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巴氯芬结合运动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肌痉挛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SCI的住院患者30例,予以巴氯芬口服并结合运动治疗以控制肌痉挛,巴氯芬起始剂量为每次5mg,每日3次,1周后增加为每次10m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75mg,治疗周期为3~6个月。服药前、服药中每2个月检查1次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肌张力评定按国际通用的修订Ashworth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例(6.7%),有效14例(46.7%),好转12例(40.0%),无效2例(6.7%),总有效率为93.3%,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巴氯芬结合运动治疗对控制SCI患者的肌张力有明显效果.治疗时机以患者肌张力Ⅰ^+、Ⅱ级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透明质酸和4-硫酸软骨质(chondroitin-4-sulfate,Ch-4-S)对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TS)成纤维细胞胶原酶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它们在HT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成纤维细胞,用原位杂交检测胶原酶和TIMP-1的表达。结果:TGF-β抑制胶原酶表达,其阳性细胞百分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t=4.52,P<0.05)。TGF-β促进TIMP-1的表达,其阳性细胞百分率为69.25%,明显高于对照组(t=3.62,P<0.05)。透明质酸上调胶原酶的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为72.75%,显著高于对照(t=5.86,P<0.01)。结论:TGF-β抑制胶原酶表达,阻止胶原降解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原因。透明质酸促进胶原酶表达,减轻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时间窗对脑出血患者早期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出血量在30~50mL以内的大脑基底核区脑出血86例,按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的时间分为超早期(6h内)、早期(6~12h)和迟早期(13~24h)3组,采用统一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术后康复治疗4周后Fugl-Meyer(FMA)和Barthel(MBI)指数评分变化。结果:超早期术后康复治疗组FMA评分为(53.2±11.4)分,MBI评分为(56.3±14.6)分,较早期组犤FMA(37.9±10.4)分,MBI(40.5±12.9)分犦和迟早期手术组犤FMA(33.5±9.6)分,MBI(34.4±12.1)分犦明显提高,相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后康复治疗在早期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早期和迟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背景:肥厚性瘢痕是是烧伤和创伤后局部胶原合成与降解平衡失调,胶原异常聚集的结果。目的:观察胶原酶影响裸鼠移植肥厚性瘢痕胶原降解的过程,以及其对肥厚性瘢痕的治疗作用。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理疗科。对象:实验于1995-07/1997-04在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肥厚性瘢痕标本10例,均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的肥厚性瘢痕,术前已征得患者同意。实验动物:BAVB/C裸鼠15只,雄性8只,雌性7只。共移植肥厚性瘢痕组织15只,一次存活10只,余2次移植,存活动物2只,死亡3只。将存活裸鼠随机分为胶原酶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方法:将整形手术切除的肥厚性瘢痕移植于裸鼠背部创面,建立肥厚性瘢痕裸鼠移植模型。胶原酶治疗组局部注射1%胶原酶于瘢痕组织,对照组局部注射胶原酶溶解液,1次/周,共4周,治疗结束后取材行肉眼观察、光、电镜观察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肉眼观察结果。②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光镜观察结果。③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电镜观察结果。结果:移植瘢痕后实验裸鼠存活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胶原酶治疗组6只,对照组6只。①胶原酶治疗组瘢痕面积变小、高度变低、质地变软,与对照组相差十分显著。②在苏木精-伊红染色、Van Gieson氏胶原纤维染色方法和复合染色法切片上,胶原酶治疗组真皮层变薄,胶原纤维结构模糊,排列较疏散;而对照组瘢痕组织真皮层肥厚,含丰富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排列紊乱。③在电镜下观察,胶原酶治疗组胶原纤维被破坏,结构不清。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横纹明显,结构清楚。结论:胶原酶使肥厚性瘢痕胶原被降解,瘢痕变小变软,提示局部注射胶原酶可能是治疗肥厚性瘢痕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80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患者经过关节松动术和推拿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关节松动术组和推拿组,并分别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和推拿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肩关节活动度(ROM)和肩痛症状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ROM和肩痛症状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肩关节ROM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关节松动术组优于推拿组,肩痛症状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关节松动术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全部病例均为全身部分Ⅱ°—Ⅲ°烧伤患者 ,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组 16例 ,均为 4个月内进行康复的患者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4例 ;年龄 3- 4 2岁 ;烧伤面积30 %— 93% ,浅Ⅱ°5例 ,深Ⅱ°7例 ,Ⅲ°4例 ,烧伤创面累及肩关节 10例 ,肘关节 12例 ,手关节 16例。对照组 12例 ,均为4个月后进行康复的患者 ,男性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3- 5 2岁 ;烧伤面积 2 8%— 91% ,浅Ⅱ°4例 ,深Ⅱ°5例 ,Ⅲ°3例 ;烧伤创面累及肩关节 8例 ,肘关节 10例 ,手关节 11例。1.2 康复评定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后用量角器测量各关节…  相似文献   
7.
背景肥厚性瘢痕是是烧伤和创伤后局部胶原合成与降解平衡失调,胶原异常聚集的结果.目的观察胶原酶影响裸鼠移植肥厚性瘢痕胶原降解的过程,以及其对肥厚性瘢痕的治疗作用.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理疗科.对象实验于1995-07/1997-04在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肥厚性瘢痕标本10例,均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的肥厚性瘢痕,术前已征得患者同意.实验动物BAVB/C裸鼠15只,雄性8只,雌性7只.共移植肥厚性瘢痕组织15只,一次存活10只,余2次移植,存活动物2只,死亡3只.将存活裸鼠随机分为胶原酶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方法将整形手术切除的肥厚性瘢痕移植于裸鼠背部创面,建立肥厚性瘢痕裸鼠移植模型.胶原酶治疗组局部注射1%胶原酶于瘢痕组织,对照组局部注射胶原酶溶解液,1次/周,共4周,治疗结束后取材行肉眼观察、光、电镜观察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肉眼观察结果.②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光镜观察结果.③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电镜观察结果.结果移植瘢痕后实验裸鼠存活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胶原酶治疗组6只,对照组6只.①胶原酶治疗组瘢痕面积变小、高度变低、质地变软,与对照组相差十分显著.②在苏木精-伊红染色、Van Gieson氏胶原纤维染色方法和复合染色法切片上,胶原酶治疗组真皮层变薄,胶原纤维结构模糊,排列较疏散;而对照组瘢痕组织真皮层肥厚,含丰富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排列紊乱.③在电镜下观察,胶原酶治疗组胶原纤维被破坏,结构不清.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横纹明显,结构清楚.结论胶原酶使肥厚性瘢痕胶原被降解,瘢痕变小变软,提示局部注射胶原酶可能是治疗肥厚性瘢痕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运用持续被动运动的疗效。方法 将 3 6例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为主 ,辅以综合康复治疗 ;对照组只接受辅助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治疗组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采用持续被动运动并辅以综合康复治疗是治疗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尽管周围神经修复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如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术中采用组织化学或免疫组化进行运动和感觉功能束定位等,但即使是新鲜、清洁的周围神经断裂伤,及时采用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通常也不可能获得完全再生,功能也往往不能完全恢复;而长时间的感觉或运动的缺失将引起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等。因此,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一直是神经修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