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未经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方法对62例未经治疗的女性AIS患者采用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患者问卷表(SRS-22)进行问卷评估。根据Cobb角大小分为轻度脊柱侧凸组14例(Cobb角<30°)、中度脊柱侧凸组42例(Cobb角30°~50°)、重度脊柱侧凸组6例(Cobb角>50°)。 结果重度脊柱侧凸组自我形象维度得分均低于轻度脊柱侧凸组和中度脊柱侧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功能活动、疼痛、心理健康三个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中文版SRS-22问卷可提供AIS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信息。Cobb角>50°的AIS患者自我形象维度得分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脊柱旁凸、凹侧椎旁肌肌电活动时域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正常对照组少年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12—19岁;两组受试者均执行BST实验、抬物实验,采用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受试者双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频谱面积(SPA)。结果: 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凸、凹侧椎旁肌AEMG(凸侧106.76±47.73μV/s, 凹侧67.93±26.11μV/s,P<0.01),SPA(凸侧11.01±8.81 m2,凹侧4.38±3.14m2,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正常对照组椎旁肌左、右侧表面肌电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凸、凹侧椎旁肌肌电活动不对称,表面肌电图可用作评定AIS脊柱旁凸、凹侧肌电活动差别的客观检查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背景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三维畸形,目前对其外观表现与畸变的内在规律所知甚少.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多变量旋转畸形之间的内在规律.设计采用非随机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地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研究对象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9~32岁.方法行脊柱正位X线摄片测量侧凸的Cobb's角及顶椎CT扫描测量顶椎的旋转角度(Aaro法)和双侧椎根轴心线与椎体轴心线夹角.主要观察指标正位X线摄片Cobb's角,CT片顶椎旋转角度及双侧椎弓根与椎体轴心角度.结果在38°~124°内,侧凸Cobb's角每增加1°,顶椎旋转增加0.39°.凸凹侧顶椎椎弓根轴心线与椎体轴心线夹角分别为(4.72±6.02)°,(14.22±6.52)°.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旋转之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和线性关系,双侧顶椎椎弓根与椎体轴心角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基于姿势解密技术的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3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但治疗期间,因个人原因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本研究33例。2组患者均采用侧移训练矫正疗法作为常规康复训练,侧移训练每周4次,每次训练10 min,共治疗4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姿势解密技术手法治疗,对照组则增加悬吊训练治疗,每周治疗1次(错开侧移训练日),每次治疗20 min,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脊柱侧方弯曲度(Cobb角)、锁骨角(CA)、躯干旋转角(ATR)、椎体旋转度(VR)、脊柱侧凸研究会患者问卷表22项(SRS-22) 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16.76±6.67)°]、锁骨角[(1.35±0.50)°]、ATR[(6.18±3.23)°]和SRS-22评分[(88.18±5.47)分]均较组内治疗前[(20.12±6.98)°、(2.53±1.20)°、(8.65±4.15)°、(84.65±6.76)分]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的Cobb角[(17.31±6.83)°]、ATR[(6.31±2.52)°]、SRS-22评分[(86.25±10.53)分]较组内治疗前[(18.13±7.08)°、(7.06±2.84)°、(85.00±11.02)] 明显改善(P<0.05),但锁骨角改善并不明显(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ATR、锁骨角和SRS-22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的VR改善程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姿势解密技术手法能有效改善AIS患者的脊柱侧弯、肩部失衡程度,有更好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发展与伏案时长的相关性及足底压力测试在AIS患者康复诊疗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17例AI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17名同年龄健康人为对照组。问卷调查观察组伏案时间等信息数据,分析观察组内不同伏案时长与侧凸角度的相关性;使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测量受试者的静态足底压力、峰值压力(PP)和触地面积(CA)。结果:伏案总时长>5h较1~3h和3~5h的脊柱侧凸角度均明显增大(均P<0.05);连续伏案2~3h较1~2h的脊柱侧凸角度明显增大(P<0.05),且连续伏案>3h较1~2h和2~3h的脊柱侧凸角度均显著显增大(均P<0.05)。观察组在步行周期中足弓、第1跖骨头、第2~5趾骨处较对照组PP值均更大(P<0.01,0.05),且在足弓和足跖的CA均较对照组更大(P<0.01,0.05),而足跟和足趾的CA均小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C”型凸侧足底M2区及前足压力均显著大于凹侧(均P<0.05)。结论:伏案时长会对AIS患者脊柱侧凸角度造成一定影响,脊柱侧凸角度大小会造成足底压力分布的特定性改变,进而引发骨盆以及双下肢各关节力学结构的改变。AIS患者在长期伏案时需重视安排规律的脊柱放松活动,并进行足底压力测试,以便对异常改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际生物力学学院(ICB)矫形足垫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以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训练,并结合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计划的基础上加用ICB矫形足垫进行患腿负重控制训练,并要求患者日常生活中穿戴矫形足垫步行。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测量2组患者的下肢立姿跟骨休息位角度(RCSP)、胫骨扭转角度(MP)和前足角度(FP),同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以及10m最大步行速度(MWS)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和步行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FP外,2组患者其余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RCSP和MP分别为(1.78±0.32)°和(13.33±2.51)°,与对照组治疗后的(2.58±0.59)°和(12.45±3.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BBS 和MAS评分以及MWS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B矫形足垫结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负重时的控制能力,促进其平衡和步行运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7.
背景: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三维畸形,目前对其外观表现与畸变的内在规律所知甚少。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多变量旋转畸形之间的内在规律。设计:采用非随机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地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研究对象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9~32岁。方法:行脊柱正位X线摄片测量侧凸的Cobb’s角及顶椎cT扫描测量顶椎的旋转角度(Aaro法)和双侧椎根轴心线与椎体轴心线夹角。主要观察指标:正位X线摄片Cobb’s角,CT片顶椎旋转角度及双侧椎弓根与椎体轴心角度。结果:在38&;#176;~124&;#176;内,侧凸Cobb’s角每增加1&;#176;,顶椎旋转增加0.39&;#176;。凸凹侧顶椎椎弓根轴心线与椎体轴心线夹角分别为(4.72&;#177;6.02)&;#176;,(14.22&;#177;6.52)&;#176;。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旋转之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和线性关系,双侧顶椎椎弓根与椎体轴心角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本体感觉训练配合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在踝关节骨折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踝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患者30例(共47个关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中医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本体感觉训练、踝关节功能训练及冷疗等干预措施,连续治疗4周;然后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踝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训练后的位移差(包括角度位移和弧度位移)等指标进行康复评定。 结果 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AOFAS评分、本体感觉测试位移差、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分别为(29.07±12.88)°和(49.17±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OFAS评分(50.52±19.30)分和(63.00±14.06)分,治疗前后ADL评分分别为63.23±19.90)分和(72.74±19.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本体感觉测试指标的弧度位移差值(10.03±1.65)mm、(2.53±0.44)mm,角度位移差值(9.37±1.67)°、(2.18±0.45)°,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本体感觉训练配合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踝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肌梭结构、数量、密度及其分布,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刚孵育出的鸡行松果体切除,获得脊柱侧凸动物模型;将鸡脊柱侧凸模型分为 Cobb角 10°~ 20°组及 Cobb角 >40°组,椎旁肌取下后切片,行 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肌梭结构,对肌梭数量、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被囊呈"气球样变",梭内肌纤维有异常改变; Cobb角 10°~ 20°组肌梭密度为( 25± 5)个 /g肌肉. Cobb角 >40°组肌梭密度为( 23± 7)个 /g肌肉. 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结构异常,肌梭数量减少,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侧交替全身振动训练对高龄肌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高龄肌少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平衡功能训练和下肢肌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侧交替全身振动训练(振动频率9~14 Hz,振幅2~3 mm,1 min/组,5组/次,5次/周)。于训练前、训练8周后评估2组患者下肢肌力、6 m步速、起立-行走计时(TUGT)、压力中心运动椭圆面积以及运动轨迹长度等指标。 结果 经8周干预后观察组髂腰肌肌力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5),其余肌群肌力、6 m步速、TUGT计时、运动椭圆面积以及运动轨迹长度均较训练前极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闭眼运动椭圆面积和睁眼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股四头肌、胫前肌肌力、6 m步速、TUGT计时、睁眼时运动椭圆面积和闭眼时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极显著改善(P<0.01)。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双侧股四头肌[(24.35±6.20)kg和(24.38±6.12)kg]、左侧腘绳肌和胫前肌肌力[(24.99±3.78)kg和(24.32±5.42)kg]以及闭眼时运动轨迹长度[(655.85±94.56)mm]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1);右侧腘绳肌和胫前肌肌力[(25.15±5.05)kg和(24.67±5.10)kg]、6 m步速[(0.84±0.17)m/s]、TUGT计时[(15.22±5.69)s]、睁眼及闭眼时运动椭圆面积[(456.30±94.32)mm2和(803.10±79.19)mm2]、睁眼时运动轨迹长度[(404.70±66.18)mm]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低频侧交替全身振动训练对高龄肌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及步行功能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作为防治高龄肌少症患者的有效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评估S型脊柱侧凸患者应用运动疗法半年后Cobb角的变化情况,探讨运动疗法对S型脊柱侧凸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0-01/2004-06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原发性S型脊柱侧凸患者80例,均自愿参加本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运动疗法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先应用脊柱侧弯矫正治疗仪行侧方体表电刺激治疗,刺激时间逐步延长,直至达到8h/d。其次进行牵引治疗,T9以上侧弯显著者行枕颌牵引,T9以下侧弯显著者行骨盆牵引治疗,牵引持续时间30min/次,2次/d。在以上治疗的同时两组患者均行针对性的姿势训练,要求患者保持姿势的挺拔和对称。运动疗法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针对原发性S型脊柱侧凸的矫正体操,通常在卧位或匍匐位进行,1次/d。Cobb角为反映侧凸角度最为常用的指标,测量方法为沿侧凸弧位置最高或最低的点,向凸侧或凹侧斜度最显著的端椎上缘或下缘作切线,此两切线各自垂线的交角即为Cobb角。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评定两组患者胸段及腰段Cobb角的变化情况。结果:8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脊柱胸、腰段Cobb角的角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18±9,16±8;10±7,9±5)°;(25±13,23±11,26±12,24±10)°(t=4.11~6.02,P<0.01)],但运动疗法组患者脊柱胸、腰段的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t=3.01,3.24,P<0.01)。结论:运动疗法对原发性S型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其优点是简便、无痛苦且依从性较高,但该疗法的动作必须正确、充分、长期、持续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主研发的脊柱侧凸康复机器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合适的治疗处方。 方法 脊柱侧凸康复机器人基于三维同步矫正理念设计,由闭环气动控制系统以及多节段躯干、骨盆和上肢固定装置组成。选取AIS患者18例,首先在最大耐受力下进行30 min的机器人治疗,采用三维超声评估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0 s、治疗5 min、治疗30 min、30 min治疗结束即刻和治疗结束5 min时的脊柱棘突角和棘突角矫正率的变化;之后分别在10%、15%、20%、25%和30%体重横向矫正力下进行30 s的机器人治疗,并采用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力作用下患者脊柱棘突角和棘突角矫正率的变化。观察和记录整个研究中的不良反应。 结果 自制三维脊柱侧凸康复机器人运行平稳,可实现智能精准矫正,未见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机器人治疗30 s、5 min和30 min后的平均棘突角矫正率呈时间递增效应(P<0.001),且治疗30 min时达103.73%。自10%体重矫正力开始,随着矫正力大小的增加,平均棘突角矫正率逐渐提高(P≤0.001);轻度AIS(Cobb角<25°)在25%体重横向矫正力下的平均棘突角矫正率达103.97%(实现完全矫正),而中度AIS(Cobb角≥25°)患者的矫正率也达到64.52%。 结论 脊柱侧凸康复机器人治疗是安全和即刻有效的,轻度AIS和中度AIS患者分别在25%体重和25%以上体重的横向矫正力下取得较为理想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3.
Boston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Boston矫形器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97年3月至2002年12月使用Boston矫形器治疗并得到随访的AIS患者108例,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顶椎偏离中线距离(AVT)、顶椎旋转度(AVR)、躯干位移(TS)以及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残气量(RV)等指标,分析并评价Boston矫形器的疗效。结果矫形器治疗前,脊柱侧凸的Cobb角为(38.2±10.8)°,矫形器治疗2年后Cobb角平均为(24.4±8.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矫正率为36.1%。矫形器治疗后, AVT、AVR和TS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而肺功能各项指标(包括VC、FEV1/FVC、MVV和RV)的正常率并无明显改变(P>0.05)。Risser。征Ⅰ度(包括0度)患者矫正率分别与Risser征Ⅱ度、Ⅲ度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3例患者因出现侧凸进展改行手术矫形外,其他患者侧凸畸形均得到显著改善,肺功能无明显损害。结论Boston矫形器对AIS的临床治疗有效,Risser征可以作为预测AIS矫形器矫形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扩大色努矫形器凹侧的释放空间,引导生长、呼吸、运动对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意义。 方法:对168例Risser征0度—Ⅲ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通过设置扩大色努矫形器凹侧的释放空间,引导生长,呼吸,运动进行治疗随访,观察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后Cobb角、顶椎偏离中线距离(AVT)、顶椎旋转度(AVR)、躯干位移(TS)并分别计算矫正率。同时检测肺活量(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 (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等指标并分别分析计算正常率。从而分析并评价扩大色努矫形器凹侧释放空间的疗效。 结果:治疗前,脊柱侧凸的Cobb角为(36.7±11.3)°,经扩大凹侧释放空间的色努矫形器治疗并配合运动、呼吸疗法,连续平均随访2年后Cobb角为(20.4±8.3)°,脊柱侧凸的Cobb角减少了16°—3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矫正率为44.4%。治疗后,顶椎偏离中线距离、顶椎旋转度、躯干位移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患者使用扩大释放空间矫形器前、6个月、1年、2年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包括VC、FEV1、FVC、FEV1/FVC、RV、TLC)的正常率与使用未扩大释放空间的侧弯矫形器前、6个月、1年、2年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除3例患者加重、7例患者改行手术治疗外,其他158例患者侧弯畸形均有显著改善,肺功能各项指标也有一定改善。 结论:通过设置压力垫、扩大凹侧释放空间,矫形器完全可以降低凸起,使凸起部位向释放空间转移,释放空间位置必须与压力垫相对应,释放空间的面积必须10倍于压力垫面积使压力垫发挥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关节镜下小肩袖损伤修复术后3个月、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正常且肩袖肌力达到3级及以上的患者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力训练治疗)和训练组(采用等速训练方法治疗),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行Thera-Band弹力带肩关节内外旋肌力训练,每组10~20个,每日3次;训练组在常规肌力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肩关节内外旋等速肌力训练,每次15~20 min,每周2次。分别于术后3个月(训练前)和术后6个月(训练后),对2组患者均行等速肌力测试,测试速度分别为60°/s和180°/s。并分别对2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内外旋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患侧与健侧峰力矩差值比、训练前后患侧峰力矩差值和训练前后患侧峰力矩体重比差值等评定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 结果 训练后,训练组60°/s时外旋峰力矩[(15.56±5.03)N·m]、内旋峰力矩[(22.03±6.18)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22.12±4.63)%]、内旋峰力矩体重比[(31.62±6.42)%],180°/s时外旋峰力矩[(10.60±5.71)N·m]、内旋峰力矩[(19.13±5.62)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14.90±6.34)%]、内旋峰力矩体重比[(27.83±6.04)%],以及对照组60°/s时外旋峰力矩[(13.30±4.07)N·m]、内旋峰力矩[(20.07±6.95)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20.27±5.93)%]、内旋峰力矩体重比[(29.75±10.52)%],180°/s时外旋峰力矩[(7.15±5.43)N·m]、内旋峰力矩[(16.14±6.03)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11.19±8.49)%]、内旋峰力矩体重比[(24.75±8.80)%],均明显优于组内训练前,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训练后,训练组180°/s时患侧与健侧外旋峰力矩差值比[(15.58±41.76)%]、60°/s和180°/s时训练前后患侧外旋峰力矩差值[(5.04±1.88)N·m、(5.04±2.47)N·m]、60°/s和180°/s时训练前后患侧外旋峰力矩体重比差值[(7.02±2.14)%、(7.90±4.6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等速肌力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肩袖力量,尤其是快速外旋肌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44例,采用肺功能测试系统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大通气量百分比(MVV%)。同时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是否学习舞蹈、是否经常运动、体重指数(BMI)、Cobb角度、旋转角度、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肺功能的因素,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膈肌功能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FVC%、FEV1%、MVV%分别为70.80±12.52、56.32±14.52、77.50±17.71。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学习舞蹈和膈肌移动度是FVC%、FEV1%、MVV%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膈肌活动度是影响轻中度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肺功能的独立因素(P<0.05)。膈肌活动度与FVC%、FEV1%、MVV%之间均呈正相关(P均<0.01)。 结论 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以增强膈肌活动度为目的的呼吸训练非常必要,可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降低脊柱侧凸对呼吸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以偏瘫肢体训练为常规康复,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患者偏瘫侧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范围(AROM),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关节AROM平均差值(0.21±0.09)、下肢FMA平均差值(0.66±0.28)、BI平均差值(0.73±1.27),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AROM平均差值(3.19±0.78)、下肢FMA平均差值(7.36±0.64)、Barthel平均差值(19.54±2.07),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显著提高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腭成形术在手术年龄的选择上对上颌骨正常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门诊1993-01/2004-01腭裂患者30例为腭成形术组,5岁前行腭成形术,现年龄15~21岁。选择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2000年普查人群中40例正常牙合样本为正常对照组,年龄15~21岁。2组对象均拍摄标准X射线头颅正侧位片,所有X射线片由第一作者扫描入计算机,同时标志点定点,然后由计算机进行测量。X射线头颅侧位片采用Wylie,Steiner,Ricketts三种经典头影测量分析方法。测量指标为前颅底平面-上齿槽座点角,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颌突角,面角,翼上颌裂点-上第一恒磨牙,下颌长度,上颌长度,蝶鞍中心-翼上颌裂点,上颌长度/下颌长度。定量分析腭成形术对患者上颌骨发育的影响。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0例腭裂患者及40例正常牙合样本的各项指标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上颌相对颅底的位置关系:腭成形术组前颅底平面-上齿槽座点角、上颌长度、蝶鞍中心-翼上颌裂点、翼上颌裂点-上第一恒磨牙测量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腭成形术组:(76.0±3.45)°,(42.87±2.51),(11.05±1.89),(10.28±1.72)mm;正常对照组:(82.04±3.22)°,(47.96±2.96),(16.90±2.80),(15.24±0.76)mm,P<0.01]。②两组上、下颌骨相对关系:腭成形术组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颌突角、下颌长度、上颌长度/下颌长度、面角测量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腭成形术组:(79.6±2.40)°,(-1.62±1.07)°,(-4.12±1.89)°,(107.40±6.50)mm,(0.49±0.02),(86.78±4.02)°;正常对照组:(77.6±2.90)°,(3.79±1.87)°,(6.18±3.12)°,(102.80±4.80)mm,(0.69±0.06),(84.30±3.31)°,P<0.01]。结论:5岁前行腭成形术,成年后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显示上颌骨长度变小,上颌骨前缘位置后移,显示上颌发育不足,提示可能是由于瘢痕的牵拉使上颌发育受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治疗Ⅰ°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疗效。方法 70例Ⅰ°AIS患者,32例未经康复治疗,自行姿势矫正0.5年以上为对照组,38例经本院运动疗法治疗0.5年为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全脊柱站立位正侧位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obb角、脊柱旋转程度、代偿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与0.5年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Ⅰ°AIS安全有效,自行姿势矫正无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贴扎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头颈部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5 d,5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肌内效贴贴扎技术进行斜颈的治疗,间隔2 d进行1次,单次贴扎时间≤48 h,共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测量两组患儿头部倾斜、颈部侧屈角度及颈部左右旋转角度差值,并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头部倾斜角度、颈部侧屈角度、颈部左右旋转角度差值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患儿头部倾斜角度[(4.46±3.00)°]、颈部侧屈角度[(62.92±7.68)°]、颈部左右旋转角度差值[(4.92±3.06)°]较对照组改善优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治愈率(46.15%)、好转率(50.00%)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3.85%)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贴扎,能更好地改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头颈部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