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氟西汀(fluoxetine)和曲唑酮(trazodone)对焦虑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CCMD-Ⅱ-R抑郁症诊断标准、伴有焦虑或单纯广泛性焦虑的病例共14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4组。一组单用氟西汀20mg/d,一组用氟西汀20mg/d加曲唑酮50~100mg/d,一组用氟西汀20mg/d加罗拉1.5mg/d,一组用安慰剂加少量安定或10g/dL水化氯醛。观察8周。结果 氟西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氟西汀与曲唑酮治疗抑郁症迟滞与精力缺乏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中国4家医院收集了120例同时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中迟滞因子分≥8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氟西汀组(61例)或曲唑酮组(59例),氟西汀剂量20~80mg/d,曲唑酮剂量100~300mg/d,治疗6周.于基线治疗前一天、治疗后第1、2、4、6周时分别评定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以HAM-D总分的减分率、HAM-D迟滞因子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氟西汀组(治疗4周末和治疗结束时分别为55%,83%)的有效率均高于曲唑酮组(治疗4周末和治疗结束时分别为33%,49%,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总的发生率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氟西汀组为34%和5%,曲唑酮组为39%和27%)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迟滞症状群的疗效优于曲唑酮,提示镇静作用弱的抗抑郁药对于有迟滞与精力缺乏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焦虑/躯体化症状的早期变化对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达症状缓解的预测作用。方法对103例重症抑郁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6w,剂量固定于20 mg/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w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定临床症状,其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分用来评定焦虑/躯体化症状。结果治疗6w末103例患者中32例(31.1%)达到症状缓解标准,71例(68.9 %)未达到症状缓解标准。早期HAMD-17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及胃肠道症状条目分的变化与症状缓解存在正相关,而该因子中其余条目的变化与症状缓解不相关。结论HAMD-17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及胃肠道症状有关的条目分早期改善可能是氟西汀治疗后症状能基本缓解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舒必利合并氟西汀治疗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舒必利合并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发病期时伴有抑郁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72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属于首发或复发病例,具有精神运动性抑制现象,或紧张恐惧、情绪低落等抑郁体验,BPRS评分≥40分,HAMD评分≥24分,且符合舒必利为主要药物治疗指征的门诊患者,在常规使用舒必利基础上随机分为加用氟西汀(20)mg/d和未加用氟西汀进行分组治疗。结果两组在使用舒必利[(728.6±159.7)mg和(776.8±228.5)mg]及合并小剂量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帮助睡眠的基础上,联用组(合并氟西汀20mg/d)6周时较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显效率(95.2%和70%,经Ridit分析,u=2.15>1.96,P<0.05),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恶化病例。通过BPRS和HAMD量表评分也显示不论是精神症状,还是抑郁症状都在治疗2~4周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0.01)。不良反应中两组基本相似,但联用组心慌不安却显著减少(P<0.05)。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发病期若早期使用抗抑郁药后,不论是精神症状,还是抑郁症状都较未加用氟西汀组改善更为明显,并能更快恢复家庭或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抗抑郁剂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两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例 1 患者 ,男性 ,72岁。因情绪低落、想死复发两个月 ,第 2次住本院。患者有抑郁症病史 33年。 1995年再次发作并住入我院服用氟西汀病情缓解出院 ,6个月后停药 ,病情一直稳定。两个月前病情复发 ,门诊用氟西汀治疗无效。收入院后给予米氮平 15mg/d ,3天后加至 30mg/d ,维持 4周 ,病情并无明显改善。后换用文拉法辛 5 0mg/d ,10天后加至2 0 0mg/d ,并联合奥氮平 5mg/d持续 4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自杀未遂 ,乃决定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每周 3次。继之情绪逐渐好转 ,治疗 8次后以病情缓解出院 ,并口服文拉法辛巩固治疗。例 2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用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在氟西汀(20mg/d)治疗的同时合用奥氮平(5~10mg/d),氟西汀组仅用氟西汀(20mg/d)治疗,两组作8周的持续治疗观察,于入组前及入组后第1、2、4、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 在治疗第4天两组的HAMD平均总分的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这种差异的显著性在每个访视期均存在.结论 氟西汀短期联用奥氮平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及帕罗西汀组各40例,2药治疗剂量均为20~40mg/d。疗程4周。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85.0%,帕罗西汀组为87.5%,两组疗效相当(P>0.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帕罗西汀组少且轻微,患者依从性好。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焦虑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4月于本科室收治精神分裂症100例,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50例。单一组给予氟西汀(20mg/次,1次/d)及安慰剂治疗,联合组给予氟西汀(20mg/次,1次/d)加用利培酮(4mg/次,1次/d)治疗,均治疗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统计分析患者疗效、HAMD及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治疗4周、12周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单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用利培酮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曲唑酮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曲唑酮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 3 )的 42例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进行 6周的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临床整体印象量表 (CGI)评定疗效 ,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体格检查及实验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曲唑酮用量 ( 193 85± 5 6 5 9)mg/d ,对照组氟西汀用量( 2 6 81± 5 87)mg/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比例分别为 17/2 1和 16/2 1,治愈比例分别为 13 /2 1和 10 /2 1;两组HAMD量表总分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曲唑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伴随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氟西汀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为期6周,共入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评分(HAMD17)≥18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的抑郁伴焦虑患者169例,完成146例,其中安非他酮组79例,氟西汀组67例。剂量分别为安非他酮缓释片300mg/d、氟西汀20mg/d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的HAMA总分减分值分别为11.8±7.5与11.6±5.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19%和4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伴随的焦虑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1例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组36例和氟西汀组35例,分别给予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和HAMA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以氟伏沙明组在治疗1周起即显著下降(P〈0.01),而氟西汀组在治疗2周起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均安全有效,但氟伏沙明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13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度洛西汀系统治疗)和对照组(氟西汀系统治疗),共治疗8周.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末起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末起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治疗后第1、2、4、8周末研究组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4周末起SD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第8周末SD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治疗后第4、8周末研究组SDS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度洛西汀可有效、快速的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社会功能,效果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探讨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研究,将52例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氟西汀治疗,一组采用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同时采用Asberg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组的药物副反应。结果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一应用氟西汀治疗(P<0.05),药物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一应用氟西汀治疗(P<0.05),药物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6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分为rTMS组33例和氟西汀组32例,观察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rTMS组有效率78.8%,氟西汀组有效率84.4%,两组疗效相当(P0.05);在第1周末rTMS组HAMD-17和HAMA评分较氟西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TMS组和氟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和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与氟西汀相当,但起效较氟西汀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40例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分为苯二氮革类联合曲唑酮组(曲唑酮组)和苯二氮革类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逐渐减半苯二氮革类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根据HoItzman—Gellert戒断症状评分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评价曲唑酮戒断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自治疗后7d戒断症状评分开始降低(P=0.000),自治疗后15dHAMA评分开始降低(P=0.000);与治疗前比较,经曲唑酮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降低(P=0.000)。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治疗后7d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经曲唑酮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抗抑郁药联合奎硫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药治疗)各29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分(P〈0.05或P〈0.001);以研究组HAMD减分率自治疗1周起、HAMA减分率自治疗4周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01)。两组治疗各周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增效作用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曲唑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男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予以氟西汀合并曲唑酮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于入组时及治疗后1、2、4、8周采用HAMD。,项评分、HAMA评分、阿森氏失眠量表(AIS)、亚利桑那性生活问卷(Arizona Sexual Experience Scale,ASEX)、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IIEF-5)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治疗第八周末两组HAMD总分、体重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迟缓因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AIS(P〈0.05)、ASEX(P〈0.01)、IIEF-5(P〈0.01)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第八周末研究组临床痊愈26例(86.7%),对照组2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4,P〉0.05)。性功能改善情况:研究组痊愈8例(26.67%),显效16例(53.33%),有效4例(13.33%),无效2例(6.67%);对照组分别为2例(6.67%),13例(43.33%),6例(20%),9例(3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765,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均为轻度。结论曲唑酮合并氟西汀对男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睡眠及性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每周1次氟西汀维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每周1次与每天1次氟西汀维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已接受每天1次氟西汀治疗,且临床疗效已达显著进步或痊愈的广泛性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前2周改为每周2次氟西汀治疗,第3周开始改为每周1次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继续每天1次氟西汀治疗,疗程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仅1例失败而更改治疗方案,研究组与对照组维持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HAMA评分比较都无显著差异。结论:经过急性期治疗临床症状已经好转的广泛性焦虑症病人,采用氟西汀每周1次的治疗方案,也可以维持原有疗效。  相似文献   

19.
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30例)及帕罗西汀组(30例),疗程8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文拉法辛组SAS、HAMA总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较帕罗西汀组更明显(P均<0.05)。治疗第2、4周末,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分别为20%和56%,帕罗西汀组分别为3%和26%,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第6周末,文拉法辛组治愈率为50%,帕罗西汀组为2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认知行为疗法对惊恐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惊恐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惊恐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观察1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度(CGI-SI)在治疗前及治疗2、4、8和12周时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A及CGI-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以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惊恐障碍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