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向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以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其上肢肌肉痉挛及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32例脑卒中患者,其偏瘫侧上肢屈肌痉挛Ashworth评级为2~3级,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选择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注射A型肉毒毒素,随后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未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仅单纯进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6周及12周时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指标包括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检测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偏瘫侧上肢肌痉挛情况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肌痉挛改善幅度以治疗后第2周时最为显著,随后改善幅度有所减缓,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一直持续至治疗后第12周;同时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与对照组各相应疗效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上肢肌张力,并对改善患肢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疗效至少持续12周左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痉挛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偏瘫伴上肢痉挛患者分为A、B、C共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徒手定位法BTX-A注射,C组患者则辅以电刺激引导下BTX-A注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对3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分。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MAS、上肢FMA、MBI、SAS及SD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肢FMA、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MAS、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后B组、C组上肢FMA及MBI评分均较A组明显增高(P<0.05),MAS、SAS及SDS评分均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患者上肢FMA、MBI评分亦较B组明显增高(P<0.05),MAS评分较B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B组、C组SAS及SDS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电刺激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状态,提高患者ADL能力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均有偏瘫侧上肢屈肌张力明显增高,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Ⅱ~Ⅲ级,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剂量的肉毒毒素(100~150单位)稀释后分6~8点患侧肱二头肌局部注射,在注射后2,4,12周时,分别进行痉挛和关节活动范围的再评估,进行比较。结果: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2,4,12周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程度分别为1.7±0.6,1.4±0.4,1.6±0.5均较注射前2.6±0.8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在注射2,4,12周后较注射前亦有显著增加,分别为(124.2±14.6)°,(126.8±10.5)°,(123.8±7.6)°和(108.6±12.1)°,(107.4±13.2)°,(103.2±8.6)°(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并比较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与徒手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偏瘫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2级的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给予常规康复和常规药物治疗)、徒手注射组(给予常规康复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徒手注射A型肉毒毒素1次)和肌电引导组(给予常规康复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1次)。靶肌:偏瘫侧上肢MAS≥2级痉挛的屈肌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每次注射总剂量≤600U。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3组患者行肌痉挛(治疗2周后也评估1次)、关节活动度(ROM)、上肢运动功能(FMA)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结果 肌电引导组A型肉毒毒素用量、注射点数分别为(155.59±35.86)U和(11.15±2.18)个,均显著少于徒手注射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和8周后,3组患者同时间点肌痉挛评估结果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徒手注射组、肌电引导组治疗2周后的肌痉挛评估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肌痉挛评估结果与组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3组患者的主动和被动ROM、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主动和被动ROM、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早期精准注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的上肢肌痉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注射点注射剂量以及疗效均优于徒手注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国产A型肉毒毒素(C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不同功能状态的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根据上肢功能情况将3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功能较好组(n=13)和功能较差组(n=19),均给予国产A型肉毒毒素肱二头肌局部注射和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定(FMA)及Mot—FIM-上肢评分法评定患者的上肢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和FMA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但功能较好组功能性改善的程度优于功能较差组(P〈0.05);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程度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ot-FIM-上肢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肱二头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后上肢伸肘肌功能较好的患者的疗效优于伸肘肌功能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肉毒毒素A对肌肉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价值及其剂量影响。方法:选择48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采用肉毒毒素A电刺激引导下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肌痉挛,其中把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屈指肌随机分成高低两个剂量组,观察剂量不同对疗效的影响,同时对所有患者制订注射后的目标,观察其达标情况。结果:肉毒毒素A注射后肌肉张力明显降低(P〈0.05),但在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及屈指肌群中均未发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各配对大小剂量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功能显著改善,康复目标总达标率为70.4%,肉毒毒素对上肢的粗大运动及下肢的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而对手的精细活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欠佳。结论:肉毒毒素A对缓解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肢体肌肉痉挛,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显著,肉毒毒素作用的量效关系尚有待确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 A)注射对早期脑血管意外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脑血管意外后小腿肌痉挛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超声联合电刺激引导下BTX A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 Meyer量表(FM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 BREF)、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对2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治疗组MAS、 FMA、WHOQOL BREF、iEM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肌痉挛定位准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BTX-A)结合综合功能训练前后多个时间点进行生存质量的评测及随访,探讨A型肉毒毒素与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肌肉痉挛状态及生存质量等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伴有上肢痉挛的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屈肌痉挛改良Ashworth评分2—3级。随机分为BTX-A治疗组及对照组。BTX-A治疗组患者选择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使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在肌腹进行分点注射。注射后进行训练。对照组不使用A型肉毒毒素,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分别检测1次。测量指标包括: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及卒中影响量表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次评测与治疗前相比,肌张力、卒中影响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4次评测数据两两之间相比,卒中影响量表得分在治疗后6周达高峰,治疗后12周时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A型肉毒毒素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上肢的肌张力,增加痉挛上肢的功能性活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较单纯功能训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对A型肉毒毒素干预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及运动功能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4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8),对照组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组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接受中医推拿;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2、4、8、12 周采用改良Ashworth 量表、Fugl-Meyer 上肢功能评定法和改良Barthel 指数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P<0.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但疗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复性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肘肌痉挛的治疗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伴患侧上肢肱二头肌痉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性外周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则辅以安慰性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表面肌电图测量肘关节被动伸展时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肘关节被动伸展时肱二头肌IEMG[分别为(24.7±12.5)μV?s和(32.3±13.7)μV?s]、上肢FMA评分[分别(46.3±6.9)分和(41.4±7.7)分]及MBI评分[分别为(63.0±11.0)分和(56.2±11.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疗效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复性外周磁刺激可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屈肘肌痉挛,有助于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疗法值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超水囊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面肌痉挛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组各48例,A组给予口服药物6个月,B组给予彩超水囊引导下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前后分别采用Cohen、Acbert痉挛强度分级评估疗效,观察2组疗效、持续时间、显效率和治疗前后肌痉挛强度及变化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肌痉挛强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B组治疗后肌痉挛强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显效率高于A组(P<0.01)。结论:彩超水囊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能显著降低面肌痉挛的肌张力,且安全、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痉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张力平衡针法组(研究组)和传统针法组(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法治疗。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下肢肌张力、痉挛指数(CSI)、足下垂内翻程度、Fugl-Meyer及FIM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0d后,2组改良的Ashworth、下肢FMA及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CSI评分、足下垂及内翻角度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张力平衡针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脑电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效的客观评价方法。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脑电信息采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 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 UE)、Wolf运动功能评定(WMFT)、Brunnstrom上肢运动功能分期对患者进行评定,并对脑电指标与康复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2组C3、C4以及O1、O2导联α波平均功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FP1、FP2以及C3、C4导联δ波平均功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MBI、FMA UE和WMLF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Brunnstrom上肢和手分期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C3、C4以及O1、O2导联α波功率值与MBI、WMFT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FP1、FP2以及C3、C4导联δ波功率值与MBI、WMFT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疗效较好,脑电指标可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伴上肢肌肉痉挛的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SWT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及针刺治疗,ESWT组增加上肢肱二头肌EWST治疗,每周1次,治疗4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上肢简化的Fugl-Meyer评分(U-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基于卒中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RO)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并且应用PRO量表在治疗结束3月时评价远期临床结局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MAS、U-FMA、MBI评分及PRO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ESWT组MAS、U-FMA、MBI评分及PRO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结束3月时随访,2组的PRO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ESWT组的PRO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T结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有一定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水平位多关节上肢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的肌张力、肌力的疗效。方法60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结合水平位多关节上肢CPM训练。均治疗1 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表面肌电分析系统进行肌张力、肌力的肌电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的肌力、肌张力较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水平位上肢多关节CPM训练能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肱二头肌肌张力,增强其肌力。  相似文献   

16.
朱迪  张大威  章丽雅 《中国康复》2016,31(4):270-272
目的:应用肌肉能量技术(MET)对肩袖及肱二头肌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观察组患者肩袖及肱二头肌应用MET治疗,对照组进行鞘内注射封闭治疗,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肱二头肌肌力评定,并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2组的肱二头肌肌力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2组Constant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onstan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鞘内封闭注射的短期镇痛效果显著优于MET,但MET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鞘内封闭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36 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治疗组(n=17)。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互动式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共1 个月。采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Wolf 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FMA、WMFT、MBI 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MBI 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WMFT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优于传统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上肢单瘫恢复期伴有上肢屈肌肌张力增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组、ESWT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灸组另予针灸治疗,ESWT组另予ESWT,联合组另予针灸联合ESWT治疗,连续治疗4周。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评定法上肢部分(U-FMA)和Barthel指数(BI)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上肢屈肌痉挛情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各组MAS、U-FMA、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各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U-FMA、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ESWT组、针灸组,U-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ESWT组、针灸组(P0.05)。结论:ESWT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刺激定位在肉毒素注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45例,按痉挛部位分组,肱二头肌组分为电刺激定位组18例(A1组)采用电刺激定位法,徒手定位组17例(A2组)采用徒手定位法,下肢组分为电刺激定位组20例(B1组)及徒手定位组20例(B2组)。注射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级(MAS)及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评价肌张力,测量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定肘、踝跖屈曲活动度;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10m步速评估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2、4、8及12周时,A1、A2组MAS及IEMG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A1组更低于A2组(P〈0.05);治疗后,A1、A2组肘关节屈曲PROM及上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且A1组肘关节屈曲PROM在治疗后4、8及12周时较A2组提高更显著(P〈0.05),A1组上肢FMA在治疗后8及12周时较A2组提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2、4、8及12周时,B1、B2组MAS、IEMG评分及10m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B1、B2组下肢踝关节跖屈PROM及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且B1组下肢踝关节跖屈PROM在治疗后2周及下肢FMA在治疗后12周较B2组提高更显著(P〈0.05),余各项评分及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二头肌采用电刺激定位肉毒素注射临床治疗肌痉挛的临床效果优于徒手定位;比目鱼肌、腓肠肌及胫后肌采用电刺激定位肉毒素注射临床治疗肌痉挛的临床效果与徒手定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