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建模),阳性对照组(给予5mg·kg-1地塞米松,建模),低、中和高剂量大黄素组(给予10、20和40 mg·kg-1大黄素,建模)(n=10)。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p65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脑梗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中和高剂量大黄素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缺血侧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大黄素组比较,中和高剂量大黄素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缺血侧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降低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睡眠剥夺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组织中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睡眠剥夺的机制。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建模后,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5、10及20 mg·kg-1姜黄素,每天1次,共3 d。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旷场实验测定小鼠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6、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姜黄素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停留原平台象限时间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5),旷场实验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降低(P<0.05),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6、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6、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改善睡眠剥夺小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炎症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模型组(模型组)、低剂量(100 mg·kg-1)GSPE组和高剂量(200 mg·kg-1)GSPE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牙周结扎法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牙周炎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低和高剂量GSPE组大鼠分别按100和200 mg·kg-1GSPE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血糖水平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测量各组大鼠牙槽骨吸收量,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牙周结缔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牙周组织损伤,牙槽骨吸收量明显增加(P<0.05),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GSPE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明显好转,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牙槽骨吸收量减少(P<0.05),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GSPE组比较,高剂量GSPE组大鼠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GSPE可改善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症,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牙周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过表达miR-27a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Agomir阴性对照组(Agomir-NC组)和miR-27a agomir组(Agomir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构建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于造模前1天和造模成功时,分别经侧脑室注射15 mg/kg的agomir-NC或miR-27a agomir。术后72 h,采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测量大鼠脑梗死面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miR-27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ba-1+/CD68+小胶质细胞所占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及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MyD88、p-NF-κB p65及NF-κB p65表达情况。 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及Iba-1+/CD68+小胶质细胞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01),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iNOS活性及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海马组织中miR-27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与Model组比,Agom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及Iba-1+/CD68+小胶质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iNOS活性及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海马组织miR-27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01)。 结论 过表达miR-27a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减轻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125b通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阐明miR-125b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HEH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miR-125b inhibitors组。miR-125b inhibitors组HEH2细胞转染miR-125b inhibitors,阴性对照组HEH2细胞转染阴性对照inhibitors,空白对照组HEH2细胞不进行转染。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miR-125b水平,采用MTT法测定HEH2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测定HEH2细胞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HEH2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 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5b inhibitors组HEH2细胞中miR-125b水平降低(P<0.01),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细胞数降低(P<0.05),Coll Ⅰ、Coll Ⅲ、α-SMA、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HEH2细胞中miR-125b水平,细胞增殖活性,迁移细胞数,细胞中Coll Ⅰ、Coll Ⅲ、α-SMA、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miR-125b水平可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脑保护作用,阐明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和丁苯酞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丁苯酞治疗),每组16只。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症状评分测定,对大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亚单位p65(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无梗死灶形成,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率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细胞结构完整、分布均匀;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大部分细胞坏死,胞浆破裂,细胞核破裂、凝缩;丁苯酞组大鼠脑组织少量细胞肿胀和坏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HGF、VEGF、MMP-2、MMP-9和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IκB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脑组织中HGF、VEGF、MMP-2、MMP-9和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κB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丁苯酞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减少脑梗死面积,其机制可能与丁苯酞升高脑组织HGF水平,并通过干扰NF-κB信号通路而促进脑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慢病毒RNA干扰技术敲减结直肠癌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基因,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和HT29细胞分为未感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基因敲减组(TLR2-RNAi组),分别给予无慢病毒感染、慢病毒RNAi及慢病毒TLR2-RNAi稳定转染。感染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LR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及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和核因子κB(NF-κB)细胞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感染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TLR2-RNAi组HCT116细胞和HT29细胞中TL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未感染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TLR2-RNAi组HCT116细胞和HT2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S期和G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与未感染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TLR2-RNAi组HCT116细胞和HT29细胞中PI3K、p-Akt、p-NF-κβ、cyclin D1和cyclin 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敲减TLR2基因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和NF-κB细胞信号通路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D3的表达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肽对大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min→再灌注10 min→夹闭10 min)和不同剂量肌肽组(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min→再灌注10 min→夹闭10 min+100、300和900 mg·kg-1·d-1肌肽),每组10只。肌肽于造模前21d至造模后12d灌胃给药,每日1次。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水迷宫实验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术后第12天取大鼠海马,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肌肽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部分缺失,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肌肽和GSH水平降低(P<0.01),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肌肽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整齐,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肌肽和GSH水平升高(P<0.05或P<0.01),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1)。结论:肌肽对大鼠VC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途径激活、进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并减少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干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及下颌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后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所致牙周组织炎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的制备方法获得AGEs,体外分离培养大鼠OB、PBMCs。应用CCK-8活力测试检测AGEs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NF-κB、PI3K/PKB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体外成功分离并培养出PBMCs和OB,PBMCs和OB的细胞活力与AGEs的作用浓度、时间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著相关,随着AGEs刺激浓度及时间的增加,PBMCs和OB活力显著降低(P<0.001)。AGEs刺激可显著增加PBMCs 中NF-κB的表达,并使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增加(P<0.01);抑制NF-κB通路后,TNF-α、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AGEs刺激OB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NF-κB p65、JNK、p38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显著升高(P<0.05),而IκB磷酸化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的同时还伴有非磷酸化蛋白表达下降(P<0.01)。在mRNA水平,NF-κB p65、JNK、p38的表达显著升高,IκB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Akt不论是磷酸化及非磷酸化蛋白表达,还是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后,NF-κB p65、p38、JNK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表达较只加了AGEs组均显著降低,IκB磷酸化蛋白显著降低,非磷酸化蛋白显著升高(P<0.05);qRT-PCR结果发现,与只加了AGEs组相比,加入JNK通路阻断剂后IκB表达显著升高(P<0.05),NF-κB p65、p38、JNK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只加了AGEs组相比,加入p38信号通路阻断剂后NF-κB p65、p38、JNK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IκB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Akt改变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依然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Es能够抑制PBMCs和OB的增殖,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很有可能参与调控过程,但与PI3K/PKB信号通路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PTTT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中性粒细胞(PMN)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不同剂量(0.4、4.0和40.0 mg·L-1)PTTTF组。采用RT-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S期细胞百分率和PMN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L-6、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PMN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4.0及40.0 mg·L-1PTTTF组和DXM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PMN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PTTTF能够下调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S期细胞百分率,促进其凋亡,并下调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AZM)抑制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AZM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制备哮喘模型,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气道相关参数;组织贴块法分离培养原代ASMCs,并向AZM组ASMCs中分别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表达载体或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过表达载体.蛋白质印迹法测定VEGF、核因子κB(NF-κB)p65和TRAF6蛋白表达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ASMCs的增殖情况.结果 AZM明显抑制哮喘大鼠总管壁厚度、内壁厚度、平滑肌厚度的增加(P<0.05),也明显抑制哮喘模型组ASMCs的增殖(P<0.05).AZM明显抑制哮喘诱导的NF-κB p65和VEGF蛋白表达的增加(P<0.05);过表达VEGF明显减弱AZM对ASMCs增殖的抑制效应(P<0.05).AZM明显抑制哮喘诱导的TRAF6的高表达(P<0.05);过表达TRAF6明显减弱AZM对NF-κB p65和VEGF蛋白表达及A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AZM能够抑制哮喘大鼠ASMCs的增殖,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RAF6/NF-κB/VEGF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久泻灵颗粒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混合乙醇灌肠建立动物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久泻灵颗粒治疗7天、14天、21天组及阳性对照(SASP)组,用药治疗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qPCR法分别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 结肠粘膜形态学评分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显著(P <0.01);免疫组化SP法结果显示:TLR4、NF-κB p65在模型组大鼠中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均减弱(P<0.05);RT-qPCR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减弱(P<0.05)。结论 久泻灵颗粒可减轻了结肠粘膜炎症反应,起到了修复粘膜的作用,其原因与降低脾肾阳虚型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 TLR4、NF-κB p65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香烟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增殖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s)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的气道平滑肌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CSE刺激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s、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1/32 CSE组、1/16 CSE组及1/8 CSE组的细胞增殖和ERKs、p-ERK、NF-κB p65的表达均逐渐增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4)。NF-κB p65的表达水平与p-ERK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58,P〈0.05,n=4)。结论一定浓度的CSE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后引起ERKs及ERKs磷酸化的增加,磷酸化激活后的ERKs可能与NF-κB的活化和ASMCs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Bax、Bcl-2蛋白的表达以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该方对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大鼠肝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实验性大鼠重症肝损伤模型,给予清毒汤干预后,用原位细胞凋亡技术法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I显著增高(P<0.05),清毒汤各组较模型组AI明显降低,(P<0.01或P<0.05)。清毒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模型Bax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1),对Bcl-2蛋白表达具有促进作用(P<0.01),能够提高Bcl-2/Bax的比值(P<0.01)。结论 清毒汤可以调控Bax、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AI,减轻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接头分子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诱导β干扰素的Toll/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基因敲除后对乳酸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促进作用,初步阐明乳酸免疫调控的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慢病毒法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定向敲除MyD88和TRIF基因(MyD88-KO组和TRIF-KO组),设未感染的Raw264.7细胞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因敲除效果。实验分为未处理Raw264.7细胞组、Raw264.7+乳酸组、MyD88-KO组、MyD88-KO+乳酸组、TRIF-KO组和TRIF-KO+乳酸组。15 mmol·L-1乳酸诱导24 h后进行各指标检测。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2极化表型分子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CD206和精氨酸酶1(Arg1) mRNA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Autodock软件将乳酸分别与TLR4、MyD88和TRIF分子对接并观察其结合情况。 结果 采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定向敲除后,与对照组比较,MyD88-KO组和TRIF-KO组细胞中MyD88和TRI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乳酸作用24 h后,与未处理Raw264.7细胞组比较,Raw264.7+乳酸组细胞中M2极化标志物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MyD88-KO组比较,MyD88-KO+乳酸组细胞中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TRIF-KO组比较,TRIF-KO+乳酸组细胞中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形态表现, Raw264.7+乳酸组细胞表现出M2极化形态,即体积增大、明显突起伪足和偏锥形细胞比例增加;MyD88-KO+乳酸组细胞同样表现出M2极化形态变化;TRIF-KO+乳酸组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ELISA法检测,与未处理Raw264.7细胞组比较,Raw264.7+乳酸组细胞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INF-γ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yD88-KO组比较,MyD88-KO+乳酸组细胞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RIF-KO组比较,TRIF-KO+乳酸组细胞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INF-γ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未处理Raw264.7组比较,Raw264.7+乳酸组、MyD88-KO组、MyD88-KO+乳酸组、TRIF-KO组和TRIF-KO+乳酸组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w264.7+乳酸组细胞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yD88-KO组比较,MyD88-KO+乳酸组细胞中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TRIF-KO组比较,TRIF-KO+乳酸组细胞中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对接,乳酸分别与TLR4、MyD88和TRIF形成氢键数为2、4和4,结合能分别为-2.72、-3.24和-3.66。 结论 乳酸作用巨噬细胞后,可通过调控TRIF抑制IκB-α活性进而抑制NF-κB,促进M2极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阐明其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HNK组,每组5只。采用鸡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Al(OH)3]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和OVA滴鼻激发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在激发前30 min分别对DXM组和HNK组小鼠予以腹腔注射DXM和HNK溶液,模型组小鼠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处死小鼠后取小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评估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快速迪夫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程度;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核因子κB(NF-κB)、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H2AX组蛋白(γH2Ax)表达水平,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γH2Ax免疫荧光强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脱落坏死数量明显增多,气道管壁增厚及气道旁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上述表现减轻,而HNK组和DXM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表现相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L-17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L-17水平降低(P<0.05);而HNK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L-17水平与DX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MDA水平升高(P<0.05),而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MDA水平降低(P<0.05),而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HNK组小鼠MDA水平和SOD及GSH-Px活性与DX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p-JNK、NF-κB、Caspase-3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肺组织中p-JNK、NF-κB、Caspase-3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HNK组小鼠肺组织中p-JNK、NF-κB、Caspase-3、γH2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DX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γH2Ax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肺组织中γH2Ax免疫荧光强度减弱,HNK组小鼠γH2Ax免疫荧光强度与DXM组接近。结论:HNK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哮喘小鼠的肺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建的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气道重建的特征及蛋白激酶C(PKC—α)、核因子κB(NF-κB)在哮喘重建气道中的表达。方法延长卵清蛋白(OVA)激发时间制备慢性哮喘模型。36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哮喘2、4、8周组和对照2、4、8周组,每组6只。用组织学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各组大鼠气道炎性细胞浸润、胶原面积、平滑肌面积及杯状细胞数目等,免疫组化法观察PKC-α、NF-κB在气道的表达。结果①哮喘2、4、8周组气道壁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杯状细胞增多,与对照各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哮喘4、8周组大气道胶原、平滑肌面积增多,与对照4、8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哮喘各组小气道胶原面积虽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但哮喘8周组小气道平滑肌面积增加,与对照8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哮喘各组气道上皮细胞PKC—α、NF-κB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各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长OVA激发时间制备大鼠慢性哮喘模型,气道不仅存在慢性炎症,而且气道壁结构有改变,PKC—α、NF-κB可能参与哮喘的气道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参红补血颗粒(SBG)对气滞血瘀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模型小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 κBp65(NF-κB p65)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D组、阳性对照组(0.62 g·kg-1·d-1 血府逐瘀胶囊)、低剂量SBG(3 g·kg-1·d-1)组、中剂量SBG(6 g·kg-1·d-1)组和高剂量SBG(9 g·kg-1·d-1)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采用冰水浴游泳法构建气滞血瘀型VED模型,连续给药造模21 d。观察各组小鼠行为表现,血液流变仪检测各组小鼠全血黏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和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胸主动脉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组,低、中和高剂量SB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HUVECs采用TBHP诱导HUVECs建立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各组HUVECs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UVECs中TLR4、MyD88、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抓力值和自主活动次数明显降低(P<0.05), 全血黏度明显升高(P<0.05); 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低、中及高剂量SBG组小鼠抓力值均明显升高(P<0.05),小鼠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SBG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升高(P<0.05)。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和淤血,并且组织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不同剂量SBG组小鼠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和淤血的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胸主动脉内壁结构紊乱,出现缺损和脱落;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不同剂量SBG组小鼠血管内膜的脱落损伤情况改善,内膜相对完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血清vWF、TM、ICAM-1、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NO水平以及动脉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SBG组小鼠血清vWF、TM、ICAM-1、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NO水平以及动脉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BHP组HUVECs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HUVECs中TLR4、MyD88、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BHP组比较,高剂量SBG组HUVECs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HUVECs中TLR4、MyD88、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SBG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缓解炎症反应,达到保护气滞血瘀型VED小鼠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常压高浓度氧治疗(normobaric hyperoxia,NBO)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κB,IκB)表达的影响,探讨NBO治疗对脑缺血后NF-κB介导的炎性反应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15只健康雄性SD大鼠(280~320 g)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n=3)、正常氧浓度组(Normoxia,n=6)和NBO (n=6)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Sham组和Normoxia组大鼠术后呼吸普通空气,NBO组大鼠术后至再灌注前呼吸100%常压氧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的检测方法,研究NBO治疗对脑缺血核心区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转录调节因子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1与Sham组相比,Normoxia组缺血核心区IL-1β、TNF-α及核移位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5),荧光强度增强;2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核心区IL-1β、TNF-α及核移位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荧光强度减弱。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与Sham组相比,Normoxia组缺血核心区NF-κB p65显著升高,IκB明显降低(P<0.05),2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核心区NF-κB p65水平显著降低,IκB明显升高(P<0.05)。结论 NBO治疗可能通过调节缺血核心区转录调控因子NF-κB的适度活化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从而实现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302b-3p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miR-302b-3p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体外培养的食管癌EC-109细胞和正常食管上皮HET-1A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C-109细胞和HET-1A细胞中miR-302b-3p表达水平。对EC-109细胞进行瞬时转染,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miR-NC组(转染miR-302b-3p mimics阴性对照)、miR-302b-3p组(转染miR-302b-3p mimics)、anti-miR-NC组(转染miR-302b-3p inhibitor阴性对照)和anti-miR-302b-3p组(转染miR-302b-3p inhibitor)。MTT法检测各组EC-109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周期EC-109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EC-109细胞中CyclinD1、CDK2、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EC-109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和细胞中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ET-1A细胞比较,EC-109细胞中miR-302b-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iR-302b-3p组EC-109细胞活性、S期细胞百分比和EC-109细胞中CyclinD1及CDK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G0/G1期细胞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302b-3p组细胞活性、S期细胞百分比和细胞中CyclinD1及CDK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G0/G1期细胞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Bax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miR-NC+ECT2-WT组比较,miR-302b-3p+ECT2-WT组EC-109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与anti-miR-NC+ECT2-WT组比较,anti-miR-302b-3p+ECT2-WT组EC-109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302b-3p可抑制EC-109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ECT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