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术前预先镇痛及单纯吗啡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后吗啡30 mg 0.9%NaCl镇痛组(A组,n=30),术后吗啡20 mg 0.9%NaC l镇痛组(B组,n=30),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 吗啡20 mg 0.9%NaCl镇痛组(C组,n=30),术前氟比洛芬酯100 mg 术后吗啡20 mg 0.9%NaC l镇痛组(D组,n=30)。镇痛泵参数设定:负荷量5 mL,持续输注量2 mL/h,自控镇痛(PCA)量2 mL,锁定时间30 min。记录各组24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泵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 h,B组VAS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24 h内,B组PCA使用次数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患者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氟比洛芬酯术前预先镇痛与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耳鼻喉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全麻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60例,分为A、B、C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10~20min,A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B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术后2、4、8、12和24h VAS评分,术后24h镇痛的补救措施、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术后2、4、8和12h VAS评分降低(P<0.05),与B组相比,C组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满意度提高(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术毕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和氟比洛芬酯100mg可以减轻耳鼻喉科病人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术前预先镇痛及单纯吗啡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12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后吗啡30 mg+0.9%NaCl镇痛组(A组,n=30),术后吗啡20 mg+0.9%NaCl镇痛组(B组,n=30),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吗啡20 mg+0.9%NaCl镇痛组(C组,n=30),术前氟比洛芬酯100 mg+术后吗啡20 mg+0.9%NaCl镇痛组(D组,n=30).镇痛泵参数设定:负荷量5 mL,持续输注量2 mL/h,自控镇痛(PCA)量2 mL,锁定时间30 min.记录各组24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泵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3 h,B组VAS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24 h内,B组PCA使用次数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患者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氟比洛芬酯术前预先镇痛与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全髋置换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A组,芬太尼1mg 0.9%NaCl共100mL;B组,芬太尼0.5mg 0.9%NaCl共100mL;C组,氟比洛芬酯50mg 芬太尼0.5mg 0.9%NaCl共100mL;D组,氟比洛芬酯50mg 芬太尼0.375mg 0.9%NaCl共100mL。参数设定:负荷量5mL,持续输注2mL/h,PCA2mL,锁定10min。观察24h内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时B组的VAS显著高于A,C和D组(P<0.05),而2h后的VAS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内的PCA按压次数B组显著大于A,C和D组(P<0.05)。B,C和D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及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氟比洛芬酯或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术后持续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儿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氟比洛芬酯2mg/k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舒芬太尼2μg/kg+生理盐水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mg/kg +舒芬太尼1μg/kg+生理盐水至100ml.A、C组负荷剂量为氟比洛芬酯0.5mg/kg,B负荷剂量为舒芬太尼0.05μg/kg.PCA泵设置持续量为2ml/h,单次给药量为0.5ml,间隔时间20min.监测并记录术后 4、8、12、24、48h患儿的生命体征、镇痛和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小于4分,A组在4、8、12h各时点的VAS评分显著高于B和C组 (P<0.05).A组12h内PCA给药次数显著高于B和C组(P<0.05).B组12h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A和C组(P<0.05).A、B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两组(P<0.05).B组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尼术后持续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单独使用氟比洛芬酯或舒芬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卫锋  王钟兴  林世清  肖颖 《河北医学》2006,12(11):1090-1092
目的:观察围术期使用氟比洛芬酯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吗啡术后镇痛用量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安慰剂组(P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麻醉后)及术后24h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或生理盐水5m l,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吗啡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VAS)评分、镇静评分、苏醒时间、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F组PCEA吗啡用量在术后6h、24h、48h均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间病人VAS评分在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h,F组镇静情况Ramsay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组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P组(P<0.05),术后48 h内发生恶心、呕吐明显比P组少(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氟比洛芬酯可以在达到相同镇痛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吗啡用量,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张晓峰  呼霞 《陕西医学杂志》2013,(11):1495-149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阿片类药物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妇科行开腹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布托啡诺组(B组)持续量:布托啡诺6mg+氟比洛芬酯90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至100ml;吗啡组(M组)持续量:吗啡30mg+氟比洛芬酯90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至100ml;氟比洛芬酯组(F组)持续量:氟比洛芬酯120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至100ml,三组患者术毕时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60mg作为负荷剂量,然后连接PCIA泵。术后6、12、24、48h监测HR、MAP、RR和sPO2,分别于术后6、12、24、48h记录镇痛评分(VAS评分)、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评分、瘙痒评分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VAS评分: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与氟比洛芬酯组(F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镇痛效果优于氟比洛芬酯组(F组);布托啡诺组(B组)与吗啡组(M组)镇痛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与皮肤瘙痒评分均显示,布托啡诺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组)明显低于吗啡组(M组),布托啡诺组(B组)与氟比洛芬酯组(F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发生率低,更适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吗啡镇痛的节俭作用。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病人30例,随机分成三组,术后均采用病人自控静脉吗啡镇痛。M组:术毕缝皮时开启镇痛泵。F1组:手术结束前约30分钟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开启镇痛泵。F2组:手术结束前约30分钟、术后8小时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开启镇痛泵。镇痛药液配制如下:吗啡0.3mg/ml,背景输注速度1ml/h,患者自控量(PCA)2ml,锁定时间5min。术后4小时、24小时、48小时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4hVAS评分有差异(p〈0.05),24h和48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和48h吗啡总量、PCA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M组较F1及F2组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以M组为多,F1及F2组较少。头晕的发生两组相似,无明显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能够节俭吗啡的用量,减少吗啡的副作用,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24小时内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氟比洛芬酯5mL(50mg),B组则静注生理盐水5mL, 两组病人术毕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即PCEA);记录两组病人术毕拔管时的反应、术后镇痛副作用和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的 VAS评分及各分隔时间段PCA(即自控键)的使用情况.结果:术毕A组病人全部安静拔管,B组病人全部出现躁动, A组术后镇痛副作用明显比B组少(P<0.01);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时的VAS评分, 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且各相隔时间段使用PCA的量A组也明显少于B组(P<0.01);在8小时、16小时、24小时时两组的VAS评分和各相隔时间段用PCA情况基本相同(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上腹部手术病人,有效且安全,能有效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芬太尼对骨科手术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下肢骨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术毕均行PCIA。PCA配方A组芬太尼1.2mg+0.9%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250mg+芬太尼0.5mg+0.9%生理盐水至100ml。C组术毕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氟比洛芬酯200mg+芬太尼0.5mg+0.9%生理盐水至100ml。计录术后4、8、12、24h(T1—T4)的VAS评分。记录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术后24小时之内B、C组,恶心、呕吐、头昏、嗜睡发生率明显减少。与A、B组相比T1、T2时C组VAS评分明显降低。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毕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A中氟比洛芬酯2mg/ml+芬太尼0.005mg/ml,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应用舒芬太尼0.03μg·kg^-1·h^-1;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应用舒芬太尼0.015μg·kg^-1·h^-1与氟比洛芬酯0.075 mg·kg^-1·h^-1。记录术后PCA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及2、4、8、12、24、48 h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和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的PCA有效按压次数及是否补充镇痛药物;观察记录术后的副作用与患者对PCIA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舒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的VAS评分在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复合组在术后2、4 h的镇静评分明显小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的PCA有效按压次数无统计学差异;复合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无1例患者在PCA期间发生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较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陆文汉  华东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4):324-325,32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及血糖的影响。方法:45例妇科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术中均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A组于手术开始前15 min缓慢静脉滴氟比洛芬脂注射液1 mg/kg,B组于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C组不给药;观察术前、术始、术毕、术后各时点的血糖变化,采用10 cm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价,观察记录术后1、6、12、24 h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点A、B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6 h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12、24 h VAS评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至术后各时点C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A、B组(P<0.05),而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术前或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于妇科手术可以安全、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5例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PCIA泵中含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5mg;F1组,PCIA泵中含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5mg;F2组:PCIA泵中含舒芬太尼0.2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5mg。观察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术后各时间点,C组和F1组镇痛视觉模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h、24h、48h,F2组镇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C组和F1组(P〈0.05),3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具有较强镇痛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术后镇痛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20例ASAⅠ或Ⅱ级麻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40例)给予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然后5μg/(kg. min)静脉维持,B组(40例)术前给予100 mg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C组(40例)不用氟比洛芬酯或氯胺酮作为对照.术后均用曲马多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结果术后1、2、4、8 h,C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术后24 h,3组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加用芬太尼镇痛例数为25例、术后24 h PCIA自控按压次数为(8.6±4.2)次均明显多于A组的7例和(3.3±2.8)次以及B组的6例和(3.2±2.2)次(P<0.05).结论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或术中持续给予氯胺酮均能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同时不会影响患者苏醒,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胃肠手术后自控镇痛(PCIA)的可行性及适宜剂量。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使用4种药物配伍镇痛。A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0.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D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观察48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6h、12h、24h、48h)C组与D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与B组,镇痛效果更加明显(P均〈0.05),AB组之间、CD组之间VAS评分无差异(P均〉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1),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和D组。结论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配伍应用于PCIA,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优于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以及其他浓度瑞芬太尼组,是胃肠手术后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凯纷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术后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手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Ⅰ组观察组,给予凯纷100mg+舒芬太尼100ug+托烷司琼8mg,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Ⅱ组对照组,单纯用舒芬太尼150ug+托烷司琼8mg,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2组均于术毕即刻静脉连接自控镇痛泵。背景剂量0.5ml/h,冲击量0.5ml,锁定时间8分钟,记录术后2、4、8、12、24、4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镇痛效果良好,Ⅰ组患者术后2小时和4小时的Ramesay镇静评分低于Ⅱ组(P<0.05),其他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凯纷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优于单纯舒芬太尼,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梁娜  王白云  罗红菱  王永东 《吉林医学》2011,(10):1935-193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病例60例,随机分成K组(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和F组(芬太尼组),每组30例。K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F组静脉推注0.9 NaCl溶液4 ml,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2、6、12和24 h两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24 h两组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K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24 h 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更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盆腔手术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 ASAⅠ~Ⅱ级盆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术后PCIA芬太尼1.0mg、氟哌利多2.5mg;B组,术后PCIA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100mg、氟哌利多2.5mg;C组,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IA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50mg、氟哌利多2.5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记录术后1,2,4,8,12,24,36,48h的镇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CIA按压次数与各时点的VAS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Ramesay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盆腔手术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效果,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