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衰老(aging)是生物体组织、器官以及细胞功能随时间而逐渐丧失的渐进过程。有关衰老分子机制的学说包括经典的"端粒(telomere)学说"、"氧自由基(oxygen radical)学说"、"非酶糖基化(nonenzymatic glycosylation)学说"等,还有新近提出的"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学说"、"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学说"、"自噬(autophagy)学说"等。最新的研究表明,自噬是造血干细胞对抗衰老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基于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而发现了一些很有前途的抗衰老药物,如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和抗衰老肽——FOXO4-DRI。此外,在植物提取物领域中也有很多新发现,其中,以姜黄素(curcumin)、白藜芦醇(resveratrol)为代表的中药提取物以及一些单味中药、经典的中药复方可以在体内外干预人类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而发挥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总之,基于衰老分子调控机制而研制或发掘抗衰老药物,尤其是天然药物,这是抗衰老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失调是中、晚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至尿毒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其特征就是益生菌减少、能产生尿毒素的条件致病菌(产尿素酶菌群、产内毒素菌群以及产代谢毒素菌群)增多。"肠-肾轴(gut-kidney axis)"学说和"慢性肾脏病-结肠轴(chronic kidney disease-colonic axis)"概念的核心观点认为,失调的肠道菌群通过加剧尿毒素蓄积和诱导全身性微炎症反应等途径加重肾脏的损伤。初步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以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制剂为代表的益生菌和以菊粉、低聚半乳糖为代表的益生元,还有鲁比前列酮、活性炭吸附剂等都可以针对CKD患者体内失调的肠道菌群,通过减轻尿毒素蓄积和抑制全身性微炎症反应等途径而改善肾功能。不仅如此,一些经口服或肠道给药的单味中药、中药复方还有中药提取物(大黄素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调节肠道细菌,保护肠道上皮屏障,减轻尿毒素蓄积,延缓CKD进展。其中,大黄类经方——大黄甘草汤(浓缩颗粒TJ-84)改善肾衰竭动物模型体内尿毒素蓄积的靶点不是肾脏,而可能是"肠道菌群所启动的肠-肾轴"。基于此,针对中、晚期CKD患者肠组织中肠道菌群相关的病理因素(紧密连接蛋白、辅助性和调节性T细胞等)的干预性研究可能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於丙寅  孙伟  涂玥  刘红 《河南中医》2014,(6):1197-1199
肾脏固有细胞凋亡是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因素,其中Bel-2/Bax信号通路能够调控人体多种组织细胞抑制或促进凋亡,在肾脏固有细胞凋亡中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某些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如阿魏酸钠、大黄、川芎、青蒿素)以及一些中药复方(如肾必宁冲剂)可以通过调节Bcl-2/bax信号通路而抑制或促进肾脏组织细胞凋亡,从而达到缓解肾脏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传统治肾中药黄蜀葵花的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elmoschus manihot,TFA)在体内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足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作用和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科学内涵,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A组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OS)组。通过“高脂饲料饲养、单肾切除以及STZ腹腔注射”等综合措施联合诱导改良型DKD大鼠模型。成模后,对于4组大鼠,每天经灌胃分别给予其双蒸水、TFA混悬液以及ROS混悬液。在中、西药物干预的第8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收集尿液、血液以及肾组织等标本,进而针对DKD模型鼠IR和足细胞EMT相关的各项参数和指标进行检测和观察,包括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body weight, BW)及肾脏质量(kidney weight, KW),生化参数和IR指标,肾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  相似文献   
5.
大黄类经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黄类经方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机制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发现治疗CKD的大黄类经方包括:大黄附子汤、大黄甘草汤、大黄 庶 虫 虫丸和温脾汤等。针对CKD的发病机制,从西医和中医两个角度进行了总结;并分别从临床疗效和药理机制两个方面入手,归纳了各个经方治疗CKD的研究进展;以及对这些经方的主要组成药物——大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在大黄类经方治疗CKD的药理机制研究方面,今后可以从经方的主要组成药物的关键组分入手,进行体内、外的机制研究,以期从更深层次、更全面地阐明大黄类经方治疗CKD的相关机制;在临床试验研究方面,应加以双盲、随机、对照为原则的大样本临床试验,选择严密的阳性药物对照,对病人进行病候的辨证,使中医药治疗CKD的临床试验研究更为规范、可靠、全面。为大黄类经方在CKD的临床试验研究和药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文献梳理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对于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对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者运用中药治疗效果亦显著.  相似文献   
7.
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重要发病机制,其关键步骤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黏附性消失、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表达和细胞骨架蛋白重组、肾小管基底膜破坏、细胞迁移能力增强”等.这些关键步骤不仅与多条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有关,而且,在体内外可被一些单味中药(黄芪、冬虫夏草、丹参等)及其提取物以及中药复方(黄芪当归合剂、益气活血方等)所干预.中药通过干预肾小管EMT病变过程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患者的肾小管损伤可能是与肾小球和微血管病变同时出现的,并且在其肾损伤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被称之为“糖尿病肾小管病(diabetic tubulopathy, DT)”。为了探究传统治肾中药黄蜀葵花的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elmoschus manihot,TFA)在体内减轻DT的多靶点治疗作用和药理机制,笔者将全部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组)、DT模型组(模型组)、DT模型+TFA组(TFA组)以及DT模型+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OS)组(ROS组)。通过综合措施建立基于DKD的大鼠DT模型。在DT模型鼠成模后,每天用双蒸水、TFA混悬液、ROS混悬液分别给4组大鼠连续灌胃。在给药6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分别收集其尿液、血液以及肾组织等标本而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并观察TFA和ROS对DT模型鼠血液、尿液生化指标,肾小管损伤指标,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指标以...  相似文献   
9.
结合建设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文化自信,设置中医健身学课程的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双重目标,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理解中医传统功法和文化自信的相互交融性.采用理论讲解、现场演示、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中医健身学课程思政教育,实现学生掌握知识、建立文化自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改善高剂量D-葡萄糖(高糖)诱导的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将体外培养的小鼠永生化足细胞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高剂量D-葡萄糖组(high dose of D-glucose group,H-TP)、低剂量TP组(low dose of TP group,L-TP)、高剂量TP组(high dose of TP group,H-TP)以及甘露醇组(mannitol group,MNT),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N组加入D-葡萄糖(D-glucose,DG,5 mmol·L^-1);HG组加入HG(25mmol·L^-1);L-TP组加入HG(25 mmol·L^-1)+TP(3μg·L^-1);H-TP组加入HG(25 mmol·L^-1)+TP(10μg·L^-1);MNT组加入DG(5 mmol·L^-1)+MNT(24.5 mmol·L^-1)。在干预后的各时间点(24,48,72 h),首先,观察TP对足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其次,检测足细胞上皮细胞标志性分子(nephrin和podocin)、间充质细胞标志性分子(desmin和Ⅰ型胶原)以及EMT相关介质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最后,检测足细胞Wnt3α/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Wnt3α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HG不仅能引起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蛋白低表达,desmin,Ⅰ型胶原和snail蛋白高表达,诱导足细胞EMT,而且,能促使足细胞Wnt3α和β-catenin蛋白高表达,激活Wnt3α/β-catenin信号通路。此外,L-TP对足细胞增殖能力没有影响,与HG联合干预不仅能明显恢复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其desmin,Ⅰ型胶原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改善足细胞EMT,而且,能明显降低HG诱导的足细胞Wnt3α和β-catenin蛋白高表达,抑制Wnt3α/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总之,HG在体外能激活Wnt3α/β-catenin信号通路而诱导足细胞发生EMT;L-TP在体外能明显抑制Wnt3α/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而改善足细胞EMT,这可能是其干预足细胞EMT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