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应用二维彩超结合自动室壁分区运动分析(ASMA)及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FAM)技术综合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方法二维彩超结合ASMA-FAM技术对38例DCM心脏形态学、室壁运动状态、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DCM组心脏呈普遍扩大,室壁运动呈弥漫性减弱,室壁心肌运动分数(FAC)普遍<30%,瓣膜反流发生率高且程度重,早期收缩功能显著降低而舒张功能呈“正常”。结论二维彩超结合ASMA-FAM诊断DCM便捷无创、直观准确、可信度较强、重复性较好,可为临床诊断DCM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自动室壁分区运动分析(ASMA)与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FAM)技术评价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脏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78例应用缬沙坦80mg/d口服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应用ASMA-FAM技术观察心脏整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缬沙坦在治疗2周后血压开始下降,左室壁运动状态及心脏整体功能在治疗3个月后开始逐渐改善(P〈0.05),治疗6个月-1年后改善明显并趋于稳定(P〈0.01)。结论缬沙坦能够明显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整体功能,ASMA-FAM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室壁运动状态及心脏整体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意义.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并同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70例,其中男128例,女42例,分析比较2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1)170例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62例、三支病变76例,其中狭窄程度50%~74%组74例、≥75%组96例;(2)超声心动图共检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66例,按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分为:单支病变组6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34例,检出率分别为18.7%(6/32)、42.0%(26/62)、44.7%(34/76);按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50%~74%组25例、≥75%组41例,检出率分别为33.7%(25/74)、42.7%(41/96).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客观评价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情况,室壁运动异常的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和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陈平 《广西医学》2001,23(6):1380-1381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探查冠心病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检查 (2 -DE)及DTI技术对 46例经临床确诊 (其中 1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 )的冠心病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节段长轴及短轴方向运动速度进行检测分析 ,仪器采用东芝 70 0 0型彩色超声成像系统。结果 :冠心病缺血导致局部室壁运动减弱 ,二维彩色及M型DTI表现为色彩变暗、消失或呈相反方向的色彩。脉中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所测运动异常节段的峰值速度明显减低。结论 :DTI技术可定量评价心肌缺血后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方法较传统二维超声敏感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声对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7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并对上述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冠脉有无病变及狭窄程度,至少一支冠状动脉内径狭窄大于50%则可诊断为冠心病。结果: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为74.8%,定位准确率为85.2%,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6.4%,定位准确率为93.8%,冠脉造影对冠脉狭窄诊断率及定位准确性优于超声。但有部分患者超声显示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而冠脉造影检查为阴性,最终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川崎病等。结论:对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属超声心动图,而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两者相结合对冠心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72例,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标准,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5.8%,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100.0%.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不良反应发生,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高,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探讨左室形态与左室壁局部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心肌缺血的患者作为心肌缺血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二维、M型超声及解剖M型测量左室壁运动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分析60例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形态改变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肌缺血组同对照组比较,左室壁运动振幅均有不同程度减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也有一支或多支不同程度的狭窄,左室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心肌缺血可使心脏室壁运动减低,进而引起左心室形态改变,左心室形态改变的程度及其部位又可反应心肌缺血的程度和部位,对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壁运动状态以评估心肌缺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二维超声与定量组织速度图(TVI)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评估,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进行定量检测、评价。探讨TVI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和TVI技术对年龄在50岁以上的20例正常健康者及20例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TVI不仅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而且可以量化分析冠心病患者异常的室壁运动,评价心肌缺血。长轴方向心底平均收缩速度,乳头肌水平平均收缩速度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参考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与冠脉血供分布的对应关系.方法 对15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冠脉造影示单支或多支病变.超声心动图利用左室16节段法通过多切面检测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①1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134例,阳性率89.3%,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对非ST段抬高型心梗诊断率低.②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与病变血管支配的供血区域较一致,侧壁、后间隔中段一致性程度低.③超声心动图与冠脉造影检测冠脉单支及多支病变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G检测病变血管的准确性较高,检测出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敏感性(73.9%、75.0%)较左回旋支(54.7%)高,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一种无创、安全、重复性好、价格低廉的方法,通过其检测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可以较准确地推断出心肌缺血的血管部位,可将其作为临床评价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有无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6例疑似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冠脉造影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心脏异常的检出率,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一致性。结果: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76例疑似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阳性50例,阴性26例;冠脉造影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异常检出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异常检出率和右心室流出道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100.00%(50/50),特异度为92.31%(24/26),准确度为97.37%(74/76),阳性预测值为96.15%(50/52),阴性预测值为100.00%(24/24);Kappa检验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40,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方面的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74例,取冠脉造影正常者26例为对照组,冠脉造影证实左冠状动脉狭窄≥75%的心肌缺血患者48例为缺血组,介入治疗后3个月内行斑点追踪检测,分析斑点追踪与节段性室壁运动的关系。结果:缺血组各节段左室最大收缩期应变值较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冠脉缺血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室收缩期应变较术前各节段均有改善,基底段改善相对明显(P〈0.05)。结论:斑点追踪与冠脉造影结果吻合良好,可定量评价缺血心肌室壁运动异常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慢性完全冠状动脉堵塞(CTO)有心肌梗死和无心肌梗死患者侧枝血管、室壁运动和射血分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对256例诊断为CTO(堵塞时间≥3月)的患者,回顾性分析病史、心肌酶谱、心电图、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后将其分为心肌梗死组(n=138)和非心肌梗死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堵塞血管的位置分布和支数、非堵塞血管病变位置分布和严重程度、侧枝血管Rentrop分级、心脏超声室壁节段运动及射血分数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堵塞冠状动脉位置分布、堵塞血管支数、非堵塞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分布、病变严重程度、侧枝血管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室壁节段运动正常发生率和射血分数均低于非心肌梗死组,但运动消失和矛盾运动发生率均高于非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完全堵塞3个月以上,不管堵塞血管支配区域是否发生心肌梗死,Rentrop侧枝血管分级已无差异。虽然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侧枝血管可以保护心肌完全避免心肌梗死发生,但对左心室室壁节段运动和整体功能的保护有限。  相似文献   

13.
吴金星  廖惠  雷寒  王志华 《重庆医学》2006,35(5):430-433
目的探讨QTVI对冠脉支架术后左室壁局部纵向心肌功能的短期疗效的评价。方法用QTVI测量26例具有慢性冬眠心肌特点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支架术血运重建前后左室壁局部纵向心肌运动的速度,并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分析。结果26例冠心病患者中前降支支架术19例次、右冠脉12例次、回旋支8例次,各对应的室壁的运动速度在术前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前壁、下壁、室间隔、侧壁改善最明显,前壁基部、中部、心尖部术前术后的速度比较P〈0.01、P〈0.005、P〈0.005;下壁基部、中部术前术后的速度比较P〈0.001、P〈0.05;前间隔基部、中部术前术后的速度比较P〈0.005、P〈0.05;侧壁基部、中部术前术后的速度比较P〈0.05、P〈0.001。结论QTVI作为室壁运动定量分析技术,可以反映冠脉支架术后局部室壁运动速度的变化,是评价冠脉再通疗效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郑向清  谢英  梅霞  李正恭  张源 《重庆医学》2008,37(4):404-40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54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41例,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记录斑块数目,并半定量估计其严重程度。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按血管狭窄累及主要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结果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颈动脉IMT值增加,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分级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级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可间接预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超声检测颈动脉对冠心病的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91例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对照(CON)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结果SAP组和UAP组的IMT值、颈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ON组(P<0.01);冠脉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与CON组比较上述指标亦有明显增高(P<0.01);UAP组不稳定型斑块比例显著高于SAP组(P<0.01)。比较两者的检出率,颈动脉硬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偏低;而粥样斑块形成则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度较低,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均高于颈动脉硬化。结论测定颈动脉壁厚度、粥样斑块及其性质,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戴红 《河北医学》2008,14(6):649-651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SAP组和UAP组的IMT值、颈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ON组(P<0.01);冠脉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与CON组比较上述指标亦有明显增高(P<0.01);UAP组不稳定型斑块比例显著高于SAP组(P<0.01)。比较两者的检出率,颈动脉硬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偏低;而粥样斑块形成则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度较低,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均高于颈动脉硬化。结论:测定颈动脉壁厚度、粥样斑块及其性质,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冠状动脉造影做对照评价21例冠心病人核素心室造影及相位分析的左室局部功能,结果说明:核素指标是判断心脏功能及室壁运动的非创性可靠指标,与冠脉病变部位及范围密切相关,还能评价冠脉病变的程度,可作为对冠脉造影的一种重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刚  叶勇  杨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799-3800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联和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研究。方法:用组织多普勒联和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29例冠心病患者的室壁运动,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29例冠心病患者,组织多普勒对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83.33%;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76.96%;组织多普勒联合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91.67%。结论:组织多普勒联合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能够提高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可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