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筛选中药复方愈溃胶囊的成型辅料及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率为指标,筛选辅料;以制粒难易程度,制得颗粒的均匀性及收得率为指标,确定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堆密度,确定胶囊号及装量。结果乳糖为辅料抗湿性能好;浸膏粉与辅料按9∶1的比例混匀,以95%乙醇为润湿剂,过2号筛制粒;制得颗粒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7.5%,堆密度为0.608 7 g/ml,采用1号胶囊分装,每粒装量0.3 g。结论该研究为大生产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和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桂栀助眠胶囊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和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当的辅料,并对主药与辅料的比例进行优化;以制粒情况、颗粒收得率和成型率为指标,筛选出最佳乙醇浓度;考察颗粒的吸湿率、休止角、堆密度、临界相对湿度。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主药与微晶纤维素、可溶性淀粉按6∶3∶1比例混匀,加入75%乙醇制软材,过24目筛制粒,真空干燥(0.08~0.1MPa,60℃)4h,整粒。所得颗粒休止角为29.30°,吸湿率为8.95%,堆密度为0.444 8 g/mL,临界相对湿度为74.27%。结论本研究所得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为桂栀助眠胶囊大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枸杞叶总黄酮胶囊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筛选辅料种类。以乳糖与可溶性淀粉用量比例、主药与辅料用量比例、乙醇体积分数、微粉硅胶用量为影响因素,休止角、吸湿率、颗粒成型率、堆密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优条件为乳糖与可溶性淀粉用量比例2:1,主药与辅料用量比例1:4,乙醇体积分数80%,微粉硅胶用量12%,过20目筛制粒,40℃下干燥30 min,休止角为28.18°,吸湿率为0.039%,颗粒成型率为93.12%,堆密度为0.42 g/mL,临界相对湿度为68%,含水量为3.7%,10 min内有效成分溶出度为100%。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为枸杞叶总黄酮胶囊的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润肺散结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以临界相对湿度、吸湿曲线、休止角、堆密度等微粉学特征为考察筛选指标,筛选出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配比及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以主药与混合辅料(淀粉:微晶纤维:微粉硅胶:硬脂酸镁=1∶1∶1∶1)的比例为10∶1较为适宜。临界相对湿度应为48%。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实际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养精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养精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合适的辅料;以颗粒的合格率作为指标,筛选最佳干法制粒工艺条件;并考察颗粒的休止角、堆密度和临界相对湿度。结果:以糊精为辅料所制的颗粒的防潮性能强,干法制粒的轧轮转数为7 r·min-1,喂料速度40 r·min-1,压轮间距0.4 mm,并采用85%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芪参健骨颗粒的制剂(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休止角和制粒难易程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辅料的种类及用量、混合辅料的配比、润湿剂浓度及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制剂工艺条件。结果:芪参健骨颗粒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辅料(糊精∶乳糖=2∶1)按4∶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1%甜菊素,以90%乙醇为润湿剂,润湿剂用量为辅料与浸膏总量的30%。结论:优选的制剂工艺制备的成品颗粒流动性好,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休止角均符合要求,为芪参健骨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木姜叶柯总黄酮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以休止角、吸湿率、临界相对湿度、堆密度为考察指标,筛选木姜叶柯总黄酮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以微粉硅胶为辅料,用量为10%,临界相对湿度66%,选用0号胶囊,可满足木姜叶柯总黄酮胶囊剂装填要求。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高良姜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高良姜胶囊的成型辅料及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吸湿率、成型性、休止角、临界相对湿度等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制粒最佳辅料,并确定囊壳及装量。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高良姜浸膏与辅料按1∶5混匀,以40%乙醇为润湿剂,过30目筛制粒,选用1号胶囊,每粒装量0.210 g,生产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6%以下。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大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升清降浊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制粒性状为指标,考察浸膏与辅料的用量比;以吸湿率、流动性、休止角为指标,考察辅料用量比;结果:浸膏:辅料=100∶50制备的颗粒硬度适中,颗粒均匀,无结块现象。以稀释率、休止角、堆密度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浸膏:淀粉:微晶纤维素比为1∶0.3∶0.2制备的颗粒最优。结论:升清降浊胶囊成型工艺为:浸膏:淀粉:微晶纤维素比为1∶0.3∶0.2。  相似文献   

10.
刘玉花  向阳  常军民 《中成药》2014,(4):853-855
目的探讨天山花楸果实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最佳辅料,并对颗粒的流动性、堆密度、临界相对湿度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确定最佳成型工艺:天山花楸果实浸膏粉与微晶纤维素以2.5∶1比例混合,90%乙醇为润湿剂制粒。结论该成型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乳疾宁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乳疾宁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以颗粒的合格率作为指标,筛选最佳制粒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及堆密度。结果:微晶纤维素为辅料抗湿性能较好,浸膏粉与辅料按7∶3的比例混匀,加入95%乙醇0.25倍制软材;制得颗粒流动性较好,临界相对湿度为50%,堆密度为0.466 g.mL-1。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罗纯清  谢宏赞  王兴 《陕西中医》2020,(1):118-120,126
摘 要 目的:优选玉竹滋阴颗粒的成型工艺,并考察以最佳成型工艺制备颗粒的物理特性。方法:以吸湿率、颗粒收率、制粒情况、溶化性、颗粒外观为指标,筛选填充剂种类;以制粒情况、颗粒收率为指标,筛选润湿剂种类及用量。再对以最佳成型工艺制备的颗粒进行吸湿曲线、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的测定。结果:玉竹滋阴颗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糊精为填充剂,干膏粉与糊精按2∶1混匀,润湿剂为85%乙醇,用量为干膏粉与辅料总重的15%。最佳成型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3%,休止角为29.8°。结论:玉竹滋阴颗粒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工艺可行,为该颗粒剂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复方缬草胶囊的最佳辅料、原辅料比,研究复方缬草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休止角、临界相对湿度等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辅料和原辅料配比并确定成型胶囊的最佳装量、堆密度、相对临界湿度等。结果:复方缬草胶囊的最佳辅料为糊精,原辅料最佳配比为3∶1,应采用0号胶囊装填,每粒装0.5g,临界相对湿度为69.9%。结论:辅料选择合理有效,成型胶囊的指标符合要求,工艺可行度高,可为后续医院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降粘胶囊制剂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以颗粒的合格率作为指标,筛选出最佳湿法制粒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及堆密度。结果糊精、微晶纤维素与浸膏粉按6∶3∶1的比例混匀,以95%为润湿剂,过2号筛制粒;制得颗粒抗湿能力强,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6%,堆密度为0.4907g·ml-1。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定痛宁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辅料品种及配比对浸膏粉成型率、吸湿率的影响,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制粒工艺条件,以成型率、流动性、含水量及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加入辅料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浸膏粉∶混合辅料=1.2∶1,糊精∶甘露醇=3∶2,以90%乙醇为润湿剂,用量为0.35 m L·g~(-1),临界相对湿度(CRH)约为70%。结论:该颗粒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可行,本研究为定痛宁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刺五加胶囊成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刺五加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主药吸湿性的影响;以颗粒的合格率作为指标,筛选最佳制粒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及堆密度。结果:主药与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按40∶45∶15的比例混匀,加入70%乙醇制软材,20目筛制粒,所得颗粒的休止角为33.5°,堆密度为0.38 g.mL-1,临界相对湿度为66%。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心脑苏颗粒成型工艺。方法:运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颗粒吸湿率、成型率、休止角作为判定依据,优化辅料种类及用量、润湿剂的浓度,以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条件。结果:优选辅料为糊精,浸膏与辅料用量为1∶1,90%乙醇作为润湿剂,干燥温度为60℃进行制备。结论:此法制备的心脑苏颗粒性质稳定、外观好、吸湿性小、溶化性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选肿痛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为指标考察所用辅料的种类及配比;以吸湿率和成型率指标优选肿痛消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该颗粒的休止角、吸湿率。结果:辅料蔗糖粉/糊精以2∶1为最好;浸膏与辅料的混匀比例为1∶1,润湿剂体积分数为60%,干燥温度为60℃,依此制得的颗粒流动性好。结论:本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该颗粒的大量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糖肾宁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性、溶解性、吸湿性及吸湿后外观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辅料种类,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辅料配合比例、用量、润湿剂浓度等成型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糊精-甘露醇(4∶3∶3),加入75%乙醇制软材,干燥温度55℃。总评"归一值"(overall desirability,OD)平均值0.786,与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0.78)的偏差0.8%。制备的颗粒剂合格收率88.44%,溶化时间0.5 min,临界相对湿度约70%,休止角34.8度,堆密度0.49 g·m L-1。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糖肾宁颗粒具有合格率高、溶化性好、抗吸湿性强的特征,为该制剂的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五子补肾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为指标考察辅料的种类和配比,并考察颗粒的休止角、堆密度和临界相对湿度。结果确定淀粉为本处方的辅料,纯浸膏与淀粉的比例为1.15∶1.25,80%乙醇湿法制粒,60℃下干燥,制得颗粒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应为62%。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