、HDL、LDL水平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患者TG升高发生率[14例(20.90%)]显著高于阴虚血瘀证患者[5例(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03,P=0.008);而两组在TC、LDL、HDL异常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和痰浊阻络证的TG代谢存在差异,TG可能可以作为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塞辨证分型与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心君  梁晖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63-2165
目的:通过观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ApoB/ApoA1的变化,探讨急性脑梗塞辨证分型与血脂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要求的病例104例,根据中经络证型分为5组。入院当时按照"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检测其血清TC、TG、LDL-C、ApoA1、ApoB、ApoB/ApoA1。结果:(1)各证类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以痰热腑实组最高,气虚血瘀组最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各证类组的血脂水平以风痰瘀阻组最高,其与其余各证类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各证类组的载脂蛋白比较,风痰瘀阻组ApoA1水平最低,ApoB及ApoB/ApoA1水平最高,风痰瘀阻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血脂水平仅低度相关(r〈0.40)。结论:(1)中风急性期以标实症状突出,阳明实热是该病的加剧因素。(2)血脂水平与急性脑梗塞中医证型关系密切,可为脑梗塞急性期证候分类提供客观量度,但能否反映中风病患者的病情及脑实质损害严重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的关系。方法将405例胸痹心痛患者按中医辨证为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寒凝、痰浊7个证型,检测其血脂水平和hs-CRP、ES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痰浊证与非痰浊证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证与非气虚证比较,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证与非阳虚证比较,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比较,hs-CRP、E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证型相兼数目增多,TC、LDL-C、hs-CRP、ESR检测值增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实分类中TC、LDL-C、hs-CRP、ESR检测值大小排列为本虚标实>实证>虚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证候与血脂和炎症相关,血脂水平、hs-CRP、ESR可能作为胸痹心痛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将406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5个证型,统计各证型所占的比例;同时选取7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入院次日对所有人员进行TG、TC、LDL-ch及HDL-ch水平检测。结果:406例患者中风痰瘀阻证139例、占34.2%,气虚血瘀证97例、占23.9%,痰热腑实证86例、占21.2%,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中TG、TC、LDL-ch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痰热腑实证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风痰瘀阻及气虚血瘀证型为主,痰热腑实及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TG、TC、LDL-ch水平较高,中医的痰瘀可能与血脂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9,(11):2357-236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由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纳入的1059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比较各证型中PCOS患者临床特征异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证型相关性。结果:①1059例PCOS患者分为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所占比例分别为41. 45%,28. 99%,10. 29%和19. 26%;②脾虚痰湿证和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发病年龄主要以 30岁为主,临床特征以腰围、WHR、AND、FPG、FINS、HOMA-IR、TG、TC和LDL水平升高,黑棘皮发生率升高,SHBG和HDL水平下降等为主;肾虚肝郁证和肾虚血瘀证PCOS患者发病年龄主要以20~30岁为主,临床表现以LH/FSH比值升高为主;③脾虚痰湿证与黑棘皮、FPG、HOMA-IR、TC和LDL呈正相关,与多毛、痤疮和HDL呈负相关;肾虚肝郁证与TC和HDL呈正相关,与FPG、FINS、HOMA-IR和TG呈负相关;肾虚血瘀证与痤疮、黑棘皮和HOMA-IR呈正相关,与FINS和TC呈负相关;痰瘀互结证与腰围、多毛、T、FPG、FINS、HOMA-IR、TG、TC和LDL呈正相关,与LH、PRL和SHBG呈负相关。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PCOS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表现,且各证型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指标与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33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参考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及舌脉特征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痰阻心脉型73例、心血瘀阻型58例、气虚血瘀型54例、气滞血瘀型51例、气阴两虚型47例、阳气虚衰型32例,将6种证型设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证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各证型患者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阻心脉型TC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5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各证型患者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各证型患者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阻心脉型LDL-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5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以痰阻心脉型最多,患者TC、LDL-C水平越高,越有可能辨证为痰阻心脉型,血脂指标检测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敏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超  郭进建  林青  詹萍  张富  熊尚全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221-1223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医证型的关系以及hs-CRP与UAP临床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UAP患者101例,按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及血瘀证辨证标准进行分型,同时对UAP进行临床危险度分层。结果UAP患者血浆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并随着临床危险度的增加而升高。各中医证型组血浆hs-CRP水平均升高,其中痰热血瘀证组和痰浊血瘀证组显著高于气滞血瘀证组,阴虚血瘀证组显著高于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证组,气滞血瘀证组与气虚血瘀组间无明显差异,痰热血瘀证组、痰浊血瘀证组和阴虚血瘀证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UAP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有密切相关,血浆hs-CRP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斑块是否稳定,说明hs-CRP对UAP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可估计其病情程度,对预测预后有帮助。UAP中医分型与血hs-CRP存在相关性,hs-CRP作为UAP中医辨证及临床危险度分层判定指标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36例急性脑梗死血瘀证与Hs-CRP血脂四项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C、TG、HDL、LDL变化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对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的13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血清HS-CRP、血脂四项测定。结果:血清HS-CRP、TC、TG、HDL、LDL比较,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血瘀证与血清HS-CRP、TC、TG、HDL、LDL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血瘀证与Hs-CRP、血脂四项无明显相关,本研究对于从细胞层面研究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脂改变与常见中医证型及冠脉造影(CAG)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血脂异常情况、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白(a)[Lp(a)]等脂代谢异常指标在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组证中有不同程度升高,HDL则逐步降低;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与痰瘀互阻证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TC、TG、LDL的水平逐渐升高,多支病变的LDL水平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逐渐降低;各组间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TC、TG、LDL及Lp(a)水平逐渐增高,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则逐渐降低,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脂改变与常见证候及CAG结果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证型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血脂进行分析,探讨脑动脉硬化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8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脂进行检验。结果:痰浊阻滞的发生与血清总胆固醇(T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显著负相关(P<0.05)。气机郁滞与甘油三酯(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脑动脉硬化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主要与痰浊阻滞和气机郁滞等实证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脂脂蛋白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首先对90例冠心病和55例正常人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其比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冠心病组的TG、LDL-C、TC/HDL-C、LDL-C/HDL-C、TC-HDL-C/HDL-C均升高,而HDL-C则降低。接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表明,血TG、TC/HDL-C、LDL-C/HDL-C、TC-HDL-C/HDL-C在本虚证型之间及标实证型之间,分别按气虚、阳虚、阴虚、血瘀、痰浊、痰瘀型排列依次升高,而HDL-C则依次降低。其中以痰瘀型血脂异常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要素与血清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的收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166例,根据人院时的四诊信息对证候要素予以赋分,同时检测发病72 hTC、TG、HDL-C、LDL-C、Ox-LDL数值,应用统计软件SPSS研究证候要素与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证候要素出现频数最高为风91例次,占55.2%,阴虚阳亢出现最少13例次,占7.9%.单一证候要素31例,占18.8%,相兼证候要素共118例,占71.5%;女性TC、LDL.c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年龄≥60岁TG、LDL.C、Ox-LDL与年龄<60岁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证候要素间各项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风与Ox-LDL成正相关;火与TG成负相关;阴虚阳亢与TC成正相关.[结论]在中风病发病过程中普遍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现象,各证候要素分值与血脂代谢紊乱之间存在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中风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疏风解痉方辨证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额尔敦-乌日勒联合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筛选84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按门诊号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4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用注射用胞磷胆碱钠0.5 g与血栓通450 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0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阿司匹林300 mg,每日顿服,2 d后改为100 mg每日顿服。治疗组同时加用额尔敦-乌日勒,每天早晨1次,每次口服3 g,连续给药14 d;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血脂相关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与病例组相比),患者血清Hcy,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NIHSS等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尔敦-乌日勒联合应用血栓通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同时其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进而降低患者继发梗死或病情加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张鹏  刘鹏  贺劲  徐伟建  毕力犬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8-1430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情况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脂代谢异常指标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则相反,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痰瘀相兼证与非痰非瘀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及载脂蛋白(a)[Lp(a)]的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且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的加重而降低,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病人TC、TG逐渐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逐渐升高,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之间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脑卒中组142例和健康对照组100例进行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的测定。按中医辨证将脑卒中患者分3线:痰湿阻滞(PDS)、阴虚阳亢(YDYH)和气虚瘀(QDBS)组。结果:PDS和QDBS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apoA1/apoB等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血小板活化的演变规律。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体内LPA、AP和CD62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阳亢腑实组、痰瘀阻络组、气虚血瘀组CD62P、LPA、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阳亢腑实组、痰瘀阻络组、气虚血瘀组各组CD62P、LPA、AP水平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各中医证型均表现血小板活化增高,但各证型之间血小板活化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为建立脑梗死的中医一级预防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1972—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发表的脑梗死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脑梗死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不同时期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03篇,总病例数860例。近40年,在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火>血瘀>阴虚>气虚。然而近10年来,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所占比例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瘀证的比例逐渐上升,略超过了痰证所占的比例。结论:风、火、痰、瘀是脑梗死急性期的主要证候要素,其中,风、火是脑梗死急性期的主要临床表现证候,而非致病证候;痰、瘀既是脑梗死急性期的主要表现证候,亦是致病证候。痰湿质、气虚质、瘀血质、阴虚质是脑梗死的高危体质,在脑梗死一级预防阶段应予以重视;湿热质与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与验证,可列为脑梗死的警惕体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脂及胱抑素水平与脑梗死中医证型关系。方法对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分型,测定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脂蛋白(α)[Lp(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及胱抑素c(Cys c),并与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痰瘀阻络证、气虚血瘀证Lp(α)、载脂蛋白A1(ApoA1)、Cys 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p(α)在各证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poA1、Cys c在各证型之间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Lp(α)的升高与中风辨证分型无相关性;ApoA1、Cys c的水平变化与中风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LPA、hs-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DACI组,2型糖尿病且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患者41例作为T2DM组,门诊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入院后空腹取血检测血浆LPA、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HDL-C水平。结果 DACI组LPA、hs-CRP水平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T2DM组LPA、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DACI组各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PA与HbA1c(r=0.352,P<0.01)、hs-CRP(r=0.239,P<0.05)、TG(r=0.319,P<0.01)呈正相关,与FBG、TC、LDL-C及HDL-C无相关关系(P均>0.05);hs-CRP与TG(r=0.387,P<0.01)成正相关,与FBG、HbA1c、TC、LDL-C及HDL-C均无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LPA、hs-CRP测定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LPA与HbA1c水平有关,并与体内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