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张海萍  陈本祯 《四川医学》2011,32(7):982-984
目的观察0.1%与0.12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产妇予以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67μg/ml硬膜外分娩镇痛,B组予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83μg/ml硬膜外分娩镇痛,C组产妇为对照组,不予镇痛处理。观察镇痛效果(采用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采用Bromage法)、生命体征、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结果三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确切,应用前后比较及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1%罗哌卡因与0.12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式走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分为AB两组各70例,A组没有进行镇痛分娩,B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产后出血及产程情况。结果 B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有效率为96.7%。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可行走式的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减少产妇的剖宫产率,缩短产程,从而使产妇及家属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观察组(60例)接受1%罗哌卡因+0.05mg/ml地佐辛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60例)未行分娩镇痛。记录观察组VAS(视觉模拟)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后VAS评分低于镇痛前,第一产程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效果好,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陈旭  张海萍  肖兵  熊庆 《四川医学》2009,30(9):1357-1359
目的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分娩过程中对第2产程、剖宫产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单胎足月初产妇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于产妇要求镇痛时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干预措施。主要观察指标为第2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各产程VAS评分等。结果两组第2产程长短、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产程VAS评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时催产素用量、产时出血量、产后1h、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PCEA可以有效并安全地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孕产妇60例,按照孕产妇自愿情况分为A 1组(罗哌卡因0.14%)(n=16)、A 2组(罗哌卡因0.089%)(n=14)、B 1组(罗哌卡因0.14%)(n=17)、B 2组(罗哌卡因0.089%)(n=13),4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比较4组的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结果 A1组宫缩素使用率50.00%,A2组宫缩素使用率42.86%,B1组宫缩素使用率17.65%,B2组宫缩素使用率7.69%,A1组、A2组缩宫素使用率均高于B1组、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89%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不影响产妇产程进展以及母婴结局,并且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至本院就诊的产妇120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段为2017年10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根据产妇意愿分为3组,各40例,A组在产程潜伏期(宫口开至1-2cm)给予硬膜外阻滞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B组在产程活跃期(宫口开至3cm以上)给予硬膜外阻滞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C组未应用分娩镇痛。分别观察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妇出血量、胎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和不良事件等。结果 (1)A组潜伏期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和B组在活跃期和第二产程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2)3组产程进展无明显差异(P0.05),缩宫素使用率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明显高于C组;(3)分娩方式比较,A组和B组的剖宫产率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7136例具备顺产条件初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按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A组)4168例及分娩镇痛组(B组)2968例。A组产妇未接受分娩镇痛,B组产妇给予L2~3或L3~4硬膜外阻滞,头向置管后1%利多卡因5ml试验量确定阻滞平面后,予以6~15ml/h持续泵注0.15%罗哌卡因和2μg/ml芬太尼的复合液。记录汇总最终分娩方式及剖宫产原因,评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Apgar评分,评定产妇镇痛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B组产妇剖宫产率(20.28%)及产钳使用率(4.38%)明显高于A组(7.70%、2.33%,P<0.01);B组第一产程时间延长于A组(P<0.01);B组因第一产程延长而行剖宫产比例(64.62%)明显高于A组(42.81%,P<0.01);B组胎儿宫内窘迫的比例(12.29%)明显低于A组(31.25%,P<0.01);胎头下降停滞及羊水问题、胎位异常比例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宫口6、10cm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但两组产妇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的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增加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器械助产率及延长第一产程,但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下肢肌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产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产妇蛛网膜下腔推注5μg舒芬太尼+1.5mg罗哌卡因共2.5mL,B组推注罗哌卡因3mg。所有患者连接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电子泵。记录镇痛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胎心率(FHG)、宫缩持续时间等。记录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镇痛后的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后5min时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当宫VI开至7-8cm、宫口开全时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首次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两组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及瘙痒、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蛛网膜下腔阻滞单纯应用罗哌卡因比较。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确切完善,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浦健  刘超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5):101-104
目的 探究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应激反应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6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0)。两组产妇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取0.75%罗哌卡因20ml与5mg地佐辛置入0.9%浓度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麻醉,对照组采取0.75%罗哌卡因20ml置入0.9%浓度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应激反应与母婴结局。结果 与镇痛前相比,镇痛后10min、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两组VAS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10min、第二产程研究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两组产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糖(blood glucose, GLU)、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均升高,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GLU、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min、出生后5min及出生后10min时刻,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脐静脉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有利于改善产妇应激反应,降低中转剖宫产率,对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孕妇随机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给予0.08%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负荷量8~~10 ml,以后8~ 10 ml/h,宫口开全时停泵,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的镇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8月~2011年9月282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其中无痛分娩组141例,对照组141例,比较两组分娩镇痛、顺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钳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变化。结果在镇痛后10rain及第二产程。无痛分娩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痛分娩组镇痛前VAS评分,差异均显著(P均〈0.05)。无痛分娩组顺产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缩宫素使用及新生儿评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无痛分娩能减轻疼痛,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0例无产科并发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全产程组,当进入产程宫口〈3cm时进行镇痛;Ⅱ组为活跃期组,当宫口≥3cm时进行镇痛。两组硬膜外均给予0.1%罗哌卡因与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1~13ml,45min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上述混合液,背景速度8ml/h,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宫口开全时停药,胎儿娩出后再开启PCA;Ⅲ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VAS评分和运动阻滞分级,记录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测定产妇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含量。结果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在潜伏期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Ⅰ、Ⅱ组与Ⅲ组比较,缩宫素使用率明显增高(P〈0.05)。三组间比较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的变化最大,其次为Ⅱ组,Ⅰ组变化最小。结论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比传统分娩镇痛方式,镇痛效果确切,对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并无不良影响,可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硬膜外镇痛、自然分娩的对比研究,探讨瑞芬太尼对产妇镇痛效果、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60例足月产妇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静脉镇痛组(A组)、硬膜外镇痛组(B组)和自然分娩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正规宫缩建立后,A组静脉瑞芬太尼首次剂量10-20μg,背景剂量0.05μg·kg-1·min-1,病人自控镇痛(PCA)剂量0.25μg·kg-1,锁定时间2 min;B组硬膜外5 ml负荷量,持续注入0.1%罗哌卡因+0.000 2%芬太尼,背景剂量为6 ml·h-1,快速给药剂量设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C组采用自然分娩常规产科处理。记录产妇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程、出血量、泌乳时间和不良反应,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神经和适应能力评分(NACS)。结果:随着产程的进展,A组VAS评分要明显高于B组(P〈0.05),C组的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较A、B组明显延长(P〈0.05),产妇出血量及泌乳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脐动脉血气值及NACS评分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差且不良反应多,但对新生儿影响无明显差异,对于不愿或椎管内镇痛有禁忌的产妇,可用瑞芬太尼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硬膜外规律间断输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对爆发痛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有分娩镇痛要求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60min组(A组)、75min组(B组)和90min组(C组)。分别规律间断60min、75min、90min单次注射镇痛液6ml,均无背景持续输注剂量。记录VAS、爆发痛、麻醉药物用量、阻滞平面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与镇痛前相比,3组产妇在实施分娩镇痛后VAS均降低(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3组爆发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与C组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但B组与C组两组间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间断间隔给药时间自60min延长至75min、90min,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减少,但爆发痛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是一种可行的硬膜外规律间断分娩镇痛注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于本院采用无痛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行局麻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行局麻无痛分娩,采用Mulleetr评分评定两组镇痛效果,观察两组产程、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镇痛优良率86.7%略高于对照组的8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较好,相对于布比卡因其产程较短,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硬膜外规律间断注药方式复合与不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无舒芬太尼组(N组),各30例。S组为0.1%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0.4μg/ml;N组为0.1%罗哌卡因。结果与镇痛前相比,两组产妇镇痛后VAS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期间罗哌卡因用量与爆发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组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P〈O.05)。结论不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规律间断(0.1%罗哌卡因,5ml/45min)注药方式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确切且可明显降低产妇瘙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全程硬膜外镇痛术对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随机分配4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I组为常规分娩镇痛组,Ⅱ组为全程分娩镇痛组。对两组产妇行硬膜外阻滞,分别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总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血气分析,体重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Ⅱ组在实施镇痛后30min时子宫收缩力抑制最明显(P〈0.05),但过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共5例需行剖宫产,剖宫产产妇的宫缩加强情况与两组中阴道分娩产妇宫缩加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第二、三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体重、脐静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转归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全程硬膜外镇痛无延长第二、三产程时间,对新生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分别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或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应和副作用。方法:120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罗哌卡因+布托啡诺),芬太尼组(罗哌卡因+芬太尼)和吗啡组(罗哌卡因+吗啡),采用LCP模式行PCEA,记录三组患者镇痛药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评分。结果:与芬太尼、吗啡组相比,布托啡诺组镇痛药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均降低(P<0.05),术后4、8和12 h VAS评分下降(P<0.05),而芬太尼组和吗啡组间无差异(P>0.05)。三组间运动阻滞评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布托啡诺组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低于芬太尼和吗啡组(P<0.05或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PCEA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具良好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远平 《河北医学》2011,17(7):906-909
目的:探讨PCIA地佐辛联合静注右美托咪定镇痛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30)按产科常规处理,不作任何镇痛.A组(n=30):先静脉注入地佐辛0.15mg/kg和右美托咪定1ug/kg,然后恒速输注右美托咪定0.4ug/kg /h,并连接镇痛泵,PCIA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诺扬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剖宫产镇痛效果及最佳浓度选择。方法162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42例)、B组(530例)、C组(5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别给予0.10%、0.15%和0.20%罗哌卡因复合0.004%诺杨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结果B组、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显著短于A组(P〈O.05),B组与C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时效及运动阻滞程度明显高于C组(P〈O.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0.004%诺杨应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可提供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并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