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尸体供肾的日益短缺,国内活体肾移植例数迅速增加,但活体肾移植术后疗效和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过去4年多来肾移植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共分3种亚型,其中Ⅰ型(PHI)最为常见。2005年12月,我院为1例PHI患者行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System)Ⅱ类进行高分辨基因分析。方法:用多重PCR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相结合^[1,2],建立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结果:24对引物成功在分辨43份DNA的HLA-DRB1、B3、B4、B5^*51个等位基因和QDB1^*15个等位基因的4位数字特异性,识别基因片段长度为281bpo。结论: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  相似文献   
4.
移植肾切除术适应证与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移植肾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于我中心行同种肾移植术1707例(其中75例行移植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移植肾切除率为4.4%(75/1701),排斥反应(64%)与外科并发症(32%)是移植肾切除的主要原因。肾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分别为24%(18/75)、5.3%(4/75)。伤口感染(4/75)、出血(4/75)、肺部感染(5/75)是肾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结论 严格选择适应证、良好的手术操作与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移植肾切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剂型霉酚酸酯联合环孢素和类固醇皮质激素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2 8例首次接受肾移植的成年患者 ,手术后给予霉酚酸酯、环孢素和类固醇皮质激素联合治疗。霉酚酸酯采用 2种剂型序贯给药 ,静脉制剂 1.0 g静脉注射 2次 /d ,连续使用 7d ,随后改为 1.0g 2次 /d口服至 3个月。在研究的第 1,7,14天及第 1,2 ,3个月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评价 ,观察肾移植后 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和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程度。结果  2 8例均完成了 3个月的临床试验 ,全部随访至今。人 /肾均存活 ,肾功能正常。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1例 ,不良反应 7例 ,其中 2例不良反应与外科手术有关。结论 不同剂型霉酚酸酯联合环孢素和类固醇皮质激素可以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并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学、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和多聚酶链反应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技术3种方法在HLA-B位点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30份,为等待肾移植供、受者外周血。血清学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一步法、PCR-SSP采用微量SSP法,PCR-SSOP为反向杂交。结果所有样本用3种方法进行HLA-B分型均获得成功,分型结果血清学方法与PCR-SSP不相合率为13%,PCR-SSOP与PCR-SSP不相合率为3%。结论血清学分型方法误差率较高、分辨率低,但成本不高,最为快速简便。PCR-SSP和PCR-SSOP分型方法特异性好,准确率高。SSP适用于少量标本,而SSOP虽耗时长,却可同时检测大批量的样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1月至2022年7月随诊的56例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12例,2例为食管癌,10例为胃癌,26例为肝癌,3例为胰腺癌,2例为法特壶腹部肿瘤,13例为肠癌。结合随访期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患者接受以外科手术为主治疗的综合治疗,存活时间为1个月~11年。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消化系统肿瘤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移植术后定期筛查肿瘤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根据肿瘤特点尽早采取积极合适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诊断肾移植受者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活动性感染的方法。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催化信号扩增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的人巨细胞病毒磷蛋白(phosphoprotein,pp65),并与抗HCMV-IgM检测法、巨细胞病毒信使核糖核酸(pp67-mRNA)检测法作比较。结果检测53例肾移植受者中,HCMVpp65抗原阳性26例,IgM抗体阳性17例,pp67-mRNA检测阳性27例,pp65抗原阳性细胞指数为(71±45)个/2×10^5个白细胞(WBC),而有症状的CMV病16例,抗原阳性细胞指数为(83±46)个/2×10^5个WBC。pp65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73.0%、61.5%和100%。结论该法敏感,简便,可作为肾移植术后HCMV病的早期诊断,并可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本综述总结西罗莫司用于预防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各种用药方案,从急性排斥发生率、肾功能、人/肾存活率4个方面综合比较各种用药方案同其他传统免疫抑制方案的优劣。综合比较显示,肾移植术后转换使用西罗莫司是最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案。在环孢素与西罗莫司联用(CsA+SRL)过程中减、停环孢素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但要注意控制西罗莫司浓度。西罗莫司可以替换麦考酚酸酯,此时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应适当减量。起始低剂量西罗莫司与CNI联用(CNI+SRL),以及起始足量CNI+SRL并维持、起始不含CNI以及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过渡期使用西罗莫司均应当避免。西罗莫司支持术后撤停激素,此种情况下推荐西罗莫司与他克莫司联用。需定期监测西罗莫司谷浓度,并多数情形下推荐使用首剂负荷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和评价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再通模型.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用环形结扎不完全阻断下腔静脉并用微血管夹钳夹损伤静脉壁的方法 诱导深静脉血栓形成.于术后第7、14天行血管造影观察血栓再通情况;取从结扎处到髂总静脉分叉的下腔静脉和血栓,计算质量长度比,测定血栓面积;测定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质金属蛋白酶(PAI-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MMP)-2、MMP-9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术后第7天,80%小鼠完全性下腔静脉血栓、20%再通;术后第14天,90%小鼠血栓再通.与术后第7天比较,术后第14天血栓面积缩小80%,质量长度比减小40.7%(P<0.05).与对照组比,u-PA术后第7、14天表达增强,而第14天表达低于第7天(P<0.05);PAI-1、MMP-2和MMP-9术后第7、14天表达逐渐增强.结论 用环形结扎不完全阻断下腔静脉并用微血管夹钳夹损伤静脉壁的方法 可成功诱导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纤溶系统和MMPs系统可分别选取术后第7、14天前后的时间点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