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DS 32例、AML 21例及1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GF-β1水平。结果:初诊AML患者与MDS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ML患者达完全缓解时TGF-β1水平恢复正常,未缓解和复发患者TGF-β1水平与初诊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MDS低危型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高危型及初治AML患者相比为高,但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ML和MDS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评价疗效,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73 例成人初诊ALL患者,同期留取非白血病骨髓30 份作为对照组,采集并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IF-1α 基因表达,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析HIF-1α 基因表达对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成人初诊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IF-1α mRNA 相对表达量(1.86±0.18),高于对照组(1.17±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020, p=0.000);B 系-ALL(B-ALL)和T 系-ALL(T-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IF-1α mRNA 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而B-ALL和T-ALL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07,p =0.211);费城染色体(Ph)阳性和Ph 阴性患者HIF-1α mRNA 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而Ph 阳性和Ph 阴性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314,p =0.096);B-ALL和T-ALL成人初诊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IF-1α 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性别、年龄、白细胞水平和危险度分级无关(p >0.05);以HIF-1α mRNA 相对表达量的P25 为截点,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n =18)和高表达组(n =55),低表达组随访中复发4 例,复发率22.2%,高表达组随访中复发20 例,复发率36.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表达组无复发生存时间11.2 个月,长于高表达组的8.6 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1, p=0.183)。结论HIF-1α在成人初诊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呈高表达,可能与ALL患者化疗耐药及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3.
Smad4与TGF-β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Smad4及TGF-β1表达,分析其与BT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BTCC组织smad4和TGF-β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mad4,TGF-β1与BTCC的侵袭、血管生成、转移及复发间的关系以及Smad4蛋白表达与TGF-β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mad4蛋白阳性表达染色位于细胞浆内,BTCC组中阳性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83.3%),且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肿瘤复发组低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P〈0.05)。TGF-β1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与BTCC组织中均有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64.3%(P〈0.01)。BTCC中smad4蛋白与TGF-β1蛋白的表达均下调,且呈正相关(r=0.829,P=0.000)。结论: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及肿瘤的转移复发,BTCC中Smad4蛋白与TGF-β1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TGF-β1、TβRⅡ、Smad2、E-cad、E-sel、integrin-β1、ICAM-1及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和SABC法检测TGF-β1、TβRⅡ、Smad2、E-cad、E-sel、integrin-β1、ICAM-1及CD44v6的表达,并对其与NSCL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TGF-β1与integrin-β1在肺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鳞状细胞癌组织(P〈0.05),E-cad在肺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肺鳞状细胞癌组织(P〈0.05)。TGF-β1及TβRⅡ在NSCLC TNM分期Ⅰ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Ⅱ期和Ⅲ期组织(P〈0.01)。TGF-β1、TβRⅡ、Smad2及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P〈0.05),E-cad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P〈0.05)。结论TGF-β1、E-cad及integrin-β1与NSCLC的组织学类型有关,TGF-β1及TβRⅡ能促进NSCLC的病程进展;TGF-β1、TβRⅡ、Smad2、E-cad、及CD44v6的阳性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GF-β1、TβRⅡ、Smad2、E-cad及CD44v6在NSCLC的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作为估计NSCLC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105和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和TGF-β1在50例NSCLC和15例非肿瘤性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肺组织(P〈0.01),NSCLC分化越低,CD105标记的MVD值越高,且Ⅲ、Ⅳ期MVD值显著高于Ⅰ、Ⅱ期(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TGF-β1在NSCLC和非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和42%,两者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表达强度与NSCLC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P〈0.01),同时与肿瘤中MVD值呈正相关关系(r=0.444,P〈0.01)。结论CD105和TGF-β1在NSCLC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一岚  苏毅  易海  刘芳  邓锐  张姗 《西部医学》2017,29(10):1380-1384
【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25-羟维生素D[25-(OH)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ELISA法检测65例ALL患儿(初诊37例,完全缓解17例,难治复发11例)和35例健康儿童血清中NSE和25 (OH)D表达水平。分析ALL初诊患儿血清中NSE和25 (OH)D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动态观察37例初诊ALL患儿血清中NSE和25 (OH)D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相比,ALL初诊组和复发难治组患儿血清中NSE水平显著升高,25 (OH)D显著降低(P<0.01)。ALL初诊患儿血清中NSE和25-(OH)D的表达水平与其年龄、性别、FAB分型、肝肿大及淋巴结肿大无相关性(P>0.05),在外周血WBC和危险度分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观察37例ALL患儿发现完全缓解后其血清中NSE水平显著下降,25-(OH)D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ALL患儿血清中NSE和25 (OH)D水平测定对AL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受缬沙坦的影响。方法 将49例CHF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常规治疗加缬沙坦组(24例),于治疗前后采血测定血清TGF-β1浓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HF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LVEF成显著正相关(r=0.814,P〈0.01)。心衰程度越重,TGF-β1降低越明显。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缬沙坦组均可显著升高其浓度(分别P〈0.05和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HF时TGF-β1浓度降低,抗CHF治疗可升高TGF-β1浓度,因此TGF-β1可作为CHF评估治疗反应的参考指标之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未见TGF-β1进一步升高,不排除与缬沙坦剂量过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哮喘大鼠模型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SIT对照组(CT组)和SIT治疗组(T组),各10只.通过卵蛋白(OVA)雾化吸入的方法对致敏大鼠进行SIT干预,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结果、血清和BALF中IL-10及TGF-β1水平变化.结果 C组BALF和血清中IL-10浓度分别高于A组和CT组〈P<0.01),A组BALF和血清中IL-10浓度分别低于T组(P〈0.01):A组血清和BALF中TGF-β1水平分别高于C组(P〈0.01)和T组(P〈0.05,P〈0.01),T组血清和BALF中TGF-β1水平均分别高于C组(P〈0.05).结论 通过调节体内IL-10和TGF-β1趋于正常状态可能是SIT治疗哮喘有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刺激组,TGF-β1加肾炎康复片低剂量组(100 mg·L^-1)、中剂量组(200 mg·L^-1)、高剂量组(500 mg·L^-1)。分别利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etyl thiazolyl tetronzolium,MTT)观察肾炎康复片对TGF-β1诱导细胞活力的影响;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I型胶原(Col I)、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TGF-β1可以显著增加大鼠肾脏系膜细胞活力,TGF-β1刺激组Col I、FN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GF-β1加肾炎康复片各剂量组的Col I、FN均低于TGF-β1刺激组(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能抑制TGF-β1诱导的细胞活力及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提示抑制TGF-β1刺激GMC分泌细胞外基质是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叶迅  侯鹏超  洪郁芝 《浙江医学》2015,37(11):920-924
目的 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小鼠足细胞表达NEPH1、desmin、TGF-β1 和Smad7 的变化,探讨高糖损伤足细胞 的机制。方法 将培养成熟的小鼠足细胞用RandA 1.0 软件完全随机分为高糖1、2、3 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5、25 和30mmol/L)和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mmol/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高糖干预前后足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RT-PCR 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足细胞NEPH1、desmin、TGF-β1 和Smad7 的mRNA 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环境下培养48h 后,足细胞形态发生不同程度变化。NEPH1 和Smad7 的mRNA 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 或0.01),desmin 和TGF-β1的mRNA 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 或0.01)。其中高糖2 组的NEPH1 和Smad7 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1),而desmin 和TGF-β1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小鼠足细胞在高糖培养下NEPH1 mRNA 和desmin mRNA 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93,P<0.01);NEPH1 mRNA 和TGF-β1 mRNA 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89,P<0.01);TGF-β1 mRNA 的表达和Smad7 mRNA 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96,P<0.01)。结论 高糖可能通过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诱导小鼠足细胞发生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31 I)治疗Graves病过程中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初诊甲亢患者(初诊组,n=61)以及甲亢患者131I治愈后(治愈组,n=65)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sIL-2R、IL-5、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68)比较;分析各种细胞因子水平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初诊组及治愈组患者血清IL-1β、sIL-2R、IL-5、IL-6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P〈0.01);治愈组的血清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及TNF-α与初诊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而TNF-α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FT4,sIL-2R与TRAb,以及TNF-α与TRAb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以及TNF-α水平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甲亢患者131 I治疗效果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活动期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以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含量。初步探讨CD4^+T细胞TGF-β1在皮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例活动期皮肌炎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获得CD4^+T细胞,通过RT-PCR方法检测出各组TGF-β1表达水平。观察CD4^+T细胞中TGF-β1表达与C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皮肌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GF-β1相对表达量为0.751±0.10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0.438±0.170(P〈0.05)。CD4^+T细胞TGF-β1表达量与CK含量呈中度正相关(r=0.67,P〈0.05)。结论:活动性皮肌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GF-β1 mRNA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皮肌炎疾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9例确诊为BCR-ABL基因阳性的ALL患者,予传统化疗、伊马替尼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随访期3~80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78例ALL患者中,BCR-ABL基因阳性者29例(16.3%),其中B细胞性28例,T细胞性者1例。14例患者在首1~2个疗程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48.3%),部分缓解者1例(3.4%),2例在首2个疗程未获CR后加用伊马替尼获得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10.3%),无效12例(41.4%)。2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14.5月。伊马替尼联合传统化疗化疗者完全缓解率80%,高于单用传统化疗者(50%()χ2=5.894,P〈0.01),生存期(18.6月)大于单用传统化疗未进行移植者(11.1月)(t=2.469,P〈0.05)。结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ALL患者传统化疗疗效差,联合伊马替尼可提高完全缓解率和生存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部分患者长期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5例结直肠癌,46例结直肠腺瘤息肉、3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30位正常对照者及结直肠癌术后随访组、复发组血清TGF-β1与CEA的含量,分析血清TGF-β1含量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及肿瘤复发组TGF-β1和CE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结直肠腺瘤息肉组及炎症性肠病组TGF-β1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CEA含量无明显升高(P〉0.05)。术后各随访组TGF-β1与CEA含量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结直肠癌组血清TGF-β1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76和0.612,P〈0.01),与肿瘤大小相关(t=2.210,P〈0.05),而与肿瘤部位无关(P〉0.20)。结论:血清TGF—β1可作为结直肠癌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其有助于对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与评价及对术后复发及高危对象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TGF-β1在骨性关节炎(OA)患者软骨和滑膜中的表达及与关节软骨和滑膜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30例患者(OA组)及10例正常膝关节组织(对照组),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等方法检测TGF-β1在膝关节软骨和滑膜中的表达及软骨和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GF-β1蛋白在OA组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A组凋亡指数(A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A组软骨和滑膜细胞凋亡程度与TGF-β1的表达均呈负性相关(r=-0.457,P〈0.05)。结论OA中TGF-β1的高表达有可能负性调节软骨和滑膜区域细胞凋亡的发生,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及其在MD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ELISA)法检测25例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sICAM-1、TGF-β1、和LI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DS患者s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1);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LIF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CAM-1、TGF-β1和LIF三种细胞因子与MDS免疫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8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RunX3调节TGF-β1对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过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等方法综合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UC组)及正常志愿者40例(对照组)结肠镜下乙状结肠肠黏膜活检标本,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RunX3mRNA、TGF-β1mRNA和成熟树突状细胞常用的表面标志物CD83mRNA。结果:(1)与对照组肠道黏膜组织相比,UC组RunX3mRNA、TGF-β1mRNA的表达下调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83mRNA的表达上调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UC组肠黏膜组织中RunX3mRNA与TGF-β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9,P〈0.05),RunX3mRNA与CD83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6,P〈0.05),TGF-β1mRNA与CD83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4,P〈0.05)。结论:RunX3mRNA、TGF-β1mRNA及树突状细胞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RunX3基因可能通过调节TGF-β1介导树突状细胞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 interleukin receptor,sIL-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第1次完全缓解后sIL-2R表达水平.结果:ALL初诊组和复发组sIL-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ALL缓解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或复发组患者sIL-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动态观察30例患者发现,治疗有效达到完全缓解时sIL-2R水平明显下降,而病情复发时患者sIL-2R水平显著上升,sIL-2R水平上升出现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之前一个月左右.结论:动态检测完全缓解后患者sIL-2R表达水平,有利于ALL复发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明胶酶(MMP-2,9)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GF-β1RⅠ)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9例大肠癌组织中MMP-2、MMP-9与TGF-β1、TGF-β1RⅠ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癌MMP-2、MMP-9、TGF-β1和TGF-β1RⅠ阳性率分别为67.4%、65.2%、85.4%和71.9%;MMP-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均P〈0.01),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TGF-β1RⅠ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TGF-β1表达状况与MMP-2和MMP-9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0.256和0.365,P〈0.05和0.001),TGF-β1RI和MMP-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25,P〈0.05)。结论MMP-2,9的表达情况与大肠癌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MMP-2,9的表达与TGF—β1、TGF-β1RI关系密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TGF-β1及其受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定期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中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5例NSCLC患者手术前后和3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结果:NSCLC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和TN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手术治疗后未复发转移组低于术前(P<0.01),复发转移组明显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1).结论:测定NSCLC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和TNF水平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