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的研发可能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笔者简要综述了目前国内中药领域的纳米化研究现状,中药纳米化研究发展的新方向、新方法、新观点以及国外药物的纳米化方法可能在中药上的应用,并对中药纳米化研究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的研发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国内中药领域的纳米化研究现状,从单味药和中药复方两个方面阐述中药纳米化研究发展的方向、用途,为研究中药纳米技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纳米乳以其独特的递药优势在中药制剂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检索、分类与整理,笔者从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增强靶向作用及延缓药物释放3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纳米乳剂递送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优势及其产生机制;归纳了目前中药纳米乳常用的处方优化策略、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指标;围绕不同有效成分中药纳米乳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中药纳米乳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对中药纳米乳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展望。该文明确了纳米乳对于丰富中药剂型选择的可行性,可为后续合理设计及改良中药制剂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揭示了未来中药纳米乳的研究重点在于中药复方的整体化研究,且呈现出多学科联合、针对性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纳米中药是纳米技术中药制剂的重要创新成果,纳米制备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中药有效成分难溶、中药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难题。现分析传统中药制剂的发展与局限性,通过对纳米超微化技术、药物纳米载体2个纳米中药制备技术,以及纳米混悬剂、纳米共晶、混悬凝胶剂等纳米中药剂型的介绍,对目前纳米中药制剂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纳米中药制备技术和剂型的优化方向,以期为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思路,并为推动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碎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同时也是古老粉碎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应用。该技术引入中药加工领域产生了微米中药、纳米中药,对提高中药成分的利用率,减少中药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课题主要对微米中药进行研究,微米中药能保持传统中药固有的药效学物质基础,粒度为微米级。  相似文献   

6.
纳米中药的功能与应用研究浅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之后能够引起科技革命的又一项新技术。纳米中药是纳米技术与传统中药的结合,将赋于传统中药前所未有的新奇功能。对纳米中药概念的提出作了阐述,结合目前应用纳米技术对中西药的研究、纳米中药功能和应用研究作了浅释,指出纳米中药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中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纳米中药必将成为中药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韩静  巴德纯  唐星 《中医药学刊》2004,22(3):575-576
简要综述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工程领域中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阐明了纳米中药是纳米技术与传统中药结合的结果,将赋予中药新的功能,浅释了中药新剂型的研究方法,指出开发纳米中药新剂型将成为中药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纳米混悬技术为改善难溶性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供了新的方法,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中,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对中药纳米混悬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固化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并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设想,以期促进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开发与完善,扩大中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董洪涛 《北京中医》2003,22(1):14-15
目的“纳米医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必将形成独具特色的“纳米中医药学”,涉及中医临床,中药,中药制剂,中药化学等多学科领域。纳米科技对中医药领域的影响表现在(1)理论上,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有可能形成一门崭新的微观中医理论学科。(2)中药的微观化。从而提高中药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笔者还从高科技角度提出了促进纳米中医药发展战略的7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燕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9):565-566
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是指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或将大分子物质加工成粒径在 1~ 10 0 nm间的物质技术 ,也包括将一些高分子材料制成包嵌药物的纳米囊 ,其粒径可能超过 10 0nm。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电子学、生物学、显微学等多个领域并获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纳米技术已在药学领域得到了应用 ,必将推动现代中药的发展。现代中药的研究就是要在继承中药传统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使中药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现代剂型 ,做到“有效、安全、可控”,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是现代中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纳米中药一…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性研究概论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小河 《中草药》2008,39(4):481-484
当今中药药性研究热潮越来越高.在回顾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药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指出中药药性研究在近期内要取得重大突破,应进一步凝练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规范研究方法.寒热药性可作为首要突破口;建立寒热药性的客观评价方法,阐明寒热药性的客观真实性将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首要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基于还原整合和热力学表达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LC-MS/MS的分子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海洋生物、真菌及植物等来源的天然产物的研究,关于分子网络在中药方面的研究应用却鲜有报道。以分子网络为主题,首先对分子网络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分子网络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调研;随后,对分子网络策略在化学成分定性表征、化学成分定量表征及质量控制、指导活性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工艺的优化以及疾病诊断和个性化治疗5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最后,对分子网络在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中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谭鹏  李春雨  章从恩  张定堃  张海珠 《中草药》2018,49(24):5938-5945
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性质差异大、分离困难等特点,药学工作者尝试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解析中药中的成分。随着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也进一步促进了中药的深入研究。对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其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促进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分析领域中更合理、更广泛的普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彩芳  夏加璇  朱颖  任宏伟  洪超  陆伟根  王建新 《中草药》2018,49(12):2754-2762
纳米技术在改善中药有效成分成药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潜力。系统阐述了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种纳米技术的相应制备技术、效果和研究方向。综述纳米技术针对性改善中药有效成分口服吸收、改变体内分布、增加靶向性及改善经皮和黏膜吸收方面的方法与优势;分析了纳米技术在改善中药成药性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设想,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左振宇  张光辉  雷福厚  杨海刚  张乐 《中草药》2017,48(23):5019-5031
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中药活性成分具有快速、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其合成以及应用于分离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中药化学家们的青睐,而探索印迹聚合物的结构与中药活性成分离效率之间规律关系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种类(黄酮、生物碱、苯丙素、萜类等)分类阐述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原理、制备方法以及在中药活性成分分离纯化中的最新应用,以期为后续设计选择性更高的中药活性成分分离新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医药行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中药工业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在工艺设计、分析检测、过程建模、制造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解析,综述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工艺过程理解、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控制策略建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企业研究实践,介绍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在上述3个研究方向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实际工业应用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企业应用和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中药生产技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2000年以来的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2000年以来,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机械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高速离心分离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微波技术、酶工程技术、超细粉碎技术、薄膜包衣技术、冷冻干燥、高速逆流色谱等。新技术在中药工业化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技术难点。有待进一步完善,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和有关部门日益重视,必将在中药制剂的制备和生产中广泛应用,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  龚莉虹  郭朝成  何林峰  赵兴桃  李芸霞 《中草药》2019,50(24):6125-6134
与哺乳动物相比,斑马鱼在药物药效筛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已受到医药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对斑马鱼的探索已延伸和扩展到中药领域,特别是对我国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作用的传统单味中药、复方和中成药等药效物质的筛选。作为一种完整的动物模型,斑马鱼可以对中药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全方面、深层次的研究,进而实现对中药药效物质进行便捷、快速和高通量的筛选。结合国内外近5年文献报道,综述了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中药药效物质筛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从筛选心血管药物、调脂保肝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炎药物和其他药物6个方面和独特优势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中药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及为研究人员在中药新药研究方面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模式识别及其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露露  孙倩怡  杨慧海  张晶 《中草药》2016,47(23):4282-4288
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迅速,但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仍不全面,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模式识别法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化学研究领域,同时也被应用于中药研究领域,目前,许多学者以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种中药的有效且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对模式识别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几种分析技术,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在中药质量控制及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模式识别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药的毒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毒性的有无或大小是确定用药剂量、使用久暂、配伍等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对于中药毒性的评价尚无统一标准,采用客观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对中药毒性进行科学分级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中药毒性分级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