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32P放射性支架对兔髂动脉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以化学镀法制备^32P放射支架,与普通支架配对后,随机植入兔双侧髂动脉,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30d血管造影观察动脉狭窄程度,病理组织学观察内膜面积及管腔内径的变化。结果:术后30d,两种支架植入后的动脉最小腔径(MLD)均较术后即刻显著减小,放射性支架组的ML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其后期丢失、丢失指数、狭窄程度3项指标则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两种支架植入均使血管内膜增生;放射性支架侧血管管腔面积显著大于对照侧(P<0.05),而其新生内膜面积显著小于对照侧(P<0.01)。两种支架植入后对支架边缘部位均无影响。结论:化学镀法制备的新型32P放射性支架安全有效,较低的放射活度即可有效防止支架内狭窄;短球囊扩张支架可能会避免边缘部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洗脱支架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洗脱支架(TES)抑制内膜增生防治再狭窄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小型猪9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TES(TES组),对照组植入金属裸支架(BMS组)或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组)。术后第28天处死动物,组织病理学检测内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UNEL法测细胞凋亡,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的覆盖情况。结果:术后第28天病理学证实,TES组较BMS组管腔面积增加、支架内新生内膜面积和面积再狭窄百分比减小(P〈0.05)。BMS组较TES组PCNA细胞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TES组较SES组PCNA阳性率增加(P〈0.05)。TES组较BMS组单位面积内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扫描电镜显示TES组和BMS组28d血管内皮细胞完全覆盖,SES组基本覆盖,但内膜不平整。结论:TES可以显著抑制VSMC增殖、迁移并促进VSMC凋亡,但不影响血管内皮愈合,是防治血管再狭窄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血管内支架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聚乳酸(PLA)血管内支架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成年犬10只,将18枚聚乳酸支架植入犬股动脉。支架直径较股动脉直径大10%~20%,定期随访1、3、6个月,留取附有支架的动脉作标本,取静脉血清用改良酶化学法测定肝肾功能及乳酸含量。结果:①成功建立犬股动脉支架模型,除1只犬麻醉过量死亡,余均四肢活动良好,支架均在植入部位固定良好,大体观察管腔内管腔通畅:(④生物相容性评价:组织病理学及扫描电镜观察未发现明显的组织学病理反应,内皮已完全覆盖支架并排列规则。内膜纤维包绕支架双侧面,支架材料完整:(固统计学分析:9只犬的肝肾功能指标、血清乳酸浓度与支架植入前进行配对t检验,P〉0.05。结论:聚乳酸的支架植入动脉后,虽然出现轻度炎症反应.但仍然显示了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膨式雷帕霉素洗脱支架防治猪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近期再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国产小型猪6只,分别行双侧颈总动脉球囊扩张损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裸支架组)和实验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各置入6枚.术后4周重复动脉造影后处死动物.取出支架段血管,测算支架处血管管腔面积、新牛内膜厚度与面积及管腔狭窄百分比以评价内膜增生程度.应用TUNEL法检测新生内膜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支架内管腔面积大于裸支架组(P<0.05);新生内膜面积小于裸支架组(P<0.05);新生内膜厚度小于裸支架组(P<0.05);细胞凋亡多于裸支架组(P<0.05):PCNA阳性细胞及Bcl-2表达低于裸支架组(P<0.05);Bax表达高于裸支架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能抑制新生内膜形成.在支架植入后4周能预防猪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近期再狭窄的形成.可能通过上调Bax,下调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性别对裸金属支架置入术后长期预后是否有影响仍存在争论。本研究在一个大型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队列中利用三维血管内超声检测性别对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以0.5mm为间隔手工探测整个支架置入节段的管腔和支架面积。使用Simpson方法,计算管腔容积、支架容积和新生内膜体积(支架容积减去管腔容积),并用支架长度标化。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的年龄较大,更常伴有高脂血症或高血压,并且参考血管直径和平均支架面积较小。虽然女性患者中新生内膜增生和新生内膜厚度与男性患者相似,但是由于其支架面积较小,女性患者新生内膜增生的百分比(新生内膜面积除以支架面积)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D34抗体修饰的脱细胞血管支架植入动物体内后募集循环中的内皮祖细胞参与再内皮化过程的性能。方法新鲜的羊前肢动脉经反复冻融和超高压处理,SDS彻底去除细胞,通过光交联法将CD34抗体固定于脱细胞血管内腔面。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下腹做一带蒂皮瓣,皮瓣供血动脉为股动脉的分支血管,血管移植部位选取股动脉,做1cm长的全段缺损,随机分为2组(n=10),实验组选用CD34抗体修饰的脱细胞血管支架,对照组用未修饰的脱细胞血管支架,显微外科端端吻合替代缺损的兔股动脉。术后通过对皮瓣色泽质地的观察,了解皮瓣的血供情况;行彩色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病理切片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及细胞黏附情况。结果实验组皮瓣术后血运较好,对照组皮瓣术后肿胀坏死。彩色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实验组移植术后1周有3只动物发生血管闭塞,另7只动物在术后4周血管仍通畅、无明显狭窄;对照组术后1周无1只动物血管通畅。实验组术后4周解剖移植血管,H-E染色显示脱细胞血管支架表面形成连续融合单层细胞,管腔无明显狭窄;对照组术后1周解剖移植血管可见血栓形成,H-E染色显示血管腔内表面缺乏细胞覆盖。结论CD34抗体修饰的脱细胞血管支架在早期抗凝及通畅率上均优于未经修饰的脱细胞血管支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2003年2月至2006年6月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于植入支架后6~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54例,83处病变,按有无药物涂层分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SES)31枚,金属裸支架组(BMS)56枚。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再狭窄率及晚期管腔丢失等指标。结果两组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100%,无残余狭窄,无任何并发症。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SES组与BMS组再狭窄率分别为3.2%和23.2%,晚期管腔丢失分别为(0.02&#177;0.34)mm和(0.80&#177;0.56)mm,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分别为3.2%和12.5%,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2%和14.3%。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有较强的安全性、有效性,与金属裸支架相比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明显降低盘榘内再狭窄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王勇  张庆桥  祖茂衡  徐浩 《当代医学》2010,16(17):360-364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捕获支架置入预防犬肝静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家犬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只,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各6只。实验组置入EPCs捕获支架,对照组直接置入支架。术后第1周每组处死一个亚组动物,取部分支架内组织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术后第8周行肝静脉造影复查,处死剩余动物,然后取支架内及邻近支架肝静脉血管组织织用于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第1周,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腔面内皮化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8周肝静脉造影复查,实验组支架开放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20,P〈0.01);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平均新生内膜厚度、平均新生内膜面积、平均百分狭窄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08、4.50和5.52,P〈0.01)。结论 EPCs捕获支架可以促进肝静脉支架腔面的血管内皮生长,预防再狭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控释洗脱支架防治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用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二氧化硅-聚乳酸/乙醇酸作为支架涂层,将裸支架、涂层支架、大、中、小剂量As2O3(3.2、2.4、1.6μg/mm^2)洗脱支架随机置入犬冠脉回旋支或前降支(每组6只)。术后4周处死,观察支架血管段组织学变化。结果各组内皮完整,未见明显组织反应。大、中剂量组平均新生内膜厚度[(0.14±0.05)mm比(0.15±0.04)mm,P〉0.05],显著小于小剂量组、涂层组、裸支架组[(0.27±0.03)mm、(0.39±0.06)mm、(0.33±0.02)mm,P〈0.01];新生内膜面积[(1.09±0.11)mm^2比(1.33±0.10)mm^2,P〉0.05],显著小于小剂量组、涂层组、裸支架组[(1.93±0.29)mm^2、(2.44±0.15)mm^2、(2.40±0.32)mm^2,P〈0.01];管腔面积狭窄率[(19.54±3.59)%比(22.18±3.3)%,P〉0.05],显著小于小剂量组、涂层组、裸支架组[(36.22±5.17)%、(50.39±3.03)%、(46.88±5.85)%,P〈0.01];管腔面积[(5.14±0.55)mm^2比(4.97±0.38)mm^2,P〉0.05],显著大于小剂量组、涂层组、裸支架组[(3.75±0.39)mm^2、(2.62±0.22)mm^2、(3.10±0.66)mm^2,P〈0.01]。小剂量组与涂层组、裸支架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2O3控释洗脱支架安全可行,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犬冠脉支架术后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对患者活化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符合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试验(NASCET)纳入标准的患者34例,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颈动脉自膨胀支架植入治疗,术前、术后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并在术前及术后检测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定期随访。结果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后2周内患者CD62P和CD63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均P〈001),3个月后复查下降至术前水平,两者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无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CD62P和CD63水平升高更明显(均P〈0.05),CD63升高持续时间更长。结论支架植入治疗后急性期存在血小板过度活化状态,且有一定的再狭窄率,这可能是急性期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再狭窄的因素之一,应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87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  结果  87例患者均成功植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成功率100%。术中仅置入1个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15例,接1条腿支架36例,接2条腿支架29例,接3条腿支架4例,接4条腿支架3例。因腹髂动脉角度大、扭曲,于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髂支内置入裸支架5例,远端接裸支架3例,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上方接直筒Cuff覆膜支架1例,先行髂内动脉栓塞术14例,保留双侧髂内动脉13例,保留一侧髂内动脉51例,双侧髂内动脉均封闭23例。术后均使用球囊扩张支架两端及接头。手术时间35~122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10~50 mL,平均23 mL。8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因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后死亡,其余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85例2~24个月,均健在,失访1例。术后3~6月复查CTA:支架形态位置良好,无内漏、移位,病变封闭良好  。结论  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具有微创、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期、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口径覆膜支架在周围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应用小口径腹膜支架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共置入巴德小口径覆膜支架28枚,使用支架直径在6~12mm。结果所有患者中,髂动脉瘤1例,肠系膜上动脉瘤2例,锁骨下假性动脉瘤2例,股总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3例,髂动脉狭窄闭塞6例,髂动脉及股动脉急性创伤性损伤6例。支架释放技术成功率100%,8例动脉瘤的患者植入覆膜支架后均立即隔绝,无内漏,支架植入动脉远端血流通畅,9例狭窄或闭塞的病变支架植入后,病变血管远端血流通畅,6例创伤患者植入支架后有效隔绝血管破口;所有23例患者中,1例失访,其余的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随访22例效果良好,无支架内血栓形成、无移位、无支架内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小口径覆膜支架用于周围血管疾病有其微创性、快速性、及近期疗效确切,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起到了非替代的作用,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02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单纯采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8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术中根据血管条件,在 保证载瘤动脉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导引导管位置升高(靠近海绵窦段),提供足够支撑,覆膜支架到位后再予释放栓塞动脉 瘤。结果(1)对8例(8个血泡样动脉瘤)患者共置入9枚覆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置入载瘤动脉。6例置入Willis支架后即刻造 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置人1枚Willis支架后,有少量对比剂漏入动脉瘤(内漏),予再植入1枚覆膜支架,复 查造影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1例血泡样动脉瘤因颈内动脉迂曲,支架系统到位困难,术中发生医源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 球囊栓塞后予搭桥并载瘤动脉闭塞。术后患者因脑室外引流并发颅内感染,积极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恢复;(3)术后6个月对8例 患者均行临床随访,mRS评分0分6例,1分2例。术后6个月DSA随访,动脉瘤均无复发,1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但患者无神经 功能障碍,搭桥患者桥血管通畅。结论Willis覆膜支架是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脉成形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一种治疗手段。介入相关材料不断发展,从裸金属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再到近年流行的药物涂层球囊。金属支架的发明很大程度解决了冠脉狭窄的问题,但是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药物涂层球囊与传统支架相比拥有不少理论上的优势,因此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新选择。它能够向血管内膜均匀地涂布抗增殖药物,在减少内膜增生的同时不留下任何植入物,从而使血管保持原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目前,多数临床试验证明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与药物洗脱支架拥有类似的效果,并且不会引入额外的支架,因此更能体现不植入永久性支架的理念。此外,在治疗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弥漫性病变时,药物涂层球囊也体现出相应的优势。现本文就药物涂层球囊在不同冠脉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First generation drug-eluting stents (DESs) were based on 316L stainless steel and coated with a permanent polymer. The vessel wall of these DESs was inflammatory and late in-stent thrombosis was reported. Hence, cobalt chromium based DES coated with a bioabsorbable polymer was an alternate choice.
Methods  Cobalt chromium based DES with bioabsorbable polymer (Simrex stent) as well as control stents (Polymer stent and EXCELTM stent) were implanted into porcine arteries. At a designated time, angiography, 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QCA) analysis, histomorphometry, and electron-microscopical follow-up were performed.
Results  A total of 98 stents of all the three groups were harvested. At week 24, percent diameter stenosis (%DS), late loss (LL), and percent area stenosis (%AS) of Simrex was (12.9±0.4)%, (0.35±0.02) mm, and (24.5±4.2)%, respectively,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to commercialized EXCELTM stent. Slight inflammatory reaction was seen around the stent strut of Simrex, just as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Electron-microscopical follow-up suggested that it might take 4–12 weeks for Simrex to complete its re-endothelialization process.
Conclusions  Cobalt chromium based, bioabsorbable polymer coated sirolimus-eluting stent showed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During 24 weeks observation in porcine model, it was proved that this novel DES system successfully inhibited neointima hyperplasia and decreased in-stent stenosis. It is feasible to launch a clinical evaluation to improve the current prognosis of DES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支架置放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01~12,我院共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施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放术,共置入内支架34个,成功率100%,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的占37%,病人年龄34~65岁。其中多支病变17例,4例出现心源性休克。结果:内支架置放后梗死相关血管全部开通,狭窄从75%~100%降至0~25%,术后23例恢复导TIMI血流灌注3级,3例为2急,仅有1例术后仍有心绞痛,无1例死亡。结论: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放术能明显降低病人死亡率,并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对鼻咽癌放疗后的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严重狭窄的血管行支架置人术并进行随访.结果 30例患者中23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对14例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及16例严重狭窄的颈总动脉行支架置入术,经过随访并未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对于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成形术在髂股动脉长段闭塞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月期间经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简称CTA)证实髂股动脉长段(>10cm)狭窄或闭塞的15例患者共16条患肢的介入治疗资料。髂动脉闭塞2例(2条),股浅动脉闭塞13例(14条),闭塞长度为11.2~31.8(21.4±5.8)cm。15例均行腔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结果15例16条患肢中有13例14条患肢闭塞动脉再通成功,14条患肢共植入支架25枚。13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支架成形术后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2±0.12)升高至(0.7±0.20)。术后随访1年一期通畅率为71.4%.结论腔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的一种创伤小、可行性强、近中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人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严重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颈部血管行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并进行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例为双侧颈动脉闭塞,进行了一侧颈动脉闭塞病变再通术;1例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进行了左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例右颈内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左侧颈动脉闭塞,对右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处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经过随访并未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人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国产外周动脉药膜支架性能及其抑制再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产外周动脉雷帕霉素.肝素洗脱支架(SHES)的物理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外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其对再狭窄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与肝素混合成溶液,雾化喷射于覆载雷帕霉素聚合物涂层的镍钛合金支架表面,再形成载肝素聚合物涂层而制成SHES;继而,对其进行物理性能和降解特性检测以及血液相容性试验和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将14枚研制成的SHES、8枚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和8枚裸支架分别置入15只犬外周动脉;在严格抗凝情况下,于支架放置术后30、60和240 d分别对7只、7只和1只犬进行造影观察,其后15只犬全部处死作下列观测:支架顺应性、径向力和可视性等,支架段和参考节段内直径,以及其直径晚期丢失值,血栓形成,支架和参考节段再狭窄率等.结果 SHES表面质量良好,与支架有良好的结合力.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载药涂层表面,黏附仅见少量血小板,且无变形和明显聚集,而致其凝血时间延长.凝血因子被激活的程度低;降解实验及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释放时间可持续约3个月,肝素全部释放时间约50 d.成功置入15只犬30枚支架,位置良好,未发生移位、脱落或不张等.SHES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于X线下显示清晰;当其释放后雷帕霉素即刻浓度为1.79~2.22ng/mJ,7 d达0.4 ng/ml,可持续释放约3个月.7只犬术后30 d造影显示:全部支架管腔通畅,无血栓形成或管腔狭窄发生;另7只犬术后60 d造影显示:2枚SES血栓性闭塞,1枚SHES支架和3枚裸支架不同程度狭窄,另1枚SHES近端的血管轻度内陷;SHES与SES、裸支架支架段直径间以及支架段直径晚期丢失值间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双侧髂动脉置入SHES的1只犬术后240 d造影显示:双侧髂动脉SHES通畅,未见狭窄或血栓形成.结论 国产外周动脉SHES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而且由于雷帕霉素和肝素的持续缓慢释放,还同时提高了其抗凝性及抑制内膜增生作用,从而可降低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