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桂栀助眠胶囊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和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当的辅料,并对主药与辅料的比例进行优化;以制粒情况、颗粒收得率和成型率为指标,筛选出最佳乙醇浓度;考察颗粒的吸湿率、休止角、堆密度、临界相对湿度。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主药与微晶纤维素、可溶性淀粉按6∶3∶1比例混匀,加入75%乙醇制软材,过24目筛制粒,真空干燥(0.08~0.1MPa,60℃)4h,整粒。所得颗粒休止角为29.30°,吸湿率为8.95%,堆密度为0.444 8 g/mL,临界相对湿度为74.27%。结论本研究所得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为桂栀助眠胶囊大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蕲蛇酶水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应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动态观测30例健康人和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功能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动态检测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凝血功能状态的判断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是一种少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我科2005年7月收治一例SPTCL,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桂栀助眠胶囊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法,以干膏得率和栀子苷转移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优选桂栀助眠胶囊最佳水提工艺;以药液浓度、药液含醇量、醇沉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桂栀助眠胶囊最佳醇沉工艺;通过改善睡眠药效学实验对醇沉前后提取物进行比较。结果桂栀助眠胶囊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 h;最佳醇沉工艺为水提滤液浓缩至1 mL药液相当于原药材1 g,药液含醇量为80%,醇沉时间为12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桂栀助眠胶囊水提取物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P0.01),且能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入睡率(P0.05);水提醇沉物有延长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增加小鼠入睡率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醇沉前后提取物药效存在差异,为不影响药效,最终选择水提工艺作为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功能法动态观察恶性淋巴瘤患者初诊、化疗后缓解(CR)、部分缓解(PR)、进展(PD)、死亡以及稳定(NC)期各组的Fbg水平与功能变化,探讨其血浆Fbg水平及与功能的变化与病情、化疗及预后等的相关性。方法用蕲蛇酶水解Fbg,通过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以下项目: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②Fbg含量(Fbg:c);③反应延滞时间(DT);④Fbg功能指数(FI)。结果初诊、部分全缓、进展以及死亡组患者血浆Fbg功能增强,反应数率增大,反应延滞时间缩短,提示整个Fbg功能增强(P(0.01);而进展期及死亡组患者与初诊病人比,其Fbg水平与功能更高更强。结论血浆Fbg水平及功能与恶性肿瘤的形成、发展、转移、恶化呈正相关,且病情越重,转移复发程度越高,血浆Fbg水平与功能也更高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在对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3个因素,优选出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以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指标,考察β-CD和水比例、挥发油和β-CD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4个因素,优选挥发油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并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及质量评价。结果: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肉桂加8倍量的水浸泡1 h,提取5 h;最佳β-环糊精包合工艺为β-CD和水比例为1∶10,肉桂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6,在包合温度为50℃下包合1.5 h。2项挥发油包合物验证实验证明挥发油包合物已经形成。结论:肉桂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效果佳、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为3.7/100万,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复杂多变的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与发热.只有前三种症状者为"三联征",加后两者则称为"五联征".本病常常起病凶险,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多样,包括头疼、举止异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癫痫及昏迷等.昏迷的出现常常提示预后不良[1].本病由于临床及体征多变而又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故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病死率高.我们对1例急性TTP给予血浆置换12次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韦燕霞 《中国校医》1999,13(5):398-399
目前,小学生视力低下情况仍然严重。为探讨现力低下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保护视力、预防和治疗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我校对1994-1996年学生视力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4-1996年监测学生分别为1757人、1871人、1940人。1.2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常规方法进行检测。判断标准为:①正常视力:裸眼远视力5.0及以上,②视力低下:视力不足5.0.轻度:4.9-4.7,中度:4.6-4.4,重度:4.3以下。2结果与分析2.1学生视力低下情况1994、1995、1996年学生视力低下率分别为33.9%、34.4%、35.0%,男…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恶性血液肿瘤的10%左有,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较多,易导致误诊。现将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36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血流变影响。方法:选用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其中30例为治疗组,另30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其疗效及血流变指标等,并追踪随访1年。结果:UMWH组的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36.6%),对血流变指标影响明显,1年内复发率及发生永久性性脑梗死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UMWH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肯定,且可以改血液流变性,减少复发及发生永久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