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湖南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揭示分布规律,探寻高风险区域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2015年食源性疾病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食源性疾病三间分布、可疑暴露食品、致病微生物种类等指标进行分析。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食源性疾病的空间聚集规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食源性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5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3. 25/万人,不同市州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同(χ~2=2441. 46,P<0. 05),以株洲市发病率最高(5. 77/万人);主要可疑暴露食品种类为粮食类及其制品;发病的主要进食场所是家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沙门菌。不同地区病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不同(χ~2=155. 30,P<0. 05),以长沙市致病菌阳性检出率最高(30. 35%)。食源性疾病高发区域主要聚集在湖南东南部、西部山区和北部平原地区。高风险聚类区有石鼓区、蒸湘区、雁峰区、天元区、芦淞区。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与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地区GDP、人均GDP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2015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散发病例存在空间聚集性,受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地区GDP、人均GDP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鼻腔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病人放化疗期间的营养风险以及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方法]选择湖南省某专科肿瘤医院于2009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化疗病人151例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放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生化检测结果,同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简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进行临床营养支持状况调查。[结果]病人在住院过程中上消化道反应、口腔反应和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普遍存在,营养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明显恶化。病人在出院时体重、体质指数(BMI)低于入院时,出院时营养风险筛查评分高于入院时,入院和出院时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分别为38例(25.2%)和130例(86.1%)。97例(64.2%)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肠外营养支持,12例(7.9%)接受过肠内营养制剂支持,肠外营养治疗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应用比例为8.1∶1。33例(21.9%)病人出院时NRS2002评分≥3分,尽管存在营养风险,但不曾接受营养支持。[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病人在放化疗期间消化道反应、口腔反应和白细胞下降等普遍存在,有明显的营养不良风险,因此需加强病人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建议临床医务人员根据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给予病人适当的营养支持和必要的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临床分布及其耐药变迁情况,为临床KP感染控制及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8年某院临床分离的10 075株KP,比较不同年度、不同科室、不同部位感染KP的构成情况,分析KP的耐药变化趋势。结果 KP主要来源于痰标本,是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也是新生儿科分离的首位菌。KP的检出率由2009年的8.0%上升至2018 年的13.8%,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趋势2=389.9,P<0.001)。10年间KP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 0.6%、1.5%上升至34.4%、32.8%;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从18.8%上升至62.6%。综合ICU和神经内科检出的KP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从1.9%、0上升至63.7%、52.9%。血、痰、尿、腹腔引流液的耐药率分别从0、1%、0、0上升至29.3%、26.6%、34.0%、22.9%。结论 KP检出率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0年呈连续上升趋势,CRKP检出率也呈连续上升趋势,不同科室、不同感染部位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形成病房聚集性案例,给医疗机构带来灾难性后果。为快速识别住院病房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机构应培训各级医务人员掌握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做好病房场所、诊疗技术和防护物质的准备,修订住院患者新冠肺炎的筛查流程,从而达到防范医院感染新冠肺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湖南省居民动物性食物储存、加工习惯现状,比较处理习惯对不同食物中微生物卫生状况影响的差异,探究微生物风险有关行为环节。 方法 根据人口及地区生产总值分层随机抽取长沙市、益阳市、衡阳市,随机抽取城市、乡镇各12个居民区共648户居民家庭,2017年8-9月使用自编问卷开展入户调查,了解家庭及主要烹饪人员人口学信息及5种动物性食物(鲜畜肉、鲜禽肉、鲜动物性水产、熟肉制品、鲜蛋)储存、加工及剩菜处理习惯。 结果 储存习惯:24.1%(95%CI:22.7%~25.5%)家庭无将食物单独包装存放习惯,15.8%(95%CI:13.0%~18.6%)家庭鲜蛋常温存放常超过1周,鲜蛋经过家庭储存过程后其中细菌含量可能增长约1 000倍,显著高于其他食品的增长倍数(P<0.05)。加工习惯:73.0%(95%CI:69.6%~76.4%)家庭无生熟食物砧板分开习惯,52.9%(95%CI:49.0%~56.8%)家庭烹饪前无清洗鲜蛋蛋壳习惯,18.7%(95%CI:15.6%~21.8%)家庭熟肉制品、7.0%(95%CI:5.0%~9.0%)家庭鲜蛋无彻底加热习惯。剩菜处理习惯:24.8%(95%CI:24.0%~25.6%)有食用剩菜习惯的家庭重新食用前加热不彻底,且习惯常温保存、再食用超过1餐的,再食用前不彻底加热比例更高(P<0.05)。 结论 湖南省居民动物性食品储存、加工方式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食品风险管理及宣教中应注意以下环节有关的风险:鲜蛋存放过久,熟肉制品食用前再加热程度不足,剩余菜肴常温存放、再食用前加热不彻底等。  相似文献   
6.
李春辉  蔡虻  陈萍  陈青  陈昆  常卫  陈修文  邓子德  邓志红  付强  付元瑜  高晓东  贺繁荣  贺雄  胡必杰  胡世雄  黄丽菊  黄勋  江育玲  李卫光  梁宁  刘思娣  刘园  刘运喜  柳恒卓  陆群  马乐龙  马文晖  马志鑫  茅一萍  欧阳娜  乔甫  任南  孙守红  田芳芳  童德军  王云  吴红梅  颜小利  杨帆  杨红晖  姚希  曾翠  曾赛男  张兵  张浩军  张晓霞  张新蕾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6):511-523
 为科学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期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感染防控工作, 在早期有效识别感染者的同时, 有效避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的交叉感染,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适用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以及入境人员或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所设置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指导其工作人员正确做好个人防护及防止感染传播工作, 避免发生场所内感染及传播。本共识借鉴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基本原则、文件规范, 结合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特点与实际工作情况, 对不同区域工作人员、工作环节开展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评估, 并据此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感染防控组织架构、选址布局、人员防护、人员闭环管理、清洁消毒、环境核酸监测、人员健康监测、职业暴露处理及交叉感染判定原则等感控相关工作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