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清热方对阿霉素(ADR)诱导损伤小鼠足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FOXO3A、BNIP3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分化成熟足细胞,采用ADR诱导造模,并采用siRNA和过表达质粒构建足细胞SIRT1沉默和SIRT1过表达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ADR组)、空白血清组(ADR+K组)、含药血清组(ADR+Z组)、SIRT1沉默组和SIRT1过表达组。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3A、BNIP3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DR组与SIRT1沉默组SIRT1、FOXO3A、BNIP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SIRT1过表达组上述指标显著升高(P<0.05,P<0.01),ADR组、SIRT1沉默组和SIRT1过表达组足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与ADR组比较,ADR+Z组SIRT1、FOXO3A、BNIP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ADR+Z组足细胞...  相似文献   

2.
徐倩  曹凯  周晓慧  王小杰  王一帆  杜超 《中成药》2012,34(12):2286-2289,2301
目的通过观察丹皮酚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及一氧化氮(NO)水平影响,探讨丹皮酚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损伤模型组(1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丹皮酚低剂量组(1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0.15 mmol/L丹皮酚)、丹皮酚中剂量组(1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0.3 mmol/L丹皮酚)、丹皮酚高剂量组(1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0.6 mmol/L丹皮酚)。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UVECs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损伤模型组的细胞呈团簇状,轮廓不清,出现较多细胞脱落的现象。丹皮酚各剂量组的细胞数量较多,细胞间隙逐渐变窄,形态趋于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型半胱氨酸损伤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eNOS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同型半胱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丹皮酚各剂量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eNOS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0.05),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皮酚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丹皮酚通过促进eNOS mRNA的表达,进而提高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内皮细胞内NO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通络解毒汤药物血清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自噬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MECs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CMECs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参通络解毒汤药物血清组、3-MA自噬抑制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置于低糖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培养,同时置于37℃、94%N2、1%O_2、5%CO_2培养箱中缺氧2 h,换正常DMEM培养基,给氧3 h,再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倒置显微镜观察CMECs细胞生长及形态,检测试剂盒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p6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免疫荧光检测CMECs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物蛋白CD34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MECs细胞坏死程度增加,培养液中LDH含量明显增加(P0.01),Beclin1、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p6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CD34蛋白红色荧光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通络解毒汤药物血清组和3-MA自噬抑制剂组CMECs细胞坏死程度减轻,培养液中LDH含量明显减少(P0.01),Beclin 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62、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CD34蛋白红色荧光明显增强。结论丹参通络解毒汤能适度抑制缺氧/复氧CMECs细胞自噬,从而促进血管生成,达到保护CMECs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阳和化岩汤联合曲妥珠体外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HER-2高表达型) PTEN-PI3K/Akt通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影响。方法:制备阳和化岩汤肠吸收液,将乳腺癌细胞株SK-BR-3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曲妥珠组、中药+曲妥珠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72h后,应用westernblot法及RT-PCR法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脂酞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妥珠组、曲妥珠+中药组乳腺癌细胞株PTEN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升高,PI3K、p-Akt、VEGFC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VEGFC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曲妥珠组比较,中药+曲妥珠组PTEN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I3K、p-Akt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VEGF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药物组效果曲妥珠+中药组最佳,曲妥珠组次之,中药组作用稍弱。结论:阳和化岩汤肠吸收液联合曲妥珠能有效干预PTEN-PI3K/Akt通路,增强PTEN表达,降低PI3K、p-Akt、VEGFC表达,效果优于单用曲妥珠,提示温阳散结中药对曲妥珠在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的治疗中可能存在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miR-133a/Caveolin-1/eNOS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WKY大鼠制备含药血清,将BAECs分为正常组、空白血清组、卡托普利组、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检测各组细胞NO、ET-1及eNOS含量变化,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33a、Caveolin-1、eNOS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Caveolin-1、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空白血清组NO与eNOS含量明显降低(P0.01),ET-1水平明显高于各干预组(P0.05),各干预组细胞中NO、eNOS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中ET-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空白血清组细胞中miR-133a、eNOS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Caveolin-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黄连解毒汤中、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miR-133a、eNOS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Caveolin-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空白血清组中Caveol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空白血清组eNOS、p-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卡托普利组、黄连解毒汤中、高剂量组Caveolin-1蛋白表达水显明显降低(P0.05、P0.01),卡托普利组、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eNOS、p-eNOS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升高BAECs细胞miR-133a、eNOS mRNA表达水平、升高eNOS、p-eNOS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Caveo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发挥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消癥法对雌激素诱导子宫肌瘤模型豚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法方药抑制血管生成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去势+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建立子宫肌瘤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益气消癥法中药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 检测子宫组织VEGFR1 mRNA、VEGFR2 mRNA 表达。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子宫肌组织MVD、VEGF、VEGFR 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说明益气消癥法高剂量中药组可以显著抑制MVD、VEGF 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结论:益气消癥法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进而抗肌瘤细胞增殖,这可能是该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管生成素(Ang-1)/酪氨酸激酶-2(Tie-2)信号通路,探讨养精种玉汤调控薄型子宫内膜(TE)大鼠子宫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选取动情周期规律的雌性未交配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宫腔注射95%乙醇建立TE模型,分组给药14 d,处死后剖腹取子宫,采用HE染色观察子宫形态,WesternBlot检测大鼠子宫VEGF、VEGFR-2、Ang-1、Tie-2蛋白表达,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子宫VEGF、VEGFR-2、Ang-1、Tie-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子宫内膜形态,增加子宫湿重和子宫脏器指数(P<0.05),并接近对照组水平;中药组大鼠子宫VEGF、VEGFR-2、Ang-1、Tie-2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养精种玉汤可以明显改善TE大鼠的子宫组织形态,增加其内膜血管生成,可能与提高大鼠子宫组织VEGF、VEGFR-2、...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黄芪丹参复方成分提高胎盘血供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胎盘血供不足所致妊娠并发症提供思路。方法 提取分离黄芪、丹参有效复方成分,运用一氧化氮合酶(NOS)阻滞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制作一氧化氮合成阻滞大鼠模型,黄芪丹参复方成分妊娠同步干预,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妊娠18 d胎盘滋养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中药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eNOS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一氧化氮合成阻滞模型VEGF mRNA表达与空白组、中药治疗组、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黄芪丹参复方成分可能提高胎盘滋养细胞NO合成与释放入循环,促进胎盘血管网络形成,从而维持妊娠期胎盘循环的高流速、低阻力状态,达到有效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等胎盘血供不足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藤梨根提取物熊果酸(XGS)、齐墩果酸(QDGS)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CON组)、慢病毒阴性对照组(LV-NC组)、模型组(LV-HIF-1α组),熊果酸高浓度组(LVHIF-1α+XGS6.25组)、中浓度组(LV-HIF-1α+XGS3.125组)、低浓度组(LV-HIF-1α+XGS1.5625组),齐墩果酸高浓度组(LV-HIF-1α+QDGS25组)、中浓度组(LV-HIF-1α+QDGS12.5组)、低浓度组(LV-HIF-1α+QDGS6.25组)。实时细胞分析系统检测XGS、QDG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qRT-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VEGF、HIF-1α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V-HIF-1α组比较,6个给药组的CI值、VEGF、HIF-1α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藤梨根活性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可能通过抑制HIF-1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硫酸吲哚酚(I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大黄素对尿毒症心肌病细胞模型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后,IS刺激H9c2细胞为细胞损伤模型,以大黄素为干预药物,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IS组以及不同浓度大黄素组(20、40、60μmol/L)。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间的活性氧(ROS)以及细胞凋亡水平,RT-q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IS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ROS水平及凋亡率升高(P<0.01),细胞内BAX、Caspase-3、Caspase-9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Bcl-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IS组比较,不同浓度大黄素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P<0.01),ROS水平及凋亡率降低,细胞内BAX、Caspase-3、Caspase-9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Bcl-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以及抑制凋亡等途径对IS诱导的心肌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高糖诱导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模型,观察抵当陷胸汤对其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给予33 mmol·L-1葡萄糖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葡萄糖终浓度为33 mmol·L-1)、正常组、抵当陷胸汤低剂量组(葡萄糖+5%抵当陷胸汤含药血清)、抵当陷胸汤中剂量组(葡萄糖+10%抵当陷胸汤含药血清)、抵当陷胸汤高剂量组(葡萄糖+20%抵当陷胸汤含药血清)和阿拉氯胺(ALT-711)组(葡萄糖+10%ALT-711含药血清)。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含药血清对CMECs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c-Jun mRNA相对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蛋白质酪氨酸激酶1(p-JAK1)、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p-STA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c-Jun mRNA、p-JAK1、p-STAT1及TGF-β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细胞中c-Ju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抵当陷胸汤中、高剂量组及ALT-711组中p-JAK1、p-STA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抵当陷胸汤低剂量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用药组TGF-β1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抵当陷胸汤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下降明显。结论 抵当陷胸汤对高糖损伤的CMECs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益气补肾中药复方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s)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RMCs为研究对象,用高糖和不同浓度的中药处理RMCs,分别作用24、48 h后,用噻唑蓝(MTT)法检测RMCs的增殖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FN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FN蛋白表达。结果 处理24 h和48 h,与对照组比较,单纯高糖组细胞增殖明显升高(P<0.01, P<0.01);FN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 24 h时各浓度中药组RMCs增殖及FN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时各浓度中药组RMCs增殖及FN蛋白及mRNA表达较高糖组明显下降(P<0.01, P<0.01)。结论 高糖能够刺激RMCs增殖及FN蛋白及mRNA表达,中药处理24 h对高糖刺激的RMCs增殖及FN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不明显,中药处理48 h能够逆转高糖刺激下RMCs的增殖及降低FN 蛋白及mRNA 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心泰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兔肾髓质AQP2蛋白及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阿霉素耳缘静脉注射建立慢性心衰兔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家兔分为模型组、益心泰低(2.1 g/kg)、中(4.2 g/kg)、高剂量(8.4 g/kg)组和呋塞米组(2 mg/kg),另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天,共干预4周。观察尿量、观察肾髓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肾髓质AQP2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尿量减少(P<0.01),肾髓质AQP2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尿量增加(P<0.01),肾髓质AQP2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与益心泰低剂量组比较,益心泰中、高剂量组尿量增加(P<0.01),AQP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益心泰高剂量组AQP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肾髓质病理变化以模型组最为明显,各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益心泰中、高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益心泰颗粒可能通过下调肾髓质AQP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尿量,发挥利水,从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黄对脂多糖致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帕霉素组和大黄低、中、高剂量组,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后,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lα(HIF-1α)、p70S6K1和eIF4E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TNF-α、IL-6、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HIF-1α、eIF4E和p70S6K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各剂量组细胞TNF-α、IL-6和IL-1β含量降低,HIF-1α、p70S6K1和eIF4E mRNA表达降低,HIF-1α、VEGF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大黄可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及HIF-1α、eIF4E、p70S6K1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促进血管新生角度探究麝香通心滴丸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保护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及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建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组(MI组)、麝香通心滴组(STDP组)[20 mg(/kg· d)],并设立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6只。STDP组每日予药物灌胃,Sham组与MI组每日予同体积蒸馏水。观察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变化,给药28 d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病理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HE)与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结构及纤维化病变情况;免疫荧光麦胚凝集素(WGA)染色测量心肌细胞面积;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情况并测定心肌毛细血管密度;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法、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心脏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p-VEGFR2)、促血管生成素-1(Ang-1)、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大鼠出现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现象,血糖显著升高;与Sham组比较,MI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比值明显降低,心脏微血管密度明显下降,并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化与心肌细胞肥大(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VEGF、p-VEGFR2、Ang-1、Tie-2、eNOS、p-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iNOS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MI组相比,STDP组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明显改善,微血管密度增加,VEGF、p-VEGFR2、Ang-1、Tie-2、eNOS、p-eNOS的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0.01或P<0.05),iNOS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可保护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养精颗粒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动情周期正常的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和补肾养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简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干预结束后,计算卵巢性腺指数;ELISA检测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卵巢组织HIF-1α、VEGF、Caspase-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卵巢性腺指数显著下降(P<0.05),闭锁卵泡数量明显增加;血清SOD水平显著下降(P<0.01),FSH、LH、ROS、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卵巢组织VEGF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HIF-1α和Caspase-9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TLR2/NF-κB/NLRP3通路探讨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中高中药血清组。LPS+ATP构建焦亡模型,cck-8法检测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Elisa检测IL-18、IL-1β、TNF-α水平,qRT-PCR检测IL-1β、NLRP3、Caspase-1、IL-18、ASC、GSDMD mRNA表达情况,WB检测TLR2、p-NF-κB-p65、GSDMD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三组中药血清细胞活力均明显上升(P<0.05)、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组中药血清IL-18、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Caspase-1、NLRP3、ASC、IL-18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IL-1β、NLRP3、Caspase-1、IL-18、ASC、GSDMD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TLR2、p-NF-κB-p65及高剂量组GSDMD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含药血清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QC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阴性组(生理盐水),其中HQC低、中、高3组大鼠连续给药7天处死取血清;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QC含药血清对PBMCs增殖的影响;将PBMCs分为正常组、模型组、HQC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HQC含药血清+Compound 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脂质过氧化产物(LPO)、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MPK/叉头转录因子O3a(FOXO3a)/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中剂量HQC含药血清具有显著抑制PBMCs增殖的作用,确定其最佳作用时间为24 h。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DA、LPO明显升高,SOD、TAOC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QC、HQC+Compound C组MDA、LPO明显降低,SOD、TAOC明显升高(P<0.01),Compound C组MDA、LPO明显升高,SOD、TAOC明显降低(P<0.01);与Compound C组比较,HQC+Compound C组MDA、LPO明显降低,SOD、TAOC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MPK、FOXO3a、MnSOD mRNA及AMPK、p-AMPK、FOXO3a、p-FOXO3a、MnSOD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QC组AMPK、FOXO3a、MnSOD mRNA及AMPK、p-AMPK、FOXO3a、p-FOXO3a、MnSOD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ompound C组AMPK、FOXO3a、MnSOD mRNA及AMPK、p-AMPK、FOXO3a、p-FOXO3a、MnSOD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Compound C组比较,HQC+Compound C组AMPK、FOXO3a、MnSOD mRNA及AMPK、p-AMPK、FOXO3a、p-FOXO3a、MnSOD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HQC含药血清能通过活化AMPK、FOXO3a、MnSOD信号通路,改善AS患者PBMCs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中药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肾组织TRPV5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的病理机制,以及补肾中药的疗效机制。方法: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复制GIO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及骨疏康组。造模及给药9周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TRPV5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骨密度明显升高(P<0.01),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亦明显上调(P<0.01)。结论:补肾中药通过上调肾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而促进肾钙重吸收,达到治疗GIO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活血方逆转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肝窦内皮细胞(LSEC)和肝纤维化模型大鼠LSEC,利用慢病毒转染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表达HSC。实验分为6组,1)正常HSC组:正常大鼠HSC空白血清培养; 2)正常组:正常大鼠HSC及正常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 3)模型组:正常大鼠HSC及模型大鼠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 4)过表达组:VEGF过表达HSC及模型大鼠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 5)模型加中药组:正常大鼠HSC及模型大鼠LSEC 10%含药血清共培养; 6)过表达加中药组:VEGF过表达HSC及模型大鼠LSEC10%含药血清共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LSEC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CD31及血友病因子(vWF)蛋白表达,HSC中胶原Ⅳ、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蛋白表达;采用PCR法检测各组HSC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VEGFR-1)及VEGFR-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CD31及vWF蛋白表达升高(P 0. 01),而模型加中药组较模型组CD31及v WF蛋白表达降低(P 0. 01);与正常HSC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中胶原Ⅳ、VEGF蛋白表达升高(P 0. 05),而模型加中药组较模型组VEGF、VEGFR-2蛋白表达降低(P 0. 05);与正常HSC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VEGF mRNA表达升高(P 0. 01);模型加中药组VEGF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 0. 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VEGF、VEGFR-2蛋白表达,进而抑制VEGF信号通路,恢复LSEC窗孔结构,从而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