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伯  朱正钢 《上海医学》1994,17(6):315-318
为了探讨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的免疫状态,分别检测了70例患者的外周血,脾静脉血与脾脏的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1)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相比,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及脾细胞的NK细胞性,CD^+5,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增多,致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下降;(2)从进展期贲门癌患者PBL、SVL与SC三者之间比较结果可见,后二者的NK细  相似文献   

2.
对31例SLE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SIL-2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LE患者CD+3、CD+4以及CD+4/CD+8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但与疾病的活动性无关。CD+8无明显改变;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活动期SIL-2R高于非活动期。提示SLE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且非活动期患者免疫调节功能还未完全恢复,导致反复发作。检测SlL-2R可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指标,亦可反映T淋巴细胞激活程度。  相似文献   

3.
血液恶性肿瘤免疫相关指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及非霍奇淋巴瘤(NHL)患者初诊化疗前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变化情况。方法:对15例AL患者及26例NHL患者用单克隆抗体APAAP法检测T细胞亚群(CD2^+、CD4^+、CD8^+),用免疫单扩散定量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L组与NHL组间各项指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中的CD2^+、CD4^+、EY CD4^+/CD8^+J  相似文献   

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T细胞,NK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的变化,探讨SAS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APAAP桥联酶标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结果:SAS患者组CD3^+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4^+/CD8^+、CD16^+、CD25^+细胞SAS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SA  相似文献   

5.
对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trisis EMS)患者的外周血及腹腔液进行了sIL-2R、TNF-α及T细胞亚群的检测,与对照组相比,EMS患者sIL-2R、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T细胞亚群CD4^+及CD4^+/CD8^+经值明显升高(P〈0.01)。实验结果显示EMS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认识T大颗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性,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利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及免疫发型检查分析3例T-LGLL。结果:3例有朋颗粒淋巴细胞(LGL)明显升高。细胞化学染色:POX(-),PAS阳性率100%,ANAE:T样酶型(+),ACP(+),TRAP(-),免疫表型CD2(+),CD3(+),CD4(-),CD8(+),CD57(+),TCRαβ(  相似文献   

7.
许荣  李培成 《华夏医学》1999,12(4):CD56
观察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以了解患者细胞免疫调节紊乱的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SLE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CD3+、CD4+、CD8+、NK等细胞表面标志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sIL-2R。结果表明,SLE患者血中CD8+细胞增加,而CD4+细胞和NK细胞均减少,CD3+细胞无明显变化。血浆中sIL-2R明显增高。结论:SLE发病与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在针吸细胞学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一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8例针吸细胞涂片进行标记。结果 免疫组化标记后诊断为35例转移性癌(CK^+、CEA^+、EMA^+、LCA^-),24例淋巴瘤(LCA^+、CK^-、CEA^-、EMA^-),4例恶性黑色素瘤(HMB45^+、S-100^+),3例间叶源性肿瘤(Vi-mentin^+),2例前列腺癌(PS  相似文献   

9.
费瑜  陈丽娟 《吉林医学》1996,17(5):262-263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双抗夹心法对高血压病(E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H患者CD3^+细胞百分率、CD4^+/CD3^+及IL-2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EH患者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01);轻、中、重度EH患者CD3^+细胞百分率、CD4^+/CD8^+、IL-2呈下降趋势,而CD8^+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胚胎胸腺细胞(FTC)移植的作用机理,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了19例淋巴细胞癌变患者FTC移植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表明:FTC移植前患者CD^+3,CD^+4,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高于对照组(P〈0.01);FTC移植后CD^+3,CD^+,较移植前明业增高(P〈0.01),CD^+8显著降低(P〈0.01),CD^+4/CD^+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为治疗儿童SLE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儿童SLE患者和30例健康儿童,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T(NKT)细胞水平。将SLE患者分为单纯激素治疗组和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组,每组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治疗前后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患儿组CD3+CD4+ Th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CD3+CD8+ Tc细胞比率明显升高(P<0.05);CD3-(CD16CD56)+NK和CD3+(CD16CD56)+NKT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而CD3-CD19+ B细胞比率明显增高(P<0.01)。儿童SLE患者外周血CD3+CD8+ Tc细胞比率与SLE活动指数(SLE DAI)呈正相关关系(r=0.754 7,P<0.01);CD3-CD19+ B细胞比率与SLEDAI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158 6,P=0.029 3);Th、NK和NKT细胞比率与SLE DAI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单用激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NK、NKT和Th细胞比率均有所升高,Tc细胞比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组治疗后患者B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NK细胞、Th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儿童SLE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失调与SLE的发病有关,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儿童SLE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DM/PM-IL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计数及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DM/PM-ILD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3年1月-9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16例DM/PM-ILD患者行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得BALF,并行总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总T细胞、CD3+CD4+ T细胞、CD3+CD8+ T细胞、CD3-CD16+CD56+ NK细胞、CD3-CD19+ B细胞),计算每种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DM/PM-ILD患者与正常对照BALF中细胞总数及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DM/PM-ILD患者BALF与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 结果 DM/PM-ILD患者外周血不同淋巴细胞百分比大多均正常;BALF细胞总数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多,明显淋巴细胞占优势(每例均>15%)。DM/PM-ILD患者BALF中CD3+总T细胞和CD8+ T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加,并且较外周血中百分比显著增加;DM/PM-ILD患者BALF中NK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显著下降,B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较外周血中显著下降。 结论 DM/PM-ILD患者BALF中存在明显的淋巴细胞计数增多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其中CD8+ T细胞明显增加,可能在DM/PM-ILD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0例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数。结果 SLE活动组病人,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1),CD8+细胞百分率增高(P<0.01),NK细胞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稳定期病人CD4+细胞百分率正常,CD8+细胞百分率稍高于对照组 (P>0.05),NK细胞百分率高于活动组病人组仍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SLE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是异常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测定可作为诊断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病人的一项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陈农 《浙江医学》2002,24(10):579-580,583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及MTT法检测45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细胞的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 ,并与4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手术前NK细胞活性、CD3 +和CD4+细胞阳性率及CD4+/CD 8+比值均明显下降(均P<0.01) ,CD8+细胞阳性率升高(P<0.01)。术后28d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与手术前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消长有密切关系。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可作为疗效评定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治疗有效且病理确诊的DLBCL患者47例,分析完全缓解组(34例)和部分缓解组(13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第2周期、第4周期结束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分析化疗前与不同化疗周期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 DLBCL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组化疗前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而CD8+细胞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DLBCL完全缓解患者组化疗第4周期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比化疗前高(P<0.05);DLBCL完全缓解组化疗第4周期外周血CD3+、CD4+细胞表达水平比第2周期高(P<0.05)。结论 DLBCL患者体内存在着免疫抑制,不同周期、不同治疗效果间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结果有所不同,在临床上可用于免疫功能的监测,对DLBCL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和细胞绝对数的特点,并分析其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变患者74例,其中发生院内细菌感染者24例,未发生感染者50例,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健康人和两组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 、CD8^ T细胞、NK细胞、B细胞)比例和绝对数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肝炎肝硬变患者较正常人CD8^ T细胞比例下降,致CD4/CD8比值升高,同时有B细胞比例和绝对数的上升;CD8^ T细胞和NK细胞绝对数下降。患者中发生细菌感染组CD4^ T细胞绝对数、CD8^ T细胞绝对数均较未发生感染组低。结论: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主要表现为CD8^ T细胞比例和绝对数下降,B细胞比例和绝对数上升和NK细胞数的下降。患者中CD4^ T细胞数和CD8^ T细胞数低者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苏或  洪素英 《上海医学》1997,20(9):510-5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ELE)孕妇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后(SLE+NP组)的外周血T淋业九进行检测,并以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非行娠妇女(SLE组),2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NNP组)作对照。结果:SLE+NP组的CD3、CD8百分率与SLE,NN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CD4的百分率和CD4/CD8的比值都低于SLE和NNP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 SSc) 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 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使用免疫抑制剂的32例SSc患者(SSc组)和 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外周血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及比例,比较SSc组与H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SSc其他实验室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HC组相比,SSc组中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 (P<0.05), 同时,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04); 此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中65%以上外周血存在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其出现雷诺现象的比例明显升高(P=0.024), 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P<0.001,P=0.018); 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P=0.022);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19); NK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33),而体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水平明显降低(P=0.049)。相关性分析可见,红细胞沉降率与总T淋巴细胞(r=-0.455,P=0.009)、CD4+T淋巴细胞(r=-0.416,P=0.018)、CD8+T淋巴细胞(r=-0.430,P=0.014)、B细胞(r=-0.366,P=0.039)数量呈负相关。结论: +T、CD8+T、B及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雷诺现象、指尖溃疡的发生有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呈明显负相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SSc中应定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AL)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periph...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PITP).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of 40 ITP patients and 40 normal controls were measured with flow cytometr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the percentage of CD3+ T lymphocyte,CD4+T lymphocyte and CD16+ /56+ NK cell and ratio of CD4+ /CD8+ decreased markedly in ITP group (P < 0.01),while the percentage of CD8+T lymphocyte increased slightly(P > 0.05)and CD19+B lymphocy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 0.01). In ITP patients,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T cells in CD4+T cell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and the proportion of CD4+CD25high T cells was slightly higher(P > 0.05),while 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was lower(P < 0.05). Con-clusion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TP is obviously abnormal and the decreased proportion of CD4+CD25+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may be related to the immune pathogenesis of ITP. Detecti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s of some clinical value in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I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