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烟囱”技术在缺乏锚定区的胸主动脉病变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用“烟囱”技术治疗5例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和1例Debakey Ⅲ型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烟囱”技术的适应证和实施要点.结果 6例患者在植入主动脉支架人造血管的同时分别植入“烟囱”支架于左锁骨下动脉3例,左颈总动脉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支架植入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完全隔绝,“烟囱”植入分支通畅,围手术期无死亡、脑梗死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烟囱”技术拓展了胸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适应证,微创、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3例(合并下腔静脉血栓2例),单侧55例,双侧8例;左头臂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例;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55岁.植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38枚,永久性腔静脉滤器26枚.术前均经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并明确栓塞范围和腔静脉情况.手术在DSA室局麻下进行,经健侧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植入滤器于腔静脉,捕捉血栓和预防肺血栓栓塞症.其中可回收腔静脉滤器行术后监测并于4周时回收.随访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胸片检查.结果腔静脉滤器植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滤器形态及位置佳.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捕捉血栓患者29例(76.3%).随访64例随访1~17个月无肺血栓栓塞症相关症状,无死亡病例. 结论 术前对DVT和PTE作出明确诊断和评估,严格掌握滤器手术适应证,术中明辨腔静脉情况并选择适宜滤器,选择正确合理的植入路径,术后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监测是确保腔静脉滤器植入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及联合用药对胰腺癌(Aspc-1和Bxpc-3)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单独或联合使用不同浓度的4种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及表阿霉素(浓度分为d1、d2、d3、d4),分别作用24h、48h和72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两株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对计算出的每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行析因方差分析。结果:单独和联合用药时两株细胞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独用药F=111.0,P<0.001;联合用药F=4.5,P=0.034)。无论是单用药还是联合用药两株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浓度F=17018,P<0.001;时间F=8461,P<0.001)。另外,两株细胞对相同药物的敏感性也具有有显著性差异(单用药物F=470,P<0.001;联合用药F=136,P<0.001)。结论:通过动脉灌注或保留导管持续灌注以提高化疗药物局部浓度及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以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个体化的化疗方案能够改善胰腺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0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2007年5月31日入住我院肾科.入院前1个月,患者因两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口服强的松每天60 mg,效果不佳.入院前10 d右下肢肿胀加重伴疼痛,不能行走.  相似文献   
5.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theroselerosis obliterans,ASO)的治疗一直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重点关注[1-2].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等保守治疗、动脉旁路转流术、内膜剥脱术及经皮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但单独应用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长段闭塞累及股总动脉分叉处的病变治疗十分棘手.笔者所在血管中心新近开展开放内膜剥脱、动脉取栓加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为长段下肢ASO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本院近期此术式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与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ation,VLU)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无溃疡患者?VLU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受体(IL-2 receptor,IL-2R)?Cys C水平及静脉组织Cys C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VLU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分别为(185.46 ± 20.90)pmol/L和(100.60 ± 17.43) 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8 ± 7.76) pmol/L和(58.72 ± 16.20) pmol/L(P < 0.05),CVI无溃疡组的TNF-α和IL-1β分别为(41.68 ± 7.35)pmol/L和(65.36 ± 25.51)p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VLU组和CVI无溃疡组血浆IL-2R水平分别为(138.56 ± 78.75) pmol/L和(94.45 ± 35.26) pmol/L,与对照组的(93.67 ± 12.28) pmol/L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VLU患者组织Cys C表达较单纯CVI无溃疡患者和正常人明显降低(P < 0.05);手术前VLU患者血浆Cys C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人(P < 0.05),手术后4 d VLU患者血浆Cys C的表达显著高于手术前(P < 0.05)?③相关分析显示Cys C表达与TNF-α和IL-1β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878和-0.990(P < 0.05)?④术后Cys C表达较低的患者溃疡复发率高于Cys C高表达患者?结论:Cys C的表达与VLU的发病有密切关系,Cys C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VLU的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大鼠VEGF腺病毒基因转染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构建携带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为后续的基因转染研究作准备。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鼠源性的VEGF,并克隆入穿梭质粒pDC316。构建的质粒pDC316-VEGF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lipofectamine2000的介导与腺病毒包装质粒pBHGE3共转染至人胚肾细胞HEK293,经同源重组后获得携带鼠VEGF的重组腺病毒VDC316-VEGF。应用PCR鉴定重组腺病毒,空斑传代纯化病毒并反复冻融扩增病毒。以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CR鉴定证实重组腺病毒含有鼠VEGF,病毒滴度为3×109pfu/mL。结论:成功构建的携带大鼠VEG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能在HEK293细胞内扩增获得足够高的病毒滴度,可作为后续基因治疗研究工作中可靠的基因转染工具。  相似文献   
8.
实体瘤的免疫导向治疗主要通过单克隆抗体以及偶联物对肿瘤相关靶点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许多药物对肿瘤细胞有高度靶向性杀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有些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就原理、单克隆抗体、肿瘤相关靶点、单克隆抗体偶联物以及介入放射学在该领域的运用等方面对实体瘤免疫导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5 氟尿嘧啶 (5 FU)、表阿霉素 (E ADM)和丝裂霉素 (MMC)体外对胰腺癌细胞 (Aspc 1及Bxpc 3)的作用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MTT测定法观察 5 FU、E ADM和MMC单用及合用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 ,并应用中效原理判定药物合用的效果。结果 :单用或者合用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也增加 ,5 FU和MMC合用于Aspc 1细胞株 ,当效应为 0 .84时CI为1,大剂量时 (效应大于 0 .84 )是协同作用 (CI <1) ,小剂量时 (效应小于 0 .84 )是拮抗作用 (CI >1)。MMC和E ADM合用时表现为轻度的拮抗作用。 5 FU和MMC、MMC和E ADM合用于Bxpc 3,当效应分别为0 .4 9、0 .6 2时CI为 1,大于此效应表现为轻度拮抗(C >1) ,小于此效应则相反。 5 FU和E ADM合用对两株细胞量效曲线图的形态相似表现为轻度的拮抗作用 ,随着效应的增加拮抗作用略有下降。结论 :药物的相互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 ,药物及细胞株的不同其量效曲线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动脉灌注或保留导管持续灌注以提高化疗药物局部浓度能够改善胰腺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永久性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植入永久性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4例,单侧21例,双侧3例。术前均经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并明确栓塞范围、栓尾位置、解剖条件和腔静脉情况。手术在DSA室局麻下进行,经健侧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植入永久性腔静脉滤器于下腔静脉,捕捉血栓和预防肺血栓栓塞症。随访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胸片检查。结果永久性腔静脉滤器植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滤器形态及位置佳。随访3~17个月无肺血栓栓塞症相关症状,无后期死亡。结论永久性腔静脉滤器预防肺血栓栓塞症安全有效,为预防肺血栓栓塞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植入永久性腔静脉滤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