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CMV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 47例肾移植术后CMV病患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CMV病治疗有效率 72 % ,治愈率 6 6 %。 34例 ( 72 % )患者停用了皮质激素 ,16例 ( 34% )患者环孢素减量 ,4例 ( 9% )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结论】肾移植术后CMV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应作为治疗的辅助措施之一 ,适当减少甚至停用部分或全部免疫抑制剂并不增加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监测CD4+T淋巴细胞对防治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cgalovims,CMV)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监测133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根据其变化调整免疫抑制剂(Cs~Fl(506+MMF+Pred)的用量,观察调整用药对CMV肺炎发病的影响.结果 共有36例受者CD4'细胞明显下降,发生在术后45~72(61.5~9.31 d.均给予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处理.133例受者有12例出现CMV肺炎,发病在术后5耻118(76.2~11.61d.其中7例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CD4+T细胞下降受者CMV肺炎的发病率(27.8%,10/36)明显高于CD4+细胞稳定受者(2.1%,2/97)(p,0.01),在调整用药期『日J有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0.05).12例CMV肺炎病人8例(66.7%,8/12)治愈.4例(33.3%,4/12)死亡.24例未发病受者在调整用药后CD4'细胞迅速上升,在14 d恢复到术前水平;8例CMV肺炎治愈者上升较缓慢,在21 d恢复;而4例死亡病人持续保持在低水平.结论 肾移植术后CD4'细胞的变化与CMV肺炎发病有密切相关性,依据其变化在CMV肺炎发病之前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是安全的,为预防和救治CMV肺炎提供一条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的临床资料,通过检测外周血中CMV DNA拷贝数,结合临床症状及胸片确诊,给予撤除免疫抑制剂、更昔洛韦、甲基强的松龙及α-干扰素等治疗,同时防治继发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配合使用呼吸机。结果23例治疗有效,其中治愈20例,好转3例,死亡6例,有效率79.3%。结论CMV肺炎多发于肾移植术后3、4月,应尽早诊断并撤除免疫抑制剂,同时给予以更昔洛韦、小剂量激素及干扰素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肺炎是肾移植后严重并发症,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2006年10月~2008年9月对15例肾移植术后发生重症CMV肺炎的患者采取了停用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和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静脉给予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并加强营养支持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对8例肾移植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于发热后1-2天入院,并给予以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另外2例于入院前已发热10-15天,并已作常规抗炎治疗无效而入院,入院后迅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后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应尽早诊断、尽早用药,以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调整免疫抑制剂,纠正低蛋白血症支持等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6.
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是肾移植术后一种严重合并症。多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和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近年来随着肾移植的深入开展和诸多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肾移植术后患者感染PCP也明显增多,如未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我院在2000年3月~12月肾移植受者中发生16例PCP感染,通过积极治疗与护理,15例康复,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宁  吴玉林  韦小玲 《中外医疗》2009,27(12):65-66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防治经验,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均在肾移植术后2~6个月发病。均以发热、咳嗽起病,胸片检查均有间质性肺炎改变。15例患者中,血CMVPP65抗原阳性15例。治疗措施包括早期抗病毒治疗、撤减免疫抑制剂用量、适时使用机械通气、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等。结果15例患者中,治愈10例(66.6%),好转3例(20.0%),死亡2例(13.4%)。9例术后使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的患者,治愈6例(66.6%),好转2例(22.2%),死亡1例(11.1%)。结论肾移植术后加强CMV检测有利于CMV肺炎的早期诊断。术后积极预防CMV感染,早期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肾脏移植是治疗慢性肾功衰竭较为理想的途径。近年来,新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的发现,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但术后感染相对增加,尤其是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CMV),因其诊断、治疗困难,常常导致移植失败甚至患者死亡。据1980年报导,肾移植术后合并CMV感染的患者死亡率可达25%。其中CMV肺炎最为严重,死亡率几乎达100%。肾移植术后合并CMV感染的患者急性排斥的发生率也很高,排斥又常和感染并存,有时鉴别诊断、治疗甚为棘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14例肾移植术后合并CMV肺炎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CMV肺炎患者X线表现为无明显肺部改变4例,其余10例改变早期为两肺野纹理增强,模糊不清、呈毛玻璃样密度增高.CT主要表现均为毛玻璃阴影,其中9例肺内出现小结节病灶,8例肺内散在分布斑片样病灶,7例出现小叶间隔增厚.对14例CMV肺炎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治愈12例,死亡2例.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出现上述肺部改变,应综合分析并考虑CMV肺炎的可能性并及时采用以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术前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肾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CMV)感染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影响及术前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6例肾移植受体的术前CMV感染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情况,根据术前有无CMV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将CMV感染组肾移植受体根据有无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同时检测35例正常健康者CMV结果.采用检测CMV-PP65抗原诊断CMV感染.结果术前CMV感染率肾移植受体为63.8%(74/116)高于正常健康者14.3%(5/35).术后发生CMV感染或CMV病非治疗组为5例(15.6%)高于治疗组1例(2.4%).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术前CMV感染组为14例(18.9%)高于非感染组2例(4.8%).术后发生AR治疗组为4例(9.5%)低于非治疗组10例(31.3%).结论肾移植受体术前CMV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健康人群.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术后CMV感染或CMV病的发生率.术前CMV感染的肾移植受体术后AR发生率高于非感染者.对术前CMV感染患者采取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术后A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1992年至2001年我院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2例,全部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氧疗,以及抗病毒治疗,丙氧鸟苷10 mg/(kg·d),分2次静滴,7~10 d无好转加用或改用磷钾酸钠180 mg/(kg·d),分3次静滴;调整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减量至10 mg/d,环孢素剂量减至发病前的1/3~1/4,或停用环孢素,全部停用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直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其中12例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胸腺肽(日达先)治疗,1.6 mg皮下注射,每天或隔天1次至体温正常。[结果]42例患者总存活率38%(16/42),给予胸腺肽治疗的患者存活83%(10/12),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胸腺肽治疗的患者的20%(6/30)(P<0.01)。所有存活病人肾功能正常,仅1例于1个内发生急性排斥。[结论]为提高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应给予抗病毒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免疫增强剂胸腺肽可能提高存活率,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情况。结果:5例中输尿管移行细胞癌2例,肾肿瘤2例,肾盂、输尿管、膀胱多发肿瘤1例。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现存活4例,平均存活已24.5个月。1例死于肿瘤全身转移。结论: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应采用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病因、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 对在我院诊治的29例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肾移植术后PCP患者,其中14例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痊愈,1例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并发心衰而死亡.结论 PCP多发生在移植术后3~6月,病情进展快,凶险,应以预防为主,个体化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关键;一旦发生,尽早诊断,合理治疗:尽早、足量给予复方磺胺甲恶唑、减少免疫抑制剂,支持治疗,必要时果断使用呼吸机支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康羿  柳飞  杨立川  于笑笑 《西部医学》2013,(2):188-189,19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免疫抑制方案调整前后SCys C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一个简便、准确、敏感地反映移植肾功能的指标。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17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Modular 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Roche公司)测定免疫抑制方案调整前后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C,SCys C)浓度。结果 17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7例停用免疫抑制剂,仅使用甲强龙40mg静滴,免疫抑制剂停用时间为7~20天;8例免疫抑制剂用量减少。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用期间,无患者发生排斥反应。调整免疫抑制剂前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SCys C水平分别为(2.02±0.99)mg/L、(2.21±1.12)mg/L(P=0.053)。结论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前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SCys 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重症感染发生时,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措施。SCys C可作为评估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移植肾功能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巨细胞病毒(CMV)是肾移植术后最重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CMV感染对肾移植受者可能导致的直接影响如CMV肺炎、肠炎及肝炎等为人熟知;而对肾移植受者的间接影响多被低估,包括移植肾排斥、继发感染(细菌、真菌和二次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移植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淋巴细胞增生病(PTLD)以及人、肾存活率下降等.肾移植受者术前透析及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会显著增加CMV感染途径及感染风险,使原发感染和潜伏感染被重新激活的可能性增加,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对于肾移植受者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防治至关重要.对于CMV感染的防治策略,目前倾向采用早期优先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巨细胞病毒(CMV)是肾移植术后最重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CMV感染对肾移植受者可能导致的直接影响如CMV肺炎、肠炎及肝炎等为人熟知;而对肾移植受者的间接影响多被低估,包括移植肾排斥、继发感染(细菌、真菌和二次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移植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淋巴细胞增生病(PTLD)以及人、肾存活率下降等.肾移植受者术前透析及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会显著增加CMV感染途径及感染风险,使原发感染和潜伏感染被重新激活的可能性增加,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对于肾移植受者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防治至关重要.对于CMV感染的防治策略,目前倾向采用早期优先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4 例肾移植术后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生化指标、病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于术后1 ~2 个月2 例,2 ~3个月16 例,3 ~4 个月5 例,术后14 个月1 例。24 例中3 例无症状,21 例以巨细胞病毒肺炎形式发病。治愈16 例,死亡8例,病死率占33 .33 % ,比文献报道低。结论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病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种类有关,多以巨细胞病毒肺炎形式发病。治疗主张早期预防,适当调节免疫抑制剂,并配合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重症肺炎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共有10例移植后的重症肺炎患者,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并监测减药前后患者肾功能变化,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移植肾大小、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肾皮质厚度等指标,同时根据病原学诊断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机械辅助通气缓解缺氧。结果10例重症肺炎患者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9例治愈。减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前以及减药后15天、1月、恢复免疫抑制剂用量后3月,肌酐、尿素氮减药前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移植肾大小、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肾皮质厚度等减药前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移植术后严重肺炎患者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有利于感染控制,不会引起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尿路异常病人的肾移植手术方法.[方法] 2001年 6月至 2003年 7月对 4例合并下尿路异常患者实施肾移植手术.其中 1例行肾移植 移植肾输尿管皮肤造口, 2例分别行同期及分期肾移植 回肠膀胱术, 1例肾移植术后 2月余行前列腺电切术. 4例患者均加用赛尼哌 (zenapax)作免疫抑制诱导治疗,维持治疗方案为他克莫司 (FK506)或环孢素 (CsA) 霉酚酸酯 (MMF) 激素 (steroid). [结果] 接受输尿管造口及分期回肠膀胱术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接受同期回肠膀胱术患者术后出现便血和尿瘘,治疗后消失;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尿流通畅,无尿路并发症,后因严重肺炎放弃治疗.[结论] 下尿路异常患者的肾移植手术,可根据患者情况同期或分期完成肾移植和改善下尿路手术,应最大限度保障移植肾功能与输尿管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将资料完整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菌、巨细胞病毒(CMV)、真菌感染均常见,多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在针对病原体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调整免疫抑制剂及应用免疫丙种球蛋白等治疗,痊愈25例,死亡7例。结论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大多是混合感染,早期予以抗细菌、抗病毒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阻止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进一步发展,降低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