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在风心病心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定位,以及胶原改建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人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对32例我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病变心肌间质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多,1型较正常成年心肌中增高1.67倍,Ⅲ型增高4.36倍;病变心肌细胞核内出现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胎儿心肌亦有类似表达,Ⅰ,Ⅲ型前胶原mRN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国人尾加压素Ⅱ(UⅡ)在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人U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取24例人的冠状动脉标本,按左主干、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脉留置,常规病理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定位UⅡ的表达。结果:UⅡ分布在冠状动脉的内皮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及迁移增生的平滑肌细胞中。正常冠状动脉中,UⅡ在内皮细胞表达;脂质条纹期的内皮细胞表达显著增多,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期的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强于脂质奈纹期;在增殖迁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UⅡ的表达随动脉硬化的进展而增强。结论:在正常状态下人UⅡ起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人UⅡ在调节内皮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 myc基因的表达定位情况及意义。方法:用人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和c myc基因探针,对32例风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①病变心肌间质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Ⅰ型较正常成年心肌中增高167倍,Ⅲ型增高436倍;②病变心肌细胞核内出现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 myc基因阳性表达,胎儿心肌亦有类似表达;③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量与c myc基因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①发现在病理情况下心肌细胞参与了胶原的生成与代谢,对胶原的合成和分泌具有重要作用。②c myc基因对风湿性病变心肌的胶原代谢过程起调控作用。③风心病心肌胶原增生和调控发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心肌细胞重现了胎儿期合成胶原的表型。  相似文献   

4.
戴斌  崔猛  张宏 《重庆医学》2013,42(15):1724-1726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取心肌成纤维细胞,采用正常糖(5.5mmol/L,对照组)和高糖(25mmol/L,高糖组)干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Ⅰ、Ⅲ型胶原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刺激12h可使心肌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加,Ⅰ、Ⅲ前胶原mRNA表达在12h升高,在24h达高峰,Ⅰ型前胶原mRNA升高幅度高于Ⅲ型前胶原mRNA;高糖刺激48h可使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Ⅰ型胶原蛋白升高幅度高于Ⅲ型胶原。结论高糖可促进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合成Ⅰ、Ⅲ型胶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myc基因的表达定位情况及意义。方法;用人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和c-myc基因探针,对32例风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病变心肌间质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Ⅰ型较正常成年心肌中增高1.67倍,Ⅲ型增高4.36倍;(2)病变心肌细胞核内出现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c-myc基因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诺新康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RT-PCR法检测诺新康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诺新康能明显抑制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诺新康可通过抑制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而起到抑制皮肤增生性瘢痕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心肌Ⅰ和Ⅲ型胶原的改变及其mRNA表达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模型组根据Doering等方法,用银夹造成腹主动脉部分狭窄(银夹内径0.7 mm)。8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Ⅰ型和Ⅲ型胶原染色,并用光密度值作为其含量指标行图像分析,即时PCR扩增后分析并测定胶原mRNA。结果:模型组造模8周时Ⅰ型和Ⅲ型胶原平均光密度及其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胶原组织化学染色示模型组较假手术组Ⅰ型和Ⅲ型胶原明显增多、增粗及排列紊乱;卡托普利组较模型组胶原明显减少。结论: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导致反应性纤维化心肌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升高;卡托普利延缓甚至逆转心肌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在活体上对增生性瘢痕Ⅰ、Ⅲ型胶原的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对局部注射干扰素α-2b后3天及7天的6例增生性瘢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了Ⅰ、Ⅲ型胶原蛋白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原位表达的测定. 结果①干扰素α-2b在局部注射后7天,Ⅰ型胶原蛋白量减少(P<0.05),但Ⅲ型胶原蛋白量无明显减少(P>0.05);②干扰素α-2b在局部注射后3天,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抑制 ,至注射后7天,Ⅰ型前胶原mRNA被进一步抑制,而对Ⅲ型前胶原mRNA抑制缓解.③干扰素α-2b对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抑制要比Ⅲ型前胶原mRNA强. 结论干扰素α-2b通过抑制前胶原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 2b在活体上对增生性瘢痕Ⅰ、Ⅲ型胶原的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 对局部注射干扰素α 2b后 3天及 7天的 6例增生性瘢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 ,进行了Ⅰ、Ⅲ型胶原蛋白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原位表达的测定。结果 ①干扰素α 2b在局部注射后 7天 ,Ⅰ型胶原蛋白量减少 (P <0 .0 5 ) ,但Ⅲ型胶原蛋白量无明显减少 (P >0 .0 5 ) ;②干扰素α 2b在局部注射后 3天 ,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抑制 ,至注射后 7天 ,Ⅰ型前胶原mRNA被进一步抑制 ,而对Ⅲ型前胶原mRNA抑制缓解。③干扰素α 2b对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抑制要比Ⅲ型前胶原mRNA强。结论 干扰素α 2b通过抑制前胶原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纤维连接蛋白的分布、形态特征和来源,结果发现在脂纹、胶样病变及早期斑块的内膜上有大量纤维连接蛋白沉积。纤维连接蛋白主要由内膜平滑肌细胞合成,平滑肌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的能力也可能是反映其表型改变的一个标志。随着斑块的成熟、纤维化,纤维连接蛋白则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Ⅲ型前胶原肽的分布与纤维连接蛋白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在活体上对增生性瘢痕Ⅰ、Ⅲ型胶原的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对局部注射干扰素α-2b后3天及7天的6例增生性瘢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 进行了Ⅰ、Ⅲ型胶原蛋白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原位表达的测定. 结果①干扰素α-2b在局部注射后7天,Ⅰ型胶原蛋白量减少(P<0.05),但Ⅲ型胶原蛋白量无明显减少(P>0.05);②干扰素α-2b在局部注射后3天,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抑制 ,至注射后7天,Ⅰ型前胶原mRNA被进一步抑制,而对Ⅲ型前胶原mRNA抑制缓解.③干扰素α-2b对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抑制要比Ⅲ型前胶原mRNA强. 结论干扰素α-2b通过抑制前胶原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对胎粪吸人性肺炎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实验性胎粪吸人性肺炎家兔模型,在不同氧浓度下以不同浓度的NO吸入干预12h后,应用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 各组之间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别(P〉0.05),各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比值也无差异(P〉0.05)。结论 短期(12h)内不同氧浓度下6~20ppmiNO干预对肺组织Ⅰ型胶原、ⅢmRNA表达尚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黎芦醇对人皮肤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合成及降解影响的机理.方法用MTT法检测及原位杂交技术,对增生性瘢痕用白黎芦醇作用不同时间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原位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1)白黎芦醇对人皮肤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最大抑制率可达到93.69%.(2)Ⅰ、Ⅲ型前胶原mRNA 3 d已被明显抑制(P<0.01),7 d后表达强度进一步下降,白黎芦醇对Ⅰ型前胶原mRNA的抑制作用要比Ⅲ型前胶原强.结论(1)白黎芦醇对人皮肤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2)白黎芦醇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有明显抑制作用,对Ⅰ型前胶原mRNA的抑制作用要比Ⅲ型前胶原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同肺动脉压力患者右心室心肌细胞外间质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右心室心室重构的机制。为防治右心室功能不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35例择期行瓣膜替换术的风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右心室前壁心肌,运用Northern杂交技术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 35例患堵 右心室心肌细胞外间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多,以Ⅲ型增多明显,Ⅰ、Ⅲ型胶原mRNA比值[Ⅰ/Ⅲ(R)]下降。结论 风心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右心室心肌细胞外间质重构,是右心室功能不全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白黎芦醇对胶原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黎芦醇对人皮肤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合成及降解影响的机理.方法用MTT法检测及原位杂交技术,对增生性瘢痕用白黎芦醇作用不同时间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原位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1)白黎芦醇对人皮肤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最大抑制率可达到93.69%.(2)Ⅰ、Ⅲ型前胶原mRNA 3 d已被明显抑制(P<0.01),7 d后表达强度进一步下降,白黎芦醇对Ⅰ型前胶原mRNA的抑制作用要比Ⅲ型前胶原强.结论(1)白黎芦醇对人皮肤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2)白黎芦醇对Ⅰ、Ⅲ型前胶原mBNA有明显抑制作用,对Ⅰ型前胶原mRNA的抑制作用要比Ⅲ型前胶原强.  相似文献   

16.
范鹏举  李珍  黄晓元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6):469-472
目的研究Echistatin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设Echistatin处理组和对照组,MTT法、流式技术及RT-PCR法检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Echistatin可明显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凋亡,降低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Echistatin可作为防治增生性瘢痕的筛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Ⅰ、Ⅲ型胶原的增生和表达情况,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Masson三色胶原染色法观察胶原的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Masson染色显示病变组胶原大量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Ⅰ、Ⅲ型胶原在病变组表达明显增加,其增加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与Ⅰ、Ⅲ型胶原的增生有关,其纤维化的程度与Ⅰ、Ⅲ型胶原增生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动脉管壁Ⅰ、Ⅲ型胶原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变化在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将二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A)和低O2组(B),低O2时间为4w。采用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慢性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经(RV+LV+S),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MT%),管壁面积占管总面积的百分比(MA%),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肺动脉管壁Ⅰ、Ⅲ型胶原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结果:(1)B组mPAP,RV/LV+S显高于A组(P<0.01)。(2)光镜下B组MT%,MA%显高于A组(P<0.01);电镜显示B组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较A组明显为多。(3)免疫组化显示B组肺细小动脉(直径约100-200μm)I型胶原含量(平均吸光度值LD)较A组明显为高(P<0.01),Ⅲ型胶原LD各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4)原位杂交显示B组肺细小动脉(直径约100-200μm)Ⅰ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较A组明显为高(P<0.01),Ⅲ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各组是差异无显性(P>0.05)。(5)肺细小动脉I型及胶原,I型前胶原mRNA与mPAP,MT%均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低氧引起肺动脉管壁I型胶原,I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多是导致肺血管重构以致形成同压的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9.
张翠  杨波  万为国  黄从新  李海涛  王瑾 《疑难病杂志》2009,(9):513-516,F0003
目的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干预组)。A组仅开胸于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而不结扎。B、C组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造成大鼠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的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AT_1、AT_2受体及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的AT_1、AT_2受体及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且梗死区的表达高于非梗死区(P<0.05)。而iNOS抑制剂AG可以使梗死组大鼠心肌AT_1受体及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AT_2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继续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干预后,大鼠心肌内AT_1受体、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减少,AT_2受体mRNA的表达升高,这可能与AG抑制心肌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及Ⅰ、Ⅲ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含/未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 用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的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Ⅰ、Ⅲ型胶原含量高于未含黄芪的培养液培养的细胞,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能上调糖尿病足溃疡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和促进Ⅰ、Ⅲ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