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崔利华 《中国医刊》2000,35(4):13-16
当患者急性期通过临床治疗以及早期康复介入后 ,随着病情的逐步稳定 ,身体一般状况的好转 ,可离开病床进入训练室进行全面、系统的康复时 ,即进入系统康复期。此期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 ,是通过采取以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措施 ,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同时防治并发症 ,并充分发挥其残余功能 ,以争取患者达到生活自理 ,重返社会的目的。训练内容包括患侧的恢复和健侧的代偿。1 弛缓阶段的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弛缓期的康复介入其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 ,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发生 ,诱发随意运动的出现。①上…  相似文献   
2.
一个新的脑卒中ADL评价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利华  王刚  郭怡 《现代康复》1999,3(7):772-774
在脑卒中病人的康复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及调整治疗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全面的、具体的、综合的、敏感的定量化评定表,不但可以及时发现患在ADL方面的进步。判断其生活质量的高低,还有助于进行观察研究时统计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偏瘫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特点 ,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 ,对 1 56例住院治疗的偏瘫患者的骨密度及骨矿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偏瘫后 3~ 6个月骨质疏松发生率最高 ,达 44 .4% ,9~ 1 2个月骨质疏松发生率最低 ,为 2 1 .1 % ,总体骨质疏松发生率为 30 .8% ;弛缓性瘫比痉挛性瘫的偏瘫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患侧上肢的骨矿含量与健侧上肢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患侧上肢明显低于健侧上肢 ;患侧下肢的骨矿含量与健侧下肢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偏瘫患者的骨量随偏瘫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且骨量减少是可逆转的 ;早期行康复训练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充分掌握偏瘫患者的骨质情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脑卒中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致残率也很高的疾病,它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较大的影响。其心理障碍又以抑郁症最为常见。由于抑郁,患者悲观、失望,对疾病的康复丧失信心,不主动配合康复治疗,最终...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偏瘫的躯干与骨盆控制及站立与步行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屈伸功能严重障碍 ,经康复治疗后 ,躯干的屈伸功能可显著提高[1] 。因此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 ,应重视躯干、骨盆控制能力的训练 ,以提高行走能力。1直立躯干的训练在偏瘫早期 ,由于长期卧床及肌张力低下等原因 ,很多患者在坐位时都采取了骨盆后倾、脊柱弯曲的姿势 (图 1a)。对此 ,应及早通过训练来矫正 ,使患者躯干直立 ,为以后的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 1b)。2躯干控制训练患者取椅坐位 ,双足着地 ,用健手握住患侧手腕 ,双手一齐向下伸 ,然后直立起身体 ,抬头后仰 (图2a ,b)。3躯干旋转训练患者取坐位 …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首次脑卒中后6 个月患者肢体痉挛发生的情况。方法对2012 年3 月~2013 年12 月因脑卒中住院的355 例患者,应用改良Ashworth 量表(MAS)分别于发病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进行评定。结果痉挛发生率1 个月时是42.7%,3 个月和6 个月分别达到63.7%和65.7%。上下肢痉挛的发生率在3 个月时达到最高水平。上肢重度痉挛的发生率高于下肢。不同损伤部位及不同年龄组间痉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后肢体痉挛通常在3 个月内出现,上肢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下肢。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防部卒中康复指南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的患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已受到各方面极大关注。目前治疗措施很多,可供选用的药物也很多,并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法问世,使卒中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卒中的致残率依然很高,已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康复对减少卒中的致残率有重大作用,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三种抗痉挛药物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替扎尼定、巴氯芬、乙哌立松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住院治疗的103例卒中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替扎尼定组30例、巴氯芬组25例、乙哌立松组22例及对照组26例。用药前和用药后4、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表、Fugl—Meyer评价表(FMA)、改良Bathel指数,分别对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价。结果①患者上肢和下肢用药后12周,3个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良Ashworth评分均有降低,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替扎尼定组、巴氯芬组、乙哌立松组、对照组上肢平均降低分数分别为0.8±0.6、0.7±0.6、0.7±0.4、0.4±0.4,下肢平均降低分数依次为0.8±0.6、0.7±0.5、0.7±0.5、0.5±0.5;但3个药物组间比较,P〉0.05。②上肢FMA评分显示,4个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均P〉0.05;下肢FMA评分显示,4组患者在治疗后12周比治疗前显著提高。平均增加分数依次为5±3、64-5、5±4、4±4,均P〈0.05。4组间两两比较,均P〉0.05。③改良Bathel指数显示,4组患者的分数在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平均增加分数依次为27±12、25±14、25±12、21±11,3个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④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嗜睡:替扎尼定组为10%,巴氯芬组为8%;胃肠道不适:替扎尼定组为6.7%,巴氯芬组为8%,乙哌立松组为4.5%;血压降低:替扎尼定组为6.7%,巴氯芬组为8%;全身乏力:乙哌立松组为22.7%。所有患者在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均缓解。结论替扎尼定、巴氯芬和乙哌立松均有较明显的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的作用,疗效无差异。在功能恢复方面,三者均未显示有明显作用。三种药物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电针足三里应用于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偏瘫痉挛期患者的疗效。方法63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均予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同时给予电针足三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痉挛量表评分、H/Mmax和肌肉的顺应性。结果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痉挛量表评分、H/Mmax和腓肠肌内外侧头的顺应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针灸治疗可明显降低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肌张力,提高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尤其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极大地减轻了护理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