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背向散射参数测定方法研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声学特性,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2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20例正常个体进行了心肌背向散射参数(IBS、CVIBS和TGIBS)的测定,采样部位为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结果 肥厚型沁肌病室间隔IBS较正常人增高,P=0.0002,CVIBS减小P=0.01,且存在IBS跨壁梯度,而左室较正常组对比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探讨应用超声背向散射参数鉴别两者的方法。方法:本研究测定了37例高血压病患者、15例肥厚部位为室间隔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的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IB%,TG-CVIB较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病组明显增大(P<0.01)。结论: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有助于鉴别室间隔肥厚的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背向散射参数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了37例无合并症和29 例有合并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及40 例正常对照者的超声背向散射参数。结果 无合并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背向散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有合并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校正的平均背向散射积分(IB% ) ,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幅度(CVIB) ,CVIB 的跨壁梯度( TGIB) 和TGIB 跨壁梯度(TGCVIB) 均有显著变化。结论 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可用于判断高血压病心肌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背向散射参数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了37例无合并症和29例有合工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的超声背向散射参数。结果;发现无合并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背向散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合并症的高血压病2室鄣事和左室后壁1B%,CVIB,TG-CVIB及左室后壁TGIB均有显著变化。结论:心肌超声同散射参数可有助于判断高血压病心肌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在心肌肥厚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组织定征 (ultrasonictissuecharacterization ,UTC)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超声背向散射积分 (integratedbackscatter ,IBS)及其心动周期变化幅度 (cyclicvariationinintegratedbackscatter ,CVIB)能反映心肌的病理学和动力学特征。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原因所致心肌肥厚的CVIB及其室壁跨壁梯度 (transmuralgradientinCVIB ,TG CVIB)变化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31例原发性…  相似文献   

6.
心肌肥厚对冠脉循环影响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肥厚患者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技术探测30 例心肌肥厚患者的冠状窦血流动力学改变, 并与10 例正常对照进行对比。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可记录到满意的冠状窦血流频谱 (100% )。心肌肥厚组收缩压、左室重量指数 (LVM I)、冠状窦收缩期血流流速积分 (VTI-S)、净前向血流流速积分 (VTInet) 和前向血流 (CSF) 及其直径明显高于正常组 (P 均< 0.05), 余各项参数无显著性差异; 与正常组相比, 心肌肥厚患者有症状组收缩压、舒张压、LVM I、VTInet 及冠状窦直径明显增加 (P< 0.05~0.001); 无症状组LVM I、收缩压、舒张期血流峰值 (D)、VTI-S、舒张期血流流速积分 (VTI-D)、VTInet、CSF 亦明显增加 (P< 0.05~0.001); 但有症状组D、VTI-D、CSF 低于无症状组 (P 均< 0.05)。结论: 心肌肥厚患者冠状窦前向血流增加, 但有症状组冠状窦前向血流低于无症状组, TEE 探测冠状窦血流以评价心肌肥厚患者冠脉循环的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肥厚型心肌病冠脉血流的超声多普勒显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利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分析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前降支、室间隔心肌内及后降支的冠脉血流及其冠脉血流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并与正常组(37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前降支及室间隔心肌内冠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最大血流速度(Vmax)及平均血流速度(Vmean)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上述血流参数与室间隔厚度的比值则较对照组低(P值<0.01);而后降支的血流VTI、Vmax、Vmean及与室间隔厚度的比值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说明供应肥厚心肌的冠脉血流虽然加快,但与室间隔增厚的程度不相适应,而导致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8.
心肌速度分布图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心肌速度分布图(myocardial velocity profile,MVP)对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应用MVP对15例健康志愿者、15例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和11例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短轴方向的收缩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组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心肌速度梯度(myocardialvelocity gradient,MVG)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8±0.3)vs(3.6±0.4),P<0.001和(1.9±0.2)vs(5.1±1.2),P<0.001]。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收缩期MVG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2±0.4)vs(3.6±0.4),P<0.0001和(2.4±0.6)vs(5.1±1.2),P<0.001]。MVG的降低以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最为显著,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收缩期MVG低于高血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2±0.4)vs(1.8±0.3),P<0.01]。高血压组、肥厚型心肌病组和对照组室间隔的MVP均呈近似线性,但肥厚型心肌病组心肌各点速度分布较对照组和高血压组明显分散。结论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较正常人减低,MVP能精确地反映心肌短轴上各点在心动周期中的运动速度,并可计算出MVG,可作为一种准确评价左室心肌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犬心肌组织背向散射积分 (IB) 及其心动周期变化幅度 (CVIB) 和回声强度 (EI) 及其心动周期变化幅度 (CVEI) 在急性心肌缺血与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 以及CVIB 和CVEI与局部心肌收缩力的关系。方法: 用HP-5500 型超声诊断仪和自制DFY 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 测量了10 只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前、后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左室前壁心肌组织IB、EI值和CVIB、CVEI值, 并同时测量室壁厚度 (W T) 和收缩期增厚率(TH% ) 的动态变化。结果: 冠脉阻断 20 分钟后, 缺血心肌组织IB 和EI均增高 (P< 0.01), CVIB 和CVEI均降低 (P 均< 0.01)。再灌注10 分钟, IB 和EI即恢复正常, 与W T 相关。CVIB 和CVEI的恢复相对缓慢, 至再灌注90 分钟后方恢复正常, CVIB 和CVEI的变化与TH% 的变化密切相关 (r1= 0.87, r2= 0.82, P< 0.01)。结论: 心肌组织背向散射积分和回声强度在急性缺血与再灌注过程中存在相同的变化规律;CVIB 和CVEI与局部心肌组织收缩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CVIB 和CVEI的变化不但能区别正常和缺血心肌组织, 同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不同方法检测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测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本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脏X光片三种方法研究了116例无并发症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结果表明:ECHO、ECG、X-ray对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检出率分别为39.7%、25.0%、20.7%(P<0.05)。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在有无ECG-LVH、x-ray-LVH组间无显著怀差异,而在有无ECHO-LVH组间差异显著(P<0  相似文献   

11.
多指标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原发性肝癌(PHC)、肝硬化和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健康人进行了AFP、AFU、GPDA、LDL-VLDL-GGT、和TBA等六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嘲笑因清多指标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相比,AFP、AFU、LDL-VLDL-GGT和TBA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和实验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心肌组织超声背向散射参数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本文报道了20例陈旧性心梗(OMI)、33例扩张型心肌病(DCM)、56例高血压病(HT)、12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40例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检查结果。正常组各节段心肌平均IB%相近,CVIB略有差异。OMI梗塞灶、DCM和出现并发症的HT患者(19/56)心肌平均IB%均增大,CVIB均减低或IBS曲线形态异常,无并发症的ETH患者IB%、CVIB无显著改变。HCM患者IVS的IB%增大,CVIB减低,IVS左室侧1/2心肌CVIB大于右室侧1/2;LVPW的IB%和CVIB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超声背向散射参数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肌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超声背向散射参数判断糖尿病患者心肌病变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HPSONOS2500LE型超声检查仪观测72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正常对照组40例室间隔、左室后壁心肌背向散射参数。结果:Ⅱ型DM患者心肌平均IB%均显著增大,CVIB均减低或出现IBS曲线形态明显异常。IB%、CVIB对DM患者心肌病变有较高的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结论:背向散射参数对判定心肌病变,判断心肌纤维化程度客观、简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应用多普靳组织成像技术的速度模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改变的局部室壁运动特点。方法:依据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分为四种类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运动速度(V)及左室后壁速度阶差(VG)、跨壁速度阶差(MVG),且与常规超声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各组s波、e波运动速度(Vs、Ve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局部心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局部心功能。 方法 对健康志愿者(50例)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76例)在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中段测量室壁收缩期峰值 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较两组舒张、收缩速度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 肥厚 型心肌病组左室长轴室间隔及后壁收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均较正常组减低 (P<0.05),左室短轴仅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较正常组减低(P<0.05),而收缩期峰值速度与正 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肥厚室间隔及无肥厚左室后壁螺旋肌收缩 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减低,括约肌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6.
声学密度定量评价尿毒症性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方法:探讨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在尿毒症性心肌损害方面的应用价值,对30例尿毒症患者及30例正常人心脏各节段心肌密度进行测定。结果:1.心肌密度:尿毒症患者各节段平均心肌密度(AI)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P<0.005),两组的PPI及SDI测值相差不显著(P>0.05);两组的左室内血液测值PPI、AI及SDI相差不显著(P>0.05);2.尿毒症患者左房明显扩大(P<0.005),IVSd及LVPWd明显增厚(P<0.05),LVmas增加(P<0.05);3.尿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P<0.05~P<0.0005),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能客观反映尿毒症性心肌病变,对鉴别心肌异常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QTVI)、应变(ε)和应变率(SR)显像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与高血压病患者局域心肌舒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肥厚型心肌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患者不同心肌节段的定量组织速度、应变率值以及收缩期最大应变值。结果:HCM组Vs、Ve、SRs、SRe及ε测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CM组部分心肌节段SRs、SRa、ε测值与高血压LV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QTVI、ε和SR显像为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早期节段心肌功能异常及鉴别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肌肥厚提供了准确和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18例慢性二尖瓣返流(CMR)患者和21例正常人进行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定量研究。结果表明,CMR出现的假性正常的二尖瓣血流频谱,掩盖了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实际为左室松驰功能障碍及顺应性降低所致。CMR组的E波压差(E-PG)、A波压差(A-PG)、等容舒张时间(IVRT)、E波减速时间(E-DT)及左室充盈时间.(LVF)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是CMR情况下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和彩色室壁运动(CK)参数评估高血压患不同左室构型心肌的病变程度和局部室壁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和31例正常对照进行心肌背向散射和局部彩色室壁运动状态检测。结果:高血压各组室间隔IB%均不同程度地增高.以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为;在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室间隔CVIB减低,左室后壁IB%增高;左室后壁的CVIB在离心性肥厚组显减低;高血压各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背向散射跨壁梯度的改变。室间隔和左室后壁中段的SEM在离心性肥厚组显减低.其余各组间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向心性肥厚组呈现增加的趋势。在离心性肥厚组,收缩末期CK图像显示色带变薄或消失,色带层次不完整。结论: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和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可用于判断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心肌病变程度和局部室壁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的IL—2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法检测了102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人CSF及35例正常人CSF中sIL-2R水平。结果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组(TBMG)、病毒性脑炎(DMG)脱髓鞘性疾病组(DMDG)sIL-2R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神经系统疾病(OND)和正常人(NC)组(P〈0.01)。TBMG进展期与恢复期比较,sIL-2R水平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缓解期VMG、DMDG的sIL-2R水平与进展期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