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可反映整个心肌复极化过程。自1985年Campbell等首先描述了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QT间期存在微小差异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各导联间QT间期的这种离散性并不是记录的伪差,而可能是心室肌复极障碍的反映,代表不同区域心肌复极的时间差异。由此提出了QT间期离散度这一概念,指同步记录的体表12导联心电  相似文献   
2.
应用射频电能房室连接区部分消融术治疗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5例之房室逆行传导均消失,4例房室结双径路不复存在,其中3例伴Ⅰ度房室结内传导阻滞,临床电生理复查5例之心动过速不能诱发.随访1.5~12.5月,所有患者均未再发心动过速,亦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作者认为射频电能是改变房室传导较好的能源,具有比直流电安全、方便,损伤小,疗效高的特点.此外,本文对达到良好改变房室传导的射频消融部位,所用电能大小及释放时间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对血清cTnT和D-dimer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CS)对血清心脏型肌钙蛋白 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和 D-二聚体 (D-dimer)的影响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进行 CS术的冠心病患者 4 8例 ,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 (n=30 )。分别于 CS或 CAG术前及术后第二天清晨采集空腹血进行血液 c Tn T及D- dim er水平的测定。结果 :CS的患者 ,CS术后血清 D- dim er水平显著高于术前 (分别为 1.4± 2 .0 mg/L vs0 .9±1.0 m g/L,P<0 .0 1) ;而 CS术后血清 c Tn T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分别为 0 .38± 1.4 3ng/m l vs0 .30± 0 .32ng/ml,P>0 .0 5 )。CS术后有 6例患者 c Tn T增高 ,其中 5例发生在 D- dimer增高的患者中 (P<0 .0 5 )。CAG的患者 ,造影后血清 D- dimer及 c Tn T水平与造影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分别为 0 .5± 0 .5 mg/L vs0 .8± 0 .4 m g/L,P>0 .0 5及 0 .0 3± 0 .0 2 ng/ml vs0 .0 3± 0 .0 1ng/ml,P>0 .0 5 )。结论 :c Tn T为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CS术后血清 c Tn T水平稍有增加 ,而血清 D- dim er水平较术前显著增高。 D- dimer增高者易并发 c Tn T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试验,根据体重指数(BMI)和葡萄糖利用率(GIR)将患者分为非肥胖型胰岛素敏感组(NIS,16例),非肥胖型胰岛素抵抗组(NIR,15例)和肥胖型胰岛素抵抗组(OIR,17例),同时洲定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和腹部脂肪面积。结果 两非肥胖组(NIS和NIR)之间的BMI相似,但NIR组的GIR要明显低于NIS组,NIR组的内脏脂肪面积比NIS组明显增高,NIR组的瘦素水平在皮下脂肪校正之后与NIS组差异无显著性。OIR组的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瘦素水平比非肥胖组(NIS和NIR)明显增高,OIR的GIR明显低于NIS和NIR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无论肥胖组还是非肥胖组,内脏脂肪是预测胰岛素抵抗的最重要变量;皮下脂肪是血清瘦素水平的最重要变量。结论 两种代谢不同的脂肪分布是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水平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老年病属虚劳证范畴者较多,治疗多采以补法为主。认为运用补法时,既要有重点,又要顾此及彼,在补阴或补阳时,不能强调一面忽视另一方面,应该把阴阳看成是一个整体,使调补能温而不燥,滋而不滞,相得益彰。对虚不受补的老年患者,必须时刻注意调理脾胃的功能,并且补药量不宜过大,方能奏效。临床上老年病患者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情况并不少见,治疗时必须注意兼顾,才能更好地发挥“补”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3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之~(201)铊心肌显象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对比。~(201)铊显象之敏感性为81.8%,特异性58.3%。6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前后作~(201)铊显象,5例术后改善,1例造影阴性~(201)铊阳性者在心肌活检后诊断为心肌炎。~(201)铊显象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部位、程度、支数有关。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低,狭窄严重者阳性率高,受累支数多者阳性率反低,4例造影异常而~(201)铊正常者均系3支病变。1例3支病变者旁路术前~(201)铊阴性,术后反呈阳性,提示缺损还为局部心肌供血比例不平衡之结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Halo导管标测技术,结合冠状静脉窦与希氏束电图识别心房扑动折返环的慢传导带,在下腔静脉口到三尖瓣环峡部作射频线性消融,并以慢传导带出现双向阻滞作为心房扑动消融成功的标志,治疗了1例I型心房扑动患者。随访1个月心动过速未发。由于Halo导管能在右房内全面记录右房激动顺序,便于了解峡部的传导情况,在心房扑动消融中有助于明确其诱发与终止的机制,并为慢传导带传导阻滞作为成功消融终点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常用指标,不少心、脑血管性疾病,发病时常出现PAgT变化,因此有人认为PAgT对心、脑血管疾病,可有一定预报参考价值。而在这些疾病中,中医辨证常可有血瘀征等表现。在临诊工作中,发现有一些临床表现健康的老人,虽然尚未见器质性病变,但中医辨证已有血瘀,把这些老年人的PAgT检查结合起来,能否对某些老年人的器质性  相似文献   
9.
体外反搏(ECP)治疗16例冠心病人,其中11例测定了治疗前,治疗中1小时,1.5小时,2小时和停机后1小时,2小时以及一疗程后第二天清晨的血小板聚集,13例测定了治疗前,治疗中和一疗程结束时TXB_2和6-酮-PGF_(1a)。发现治疗2小时及以后各时段的血小板聚集率,TXB_2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P<0.05各自),6-酮PGF_(1a)明显升高(P<0.05)。本文指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影响血小板聚集,但主要是ECP治疗改善了微循环和组织代谢,保护了血管内皮使PGI_2合成增多,从而抑制了血栓的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扩张了冠状动脉,此可能是ECP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之一,并且在治疗心绞痛病人中防止了冠状动脉的进一步受损。  相似文献   
10.
<正> 利用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进行电药理试验,可增强判断药物效应的敏感性和专一性。目前大多数的电药理试验被用来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否能防止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诱发,以预测药物疗效。其方法是对经程序刺激能反复诱发心动过速(简称心速)的患者投以系列药物,再作心速诱发刺激,从中选择疗效最佳的药物寻求最能发挥效应的血清浓度。此即为该药用于长期口服治疗的依据。电药理试验开始用静脉给药法。如有效,即易口服片剂,再作程序刺激诱发心速,观察效应;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