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热毒宁分别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热毒宁与4种抗生素单独及联合用药对30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 热毒宁分别与4种抗生素联合抑菌的MIC值范围、50%MIC(MIC50)、90%MIC(MIC90)较单用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热毒宁125 μL/mL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2 μg/mL菌株数量最多,抑菌效果最明显;热毒宁250 μL/mL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64 μg/mL菌株数量最多,抑菌作用最明显;热毒宁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FIC指数≤0.5为3.3%,>0.6~0.9为93.3%,1~2为3.3%,>2为0;热毒宁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FIC≤0.5为6.7%,>0.6~0.9为93.3%,1~2为0,>2为0;热毒宁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FIC指数≤0.5为13.3%,>0.6~0.9为76.7%,1~2为10.0%,>2为0;热毒宁联合头孢他啶FIC指数≤0.5为13.3%,0.6~0.9为80.0%,1~2为6.7%,>2为0.结论 热毒宁联合4种抗生素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抑菌主要为协同和相加作用,未有拮抗.中西药体外联合抑菌作用明显,热毒宁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痰热清)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对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耐药菌提供参考。方法:将医院临床分离到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痰热清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最小抑菌浓度(MIC);棋盘法检测联合用药抑菌效果;微孔板法检测对成熟生物膜内细菌代谢活性的影响;Bio Flux动态观察药物对生物膜的影响并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活死细菌的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菌的形态变化。结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痰热清的MIC分别为512 mg·L~(-1)和16 500 mg·L~(-1)。棋盘法结果显示痰热清可增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性,二者协同抑菌,并确定联合用药浓度。与空白组或单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比较,联合用药各组显著减少生物膜内活菌量(P0.05,P0.01)。Bio Flux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或单用药物组比较,联合用药各组可破坏生物膜结构,减小生物膜面积(P0.05);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对动态生物膜内细菌的代谢活性有明显抑制。SEM显示痰热清可抑制细菌分裂。结论:痰热清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对浮游和生物膜状态的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还可对生物膜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肺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MDRAB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4.19%;观察组治疗第1天、第7天WBC、PCT、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治疗MDRAB肺炎能改善患者炎症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韦忠丽 《河南中医》2022,42(2):276-280
目的:观察百合固金汤合生脉散化裁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泰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用氰基柱(4.6mm×250mm, 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50:5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结果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钠的理论塔板数分别约为9 000和9 500,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以峰面积(X)对进样浓度(Y,mg·L-1)线性回归,亚胺培南的回归方程:Y=0.638 6X+6.173,r=0.999 9,线性范围117.1~585.5 mg·L-1;西司他丁钠的回归方程:Y= 0.588 6X+6.294,r=0.999 9,线性范围117.1~585.3 mg·L-1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钠的回收率(RSD)分别为98.8%(1.7%)和99.2%(1.1%)。结论本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测定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中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腹腔重症感染的价值。方法:选择渑 池县人民医院 2017 年的 6 月至 2018 年的 8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致腹腔重症感染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其中观察组实施补阳还五汤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对照组实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 %,高 于对照组的 7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腹腔重症感染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能够改善其预后, 使其炎症因子水平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与头孢他啶注射液联合作用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单独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和头孢他啶注射液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格联合药敏试验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他啶注射液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浓度;对联合抑菌浓度与单独抑菌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头孢他啶注射液在0.125μg/mL;喜炎平注射液在0.625μg/mL时为单独药敏最低抑菌浓度;痰热清注射液在1∶16稀释倍数时为单独药敏最低稀释度。头孢他啶稀释倍数1∶256;痰热清注射液稀释倍数1∶64为联合药敏最低抑菌稀释度。头孢他啶稀释倍数1∶256;喜炎平注射液稀释倍数1∶16为联合药敏最低抑菌稀释度。注射用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为0.375,注射用头孢他啶联合喜炎平注射液FIC指数为0.625。结论注射用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注射液为协同作用,注射用头孢他啶联合喜炎平注射液为相加作用。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与头孢他啶注射液联合均起联合抑菌作用,其中痰热清注射液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韦忠丽 《光明中医》2022,37(2):311-313
目的探讨清肺涤痰汤鼻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炎症状态、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肺涤痰汤鼻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APACHE评分、炎症状态指标、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与观察组87.72%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9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2,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CPIS评分、APACHE评分均显著降低,血清中炎症状态相关指标CRP、MIP-2、PCT均下降更明显,血气指标PaO2水平显著升高,PaCO2水平显著降低,呼吸力学指标Raw水平显著降低,Cdyn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肺涤痰汤鼻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控制肺部感染、抗菌、改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等方面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奥司他韦为阳性对照,采用CPE和MTT法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CPE法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6.2 mg/mL,半数中毒浓度为(TC50)为(24.5±8.1)mg/mL;MTT法测定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TC0为16.2 mg/mL,TC50为(21.7±9.4)mg/mL。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显示,CPE法和MTT法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1次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900.0±173.2)、(933.3±57.7)μg/mL,治疗指数(TI)为27.2、23.2;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3次组IC50为(666.7±115.5)、(866.7±208.1)μg/mL,TI为36.7、25.0。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重症肺炎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临床疗效及细菌学评价,以及病原菌敏感性分析。结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白细胞水平,药物敏感试验证实其较其他药物对病原菌敏感性好。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治疗重症肺炎中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观察BMSCs早期尾静脉移植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肝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以及一贯煎的干预作用。雌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细胞移植组,一贯煎组和一贯煎加细胞移植组。造模各组大鼠按3 mL·kg^-1每周2次腹腔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共9次;细胞移植组和一贯煎加细胞移植组在首次注射CCl4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入第3代BMSCs 1×10^6个;用药组灌胃一贯煎水煎液。结果可见细胞移植和一贯煎均可降低首次造模48 h的血清ALT和AST。造模4周后,模型组血清ALT,AST,γ-GT活性增高,TBIL含量增高;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和TG含量增加;肝组织病理可见大泡型脂肪变性,油红O染色可见大量脂滴,天狼猩红染色未见明显胶原增生,血清TNF-α和IL-6含量升高(P<0.05)。BMSC细胞移植组大鼠肝功能和组织病理较模型组进一步恶化,肝组织可见少量胶原增生,肝组织SOD活性更低,MDA和TG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血清TNF-α和IL-6含量较模型组升高(P<0.05);经一贯煎干预后,各检测指标均较模型组和细胞移植组有所改善。SRY原位杂交检测显示,BMSC移植后在心、肝、脾、肺、肾均可检测到SRY阳性表达,但以肝脏最多,经一贯煎干预后,SRY阳性细胞在肝脏表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组高表达Wnt和β-catenin,CCl4造模后表达明显减少,细胞移植后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一贯煎组干预后则表达增高。该研究表明早期尾静脉BMSCs移植可加重大鼠CCl4肝损伤,促进肝纤维化形成,一贯煎可改善BMSCs移植加重的CCl4肝损伤,其机制与减少BMSCs归巢肝脏,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T/CACM 1035-2017)--《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的临床应用情况,了解《指南》的临床适用性,选取全国各级医院中曾进行《指南》培训过的临床工作者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应用评价调查问卷494份和适用性调查问卷511份,构建《指南》后效评价的数据库,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指南》总体评价分别为疗效92. 31%、安全性91. 06%、经济性87. 45%,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良好,愿意遵从《指南》推荐方案的高达99. 41%;对于治法治则、辨证分型、并发症预防方法、康复调摄方法合理性评价分别为97. 98%,92. 37%,94. 53%,92. 71%;对于《指南》所推荐方药使用效果评价均在65%以上,在80%以上的方药为痰热清注射液、银翘散、清金化痰汤、麻杏石甘汤、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中成药物不良反应、作用成分不明及经济性是影响药物使用及其疗效的重要因素,为之后更新修订该标准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及反相ODS柱色谱等方法从山茱萸干燥果实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综合利用1H-NMR,13C-NMR, DEPT, HSQC, HMBC, HR-ESI-MS等手段鉴定其为1-O-(6′-O-p-hydr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yl)-p-phenylpropanol,命名为山茱萸苯丙素苷A (1,cornuphenylpropanoid A)。  相似文献   

14.
纳米混悬剂(也可称为纳米晶体混悬剂或纳米晶)可通过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显著增加难溶性药物的饱和溶解度和溶出,改善其生物利用度,解决难溶性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递送难题。该文在简要概括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对难溶性中药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行为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难溶性中药纳米混悬给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促进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在体外高糖环境下延缓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HGMCs)衰老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在体外培养HGMCs,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5.5 mmol·L^-1葡萄糖)、甘露醇组(mannitol group,MNT,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高糖组(high dose of D-glucose group,HG,30 mmol·L^-1葡萄糖)、低剂量TP组(low dose of TP group,L-TP,30 mmol·L^-1葡萄糖+5 mg·L^-1 TP)及高剂量TP组(high dose of TP group,H-TP,30 mmol·L^-1葡萄糖+20 mg·L^-1 TP),分别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干预72 h后,首先观察TP对HGMCs形态的影响;其次,检测细胞周期、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阳性率、端粒长度;最后,检测p53-p21-Rb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53,p21,Rb的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miR-126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糖能诱导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SA-β-gal染色阳性率升高、端粒长度缩短,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和p53-p21-Rb信号通路激活。L-TP能延缓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HGMCs细胞周期G1期阻滞的改善、SA-β-gal染色阳性率的下降、端粒长度的延长,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此外,高糖诱导HGMCs p-STAT3表达水平上调、miR-126表达水平下调,而L-TP可使这些变化得到改善。总之,高糖能激活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而诱导HGMCs衰老;L-TP能调节STAT3/miR-126表达水平,抑制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而延缓高糖诱导的HGMCs衰老。这些发现为临床上防治糖尿病肾病相关的肾脏细胞衰老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2只自发性糖尿病大鼠(GK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每组14只。模型组与益气活血组用高热量高脂饮食喂养+单肾切除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假手术组不切除肾脏。益气活血组给予益气活血方3. 125 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4 ml灌胃。灌胃8周后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组织AGE、TGF-β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以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肾小管空泡样变性为主,益气活血组较其他组病理改变轻,仅肾小球肥大,轻度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24 h尿蛋白定量灌胃3周-灌胃前、灌胃6周-灌胃前、灌胃8周-灌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益气活血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PASM、Masson阳性率,AGE、TGF-β蛋白表达及TGF-βmRNA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 <0. 01)。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是通过抑制肾组织中AGE、TGF-β蛋白及mRNA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研究由于自身的特点及研究现状,在制作临床实践指南时往往面临"证据不足"或"质量极低"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中医药临床决策应该主要依靠专家共识来达成。而一个逻辑清晰、详细准确的专家共识报告规范清单将为我国临床专家共识制订者提供好的参考工具,对于促进共识的制作质量以及共识结果的推广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前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归纳分析国际上权威的专家共识报告要点,结合中医药领域临床专家共识的制订流程和技术要素,以及中医药临床专家及方法学家的论证,制订出了适用于中医药领域的临床专家共识报告规范条目清单。该文介绍了整个条目清单,并对其中关键条目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为将来临床专家共识报告的规范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肾脏,周细胞(pericyte)是肾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yoF)的主要来源。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pericyte-myofibroblast transition,PMT)是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其中,周细胞的募集、活化与分离以及周细胞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是促进RIF形成的主要原因。在PMT启动过程中,周细胞的活化及其与微血管的分离受控于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这些信号通路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通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通路;阻断这些信号通路不仅能抑制PMT,而且,能遏制肾脏毛细血管减少,改善RIF。临床上,很多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等都具有改善RIF的明确疗效,其中,一些中药的干预作用可能与周细胞及其PMT相关。基于此,"PMT及其药物干预的研究"将会成为中药抗脏器纤维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观察肺瘤平膏及其联合不同类别药物(塞来昔布、环磷酰胺)对肺转移微环境中PI3K/AKT/NF-κB表达的影响,揭示中药干预时间对肺转移微环境中关键分子的作用优势。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分别在肺瘤平膏干预14,21,28 d收集肺组织,并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NF-κB的表达。14 d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PI3K表达无明显差别,塞来昔布(CLB)组、肺瘤平膏+环磷酰胺(FLP+CTX)组、肺瘤平膏+塞来昔布(FLP+CLB)组均可明显抑制AKT蛋白表达(P<0.05),其中FLP+CLB组抑制AKT蛋白表达具有优势;FLP+CLB组可抑制NF-κB蛋白表达(P<0.05)。21 d时,与对照组比较,肺瘤平膏(FLP)组及FLP+CTX组可抑制PI3K表达(P<0.05),FLP+CLB组抑制PI3K表达的效果最佳(P<0.001);仅有FLP+CLB组可以明显抑制AKT蛋白表达(P<0.01);FLP+CTX组抑制NF-κB蛋白表达的效果最佳(P<0.001)。28 d时,与对照组比较,FLP+CLB组可抑制PI3K,AKT表达(P<0.001)。肺瘤平膏联合塞来昔布在调控肺转移微环境PI3K/AKT/NF-κB分子表达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外寒内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探索性、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0例外寒内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清肺化痰汤每次200mL,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比较2组患者热退时间、治疗前后咳嗽VAS评分、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总体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1.34±0.93)d,对照组(2.91±1.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咳嗽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WBC、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CRP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84.85%(P<0.05)。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输液局部皮肤瘙痒,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输液局部皮肤瘙痒,1例患者出现失眠。结论清肺化痰汤联合莫西沙星能够缩短CAP患者退热时间,缓解咳嗽症状,并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