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肌梗塞后左心室重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心肌梗塞后左心室重构的表现,相关因素,临床意义,机制和对策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说到治病用药,我们最常听到一句话,就是"是药三分毒"。对此,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无论中药和西药,药物的作用都与药物的剂量有关。微小剂量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都不存在。合理的治疗剂量时,发挥治疗作用,药理学上称之为有效剂量。剂量再往上增加,到一定程度,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时候我们称之为有毒剂量。剂量继续向上增加,导致死亡,我们称之为致死剂量。当一种制剂,它的有效剂量高于有毒剂量时,我们称之为非药品或毒物。当一种制剂,它  相似文献   
3.
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临床表现不一 ,症状多不典型 ,体征很少具有特征性。心电图所见与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MI)有重叠 ,临床上易漏诊、误诊。我院 1991~ 2 0 0 0年诊治 87例HCM ,其中 4 0例 (46 % )误诊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0例 ,女 10例 ;年龄 5 6 6±13 5岁 (2 7~ 86岁 )。临床依据与此病相关的主要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而首次或多次诊断为其他疾病。1 2 临床症状体征 本组 38例 (95 % )有临床症状 ,其中心悸 15例 ,胸闷 14例 ,呼吸困难 13例 ,胸痛 12例 ,晕厥 7例 (发作 1次 1…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经常见到,心绞痛患者含化硝酸甘油后症状立即缓解。这是药物治疗显效快的典型例子,也是老百姓经常津津乐道的"神药",能使患者的症状产生戏剧性的变化。不过,"神药"也有副作用,有50%的患者在含化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后,会出现头痛。这种硝酸甘油性的头痛,有什么特点呢?1.在使用硝酸甘油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可以持续3~10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9(MMP-9)在后交通动脉瘤瘤周蛛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手术切除的颅内动脉瘤标本12例作为颅内动脉瘤组,并选取同期行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或颞叶癫痫手术患者后交通动脉起始部附近蛛网膜组织6例作为对照组。标本行常规HE染色,并采用Envision法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组间MMP-9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提示动脉瘤瘤周的蛛网膜存在一定的组织破坏,表现为蛛网膜结构松散,与血管壁之间的连接程度下降,局部存在脱离现象。动脉瘤组瘤周蛛网膜中MMP-9阳性表达均高于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组内蛛网膜中MMP-9的阳性表达强度较血管壁弱,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组内不同年龄、Hunt-Hess分级的MMP-9表达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动脉瘤瘤周蛛网膜中MMP-9表达明显增加预示着细胞外基质的溶解,破坏蛛网膜对血管壁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6.
7.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脑积水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根据发病时间将a SAH脑积水分为急性(0~3 d)、亚急性(4~13 d)和慢性(≥14 d)[2]。aSAH后急性脑积水指动脉瘤破裂后3 d内发生的脑积水,发生率为15%~87%[3],其中约  相似文献   
8.
在动态心电图上,发现一过性心肌缺血的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不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论是否伴有严重左室功能受损或严重窦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上 ST 段压低(STD)者一年死亡率都成倍上升。但其与临床指标相比的独立预测价值,以及 STD 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幅度的预后意义尚不清楚。本文旨在对此作进一步探讨。方法:以203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201例在早期(3~15天,平均6天),177例在晚期(22~93天,平均38天),用 Oxford Medilog 400-Ⅱ型机,主要取CM_s,导联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阳性标准:≥30秒的ST 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0mm;若本来卧位 STD≥0.5mm,则须另外压低1.0mm以上。随后至少一年。结果:STD 在早期检查阳性率为14%、晚期为32%,且极大多数(早期85%,晚期94%)无症状。住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三维室壁运动追踪(3DT)技术分析正常心肌三维周向应变(3D circum strain)值的分布情况。材料和方法:选择健康北京汉族志愿者90例(年龄20~52岁,平均30.7岁),男、女各45例,所有受试者操作步骤如下:使用常规探头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短轴及心尖四腔心切面等常规心脏检查切面的图像。在心尖四腔心切面上,采用容积探头采集心脏的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原始数据。脱机提取全容积图像原始数据并对图像进行17节段划分,应用3DT技术进行收缩期3D Circum Strain值和达峰时间的计算。所采集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左心室17个节段的3D Circum Strain峰值分别为:前壁基底段(BA)2.62±5.06;前间隔基底段(BAS)3.92±6.49;室间隔基底段(BS)3.57±6.74;下壁基底段(BI)1.24±3.59;后壁基底段(BP)1.94±4.40;侧壁基底段(BL)2.50±5.12;前壁中段(MA)0.73±2.29;前间隔中段(MAS)1.49±2.76;室间隔中段(MS)2.41±4.35;下壁中段(MI)1.58±4.21;后壁中段(MP)1.87±3.78;侧壁中段(ML)1.41±3.59;室间隔心尖段(AS)0.59±1.65;下壁心尖段(AI)1.17±2.55;后壁心尖段(AP)1.66±3.57;侧壁心尖段(AL)1.29±3.15;心尖部(A)1.06±2.40。3D Circum Strain峰值由心尖部到心底部呈现阶梯性分布,以心底部为高值。心尖和中间段达峰时间早于基底段。结论:这是应用灰阶3DT技术对部分国人进行的心肌正常3D Circum Strain的初步分析结果,可以为以后3DT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脑梗死患者血中血栓形成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对111例脑梗死患者血中的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和血脂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与健康人相比,脑梗死患者血中血栓素B2水平升高,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降低,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与血栓素B2和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都呈正相关。与6-酮-前列腺素F1α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6-酮-前列腺素F1α呈正相关;甘油三酯与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呈正相关。此结果提示,脑梗死患者血中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前列腺素F1α变化是脂质代谢紊乱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