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2.
睡觉时睡姿很重要,不正确的睡姿可导致睡不好,民间就有“双手放在胸口仰卧易做噩梦”的说法,这是有道理的。至于床上用品尤其是枕头,也对我们能否睡个甜美觉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方法 选取12例磁共振检查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依入院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DS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分别行单次SDS治疗和腰椎牵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采用表面肌电记录2组患者椎旁肌的平均肌电(AEMG)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治疗前,SDS组患者右竖脊肌、左竖脊肌、右多裂肌和左多裂肌的AEMG值分别为(2.222±0.194)μV、(1.802±0.138)μV、(1.893±0.196)μV和(1.925±0.152)μV,对照组的AEMG值依次为(7.128±1.476)μV、(7.559±2.119)μV、(6.375±1.728)μV和(5.163±1.011)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SDS组右竖脊肌、右多裂肌的AEMG值分别为(2.343±0.286)μV和(1.792±0.165)μV,对照组依次为(8.779±1.680)μV和(11.921±5.490)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SDS组右竖脊肌和右多裂肌的AEMG值分别为(2.242±0.276)μV和(1.840±0.142)μV,对照组依次为(9.168±2.266)μV和(9.091±3.413)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与单次腰椎牵引相比,单次SDS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腰椎旁肌的紧张度,减轻肌肉疲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人体扫描仪和足底扫描仪评估矫形鞋垫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体位调整的影响。 方法 选取AIS患者15例,均采用矫形鞋垫进行干预。采用人体扫描仪和足底扫描仪分别测量AIS患者穿戴矫形鞋垫前、后的骨盆冠状面倾斜度和双侧足底压力分布百分比,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后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 结果 AIS患者穿戴矫形鞋垫前、后骨盆冠状面倾斜度差值为(2.79±1.09)°,穿戴前、后骨盆冠状面倾斜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患者穿戴矫形鞋垫前、后双侧足底压力百分比差值为(6.43±3.85)%,穿戴前、后双侧足底压力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矫形鞋垫可通过调整体位来改善AIS患者骨盆冠状面的倾斜度和双侧足底压力分布,进而改善AIS患者两侧不对称受力。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家庭康复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都极高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脑卒中患者数约为600—70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年发病率为185/10万—219/10万,死亡率为116/10万—142/10万,随着医学的发展,卒中后存  相似文献   
6.
章鑫  王楚怀  梁崎 《中国康复》2009,24(5):315-317
目的:观察和比较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Ⅲ(SCIM-Ⅲ)中文版的灵敏度,探讨其在中国推广的价值。方法:利用现有的汉化版SCIM-Ⅲ对20例脊髓损伤(SCI)患者进行2次测评,间隔1个月。通过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SCIM-Ⅲ中文版的灵敏度,并与已被广泛认可的功能独立量表(FIM)比较。结果:20例患者SCIM-Ⅲ中的4个领域以及总分评分1个月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统计量反映出SCIM-Ⅲ的敏感度高于FIM(P〈0.05)。结论:FIM和SCIM-Ⅲ均可反映SCI患者的功能变化,但SCIM-Ⅲ的灵敏度反应高于FIM量表。  相似文献   
7.
更深入地进行颈椎病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颈椎病在中老年人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据统计其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达6%—10%,已有报道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多年来广大医务专业人员对颈椎病的研究及临床诊疗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目前有关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研究诸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颈椎病的基本概念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的神经根、脊髓、血管或其他相关组织,并引起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椎间盘退行性变是病变基础,继发性病理改变包括器质性改变和动力性异常。器质性改变主要有髓核突出或脱出、韧带骨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颈痛患者在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与传统姿势性训练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的肌电变化,间接反映颈深屈肌的功能,来客观的评价SET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4例入组慢性颈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SET组8例,对照组6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受试者在头颈屈试验(craniocervical flexion test,CCFT)下进行双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测量,取均方根值,标准化后进行统计学比较。其他的评估方法包括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过程采用盲法。结果:两组数据在年龄、身高、体重、病程、VAS、NDI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发现试验前SET组与对照组之间CCFT的各阶段胸锁乳突肌标准化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后在22mm Hg时SET组RMS值为3.78±3.12,对照组为3.73±2.63;24mm Hg时SET组RMS值为6.77±6.02,对照组为12.31±7.74;26mm Hg时SET组RMS值为8.90±7.19,对照组为22.26±10.57;28mm Hg时SET组RMS值为13.67±10.18,对照组为24.59±10.39;30mm Hg时SET组RMS值为15.58±8.75,对照组为33.14±11.18,除22mm Hg外,各阶段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ET对于慢性颈痛患者的治疗要明显优于姿势运动训练,SET可以使胸锁乳突肌在CCFT试验中的异常兴奋性减低,从而间接说明了颈深肌群被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康复处理对上位颈椎疾患手术效果的作用,以了解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术后的康复处理方法。方法应用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20例,其中陈旧性齿突骨折11例,新鲜齿突骨折5例,寰枢椎脱位伴颅底凹陷4例。手术方法经后路17例:Apofix寰枢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2例,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减压、枕颈CD或CCD内固定及枕颈植骨融合术5例。经前路3例,行齿突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依照作者所制定原则进行综合的康复处理,康复过程中强调头颈部中立位的牢靠外固定,以及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术前JOA颈髓症评分5~17,平均13.2。结果1例陈旧性齿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者因术后2d不配合,擅自放松颈围、垫高枕,致再发寰椎旋转移位,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而再次手术,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7个月。JOA颈髓症评分10.5~17.0,平均16.3。影像学显示植骨区均已骨性融合。结论规范程序化的术后康复处理是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后康复处理对上位颈椎疾患手术效果的作用,以了解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术后的康复处理方法。方法 应用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病患20例,其中陈旧性齿突骨折11例,新鲜齿突骨折5例,寰枢椎脱位伴颅底凹陷4例。手术方法经后路17例:Apofix寰枢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2例,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减压、枕颈CD或CCD内固定及枕颈植骨融合术5例。经前路3例,行齿突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依照作所的制定原则进行综合的康复处理,康复过程中强调头颈部中立位的牢靠外固定,以及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术前JOA颈髓症评分5-17,平均13.2。结果 1例陈旧性齿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因术后2d不配合,擅自放松颈围、垫高枕,至再发寰椎旋转移位,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而再次手术,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7个月。JOA颈髓症评分10.5-17.0,平均16.3。影像学显示植骨区均已骨性融合。结论 规范程序化的术后康复处理是内固定术治疗上位颈椎疾患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