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肺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细胞抑制率。实验分对照组、TGF-β组(TGF-β5ng/m L)、TGF-β+姜黄素组(TGF-β5ng/m L+姜黄素10μmol/L)、姜黄素组(姜黄素10μmol/L)。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及浸润实验检测各组的运动迁移和侵袭浸润的能力,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实验检测各组EMT相关标记物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P-GSK3β、GSK3β、β-catenin、c-Myc蛋白以及Snail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1、2、4μmol/L)作用后EMT表达情况。结果 MTT实验表明,10μmol/L姜黄素作用A549细胞24h和48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21±2.60)%和(21.33±3.25)%(P0.05);TGF-β能显著促进细胞的运动迁移和侵袭浸润,下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上调波形蛋白及N-钙黏蛋白的表达,伴有P-GSK3β、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增加以及Snail蛋白表达增加,GSK3β表达无明显变化,而姜黄素可以抑制TGF-β的作用(P0.05)。同时,XAV939对TGF-β诱导的EMT也有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TGF-β诱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2.
朱海荣  杨婷 《中医学报》2019,34(1):76-79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e,DHA)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观察DHA对胶质瘤活性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力;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力;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及β-catenin、GSK-3β、Axin2、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DHA显著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且呈浓度依赖性; WB法显示DHA下调E-cadherin、β-catenin、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N-cadherin、Vimentin、GSK3β、Axin2蛋白的表达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DHA可以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通路从而抑制EMT相关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SSc患者皮损组织及20例健康成人皮肤组织中β-catenin、Snail1、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不同质量浓度Wnt10b〔0(空白对照)、2、4 ng/mL〕处理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 48 h,免疫荧光实验检测β-catenin在HaCaT细胞中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aCaT细胞中Snail1、Snail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aCaT细胞中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  结果  β-catenin、Snail1、E-cadherin阳性率在SSc患者皮损组织中依次为100%、88.89%和2.22%,在健康成人皮肤组织中依次为0%、10.00%和9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Wnt10b(2、4 ng/mL)处理可诱导HaCaT细胞中β-catenin表达上调并促进β-catenin由细胞质向细胞核中转位,同时还可以提高HaCaT细胞中Snail1和Snail2 mRNA表达(P < 0.05),并上调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和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P < 0.05)。  结论  SSc皮损中存在异常活化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异常表达的EMT相关蛋白,且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促进HaCaT细胞EMT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在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徙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FAP(50,100和150pmol/L)处理细胞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FAP对MGC803迁徙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FAP对MGC803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分子(Vimentin、E-cadherin、ZO-1、Ncadherin)及EMT的上游不同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FAP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AP作用于MGC803细胞后诱导细胞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ZO-1表达下调,间质标志分子Vimentin、N-cadherin表达上调,且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Western Blot检测上游不同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结果显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DKK1、LEF-1)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P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活化EMT,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华蟾素对肾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肾癌细胞分为对照组(添加PBS)和华蟾素组(添加华蟾素),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力,Transwell侵袭和细胞迁移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力,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Wnt/β-catenin和上皮间质变(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华蟾素组可抑制肾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力,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P<005),Wnt/β-caten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华蟾素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EMT,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叉头框架蛋白A2(FOXA2)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卵巢癌上皮细胞系OVCAR3,构建并转染FOXA2过表达载体。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FOXA2过表达对OVCAR3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法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FOXA2过表达后OVCAR3细胞EMT发生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的改变。结果FOXA2过表达明显抑制了OVCAR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OVCAR3细胞FOXA2过表达后显著上调了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下调了Vimentin蛋白的表达,即EMT过程受到了抑制。免疫荧光结果显示FOXA2过表达后OVCAR3细胞中β-catenin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出现明显的异位聚集。结论FOXA2过表达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了EMT过程,进而抑制了卵巢癌OVCAR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过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的影响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用携带人BMP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BMP9转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上调MG63中BMP9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Hoche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β-catenin、c-myc、cyclinD1和E-cadherin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获得了过表达BMP9的MG63细胞;BMP9能促进MG6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MG63细胞中BMP9的过表达增强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β-catenin、c-myc、cyclinD1的表达,减弱了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BMP9对于骨肉瘤细胞MG63具有正性调节作用,该调控作用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在高糖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新生乳鼠CFs,构建高糖(25mmol/L)诱导CFs增殖细胞模型。采用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以及激动剂SKL2001调控Wnt/8-catenin信号通路。MTr法和细胞计数检测心肌细胞增殖,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CFs中β-cateni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25mmol/L高糖刺激48h后CFs的细胞增殖显著增加,β-catenin表达显著升高(P〈0.01),XAV939能抑制CFs增殖(P〈0.01),降低高糖诱导β-catenin及PCNA的表达(P〈0.01),SKL2001能对抗XAV939抑制高糖诱导CFs增殖的作用。结论:高糖诱导的CFs增殖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RhoA/ROCK通路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上皮细胞发生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提示BPH的可能发生机制,为治疗BPH提供新的靶点。方法:TGF-β处理BPH上皮细胞系(BPH-1),检测EMT相关分子和RhoA的mRNA表达。随后用ROCK抑制剂Y-27632和TGF-β共处理BPH-1,检测EMT相关分子和RhoA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GF-β诱导BPH-1细胞发生EMT,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降低,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升高,同时BPH-1细胞RhoA的mRNA表达上调。Y-27632能够逆转TGF-β诱导的BPH-1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和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MT在BPH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而RhoA/ROCK通路参与了TGF-β诱导的EMT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细胞CAOV3的增殖。方法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选择适当的淫羊藿苷浓度并探讨其对卵巢癌细胞CAOV3生长、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β-catenin及Wnt信号通路靶基因c-myc和cyclinD1 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淫羊藿苷能显著抑制CAOV3的生长增殖;倒置显微镜下发现淫羊藿苷能使CAOV3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RT-PCR检测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可降低β-catenin的mRNA的表达以及抑制Wnt信号通路靶基因c-myc和cyclinD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可下调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结论 淫羊藿苷可以抑制人卵巢癌细胞CAOV3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马香莲  冯海霞  吴德慧 《西部医学》2020,32(9):1318-1323
【摘要】 目的 探讨miR-12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受体酪氨酸激酶(AXL)/缺氧诱导因-1α(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用培养基)、阴性对照组(转染miR-122 NC)、miR-122 mimics组(转染miR-122 mimi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22水平,利用人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八肽(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印迹(WB)法检测AXL、HIF-1α蛋白以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α-caten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22 mimics组RL-952细胞转染后48小时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AXL、HIF-1α、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E-cadherin、α-catenin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细胞凋亡率、细胞AXL、HIF-1α、E-cadherin、α-caten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表达miR-122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AXL/HIF-1α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探讨结肠癌组织中VM、EMT和Wnt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结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测定VM、EMT的两种标记蛋白(Vimentin、E-cadherin)及Wnt通路调节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200例人结肠癌组织中有45例VM表达阳性,VM阳性患者肿瘤分化更差、分期更晚,更易发生复发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阳性时Vimentin高表达(66.7%),E-cadherin低表达(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VM阳性β-catenin为高表达(60.0%),VM阴性β-catenin为低表达(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β-catenin阳性的结肠癌组织中,Vimentin为高表达(72.5%),而E-cadherin低表达(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组织内存在VM现象,VM与EMT存在相关性。VM与Wnt通路存在相关性。结肠癌中Wnt通路活化可能促进EMT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28-31+169
目的探讨AMPK抑制TGF-β信号通路减轻EMT诱导膀胱癌转移机制。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AMPKα1转染至人膀胱移行上皮癌BIU-87,噻唑蓝(MTT)比色法和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shRNA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体外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后的C4-2 DN细胞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未转染的BIU-87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C4-2 E细胞,且在24 h内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的C4-2 E,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PK抑制TGF-β信号通路能够抑制人膀胱移行上皮癌BI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P0.05)。同时,AMPK抑制TGF-β信号通路下调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结论 AMPK抑制TGF-β信号通路下调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减轻EMT诱导膀胱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香参壳方调节人胃癌细胞SGC-7901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随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香参壳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法观察SGC-790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MTT法考察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cadherin、Vimentin、E-cadherin、p-GSK3β/GSK3β、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 香参壳方可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抑制其增殖,同时下调细胞中N-cadherin、Vimentin、p-GSK3β/GSK3β及β-Catenin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香参壳方主要通过介导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EMT,降低弱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从而发挥其胃癌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态(EMT)转化过程.方法 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IF-1α、Glut-1和VEGF蛋白表达,确认2种新构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HIF1α和PC-3/HIF1α)的稳定性;然后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EMT指标蛋白(E-cadherin、CK18、Vimentin、N-cadherin及Fibronetin)的表达,对5种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LNCaP/HIF1α、PC-3、PC-3/HIF1α和IA8)的EMT特性进行鉴定;进一步应用Transwell和MTT技术检测5种细胞株的体外侵袭和增殖潜能;最后,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5种EMT特性不同的细胞株中β-catenin、tGSK-3β和pGSK-3β的表达,总结分析该信号通路活性与细胞EMT特性的关联.结果 (1)LNCaP/HIF1α和PC-3/HIF1α中出现明显的HIF-1α蛋白条带,同时Glut-1和VIEGF表达呈强阳性;(2)Pc-3、LNCaP和Pc-3/HIF1α是EMT阴性细胞,而LNCaP/HIF1α和IA8是EMT阳性细胞;(3)PC-3/HIF1α和LNCaP/HIF1α、IA8体现出了较PC-3和LNCaP更为强大的体外侵袭和增殖潜能;(4)与LNCaP和PC-3相比,PC-3/HIF1α和LNCaP/HIF1α、IA8中tGSK-3β和pGSK-3β的蛋白表达相对减少,但p-GSK3β/t-GSK3β比值相应较高,β-catenin蛋白表达在LNCaP/HIF1α和IA8中相对较高,PC-3/HIF1α却表达较低;基因检测结果与前述蛋白表达规律基本一致,但是与β-catenin蛋自在PC-3/HIF1α中低表达不吻合的是,PC-3/HIF1α中β-catenin mBNA水平与其在LNCaP/HIF1α和IA8中一样呈现出强表达特点.结论 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状态与细胞EMT特性及其体外侵袭和增殖潜能有密切关系,该信号通路可能是介导HIF-1α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EMT过程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6.
黄琼  李婧  李长宏 《西部医学》2021,33(10):1463-1467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PDLSCs,将对数期的PDLSCs随机分为:control组(DMEM培养液)、baicalin组(1.0 μmol/L baicalin)、baicalin+XAV939组(1.0 μmol/L baicalin和4.0 μmol/L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XAV939),采用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黏附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骨钙蛋白(OCN),骨桥蛋白(OPN)和成骨细胞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 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baicalin组PDLSCs增殖能力明显升高,黏附和迁移能力均明显提高,ALP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OCN、RUNX2和OPN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β-catenin、c-myc和Cyclin Dl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baicalin组相比,添加XAV939能够部分逆转baicalin对PDLSCs以上各指标的影响。 结论 黄芩苷能够促进PDLSCs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且可诱导PDLSCs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TNF-α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3B和SMMC-7721)24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处理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方法检测细胞中上皮细胞标记物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素(β-catenin)、间质细胞标记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以及转录调控因子Twist的表达变化,Transwell及划痕实验分析细胞的侵袭能力。随后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和细胞免疫荧光评估TNF-α对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作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IκBα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TNF-α联合应用NF-κB抑制剂后,检测细胞EMT表型变化。结果 Hep3B和SMMC-7721细胞用TNF-α处理后,表现EMT的表型;细胞的划痕愈合率明显大于未处理组(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细胞穿透膜的数量亦显著增多(P<0.05)。TNF-α能有效激活NF-κB报告基因,促进NF-κB p65核转位及IκBα的磷酸化。应用NF-κB抑制剂BAY11-7082能够逆转TNF-α诱导EMT的作用(P<0.05)。结论 TNF-α通过NF-κB依赖性途径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MT,进而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诱导的肺腺癌A54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细胞抑制率。实验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TGF-β组(TGF-β5ng/mL)、TGF-β+姜黄素组(TGF-β5ng/mL+姜黄素10μmol/L)、姜黄素组(姜黄素10μmol/L)。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及浸润实验检测各组的运动迁移和侵袭浸润的能力,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实验检测各组EMT相关标记物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与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P-GSK3β, GSK3β, β-catenin, c-Myc蛋白以及Snail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Wnt /β-catenin抑制剂XAV939(1、2、4 μmol/L)作用后EMT表达情况。结果 MTT实验表明姜黄素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浓度依赖性,10μmol/L姜黄素作用A549细胞24h和48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21±2.60%和21.33±3.25%(P<0.05);细胞运动迁移及侵袭浸润实验表明TGF-β能显著促进细胞的运动迁移和侵袭浸润,而姜黄素对其表现出抑制作用(P<0.05)。免疫荧光实验及免疫蛋白印迹实验表明TGF-β能下调E--钙粘蛋白的表达,上调波形蛋白及N--钙粘蛋白的表达,伴有P-GSK3β,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增加以及Snail蛋白表达增加,而GSK3β表达无明显变化,而姜黄素表现出对这种现象的一个抑制作用。同时,XAV939对TGF-β诱导的EMT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TGF-β诱导的A549细胞EM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HepG2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验证前期构建的HepG2/HBx细胞株能稳定表达HBx蛋白.CCK 8法检测HepG2/HBx,HepG2/mock及HepG2 3组细胞增殖情况,RT-PCR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上述3种细胞中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最后检测β-catenin选择性抑制剂XAV939(20 μmol/L)对各组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 结果 前期构建的HepG2/HBx细胞株能稳定表达HBx蛋白.细胞增殖实验表明,HepG2/HBx组细胞增殖能力强于对照组(P<0.05).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HepG2/HBx组细胞中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HepG2/mock及HepG2组细胞之问则无明显差别.XAV939能够抑制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HepG2/HBx组细胞在加入20 μmol/L XAV939作用后的增殖速度较加入相同浓度DMSO的HepG2/HBx组细胞下降(P<0.05).XAV939对HepG2/HBx组细胞增殖的抑制强于对照组. 结论 HBx蛋白可以上调肝细胞β-catenin表达,激活Wnt邝-eatenin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选择性β-catenin抑制剂可部分逆转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对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和胃黏膜上皮细胞,检测MMP14基因表达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将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培养分为对照组(NC-shRNA)和实验组(MMP14-shRNA),分别进行转染实验;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黏附试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将体外转染的细胞接种于体内建立荷瘤裸鼠模型,观察和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蛋白印迹检测组织信号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 与GSE-1细胞比较,胃癌SGC-7901、BGC-823和MKN45细胞的MMP14表达均显著性上调(P<0.01);与NC-shRNA组比较,体外结果表明MMP14-shRNA能够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影响VEGF、E-cadherin、Vimentin和Wnt/β-catenin信号蛋白的表达(P<0.05);体内结果表明,MMP14-shRNA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MMP14可能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