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应激强度的改变对重复应激导致的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习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异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重复强迫温水游泳应激导致的c-fos表达习惯化大鼠模型基础上,观察强迫冰水游泳应激对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重复强迫温水游泳应激导致c-fos表达习惯化后,再给予强迫冰水游泳应激使c-fos表达水平再次升高.结论高强度的应激可以逆转低强度应激所引起的习惯化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应激强度的改变对重复应激导致的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习惯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特异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重复强迫温水游泳应激导致的c—fos表达习惯化大鼠模型基础上,观察强迫冰水游泳应激对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 重复强迫温水游泳应激导致c—fos表达习惯化后,再给予强迫冰水游泳应激使c—fos表达水平再次升高。结论 高强度的应激可以逆转低强度应激所引起的习惯化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应激方式与时程对大鼠海马CA3区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限制活动应激(CRS)作为可预知性应激动物模型,每天随机给予不同轻度应激刺激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MS)动物模型,观察两组动物海马CA3区HSP70的表达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CMS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开始出现损伤的时间较CRS晚,损伤程度较CRS轻.CRS较CMS大鼠海马CA3区HSP70表达逐渐增强,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应激组大鼠血清皮质醇较对照组高,动态观察显示应激早期达到高峰.结论:CRS大鼠海马的损伤及HSP70的表达均较CMS明显.不同的应激方式下大鼠HSP70细胞保护效应较损伤效应有所延迟,提示应激前诱导HSP70表达可能会起到预防细胞死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可变应激对大鼠强迫游泳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用强迫游泳实验对Wistar大鼠进行行为评分,选择得分相近的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6只,通过不同形式的慢性应激刺激引起大鼠强迫游泳行为改变,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变化,镜下观察海马CA3区的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延 长,上窜时间缩短,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增高(P<0.01),海马CA3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慢性可变应激能引起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绝望行为,此变化与皮质醇分泌增加有关,并使海马CA3区细胞受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痰解郁方对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行为学及其海马组织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效果及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消痰解郁组、氟西汀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n=10),前3组小鼠连续7 d行强迫游泳应激后分别给予消痰解郁方(3.92 g/ml、0.4 ml/d)、氟西汀(0.13 mg/ml、0.4 ml/d)和生理盐水(0.4 ml/d),正常组小鼠正常饲养。观察前3组小鼠7 d内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变化;应激结束取所有小鼠海马组织,RTPCR半定量法比较各组小鼠5HT1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海马区5HT1A受体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消痰解郁方和氟西汀均能明显缩短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提高小鼠海马区5HT1A受体mRNA的表达,且消痰解郁组优于氟西汀组(P均<0.05)。结论:消痰解郁方可能通过上调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海马区5HT1A受体mRNA的表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这可能是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痰解郁方对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行为学及其海马组织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效果及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消痰解郁组、氟西汀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n=10),前3组小鼠连续7 d行强迫游泳应激后分别给予消痰解郁方(3.92 g/ml0、.4 ml/d)、氟西汀(0.13 mg/ml0、.4 ml/d)和生理盐水(0.4ml/d),正常组小鼠正常饲养。观察前3组小鼠7 d内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变化;应激结束取所有小鼠海马组织,RT-PCR半定量法比较各组小鼠5-HT1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海马区5-HT1A受体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消痰解郁方和氟西汀均能明显缩短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提高小鼠海马区5-HT1A受体mRNA的表达,且消痰解郁组优于氟西汀组(P均〈0.05)。结论:消痰解郁方可能通过上调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小鼠海马区5-HT1A受体mRNA的表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这可能是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慢性应激方式对大鼠血清HSP7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慢性应激方式对生理状态大鼠血清HSP70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4周的适宜游泳、慢性束缚以及二者复合的3种应激方式后,应用ELISA试剂盒定量测定大鼠血清HSP70水平,分析不同慢性应激方式对大鼠血清HSP70的影响。结果:游泳组、束缚组、复合组大鼠血清HSP70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复合组升高介于游泳组与束缚组之间,游泳与束缚两个实验条件有交互。结论:适宜游泳作为保护性因素可以减轻慢性束缚损伤性因素对于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强迫游泳实验中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行为及海马和杏仁核中5-羟色胺转运体(SER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雌二醇组和氟西汀组(n=7)。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后饲养3周,第4周开始慢性给药14 d。第14天时应激组、雌二醇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进行15 min强迫游泳实验,评定大鼠行为。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和杏仁核中SERT表达。结果雌二醇组和氟西汀组大鼠游泳行为计数分别显著多于应激组,而不动行为计数显著少于应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应激组大鼠海马和杏仁核中SERT积分吸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而雌二醇组和氟西汀组海马和杏仁核中SERT积分吸光度均显著低于应激组(P<0.05,P<0.001)。结论雌二醇可使双侧卵巢切除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游泳行为增加,不动行为减少;预先给予雌二醇可阻止应激引起海马和杏仁核SERT蛋白含量增加,作用与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人中”穴、双侧“中冲”穴及“风府”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内热休克蛋白mRNA(Heat Shock Protein,HSP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通过R卜PcR技术,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内HSP70mRNA的表达以及电针刺激对其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电针刺激能有效的诱导缺血侧海马内HSP70mRNA的表达,增强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结论:电针刺激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与其能够诱导HSP70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0.
鄂顺梅  黄运洪  陈茶  曾建明  邹江英 《广东医学》2012,33(13):1870-1872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应激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eLa细胞中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SP70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穿心莲内酯可诱导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同时引起热休克因子1的磷酸化修饰;报告基因技术显示穿心莲内酯可增强HSP70转录活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具有抗应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沙土鼠海马HSP70基因在缺血-复灌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不同缺血程度对该基因诱导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蒙古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AO)建立全脑缺血复灌模型,用人的HSP 70基因探针,通过斑点杂交和Northern印迹分析观察沙土鼠海马HSP 70mRNA水平。  相似文献   

12.
短期学习记忆对小鼠脑组织内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芬  万琪 《医学争鸣》2005,26(24):2248-2250
目的:建立小鼠短期学习记忆模型,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 70)、热休克蛋白27(HSP 27)是否参与学习记忆过程.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建立学习记忆模型,同时设立游水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训练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脑,灌注固定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中HSP70,HSP27的表达情况.结果:学习记忆模型组小鼠的海马、杏仁核簇及大脑额叶皮质高表达HSP70,游水对照组HSP70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少,空白对照组HSP70几乎无表达;HSP27在各组均无表达.结论:HSP70可能是参与学习记忆的重要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葛根粗提物及葛根素对乙醇所致海马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n P  Wu DS  Li WJ  Yu ZL  W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1):2930-2933
目的 研究葛根粗提物和葛根素对乙醇引起的胎鼠海马细胞氧化损伤是否具有相同的保护作用。方法 海马细胞的培养取材于孕18d的ICR胎鼠,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葛根粗提物及葛根素对乙醇引起的胎鼠海马细胞HSP70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15mg/L葛根粗提物和10mg/L葛根素均可部分拮抗50-350mmol/L不同浓度乙醇引起的胎鼠海马细胞HSP70表达量的升高。结论 葛根粗提物和葛根素均可降低乙醇所致海马细胞HSP70表达量的升高,证实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mechanismoffatalbraintraumaisofgreatsignificanceindeterminingthefatalityoftraumaticbraininjury,implementinglife-savingemergencypro-cedures,andmakingforensicdecision.Itisgenerallyperceivedthatbraindeathistheresultwhenthephysi-ologicalactivitiesinthevitalcenterofbrainstemceases.Asthevolumeofthebrainstemisrelativelysmall,itslesionsarenoteasilydetected,andthereforethecriteriaforidentifyingfatalbraintraumaticinjuryhavenotbeenwelldefined.Inrecentyears,reports[1-3]havebeenavailableaddressingtheen…  相似文献   

15.
余璐  马恒  朱军  杨守京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2):1072-1075,F031
目的 :旨在研究汉坦病毒 (Hantavirus,HTV)感染非洲绿猴肾上皮 (Vero E6 )细胞后应激反应的规律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及RT PCR方法观察热体克蛋白 (HSP) 70的表达规律。 结果 :HTV感染Vero E6细胞后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可检出HSP 70阳性信号。感染后不同时间点 ,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RT PCR观察结果表明 ,HSP 70及HSP 70mRNA的水平在感染后迅速升高 ,并持续高表达 (P <0 .0 5 )。 结论 :HTV可诱导Vero E6细胞HSP 70高表达 ;HSP 70可能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热休克蛋白HSP70在MCAo大鼠脑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局部脑缺血状态下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HSP70的表达与脑供血的关系,提供探讨针刺治疗脑梗塞研究的实验基础。方法:采用热凝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模型,采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MCAo大鼠不同脑区HSP70的表达随缺血时间的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了HSP70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阳性细胞出现较早并出现最多的区域是脑皮层区,纹状体次之,并多出现在缺血核心的周边区,分子杂交结果同样显示该模型中HSP70gRNA在大脑皮层中比在纹状体和海马中较早的出现且转录水平出高于纹状体和海马。结论:热休克蛋白HSP70因缺血被诱导,但其转录与表达又明显与供血状况有关。严重缺血区HSP70的表达受阻,提示改善脑局部微循环可促进HSP70的表达,增强脑组织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汉坦病毒感染体外诱导VeroE6细胞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汉坦病毒(HTV)感染后对细胞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HTV感染其敏感细胞株VeroE6细胞,用Western印迹杂交、RNA斑点杂交及原位杂交分别分析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及编码HSP的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病毒感染后细胞内HSP70及热休克蛋白mRNA水平均有增高,而HSP65及HSP27的表达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HTYV感染可以直接诱导HSP70的高表达,可能在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感染损伤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热休克蛋白 (HSP) 70mRNA的表达规律。方法 :通过已建立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人HSP 70cDNA ,采用dotblot杂交 ,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HSP 70mRNA的表达。结果 :肝脏缺血 15min ,3 0min再灌注后没有HSP 70mRNA的表达 ,缺血 60min再灌注 2h伴有HSP 70mRNA的表达 ,高水平HSP 70mRNA的表达持续到再灌注 12h ,以再灌注 4h表达水平为最高。缺血 12 0min再灌注 2h ,HSP 70mRNA升高 ,高水平表达维持 4h ,再灌注 12hHSP 70mRNA消失。结论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可以诱导HSP 70mRNA的表达 ,必要的缺血时间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是HSP基因激活的基础 ,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的释放可能是其表达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