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隔离点选址与布局、人员与物资配备、医学观察开展、场所感染控制等方面,总结郑州市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在管理与运行中探索的经验:加强隔离点硬件改造和管理,设置"三区两通道",规范开展健康监测、消毒、转运等工作,抽调专业人员对感染防控工作进行培训与督导,确保感染防控工作落实;增加入境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强化核酸检测机构室间质评...  相似文献   

2.
国内某传染病医院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聚集性疫情,文章通过探讨此次疫情发生原因,分析医院感染防控存在的漏洞,总结疫情特点及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建议通过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落实院内人员和环境定期核酸检测、完善区域内诊疗防控应急预案和加强新冠肺炎知识培训考核等五个方面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为今后应对此类事件,尤其是在传染病医院暴发的精准快速防控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现场采用荧光PCR法对疫区有关人群进行腺病毒核酸定性检测,为腺病毒疫情处置提供快速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疑似感染人员、密接人员鼻咽拭子分泌物标本,应用便携式核酸快速提取仪和磁感应荧光PCR仪快速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腺病毒核酸。结果共采集标本1200余份,300余份腺病毒荧光PCR核酸阳性。结论现场荧光PCR检测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腺病毒核酸,迅速甄别腺病毒感染者,为现场疫情防控、临床治疗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为类似呼吸道疫情防控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山西口岸首例输入性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口岸腹泻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泰国曼谷航班1名腹泻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腹泻患者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患者发病前有泰国旅行史,有蚊虫叮咬史,出现腹痛、腹泻、虚汗等临床表现,实验室血常规检验白细胞明显偏高(23.7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88.2%),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5.6%),肝肾功能正常,血涂片镜下未见疟原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轮状病毒核酸、星状病毒核酸、肠道腺病毒核酸、肠道病毒核酸和札如病毒核酸均为阴性;通过细菌培养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阳性。结论该病例是由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所致,是山西口岸首例输入性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腹泻病例,本病例的调查研究为国际旅行者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检测和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流感发病特点及感染来源,为科学防控人感染H7N9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的发病经过、暴露因素及可能的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职业暴露人群及相关禽和环境标本进行H7N9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患者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咽拭子和下呼吸道标本H7N9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感染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所在活禽交易市场鸡咽拭子和环境标本H7N9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2.12%。检测密切接触者13人和职业暴露人群8人,H7N9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76名密切接触者和8名职业暴露人群经医学观察均未发现异常。结论人感染H7N9流感,感染来源可能是农贸市场活禽摊档,未发现人传人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蔡甸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防控人禽流感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对患者、可疑暴露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展开调查。采集病人呼吸道标本用RT-PCR法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涉禽场所(含涉疫门店)外环境标本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H5、H7亚型)。结果患者发病前有活禽暴露史,呼吸道标本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涉疫门店外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H7检出4/9,H5检出2/9。病人确诊后经定点医院抗病毒、给氧、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病情控制、治愈出院;可疑暴露者2人、密切接触者6人经7d医学观察未见异常。结论冬春季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期,应提高公众防病意识,继续强化活禽市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长远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辽宁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辽宁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病和就诊经过、可能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并排查密切接触者实施健康医学观察,同时开展外环境采样检测和疫点消毒。结果辽宁省确诊的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本地感染病例为67岁男性城市居民,6月8日因咳嗽、咳痰前往医院就诊,询问病史发现有病死鸡接触史,采集病例下呼吸道痰液开展核酸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省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检测结果一致,均为阳性;于发病17 d后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19名密切接触者实施为期7 d的医学健康观察,未出现健康异常;外环境和活禽监测H7N9禽流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辽宁省H7N9禽流感防控形势严峻,涉禽外环境可能存在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应加强城市散养家禽和活禽市场管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丽水市狂犬病毒在病死鼬獾体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丽水市莲都区病死鼬獾,采用免疫荧光法(DFA)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鼬獾脑组织的狂犬病毒核酸;将鼬獾的脑组织接种到小鼠颅内,常规饲养,发病后处死,采集脑组织,采用RT-PCR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核酸。结果2份病死鼬獾标本脑组织狂犬病毒抗原均呈阳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2例狂犬病毒核酸检测条带呈现阳性。结论狂犬病病毒可以感染鼬獾,并可能在鼬獾之间传播或流行,导致发病或死亡;有必要对该地区野生动物狂犬病毒进行长期监测,家畜与野生动物间交叉感染风险较大,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1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血清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了解病例感染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别,为当地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诊断病例血清标本的Ig M抗体,从而确定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确诊病例,而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清标本汉坦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 3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诊断病例中,有3例标本检测出汉滩病毒核酸,另有2例标本检测出汉城病毒核酸。结论延边州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以汉滩和汉城型汉坦病毒感染为主,该地区适宜使用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疫苗对暴露人群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襄阳市2017年初外环境中H7N9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2月13日到2月18日,对襄阳市共8个县市区采集823份外环境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甲型和H7N9亚型流感核酸检测。结果在823份禽流感应急监测标本中,检测出H7N9流感核酸阳性标23份(阳性率为2.79%),阳性标本全部来自活禽市场。其中襄阳市、襄州区、老河口市的H7N9核酸阳性率较高,分别3.69%,2.95%,13.33%。不同类型的标本H7N9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襄阳市外环境中存在H7N9流感病毒,人群存在感染的风险,应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春辉  蔡虻  陈萍  陈青  陈昆  常卫  陈修文  邓子德  邓志红  付强  付元瑜  高晓东  贺繁荣  贺雄  胡必杰  胡世雄  黄丽菊  黄勋  江育玲  李卫光  梁宁  刘思娣  刘园  刘运喜  柳恒卓  陆群  马乐龙  马文晖  马志鑫  茅一萍  欧阳娜  乔甫  任南  孙守红  田芳芳  童德军  王云  吴红梅  颜小利  杨帆  杨红晖  姚希  曾翠  曾赛男  张兵  张浩军  张晓霞  张新蕾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6):511-523
 为科学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期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感染防控工作, 在早期有效识别感染者的同时, 有效避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的交叉感染,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适用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以及入境人员或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所设置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指导其工作人员正确做好个人防护及防止感染传播工作, 避免发生场所内感染及传播。本共识借鉴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基本原则、文件规范, 结合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特点与实际工作情况, 对不同区域工作人员、工作环节开展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评估, 并据此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感染防控组织架构、选址布局、人员防护、人员闭环管理、清洁消毒、环境核酸监测、人员健康监测、职业暴露处理及交叉感染判定原则等感控相关工作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的高压锅灭菌效果、无菌区空气及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学监测,进行消毒效果评价,探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管理对策,最终达到控制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方法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选取包头市19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每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高压锅灭菌效果、无菌区空气及医务人员手进行卫生学监测和消毒效果评价。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高压锅共采样342份,合格342份,合格率100%;对无菌区空气共采样342份,合格334份,合格率97.66%;对医务人员手共采样342份,合格330份,合格率96.49%。结论为巩固消毒供应中心高压锅灭菌效果,进一步提高无菌区空气和工作人员手消毒合格率,应严格执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通过加强供应室规范化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传染病疫惰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综合性医院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及日寸采取医院感染防控的各项措施,对控制疾病播散、保障患者就诊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性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应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各部门联防联控、加强感染性疾病科的软硬件建设、重点人群的监测与管理、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重视人员防护和手卫生、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病房的管理措施,避免交叉感染,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方法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结合火神山医院感染病房实际情况,对火神山医院感染病房感控管理措施进行总结,梳理工作要点。结果新冠疫情期间,火神山医院感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患者无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感控管理措施科学有效,可为其他感染病房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防控与诊疗救治并行时,如何制定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策略,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原则,分别从"管人"、"管物"、"管流程"方面提出建立应急防控组织体系、发挥疾病预防控制科的专业作用、加强门急诊的管理、加强住院患者的防控管理、管理各级各类人员、制订诊疗防控流程、环境的清洁消毒、人员培训教育、加强后勤物资保障等防控策略与具体措施。结果所有来院患者均得到科学合理接诊,医务人员身体和心理状态稳定,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均未出现COVID-19。结论研究医院的COVID-19防控策略可为疫情流行期间综合性医院院内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预防感染过程中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使用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200件非一次性医疗器械为本研究对照组,同时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本院采取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200件非一次性医疗器械为本研究观察组,比较两组医疗器械的各项合格率。记录医院实施不同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的感染发生率。调查医院应用不同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的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工作倦怠感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医疗器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工作人员个人成就感低落评分较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明显更低,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情感衰竭评分、去人格化评分较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医院内实施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可有效提升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0—12月,由专家制定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问题问卷,调查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防治传染病现状,调查人数300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对策,用于优化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结果 认为传染病防治意识较差者占比42.00%;认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包头市个体诊所(包括村卫生室)的消毒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改进基层医疗单位消毒卫生质量和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现场随机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包头市个体诊所空气卫生质量、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等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011-2013年消毒灭菌监测总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趁势:2011年77.63%,2012年79.10%,2013年80.94%。结论个人诊所存在消毒不严格、医护人员消毒意识不强等问题,为院内感染及医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应加大个人诊所消毒监测管理力度,增强医护人员规范消毒意识。  相似文献   

19.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市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方法对18所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调查。结果市级医院感染管理各项目合格率100.0%~62.5%,县区级医院感染管理各项目合格率80.0%~40.0%;消毒隔离不规范,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薄弱,对手的清洁、消毒重视不够。结论口腔科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