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配型不合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发生严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几率>50%[1].巴利昔单抗(抗CD25单克隆抗体;CD25单抗;商品名:舒莱,诺华制药)是一种人与鼠嵌合型单抗,在T细胞克隆增殖前,抑制白细胞介素2介导的T淋巴细胞活化与增殖[2],在预防和治疗单倍型HSCT后aGVHD取得很好疗效[2,3].实验研究显示巴利昔单抗能降低T淋巴细胞毒前体细胞10倍~100倍,可有效降低异基因反应[3].Schmidt-Hieber 等[4]报道,CD25单抗治疗23例激素耐药重度aGVHD,有效率可达到82.5%.因此CD25单抗的使用在HSCT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本文总结2008年3月-2011年11月我科20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GVHD病人应用CD25单抗治疗的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配型不合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发生严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几率〉50%[1]。巴利昔单抗(抗CD25单克隆抗体;CD25单抗;商品名:舒莱,诺华制药)是一种人与鼠嵌合型单抗,在T细胞克隆增殖前,抑制白细胞介素2介导的T淋巴细胞活化与增殖[2],在预防和治疗单倍型HSCT后aGVHD取得很好疗效口[2.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激素耐药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病人使用巴利昔单抗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激素耐药重度GVHD使用巴利昔单抗的病人用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时准确配制及严密监测、用药后做好副反应的观察及预防。[结果]3例病人均完全缓解,未出现输注相关毒副反应,观察期内未见严重感染。[结论]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激素耐药重度GVHD病人使用巴利昔单抗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预防相关毒副反应、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对3例白血病患者进行的ABO血型不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巴利昔单抗加强预防GVHD(graft-versus-host disease),增加造血干细胞的输入剂量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及对症护理.3例患者中,2例在应用时出现了轻微的畏寒、寒战,体温波动在37.0~37.5℃;1例出现皮疹、恶心;1例用后出现便秘;无过敏性休克、支气管痉挛、肺水肿等严重副作用的发生.3例患者造血均顺利重建,无1例发生急慢性溶血,无1例发生红系造血延迟或纯红再障,无1例需要输血,无严重急慢性GVHD的发生,无1例发生感染.认为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护理,能顺利完成巴利昔单抗的应用过程,增加造血干细胞的输入剂量,避免或减少ABO血型不合移植后红系造血延迟或纯红再障的发生,不增加急慢性GVHD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效预防和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危险因素。
  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研究的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文章选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极易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如肺部并发症、真菌性败血症、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结果与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易出现肺部并发症,而且死亡率较高,肺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相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性败血症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死亡率较高,应二级预防性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有效。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率较低,但在治疗过程也不容忽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对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TLD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于2014年5月-2017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4例患者(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11月30日),总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疗效以及生存情况。结果:244例移植患者中,发生PTLD 22例,发病率为9.02%,其中病理确诊5例,临床诊断17例。22例PTLD患者均伴有EB病毒感染,均为使用ATG的亲缘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非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20例应用了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单药或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17例有效,有效率85%。中位随访时间122 d,中位生存时间5(1-22)个月,总生存率50%。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预处理方案中应用ATG是PTLD发病的高危因素。在无法取得病理诊断的情况下,应积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给予临床诊断。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选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PTLD。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90d内调节性T细胞及iNKT细胞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对29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儿童患者分别于移植术后15d、30d、60d、90daGVHD发生时、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周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CD3+TCRVα24+iNKT细胞的比例。根据是否发生aGVHD将患者分为non-aGVHD组和aGVHD组,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90d内(15d、30d、60d、90d)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和iNKT细胞的比例有无差异;根据aGVHD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组,比较两组患者aGVHD发生时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iNKT细胞的比例有无差异。结果显示:non—aGVHD组患者移植后15d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GVHD组患者(P=0.040);non-aGVHD组患者与aGVHD组患者移植后90d内(15d、30d、60d、90d)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NKT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但是non—aGVHD组患者15diNKT/T细胞的比值显著高于aGVHD组患者(P=0.025)。结论:对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早期联合监测Treg细胞和iNKT细胞的恢复情况,可能有助于aGVHD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2例,其中6例发生aGVHD,6例未发生aGVHD。移植前、移植后+14天、+28天、+42天、+60天、+90天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外周血sIL-2R水平,并分析其与aGVH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为986-6957pg/ml。发生aGVHD与未发生aGVHD的患者移植前、移植后+14天及+90天血清sIL-2R有明显差别(均P0.05)。移植后第+14天血清sIL-2R预测aGVHD的cutoff值为3658p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95,敏感性100%,特异性80%(P=0.027)。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sIL-2R水平的升高与移植后aGVHD的发生相关,移植后+14天sIL-2R水平可能作为预测临床aGVHD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尤其是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半数患者对激素等一线治疗耐药.重度aGVHD患者病死率较高,成为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疗效的重要因素.间充质干细胞( MSC)为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是一类多能干细胞.近年来的研究显示[1],MSC具有促进造血和减轻GVHD作用.我院2008年1月以来应用体外扩增的人脐带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治疗9例单倍型相合HSCT后激素耐药aGVHD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移植物抗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1]。aGVHD最常累积的器官为皮肤,中毒性表皮松解症是皮肤aGVHD最严重的类型,死亡率极高。我中心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180例,其中术后发生严重剥脱性皮炎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血浆炎性趋化因子CXCL9/Mig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后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该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病中的作用。以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发生0-Ⅰ度aGVHD者13例,Ⅱ度aGVHD者12例,Ⅲ-Ⅳ度aGVHD者10例。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前、临床aGVHD发生前1周、aGVHD高峰时、aGVHD完全控制后血浆CXCL9/Mig水平。结果表明:中、重度aGVHD(Ⅱ-Ⅳ度)发生时血浆CXCL9/Mig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且随aGVHD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临床aGVHD表现出现前1周,血浆CXCL9/Mig水平已明显升高(P〈0.001)。血浆CXCL9/Mig水平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感染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XCL9/Mig血浆水平与aGVHD的发生明显相关,表明该因子在aGVHD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动态观察血浆CXCL9/Mig水平变化可作为aGVHD早期诊断的有价值的指标,进而达到早期干预aGVHD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背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淋巴瘤的积极有效方案。目的:综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08PudMed、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华医学会数字期刊数据库及Google网络数据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lymphoma,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共检索到文献371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1篇。结果与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成千上万的淋巴瘤患者获益。其移植前的治疗从最初以单纯大剂量放化疗作为预处理方案发展到联合利妥昔单抗甚至联合同位素标记的单抗作为预处理方案;利妥昔单抗也从仅作为预处理前的净化用药发展到利妥昔单抗在移植前后长期序贯用药。但是无论移植前后的治疗如何进展改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者备份造血系统,促进患者在接受大剂量的预处理后造血系统功能快速恢复的本质作用始终没有发生改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将成为淋巴瘤治疗的重要方案。  相似文献   

13.
背景: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减轻了预处理强度,减少了移植相关的死亡。目的:分析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71岁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b患者1例,行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患者同胞弟弟,60岁,HLA5个位点相合,ABO血型相同。预处理用药包括采用氟达拉滨、塞替派、环磷酰胺和马利兰针剂。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用抗胸腺球蛋白、巴利昔单抗、环孢素A、麦考酚酯肠溶片及丙种球蛋白,移植后并发症防治和支持治疗:更昔洛韦防治巨细胞病毒感染、前列腺素E1、丹参、肝素及熊去氧胆酸防治肝静脉闭塞症,预处理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1时开始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kg·d)促进造血重建。必要时输注辐照的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供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连用7d,第6,7天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当天输注给患者。结果与结论:移植后28d完成造血重建。移植后50d,行STR检测结果显示供受者100%一致。移植后+20~30d陆续出现"出血性膀胱炎"、"败血症(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胞菌)",移植后2个月出现黄疸、肝功能损害,诊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Ⅲ度(肝脏,3级)",经过抗感染、保肝、调整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结果表明采用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非清髓性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有多种合并症老年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oxp3表达水平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选择15名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取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15名患者采移植前及移植后3—4周血常规白细胞数>1×109/L外周静脉血3—5 ml,分离出T淋巴细胞,通过RT-PCR方法检测Foxp3的表达水平。结果 Allo-HSCT患者移植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平均表达水平(t=0.557,P<0.01)。发生aGVHD患者与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移植前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比较P(0.05。发生aGVHD患者移植后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低于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移植后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P<0.05)。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移植前后Foxp3的平均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统计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llo-HSCT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Foxp3的表达水平随aGVHD程度加重有下降的趋势。结论发生aGVHD的患者的Foxp3平均表达水平低于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且随aGVHD程度加重有下降的趋势。Foxp3可能成为aGVHD预测和随访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graftversushostdisease,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是目前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的治疗策略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一旦患者被诊断为aGVHD,首选给予类固醇类激素治疗。但是,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则病人预后往往较差。近年来,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aGVHD的治疗方案不断优化,本文主要就aGVHD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最新策略,包括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细胞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尤其是移植后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影响移植总体疗效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aGVH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靶器官组织的活检。近年来,aGVHD的诊断性生物学标记物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研究热点,已发现多种miRNA、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细胞与aGVHD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相关。本文从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及细胞水平3个层面对aGVHD相关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背景:利妥昔单抗单用或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已取得较好疗效,非霍奇金淋巴瘤经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同样可以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而将两种方法联合的效果尚存在争论.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利妥昔单抗对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性.方法:对6例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同时,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分别于移植前给予2~4次,动员和预处理前后各2次,移植后每3个月维持治疗1次,利妥昔单抗用量为 375 mg/m~2静滴.结果与结论:平均采集单个核细胞数为5.13×10~(-8)/kg,CD34~+细胞数为4.75×10~(-6)/kg.6例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均恢复顺利,中性粒细胞计数大于0.5×10~(-9)L~(-1)为移植后9~15 d,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1)为移植后12~19 d.6例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均未发生出血性膀胱炎、间质性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肝静脉阻塞等并发症.利妥昔单抗使用过程中,无发热、寒战、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移植后6~32个月,患者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提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利妥昔单抗治疗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维持治疗效果,有利于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浆中IL-4和IL-6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变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关系。采用蛋白芯片方法对32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住院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IL-4和IL-6的含量进行10周的动态观察。结果发现:IL-4含量在aGVHD组患者移植后第1周迅速增加,显著高于无aGVHD组(P〈0.05);而在无aGVHD组,在移植后的第7周,血浆IL-4含量大幅增加,显著高于aGVHD组(P〈0.01)。IL-6含量在移植前两组患者即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移植后的第1周,aGVHD组患者血浆IL-6上升达到最高水平,显著高于无aGVHD组(P〈0.01),而在无aGVHD组,在移植后的第4周IL-6含量非常显著高于aGVHD组(p〈0.01),在移植后的第5周,IL-6显著高于aGVHD组(P〈0.05)。结论:IL-4和IL-6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含量突然升高提示即将发生aGVHD;移植前高水平的IL-6可能是移植后aGVHD高发的危险因素;无aGVHD的患者,如果血浆几4含量增高,提示可能有相对延迟的aGVHD出现。通过对IL-4和IL-6含量的动态观察以预测aGVHD发生,这一技术可能是一个颇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浆中miR-181b和miR-194的水平变化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联性,确定新的aGVHD诊断及预测标志物。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31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移植前、移植后15 d以及发生aGVHD时血浆中miR-181b和miR-194表达水平变化,利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分析移植后第15天miR-181b和miR-194的表达量作为aGVHD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发生aGVHD时患者血浆miR-181b和miR-194表达水平较移植前显著上调(P 0.05),且在治疗后表达水平下调,与移植前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移植后第15天,aGVHD组miR-181b和miR-194的表达水平较未发生aGVHD组显著上调(P 0.05),且表达水平增高先于临床诊断。该检测时间点miR-181b诊断aGVHD曲线下面积0.91±0.05(特异性为0.94,敏感性为0.69),miR-194诊断aGVHD曲线下面积0.91±0.06(特异性为0.94,敏感性为0.77)。结论:miR-181b和miR-194的表达量可作为aGVHD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