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上海艾滋病(AIDS)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国家艾滋病防治专家提供基本信息,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侧重点不同的防控措施。方法采集662例男性病人的相关信息,分为同性性传播组和非同性性传播组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同性性传播感染的男性病人为318例(48.04%),且占男性病人的比例由2005年的38.71%上升至2010年的57.14%。开始ART时的年龄分别为同性性传播组(36.14±11.05)岁,非同性性传播组(45.80±11.0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婚姻状况方面前者未婚为198例(62.26%),后者为56例(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已婚的病人中均有配偶感染的情况。在学历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病人前者137例(43.08%),后者36例(10.47%)。在病人发现感染至治疗时间间隔方面,两组分别为(10.43±15.83)个月和(10.76±17.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结论因同性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病人的比例迅速上升,均为年轻且具有较高学历的国家有用人才,应引起各参与防治工作人员的重视,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和模式来减少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肛交(UAI)的发生。男男同性恋尚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有些人不得不结婚生子,因此在关注男男同性恋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婚姻状况,以及其配偶可能感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目前东方艾滋病热线求询者的常住地、年龄、性别组成、咨询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做针对性的工作安排,提高热线服务质量.方法 将2007年5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共4 959人次热线电话来电者的性别、年龄、常住地、求询内容等资料,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来电者3 957人次,女性为1 002人次,比例为3.9:1.恐惧艾滋病咨询电话979人次,咨询3 980人次.涉及到HIV感染的电话1 327人次,在来电中有过高危行为者896人次.21~40岁人群来电达4 477人次,占总体来电量的90.28%;而41岁及以上者来电404人次,占8.15%.结论 来电者主要为21~40岁年龄段的人群,咨询内容主要是HIV感染和检测的问题.在恐艾者中间,女性多于男性,40岁以上者多于40岁以下者,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个知识:懂得HIV怎么传播 首先,应该确切知道艾滋病病毒(HIV)是怎么传播的: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感染者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等。HIV可以通过静脉、肛门(直肠)、阴道、口腔、其他黏膜(如眼睛或鼻子内)或是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内。因此.杜绝这些传播途径.就可以防止HIV感染。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5岁.囚反复发热、咳嗽7个月余,发现HIV抗体阳性4个月入院.入院前7个月,患者出现刺激性干咳,无发热,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1周,无缓解,且有发热,给予氟康唑治疗10 d,仍有发热及咳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在上海地区检测求治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118名在上海检测求治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进行研究.结果 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且这四个方面表现都比较差.结论 为了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率、为艾滋病患者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门诊、努力消除社会歧视态度、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探讨监狱系统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服刑人员的管理模式,依法开展科学、规范地抗病毒治疗,降低AIDS发病率和病死率,并对HIV感染者提出应对策略,从而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了国家对HIV感染者/AIDS服刑人员的关怀,确保了监狱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10例HIV/AIDS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110例患者中机会性感染49例(44.5%),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BV/HCV)感染26例(23.6%),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ITP)20例(18.2%),药物相关骨髓抑制7例(6.4%),AIDS相关肿瘤及其他疾病8例(7.3%)。以血小板减少为HIV/AIDS首发临床表现者10例。82.7%(91/110)的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血液学异常,包括贫血(68.2%)或白细胞减少(58.2%)。81.3%的HIV-ITP患者对激素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敏感,治疗无效或复发者长期抗病毒治疗后血小板缓慢上升。结论:HIV/AIDS患者血小板减少常见病因有机会性感染、合并HBV/HCV感染、HIV-ITP、药物相关骨髓抑制等。HIV-ITP可为HIV/AIDS患者首要临床表现,其根本治疗措施为抗病毒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常同时合并贫血和(或)白细胞减少,多重血液学异常预示病情严重,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基于替诺福韦(TDF)初始联合拉米夫定(LAM)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治疗或住院的60例合并HBV感染的艾滋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2组:30例接受TDF和LAM联合治疗(TDF+LAM组),30例接受LAM治疗(LAM组),疗程均为72周.所有患者在抗HBV治疗的同时接受HAART.应用SPSS 17.0软件比较两组治疗12,24,48和72周时的肝功能、病毒学应答、血清学应答、HIV RNA转阴率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监测耐药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48和72周,TDF +LAM组的ALT复常率为83.3%,90.0%和93.3%,优于LAM组(x2=5.079,4.812和5.455,P <0.05).治疗48周,TDF+ LAM组有28例(93.3%)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150个/μL与LAM组(21/30,7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55,P<0.05).治疗12,24,48和72周,TDF+ LAM组的HBV DNA转阴率为60.0%,90.0%,93.3%和96.7%,均高于LAM组(x2=4.800,5.963,5.455和9.017,P<0.05).TDF+ LAM组未出现HBV耐药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合并HBV感染的艾滋病患者,TDF和LAM初始联合的HAART治疗方案可有效抑制HBV复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降低或延缓HBV耐药的发生,促进CD4+T淋巴细胞的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地区HIV感染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现状.方法 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的HIV感染者在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前采集血标本,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CD4+T细胞计数,使用巢式PCR法检测HBV S区.结果 105例(男92例,女13例)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中32例(男27例,女5例)HBV DNA阳性;16~30岁年龄组22例,其中5例HBV DNA阳性,31~49岁年龄组44例,其中15例HBV DNA阳性,50~75岁年龄组39例,其中12例HBV DNA阳性;32例中有27例至少一项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5例均阴性.47例合并HCV感染者中有14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29.8%;58例未合并HCV感染的HIV感染者中18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31.0%.CD4+T细胞计数平均值145.1个/μ(4~623个/μ1),75例CD4+T细胞<200个/μ1的患者中有26例HBV DNA阳性,约占34.7%,30例CD4+T细胞>200/μ1患者中有6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20.0%.以上各项之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者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且与HIV感染者性别、年龄、HBV标志物、是否合并HCV感染及CD4+T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传染病在人群死因中的排序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前列降至2006年的第10位之后[1].近20年来.新出现了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2],如SARS、克-雅病、禽流感等,而一些原已控制良好的传染病又重现或有再流行的趋势.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等,并表现出了一些新的流行特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防治传染病的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患者传染病疾病谱的概况,部分反映了上海地区传染病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