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发布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有中医特色的HIV/AIDS生存质量量表(HIV/AIDSQOL-46),用来评价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生存质量量表研究方法,并经过效度、信度和反应度检验,形成HIV/AIDS生存质量量表(HIV/AIDSQOL-46)。结果:HIV/AIDS生存质量量表(HIV/AIDSQOL-46)包含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状态和一般性感觉等4个维度共计46个题目。结论:HIV/AIDS生存质量量表(HIV/AIDSQOL-46)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有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的艾滋病生存质量量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4年河南省参与中医项目地区的乡或村为抽样单位,整群随机抽样。参与中医项目的HIV/AIDS患者为中医治疗组,未参与中医项目的 HIV/AIDS患者为非中医治疗组。非中医治疗组给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中医治疗组给予益艾康胶囊,每次2.5 g,每日3次;由省级医疗机构医生组成的中医项目专家每月对中医项目HIV/AIDS患者巡诊,如患者有机会性感染则辨证施治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直至患者退出中医项目,患者仍可参与HAAR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艾滋病专用量表简表(WHOQOL-HIV BREF)调查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112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中医治疗组569例,非中医治疗组543例。中医治疗组患者在生存质量各个领域的得分均高于非中医治疗组(P0.05);HARRT时间与除精神领域外的各个领域呈负相关(P0.01);年龄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独立性领域呈负相关(P0.01);CD4~+计数高的HIV/AIDS患者生理领域得分高(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可以提高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HARRT时间、年龄和CD4~+计数对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我国的发病率仍呈现上升趋势,生存质量评价是评估AIDS发生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其评估常采用量表的形式。当前在临床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仍然是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调查简表(WHO-BREEF)和具有一定中医特色的AIDS生存质量(HIV/AIDSQOL-46)量表。通过对生存质量量表在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量表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对其进行优化,使其更适于在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苏芳静 《国医论坛》2010,25(6):40-42
<正>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上传染性最强、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感染HIV后,能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防治模式从过去消极的集中管理治疗转向社会参与、社会干预与社会支持,学者们认为,表现病人主观感受的生存质量比传统的客观指标如死亡率、血清CD_4细胞水平、体内病毒量等能更全面地评价艾滋病的治疗效果。目前国际上已发展了很多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在我国,用于测定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绝大多数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因此现有的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生存质量量表应用于中医药研究,不能满足中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药干预对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WHOQOL-HIV量表对157例接受中医药治疗和153例尚未接受任何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调查.结果:中医药干预组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非常显著的优于未接受任何治疗组的感染者,并且中医药干预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领域5个领域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未接受任何治疗组,而在独立性领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药干预在提高HIV感染者生存质量方面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艾滋病抑郁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RSD17)评价抑郁状况,筛查艾滋病抑郁症病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干预治疗,通过白细胞介素-2(IL-2)和HIV /AIDS患者生存质量量表(MOS-HIV)评价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组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2和生存质量自身前后比较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改善艾滋病抑郁症病人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影响,为改善HIV感染的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1 200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例约2:1.受试者人组后,根据中医辨证结果服用相应药物,试验组给予相应证型中药制剂,对照组给予相应证型中药制剂的模拟剂,每月辨证1次,每次根据辨证结果选用相应药物,使用PRO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的中文版调查符合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周期为18个月,根据不同时段,分别计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其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由PRO量表可看出,6个月后治疗组的情况呈稳定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从WHOQOL-HIV量表分析可以看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生存质量变化值显著升高,而对照组生存质量变化值下降,2组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艾滋病无症状期防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量表的研发时间、量表的结构、填写方式、填写量表所需时间、心理测量学属性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在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测定中应用较多的普适性及特异性量表,提出目前在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云南省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量表测定533例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结果:与常模比较:HIV/AIDS患者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药物依赖者与非药物依赖者比较: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等领域,药物依赖者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药物依赖者;精神领域,药物依赖者得分与非药物依赖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状况低于正常人。药物依赖者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等状况均低于非药物依赖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颗粒在改善HIV/AIDS患者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抑郁症及维医异常黑胆质证的HIV/AI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接受高效抗病毒逆转录疗法(HAART)与异常黑胆质成熟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HAART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生存质量量表(MOS-HIV)进行评分,并检测患者血CD4细胞计数及体重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AMD-17量表总分平均下降(6.37±2.23)分,对照组平均下降(3.42±2.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OS-HIV量表躯体功能、疼痛、精力/疲惫、健康压力和生活质量共5个领域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细胞计数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异常黑胆质成熟颗粒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与HAART疗法联合可改善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单纯HAAR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同基因型的关系,并评价艾可清胶囊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效果。方法收集HIV感染35例,艾滋病(AIDS)患者51例,其中HIV感染者服用艾可清胶囊,AIDS患者服用抗病毒西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检测所有患者的HLA-B基因型,并进行Karnovsky评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检测,并对艾可清胶囊疗效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IDS患者Bw4Bw4基因型的CD4、CD8及Th/T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Bw4Bw6基因型的CD4和Th/T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亦明显升高(P<0.01)。HIV感染者不同基因型T细胞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可清胶囊效佳组治疗后CD4、Karnovsky评分、体重、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年龄为影响艾可清胶囊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携带HLA-Bw4Bw4基因型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快于其他基因型,说明人类自身遗传背景可以影响病情进展,并发现艾可清胶囊可能对40岁以下人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285例HIV/AIDS患者腹泻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因有偿采供血感染的艾滋病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一对一的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河南因有偿采供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共285例,根据"艾滋病腹泻病例选择标准"选择有腹泻症状的HIV/AIDS患者,分析其证候特点.结果 285例HIV/AIDS患者中有腹泻者41例(14.39%).证候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结论 我国因有偿采供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国外某些报道,涉及的脏腑主要有脾、肝、肾、胃、肺.
Abstract:
Objective To get overview about diarrhea condition of HIV/AIDS cases among paid blood donors in our country. Methods One-to-one questionnaire wa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a total of 285 HIV/AIDS cases among paid blood donors in Henan province. Diarrhea HIV/AIDS patients were further picked out according to 'Criteria of HIV/AIDS diarrhea'and their 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41 diarrhea HIV/AIDS patients in all 285 HIV/AIDS cases (14.39%).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mixed insufficiency and excess syndrome were predominant Syndromes in these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rate of diarrhea in HIV/AIDS cases among paid blood donors of our country was lower than some foreign countries. Such internal organs as spleen, liver, kidney, stomach and lung were mainly involved in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3.
郭毅曼  张超  李顺英  杨梅  陈文慧  何梅光  樊延平  周青 《中医杂志》2012,53(10):864-866,885
目的 观察云南省99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舌象分布特点,探讨AIDS中医证候规律.方法 选取云南省9个州、市996例HIV/AIDS患者舌象资料,从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与地区、性别、HIV/AIDS分组及生活习惯的关系.结果 HIV/AIDS患者红舌、紫舌、瘀斑舌、裂纹舌、胖大舌、齿痕舌、腻苔、润苔和剥苔所占比例较高(P<0.05);女性的淡红舌、薄苔、白苔、裂纹舌和瘀斑舌比例高于男性(P<0.05);吸烟者黄苔所占比例高(P<0.05),酗酒者绛舌、裂纹舌、剥苔所占比例较高(P<0.05);HIV组的淡白舌、淡红舌、绛舌、润苔所占比例较高(P<0.05).结论 AIDS具有正虚、湿浊、瘀血、邪热、表里相兼为病的特点,由于性别、地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舌象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江蓉  孙建军  陈军  沈银忠  郑毓芳  刘莉  张仁芳  卢洪洲 《中医杂志》2011,52(13):1122-1123,1127
目的 调研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艾滋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HIV感染者/AIDS患者共计398例,填写症状体征调查表,并进行中医辨证,将患者分成气虚证、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湿热证、气虚兼挟痰瘀证、气虚兼挟血瘀证和无证可辨6种证候。结果 HIV感染者110例,AIDS患者288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气虚兼挟湿热证以及无证可辨者比例均显著高于AIDS患者(P<0.05);而AIDS患者属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血瘀证者显著高于HIV感染者(P<0.05)。结论 HIV感染者以气虚兼挟湿热证为主,AIDS患者以气虚兼挟阴虚证和气虚兼挟血瘀证为多见。  相似文献   

15.
78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发热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HIV/AIDS发热患者中医证型,为HIV/AIDS发热的临床辨证提供客观诊断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新疆、广东、河南艾滋病高发村符合标准的78例HIV/AIDS发热患者,收集其四诊信息,填写发热临床调查表,最终将所有资料录入数据库,通过统计软件SPSS 16.0系统聚类处理,结合专家组评定意见,筛选出HIV/AIDS发热的中医主要证候。结果:脾气虚损贯穿78例HIV/AIDS发热的全过程,可具体分为脾肺气虚、湿热内蕴、痰湿内蕴及脾肾阳虚4个证型,脾肾阳虚所占比例最多。结论:本研究按照严格的标准收集四诊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筛选了HIV/AIDS发热的4个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发热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会军 《环球中医药》2011,4(5):333-336
目的 通过研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发热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探讨HIV/AIDS发热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发热临床调查表>,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填写调查表.结果 通过症状体征分析,提示HIV/AIDS发热以低热常见,多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内伤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HIV/AIDS患者的治疗方案,以达到重建HIV感染者、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HIV病毒复制,减少并发症及HARRT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方法 29例HIV/AIDS患者依据国家标准分组,将3例无症状HIV感染者列入...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有效减少艾滋病致死率,但对患者的症状、生存质量改善方面仍具有一定局限性.该文基于国内、外针灸治疗艾滋病相关文献,认为针灸治疗艾滋病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对艾滋病常见临床症状咳嗽、腹泻、带状疱疹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从临床角度深入探讨针灸治疗艾滋病相关症状诊疗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对建立以针灸为辅助核心的艾滋病综合治疗体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艾合剂干预对HIV/AIDS 患者的临床疗效,阐明中药应用于艾滋病治疗的特点。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1 例HIV/AIDS 患者,给予相应的平艾合剂方治疗,3 个月为1 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HIV/AIDS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CD4+T 淋巴细胞的变化,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总积分(主要、次要症状及主要体征积分之和)较疗前明显降低(P<0.01)。自汗、盗汗、脱发等症状的单独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它症状、体征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Karnovsky Score 在治疗6 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平艾合剂治疗艾滋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周中元  代铁柱 《中国针灸》2008,28(9):673-67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艾滋病(HIV/AIDS)患者合并周围面神经麻痹和非HIV/AIDS患者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HIV/AIDS阳性31例设为观察组,HIV/AIDS阴性3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取患侧翳风、下关、颊车、太阳、地仓、鱼腰、攒竹、迎香等穴,根据不同病期进行个体化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有效率为96.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痊愈率为9.7%,对照组痊愈率7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个体化针刺治疗HIV/AIDS患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但较难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