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某大学新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大学预防肺结核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方法. [方法]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基线调查,发放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每人一份,自学半月后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干预前后新生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8.5%和83.9%(X2=274.2436,P<0.001);干预前后可见明显差异的为2、3、5~10题(X2=159.678 3~574.236 9,P<0.001);干预前后未见明显差异的为1和4题(X2=0.343 7和0.033 16,P>0.05). [结论]干预前大学生对肺结核知识知晓率较低,干预后大学生对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效果理想.在大学生中发放"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
万莹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190-192
了解天津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干预效果,为预防结核病暴发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三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天津市8所中学2 400名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评价干预前后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中学生对肺结核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可疑症状、预防措施和免费政策等核心信息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5.3%,69.1%,71.4%,37.3%和41.1%提高到92.8%,85.8%,85.1%,53.9%和74.7%;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8.9%上升到78.5%.对结核病患病可能性大、结核病可防可治、不歧视结核病人以及愿意获取健康知识的合理态度持有率分别由干预前的31.8%,33.6%,49.4%和83.6%提高到43.4%,84.7%,63.5%和94.7%.及时就医和主动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正确行为持有率由干预前的57.3%,20.1%提高到83.8%,32.2%.结论 天津市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健康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是学校宣传中有效的健康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江苏省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重复横断面研究设计、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苏省张家港、丹阳、泰兴20~ 69岁居民开展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进行初步评价;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相关态度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婚姻、文化程度校正,比较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调查人数分别为19 106和11 384人,结核病防治8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和合格知晓率(8条知识答对≥6条)分别由基线调查的60.1%和46.4%上升为终点调查的67.5%和52.8%,正确对待结核病人的态度由68.0%上升为78.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社区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的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车站旅客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南昌车站抽取90名旅客,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式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相关信息总知晓率为73.9%,五条相关信息中"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知晓率最高,为83.0%,"我国对肺结核检查和治疗有免费政策"的知晓率最低,为59.1%;不同人群间相关信息的知晓率不同,受年龄、职业、生活地等因素的影响大,年龄以50~59岁组的知晓率最高,为88.0%,最低为20岁组,为65.7%,职业以医务人员的知晓率最高,为93.3%,无业人员最低为57.1%,平时生活在城市的知晓率高于生活在农村的,分别为76.2%和68.0%,不同性别组的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对肺结核患者的态度以"与其尽量保持距离"的持有率最高为35.2%,而"对其更加关心和体贴"的持有率为29.5%;"持续咳嗽咳痰2周是否去看病"回答"会"的有73.9%,"不会"的有9.1%。结论南昌站旅客对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总知晓率离目标值有差距,不同特征人群知晓率有差别,态度和行为意向的正确持有率也不高,需根据铁路旅客的知晓情况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评价乡镇中小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农村地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平坝县内伤寒副伤寒高发区3个乡镇9所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伤寒副伤寒知识、态度、行为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小学生的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持有率分别为70.68%,87.95%,19.18%,初中生为73.62%,90.69%,21.7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干预前小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和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5),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和危险因素集中地区中小学生的相关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亟待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重庆市沙坪坝区詹家溪和石井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比较基线组和干预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建立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前后,结核病防治信息的总知晓率分别为46.3%、74.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条信息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提高,除"肺结核的检查治疗机构"这条信息外,其余信息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其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3所中学840名中学生进行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健康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展板、宣传小册子等学生们最愿意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前后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相关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中学生对肺结核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可疑症状、预防措施和免费政策等核心信息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分别由干预前的60.20%、59.40%、65.20%、16.10%和46.00%提高到95.40%、81.00%、84.50%、39.20%和73.40%,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9.40%上升到74.70%;对结核病的患病可能性大、结核病可防可治、不歧视结核病人以及愿意获取健康知识的合理态度持有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4.10%、44.90%、42.00%和79.90%提高到63.70%、81.30%、69.50%和96.30%;及时就医和主动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正确行为持有率由干预前的49.90%、27.70%提高到79.20%、64.20%。干预前后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健康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以及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是学校宣传中有效的健康干预方式;除以学校为载体外,今后还要积极利用网络、电视和同伴教育等中学生喜好的途径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阜阳市传染病医院肺结核患者干预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情况,分析干预效果,为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阜阳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500例肺结核患者开展为期6个月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分别在基线和干预结束时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干预前后患者肺结核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的变化及干预前后不同特征人群知信行得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在知识知晓率、信念和行为持有率三个方面上升幅度最大的分别是:知识方面,患者对“肺结核有无免费治疗检查”的知晓率从27.60%上升至71.00%;信念方面,患者对“不会向周围隐瞒肺结核患病事实”的持有率从33.40%上升到82.40%;行为方面,患者对“主动向家人和朋友传播防治肺结核相关知识”的持有率从43.00%上升到86.00%。干预后,患者在知信行各维度所涉及的24个调查项目的知晓率或持有率、各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不同年龄组、不同教育程度、是否患有慢性疾病以及患者类别患者的知信行得分存在差异(P<0.05);干预后,仅不同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患者的知信行调查得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 干预后患者肺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的知晓水平明显提高,针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改善其知信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邯郸市社区居民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北省邯郸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前后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态度改变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河北省邯郸市选择2个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居民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变化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乙肝疫苗作用、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约90%,对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接种对象、携带者概念的知晓率约为60%~70%,对乙肝疫苗种类及我国乙肝携带者人数等问题的知晓率不足40%,对照组大部分问题的知晓率在25%~45%之间,干预组的整体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关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态度较对照组积极(P<0.05)。结论对社区人群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增强了社区人群对乙肝及其疫苗预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西宁市结核病密切接触人群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提高结核病防治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新登记的痰涂片阳性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对其进行结核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981例,其中结核病防治知识部分5条核心信息全部回答正确的253人,知晓率为25.79%。不同年龄段结核病密接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15, P<0.001),40~<50岁组知晓率最高为34.06%,最低为≥60岁组,仅13.40%;城市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39.03%)明显高于农村居民(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1, P<0.001)。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户籍结核病密接者其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4.807、24.562、19.400, P<0.001),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越高其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越高,本地户籍居民高于非本地户籍居民。在结核病防治知识部分,其中咳嗽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怀疑得肺结核回答正确率最高为75.54%,在县区结防机构检查治疗肺结核享受免费政策回答正确率最低为42.41%;在结核病防治态度方面,6条项目均积极持有的为294人,积极态度持有率为29.97%。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段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间、不同文化程度间以及本地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间全部积极态度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4.42%的结核病密接者愿意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但仅有41.79%的结核病密接者在患肺结核后愿意主动告诉周围人;在结核病防治行为方面,6条项目均积极持有的为274人,积极行为持有率为27.93%。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间、不同文化程度间、不同家庭月收入以及本地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间全部积极行为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0.22%的结核病密接者出现肺结核症状时及时就医,但仅有35.17%的结核病密接者主动学习过肺结核防治知识。 结论 西宁市结核病密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积极态度持有率和积极行为持有率均较低。在今后的结核病防治过程中,应对农村、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的人群,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非户籍人群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尽可能降低公众对结核病患者的偏见,提高密接人群结核病的预防意识和主动学习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西安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全市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和社区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相同问卷进行两次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正确行为持有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西安市城镇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0.10%提高至87.19%,农村居民由54.69%提高至83.06%。3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城镇居民由40.17%提高至83.05%,农村居民由36.00%提高至77.43%。3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城镇居民由7.10%提高至21.59%,农村居民由6.83%提高至17.99%。正确态度和行为持有率也明显上升。居民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居民最希望的途径为“医务人员讲解”和“网络”。结论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但需进一步强化“可疑症状”“免费政策”和“免费机构”核心信息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同伴健康教育在学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同伴健康教育方式在学校中进行肺结核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嘉兴市5县2区各抽取1所小学,共960名小学生,按班级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同伴健康教育干预,半年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结核病知晓率(95.4%)高于对照组(51.7%),但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对待结核病的行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学校内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结核病的预防及相关知识水平,但对改变学生行为态度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结核现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评价全省不同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行为转变的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行政干部、医务人员、肺结核病人、病人家属和社会公众5种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评价;同时回顾研究近3年结核病健康教育后的行为转变情况。结果:知晓率:行政干部为63.33%,医务人员为78.98%,肺结核病人为59.33%,病人家属为62.00%,社会公众为52.25%,平均为62.39%(范围从全体公民的52.25%到医务人员的78.98%)。行为转变率:1998-2000年观察期间,1998年项目县的新发涂阳病人人10万;2000年分别为4381例、93.95%、19.5/10万;政府投入经费2000年为150.8万元、2001年为1008.7万元。结论:结核病健康教育是成功的,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但不同人群收到的“知”、“行”效果不平衡,加强或改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肖涛  杨艳  颜觅  明辉  张娟  谢长俊  欧阳江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450-1452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现况,探索医学院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新模式,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可行的思路。 方法 分成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现况调查,选取某医学院临床专业全体在校五年级1 20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阶段进行干预调查,随机抽取4个班分为2组进行为期1个月(每周1次)的健康促进干预。实验组(微电影模式组)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班级微信群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传统模式组)则采用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干预结束一周后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不同宣教模式效果。 结果 现况调查显示,仅26.9%医学生认为自身存在结核病患病风险,14.7%接受过结核菌素检测。总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4.4%,流行病学和预防维度知晓率为52.5%,诊断维度知晓率为35.7%,治疗维度知晓率为47.5%。干预后,实验组的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2.3% vs. 69.8%、82.6% vs. 71.4、81.3% vs. 67.4%、84.1% vs. 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医学生中开展专业性结核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医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健康促进对提高湖北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北省结核病防治重大专项示范区2831人进行为期1年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并比较干预前后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干预前,示范区公众结核病的总知晓率为68.4%;干预后,总知晓率为85.5%,各问题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干预后人群的性别、年龄组和文化程度比较后发现,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专以上学历人群各问题知晓率均高于80%。结论实施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可整体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水平,应针对文化水平低的人群及知晓率不高的结核病信息,开展深入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淮北市城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为更好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0名城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5.42%。其中结核病病人及家属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5.38%;机关公务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6.25%;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2.86%;普通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9.33%。调查对象最喜欢的健康教育形式是通过电视、宣传单、报刊和医务人员传播。结论需加强城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促进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市实施社区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试点项目一年后城乡居民及城乡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等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干预试点前进行基线调查,项目结束完成评估。包括对城乡居民进行面对面的入户询问式调查、城乡小学生问卷调查;与有关部门人员、部分城乡居民和城乡小学生访谈。结果调查的1365人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平均年龄(40.8±23.5)岁;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者占82%。干预前后,安徽省铜陵市居民和小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76.4%和88%(X^2=442.2,P=0.01),各单条知晓率也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安徽省铜陵市通过资源整合及多部门合作,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明显。今后还需要努力加强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材料,提高结核病患者和社区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医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键康教育(健康促进策略)对高校校医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医疗行为以及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抽出西安市辖区47所高校中的3所,辖区外23所中的2所,按相似条件1∶1配对,随机分为2组,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率进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现代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37.3%、37.7%,态度持有率分别为42.5%、42.5%,行为持有率分别为38.7%、47.0%,病人转诊率分别为40.9%、44.6%,转诊到位率分别为44.4%、41.5%,P值均0.05;干预后各率依次为42.2%、86.0%,49.2%、90.0%,49.2%、80.0%,44.6%、97.2%,44.8%、83.1%,P值均0.01。结论对校医进行现代结核防治知识的系统健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辅以健康促进策略能提高医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改变工作态度,强化正性医疗行为,推动学校现代结核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苏省医务人员的肺结核相关知识,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发现和正确有效治疗肺结核病的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医务人员2156人,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江苏省医务人员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2.93%,政策知识知晓率为72.41%,总知晓率为77.95%。不同特征的医务人员其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存在差异,从医时间长(OR=1.123,95%CI:1.053~1.197)、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R=1.865,95%CI:1.490~2.335),其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较高,防保所、防疫科、疾控中心工作的医务人员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呼吸科工作的医务人员。结论江苏省基层医务人员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尚未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低于《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的要求的总知晓率达80%的指标,对肺结核的政策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12所学校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并根据卫生部关于结核病防治宣传的8条核心信息设计问卷,干预前后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干预前后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结核病知识掌握均有显著提高,小学组与初中组知晓率提高了近40%;知识得分不及格比例均有显著下降,小学组、初中组下降幅度大;掌握知识较好的(80分以上)比例大幅增加。对肺结核病人歧视现象也明显减少。结论本次健康教育干预,对学生结核病知识的提高效果明显,应在学校继续加强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