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咪唑安定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继满 《广西医学》2009,31(3):366-367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分娩镇痛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初产妇400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采用咪唑安定、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混合液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200例仅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行硬膜外镇痛。记录镇痛前与镇痛15min时VAS评分、评价运动阻滞程度、分娩方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及其体重,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15min时,两组VA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延长;顺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10分率等指标两组相似(P〉0.05)。结论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用于产程不同时期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300例头位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Ⅰ、Ⅱ、Ⅲ组。Ⅰ组在宫口<3cm时行分娩镇痛,Ⅱ组在3cm≤宫口<4cm时行分娩镇痛,Ⅲ组在宫口≥4cm时行分娩镇痛。观察各产程持续时间、产程各阶段的VAS评分、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情况;记录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结果:第一产程持续时间Ⅰ组与Ⅱ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Ⅲ组短于Ⅰ、Ⅱ组(P<0.05)。潜伏期VAS评分Ⅰ组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3组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Ⅰ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延长产程,不影响分娩结局,产妇满意度高,可提高母婴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0.15%左旋布比卡因在不同输注速率下,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均采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根据不同背景输注速率随机分为四组,Ⅰ组输注速率为4ml/h,Ⅱ组为6ml/h,Ⅲ组为8ml/h,IV组为10ml/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观察镇痛效果;分析产程中母体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NACS评分,记录0.15%左旋布比卡因的总用量及使用bolus的次数。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实施镇痛时的官口大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体的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NACS评分。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四组均在2.4~2.6cm之间,无统计学差异;Bromage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使用bolus的次数(3.8f0.6)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1);Ⅳ组的器械助产率及低血压等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研究表明0.15%左旋布比卡因可用于病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且以6~8ml/h的背景输注速率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阶梯式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和阴道分娩禁忌症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I组(对照组)始终应用0.15%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Ⅱ组(阶梯镇痛组)在产妇宫口〈3cm时应用0.075%的罗哌卡因+O.5μg/ml。的舒芬太尼,待产妇宫口≥3cm时应用0.15%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记录两组产妇各时点的VAS评分,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各时点的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潜伏期比I组时间短(P〈0.05),缩宫素使用率低,产妇运动阻滞轻微。结论:产程潜伏期应用0.075%的罗哌卡因+0.5μg/mL的舒芬太尼,活跃期应用0.15%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阶梯分娩镇痛对产妇子宫收缩干扰小,产程影响小,运动阻滞轻微,适合潜伏期就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控连续硬膜外(PCEA)的分娩镇痛法,观察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对产力、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的影响。探讨分娩镇痛对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的意义。方法:对象为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ASAI级,经产科检查适合自然分娩,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足月初产妇5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相同条件未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于宫口开大至37cm时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采用舒贝康一次性PCEA镇痛泵,泵内注入0.2%罗哌卡因+27g/mJ芬太尼的混合液;观察监测两组孕产妇的血压、脉搏、心电图、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疼痛情况及VAS评分,两组均连接HPM1351A胎儿监护仪监测胎心率和子宫收缩情况。监测产程、分娩方式及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由麻醉医生进行分娩镇痛记录。宫口开全后停泵。第三产程结束后由麻醉医生拔除硬膜外导管。结果:研究组镇痛后的血压,脉搏、心电图,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给药后产妇主诉疼痛明显缓解,疼痛效果评分,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镇痛组第一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第二产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失血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钧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镇痛组。结论 0.2%罗哌卡因+27g/ml芬太尼混合液用于自控连续硬膜外PCEA)分娩镇痛,镇痛效果好,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不影响分娩方式、对母婴是安全可靠的,它具有临床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两种方式给药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态分级标准)Ⅰ~Ⅱ级随机自愿病例260例,年龄20~30岁。分为两组,A组为分娩全程镇痛130例,B组为分娩后程镇痛130例。全部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和硬膜外腔持续给药镇痛。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5μg/ml的混合液。观察项目为宫缩时间、胎心率、产程和产妇失血量;平均催产素用量;新生儿的Apgar评分和产妇VAS标准的自我评分。统计学方法为t检验。结果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的是:(1)B组第一产程延长(P〈0.01)和第二产程延长(P〈0.05);(2)B组产妇失血量、催产素用量和VAS标准评分均更高(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的是:第三产程时间、宫缩的间隔和持续时间、胎心率和新生儿的Apgar评分(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混合液硬膜外腔持续输注,不仅能有效达到全程分娩镇痛目的,而且具有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和易于临床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母婴等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单胎、足月、头位、无自然分娩禁忌症的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所用药物:Ⅰ组:腰麻罗比卡因3 mg,芬太尼25μg;硬膜外罗比卡因0.625%,芬太尼1μg/ml;Ⅱ组腰麻罗比卡因3 mg,芬太尼25μg;硬膜外罗比卡因0.09%,芬太尼1μg/ml;Ⅲ组腰麻罗比卡因3 mg,芬太尼25μg;硬膜外罗比卡因0.125%,芬太尼1μg/ml。于产程进行至宫口开2~3 cm时进行腰麻-硬膜外穿刺,见到脑脊液后经腰穿针注入罗比卡因3 mg,芬太尼25μg。然后退出腰穿针,置入硬膜外导管。30 min后连接PCA泵,自控剂量为4~6 ml,锁定时间为30 min,维持剂量设为6~8 ml,至宫口开全时停药。所有产妇采用视觉么模拟评分(VAS)法和改良Bromage评分法估计镇痛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并记录产妇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改变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Ⅱ、Ⅲ组和Ⅰ组相比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Ⅱ组和Ⅲ组相比较镇痛效果相当,产程、分娩方式改变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Bromage评分都无明显差异。结论: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用于可行走分娩镇痛(PCEA)对产程影响小,镇痛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是无痛分娩的理想药物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按产妇视觉模拟评分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绍旋  胥建党 《上海医学》2004,27(8):597-599
目的 探讨按产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给予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明确产程早期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剖宫产率和产程的影响。方法 176例初产妇,在其产程发动后VAS评分≥4分时,随机分为PCEA组84例和对照组92例,两组再按宫口的扩张程度分为≥4cm与<4cm亚组。PCEA组硬膜外予0.1%布比卡因(含芬太尼2μg/ml)首剂量为8ml,背景量为4ml,自控镇痛剂量为4ml,锁定时间为15min,每小时最大剂量为20ml。对照组给予全程助产士陪护及关怀。结果 两组宫口≥4cm和<4cm亚组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和活跃期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宫口<4cm亚组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PCEA组宫口≥4cm亚组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宫口≥4cm亚组(P<0.01)。两组宫口≥4cm和宫口<4cm亚组剖宫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宫口<4cm产妇的总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宫口≥4cm(P<0.01)。结论 按产妇VAS评分给予PCEA分娩镇痛是可行的,即使给予镇痛时子宫颈口<4cm,也不会延长产程及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李慧  印春铭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46-347,350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80例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作为镇痛组,自然分娩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40例。镇痛组于宫口开至2-3cm时,取L2,3常规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经硬膜外腔刺人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通畅,缓慢注人0.2%罗哌卡因1.5ml(3mg),拔出腰麻针,硬膜外腔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3.5cm,阻滞平面在T10以下,根据镇痛程度硬膜外腔每小时给予0.1%罗哌卡因6-8ml+芬太尼2μg/ml,必要时追加3-5ml/15min。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第一、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镇痛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分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初产妇210例,分为A组(全产程组,宫口开张1~1.5cm)、B组(活跃期组,宫口开张2~3cm)和C组(对照组,不采用分娩镇痛)。A、B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两组的蛛网膜下腔给药和硬膜外腔维持用药相同;C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B组的镇痛时间、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三组的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A组潜伏期的时间最短,c组的潜伏期时间最长(P〈0.05);B组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A组(P〈0.05)。结论在宫口开张1~1.5cm的产程潜伏期施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适宜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学斌  陈千煌 《浙江医学》2003,25(3):137-138,14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合适浓度。方法:18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B、C、D、E、F6组,每组各30名,前5组分别采用0.05%、0.075%、0.1%、0.15%、0.2%罗哌卡因,并辅以1μg/ml芬太尼,按需硬膜外隙泵注混合液4-10ml/h;F组为对照组。镇痛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各镇痛组镇痛后VAS均较镇痛前显著下降,A组产妇镇痛后VAS显著高于B、C、D、E4组;D、E组各有2例和3例产妇MBS为2-3分,其余产妇MBS为0-1分;F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显著长于A、B、C、D、E5组(P<0.05);6组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方式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0.05%-0.2%罗哌卡因辅以小剂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均确切有效,可缩短等一产程活跃期,不影响新生儿评分,但0.075%-0.1%罗哌卡因镇痛完善且很少出现运动神经阻滞,更适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静  曹启军 《现代医学》2009,37(5):345-347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产程进展及母亲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头位、进入活跃期的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374例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187例和对照组187例,观察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异常胎心监护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活跃期时间较短,第二产程时间较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高、产钳助产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但可能影响第二产程,增加阴道助产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鞘内注射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A组舒芬太尼2μg;B组舒芬太尼3μg;C组舒芬太尼5μg;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分娩镇痛。D组为对照组,未行分娩镇痛。镇痛组产妇宫口开2~3cm时行腰硬联合麻醉,接PCA泵。当产妇需要加强镇痛时开启PCA泵,同时给一次负荷剂量6ml,维持量为6~8ml/h,PCA剂量4ml,锁定时间20min,镇痛药为舒芬太尼0.2μg/ml+0.125%左旋布比卡因+生理盐水至60ml,宫口开至大约9cm时停药。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镇痛、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起效时间和首次加药时间;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后A,B,C组与D组相比,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A组的镇痛效果欠佳,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和首次加药时间均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和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与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娩镇痛过程中产妇的生命体征平稳,产程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改变。结论 3μg舒芬太尼鞘内注射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是相对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产妇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方法,先注入1.5%利多卡因3ml作试验剂量,然后予0.125%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μg/ml,5ml/h;对照组不采用镇痛措施而实施自然分娩。观察两组疼痛分级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及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疼痛分级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两组剖宫产率、产后平均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全产程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B组为活跃期镇痛组,宫口开至3cm行硬膜外自控镇痛;C组为全产程镇痛组,进入规律宫缩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VAS)、下肢运动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B、C组镇痛效果良好,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微,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静脉滴注催产素加强宫缩例数较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的总体满意度高于A、B两组。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全产程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不增加剖宫产率,可以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镇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比较镇痛分娩组(观察组)159例与传统分娩组(对照组)160例产妇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产程、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镇痛分娩安全有效,可以减轻产妇产痛,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在初产妇的效果以及对产程、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6年9月分娩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例,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实施分娩镇痛,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各阶段VAS评分、宫缩情况、胎心率、胎儿娩出时血流动力学、剖宫产率、分娩产程所用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分娩各阶段(宫口开3cm、宫口开6cm、宫口开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的宫缩时间、胎心率、胎儿娩出时孕妇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脉搏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由自然分娩改为剖宫产的15例,剖宫产率为7.5%;对照组有37例,剖宫产率为1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10.83±0.76)h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12.41±0.97)h(P<0.05);2组在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产后出血、产后4 h排尿、会阴裂伤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技术可以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而且对母婴安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8月~2011年9月282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其中无痛分娩组141例,对照组141例,比较两组分娩镇痛、顺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钳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变化。结果在镇痛后10rain及第二产程。无痛分娩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痛分娩组镇痛前VAS评分,差异均显著(P均〈0.05)。无痛分娩组顺产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缩宫素使用及新生儿评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无痛分娩能减轻疼痛,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曼祯  卢冬青 《广东医学》2006,27(2):247-248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疗效、对产程进展及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0例有分娩镇痛要求,无产科并发症及麻醉禁忌证的单胎初产妇为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并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3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痛、不良反应、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产程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可达到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难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产程潜伏期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评价潜伏期镇痛的可行性。方法:初产妇300例,ASAⅠ~Ⅱ级,足月、单胎、头位、无产科并发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随机分为3组(n=100)。潜伏期组(L组),进入产程后,宫口开至0.5~2.5 cm进行镇痛;活跃期组(A组),宫口≥3 cm进行镇痛;对照组(非镇痛组,C组),不予镇痛药物。L、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分次注入0.15%罗哌卡因达10 mL/h,至宫口开全时停止注入药物。行VAS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记录产程、催产素使用情况、阴道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组和A组镇痛效果、产程、催产素使用及分娩方式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L组、A组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平稳,VAS评分降低,产程延长,催产素使用例数增多,顺产及器械助产率增加,剖宫产率降低(P〈0.05);三组阴道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Bromage分级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潜伏期硬膜外腔注入0.15%罗哌卡因行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