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病程和特异性抗体产生对SARS病毒基因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反转录PCR检测健康人,发烧非SARS患者,不同时期和不同病情SARS患者以及存不存在特异性抗体的SARS患者痰标本中的SARS病毒核酸即RNA。结果:巢式RT—PCR检测SARS患者痰标本中的SARS病毒RNA的敏感度为60.0%。6 d~10 d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00%,高于11 d~25 d组,而11 d~25 d组的阳性检出率又高于>25 d组(P<0.01);病情轻组比病情重组的阳性检出率高(P<0.05);抗体阴性组比抗体阳性组检出率高(P<0.05)。结论:SARS病毒基因检测阳性率在轻病情组比重病情组高,住院时间短组比住院时间长组高,血清特异性抗体阴性组比阳性组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基因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效果.方法:采用巢式反转录PCR检测健康人、普通发热患者、不同时期SARS患者痰标本中的SARS病毒核酸即R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述几组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结果:SARS患者住院6 d~57 d期间,采用巢式RT-PCR检测痰SARS病毒基因,56例患者中34例阳性,阳性率60.7 %;而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56例患者中32例阳性,阳性率为57.1 %.两种方法均阳性的有15例,均阴性的有6例.2种病原学诊断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15例发热非SARS患者,结果均为阴性.住院6 d~13 d组(92.3 %)巢式RT-PCR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7.7 %);住院>35 d组巢式RT-PCR基因阳性率(36.8 %)则明显低于EL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94.7 %)(P<0.01).结论:痰中SARS病毒基因检测可用于SARS的早期诊断,这对于提前确诊和治疗SARS患者,以及尽早排除疑似病例具有非常关键和现实的意义.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但对SARS早期诊断和鉴别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基因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效果。方法 :采用巢式反转录PCR检测健康人、普通发热患者、不同时期 SARS患者痰标本中的 SARS病毒核酸即 R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法检测上述几组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 Ig G和 Ig M。结果 :SARS患者住院 6 d~ 5 7d期间 ,采用巢式 RT-PCR检测痰 SARS病毒基因 ,5 6例患者中 34例阳性 ,阳性率 6 0 .7% ;而采用间接 EL ISA检测血清抗 SARS病毒抗体 ,5 6例患者中 32例阳性 ,阳性率为 5 7.1%。两种方法均阳性的有 15例 ,均阴性的有 6例。2种病原学诊断方法检测2 0例正常人和 15例发热非 SARS患者 ,结果均为阴性。住院 6 d~ 13d组 (92 .3% )巢式 RT- PCR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 EL 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 (7.7% ) ;住院 >35 d组巢式 RT- PCR基因阳性率 (36 .8% )则明显低于 EL 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 (94 .7% ) (P<0 .0 1)。结论 :痰中 SARS病毒基因检测可用于 SARS的早期诊断 ,这对于提前确诊和治疗SARS患者 ,以及尽早排除疑似病例具有非常关键和现实的意义。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但对SARS早期诊断和鉴别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采用巢式反转录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健康人、普通发热患者、SARS密切接触医务人员及不同时期SARS患者痰标本中SARS病毒核酸和血清标本中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结果SARS患者住院1~58d期间,采用巢式RT-PCR检测痰SARS病毒基因,52例患者中33例阳性,阳性率63.5%;而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52例患者中30例阳性,阳性率为57.7%。2种方法均阳性的有15例,均阴性的有6例。2种病原学诊断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15例发热非SARS患者和20例SARS密切接触医务人员,结果均为阴性。住院1~13d组(92.9%)巢式RT-PCR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7.1%);住院37~58d组巢式RT-PCR基因阳性率(47.4%)则明显低于EL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94.7%)(P<0.01)。结论痰中SARS病毒基因检测可用于SARS的早期诊断,这对于提前确诊和治疗SARS患者,尽早排除疑似病例具有非常关键和现实的意义。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但对SARS早期诊断和鉴别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1 材料和方法1.1 痰标本 留取 2 0例健康人 ,15例发烧非SARS患者和 72例不同病情SARS患者痰标本 ,用生理盐水稀释后 ,取5ml放入无菌管中 ,保存于 - 2 0℃。标本使用前置 95℃水浴中灭活 0 .5h ,才可用于RNA提取。1.2 试剂 本试验使用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非典型肺炎病毒检测试剂盒 (巢式RT PCR) ,批号 0 30 5 0 1。PCR扩增仪型号为TC - 2 5 H。1.3 方法 检测 2 0例健康人 ,15例发烧非SARS患者和72例SARS患者痰标本中SARS病毒RNA。操作步骤详见试剂盒说明书。1.4 SARS患者病情诊断标准 ①轻 :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一种可靠、可行的对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对广州地区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经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经多重巢式PCR方法检测,阳性标本数53例,总阳性检测率58.24%;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数68例,阳性检出率74.73%;两种方法联合,阳性标本数76例,阳性检出率83.52%.结论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可进一步提高SARS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也为今后应对可能发生的其它突发性传染病病毒的检测提供分子诊断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一种可靠、可行的对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对广州地区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经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经多重巢式PCR方法检测,阳性标本数53例,总阳性检测率58.24%;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数68例,阳性检出率74.73%;两种方法联合,阳性标本数76例,阳性检出率83.52%。结论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可进一步提高SARS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也为今后应对可能发生的其它突发性传染病病毒的检测提供分子诊断基础。  相似文献   

8.
冶丽娜  蒋莹 《北京医学》2013,35(3):171-174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19例慢性HCV感染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类风湿因子(RF)检测,比较其阳性率,并分析自身抗体与年龄、性别、民族、肝功能指标及病毒复制的关系.结果 119例慢性HCV感染者中有64例检测出至少l项自身抗体,阳性率为53.8%,40例健康对照者中有3例检测出至少l项自身抗体,阳性率为7.5%,两组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 RNA阳性组中自身抗体检出率为64.6%,HCVRNA阴性组检出率为40.7%,两组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性别、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HCV感染能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与年龄和病毒复制有关,自身免疫可能是HCV感染后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HCV感染者有必要做自身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血清学方法(间接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间接法和双抗原夹心法分别检测健康人、肺炎患者、肺结核患者、SARS密切接触医务人员和不同时期的SARS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双抗原夹心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4.4%。间接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7.5%。双抗原夹心法检测92例健康人有4例阳性,38例SARS密切接触医务人员有2例阳性,而间接法检测健康人和SARS密切接触医务人员均为阴性。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间接法检测SARS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好于双抗原夹心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HCV RNA水平和AST/ALT比值,以进一步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标本HCV RNA含量,并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HCV RNA阳性组和HCV RNA阴性组自身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自身抗体阳性组和自身抗体阴性组中AST/ALT比值≥1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HCV RNA阳性组和HCVRNA阴性组AST/ALT比值≥1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病毒的直接作用和自身免疫是HCV损伤机体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3.
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停聚脉道,气血运行失常,脉道结构因而改变甚则闭塞不通,引起所支配脏腑失去气血濡养的一系列疾病称为"脉病"."毛脉合精"是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官窍的重要前提,"毛脉失和"是脉病发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论述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拓展"毛脉合精"理论内涵,论证了其结构应包括皮毛、腠理、分肉、三焦等,功能应包含通行营卫、津液和调、津血渗化等核心内容;其次,在"毛脉合精"基础上结合玄府学说,论证了玄府通利是"毛脉合精"的重要条件;最后,探讨在"毛脉失和"的影响下,脉病痰瘀证之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过程,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脉病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宝珍 《中国病案》2007,8(4):25-25
病案作为重要的医学信息源,不仅可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而且在法律、保险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定医务人员和医疗活动有无医疗过错等方面是一个最具法律效力的书证。为确保病案质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任何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流变和盛衰,都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费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古代小说从产生时的“不登大雅之堂”到逐渐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消费需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中国古代戏剧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但由于其自身形式的局限,戏剧的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萎缩,戏剧走向衰微。从文学消费角度看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的盛衰趋势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词义教学是词汇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简单罗列词义。强调词的字面意义。而忽视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主要通过翻译和对比的方法进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探讨更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采取讨论词义理解与语境的关系。及以语境理论和深层认知优势为指导的情景法和推断法进行词义教学,认为词义的理解与语境密切相关,依据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语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法和推断法发挥了深层认知的优势。是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知母皂苷元(SAR)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法观察SAR对MC3T3-E1细胞增殖、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皮质骨来源破骨细胞分离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两种方法培养破骨细胞,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细胞计数及骨吸收陷窝计数来观察不同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活性及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质量浓度SAR(0.01,0.1,1 μg/mL)对MC3T3-E1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P<0.01);处于快速增殖的MC3T3-E1细胞给药处理后各组间ALP活性未见明显差异,但对于增殖晚期MC3T3-E1细胞,不同浓度SAR均可使ALP活性增高,其中1 μg/mL组效应最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连续给药处理细胞15 d,SAR各组矿化结节形成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多趋势。此外,各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数量及骨吸收能力均无明显影响,但均能抑制骨髓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结论: SAR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成熟;SAR对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从而减少破骨细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李力  张大志 《中国病案》2008,9(4):33-35
传统纸质病案的数字化是整个医院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针对病案数字化采集和管理的需求特点,介绍了一个实用的病案影像存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实现了对扫描得到的病案影像的存储、传输、浏览、打印和管理。且有界面友好、可靠性高、易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集成等特点。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使用,该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发挥了病案在医、教、研方面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选取我校医学检验系93~96年级170余名本科在校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第一专业志愿与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比例约为1:2),通过对这两部分学生专业志愿与在校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及政治表现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关系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志愿不是影响学生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学生在校专业思想受在校教育和多种因素影响。提示招生录取新生时不应歧视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